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98920084975902

    關於這個問題,最早出現在《列子》中的“兩小兒辯日”。

    這個故事說的是孔子往東方遊學時,看到兩個小孩在爭論,孔子問他們爭論的原因。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時距離人近,而正午時距離人遠。”另一個小孩認為太陽剛出來時離人遠,而正午時離人近。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像個大圓車篷,等到正午時就像個盤子或盂,這不是遠處的小而近處的大嗎?”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清涼寒冷,等到了正午,它熱得像把手伸向熱水裡。這不正是近的就覺得熱,距離遠就覺得涼嗎?”孔子不能夠斷定誰是誰非。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這個故事是編出來的,是列子用以譏笑孔子的無知。其實兩小兒提出的疑問,也是列子提出的疑問。這個疑問,列子也不能解決。因為這是當時的人根本不能解決的問題。現在我們知道,地球與太陽平均距離是14960萬公里。早上與中午,日地之間的距離雖有差別,但相對於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這種差別是微乎其微的,不致於產生我們感覺到太陽的大小或冷熱的變化。那麼,為什麼早上的太陽又大又圓,而中午的太陽看上去要小得多呢? 原來,在一定的條件下,人對物體的視覺會發生錯覺。一個物體在一些小的物體中間看起來就顯得大些,而一個物體在一些大的物體中間看起來又顯得小些。看太陽也是這樣。因為早晨,太陽初升,人們以地物為參照物,因此早晨的太陽看起來又大又圓。傍晚的太陽顯得大些也是這個道理,但傍晚的太陽顯得扁些,這是由光的折射所致。而中午太陽懸天高照,以天空為背景,沒有另外的參照物,因而看起來顯得小些。另外,我們看白色圖形比看同樣大小的黑色圖形要大些。這在物理學上叫“光滲作用”。當太陽初升時,四周天空是暗沉沉的,因而太陽顯得明亮。而在中午時,四周天空都很明亮,相對之下,太陽與背襯的亮度差沒有那樣懸殊,這也是使我們看起來太陽在早晨比中午時大些的原因。至於冷熱的變化,也不是遠近造成的。中午時較早晨熱,是因為中午時太Sunny是直射在地面上,而早晨太Sunny是斜射在地面上。太Sunny直射時,地面和空氣在相同的時間裡、相等的面積內接受太陽的輻射熱較早晨太Sunny斜射時多,因而受熱最強。所以中午較早晨和傍晚時都熱。當然,到中午時太陽曬了很長時間,地面吸收了很多太陽輻射熱,這也是使氣溫升高的原因。而早上,太陽剛升起,自然不會太熱。

  • 2 # 蒙豫風雨同舟

    早上的太陽看著挺大,卻感覺沒有中午的太陽熱,只是因為參照物不一樣,給人感覺感覺就不一樣了。早上太陽剛剛升起,參照物是地面的樹木等等,太陽看起來就會有點大。而到了中午,沒有了參照物,太陽在空中看起來就小了很多。至於溫度,感覺中午的太陽熱,只是因為早上的時候,一晚上沒有太陽的照射,地面溫度就會降下來,太陽出來也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把溫度升上去,所以就感覺中午太陽小,溫度高了

  • 3 # 乘風破浪33373150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日,一兒曰太陽早晨時看起來比中午時大,可是沒有中午的太陽熱,這時為什麼。兩個人爭論不休,問孔子,孔了回答不上來。

    太陽是太陽系中,最大的恆星,也是太陽系中唯一的發光發熱的恆星。太陽圍著銀河系轉動,地球又圍繞著太陽轉動;太陽發熱發光是顧定的,早晨地球自西向車轉動,這時太Sunny剛透過地球的夾角露了出來,因為參照物小,太陽是地球的若干倍,早上太Sunny斜射在地面上,所以早太陽看似大些。中午時太Sunny直射地面,看似太陽小;其實太陽不管早晚都是一樣一樣的,只因地球轉動角度不同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用worst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