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能像風一樣自由嗎

    大學生活並不孤獨,也並不無聊。不要管別人怎麼玩,努力提升自己。除非你是富二代!

  • 2 # 因自然而快樂

    你與同學比肩長高了孤獨嗎?

  • 3 # 崇阿散人

    大學四年,給你選擇了孤獨和有趣的權利,這便是大學。四年時間,能讓一個本來平平的小夥修的雙學位還抱得美人歸,也能讓知道原本優秀的可造之材毀於一旦。

    我身邊大概有很多這樣的故事,但我最津津樂道的在於說自己,我不是說我是如何力挽狂瀾於困境,最後名利雙收。也不是說我是如何放縱自己,最後一敗塗地。我只是在最好的年齡裡擁有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在最好的青春裡,談到了這一輩子想照顧的女生。

    2013年,我伴隨著火車的汽笛聲,踏上了遠離家鄉的求學路。大學,於我而言,未知……懵懵懂懂的大一,我相信所有人包括我,會想著參加很多社團,但沒成想,有句話叫術業有專攻。每個都想涉獵,最後一事無成。大一上半學期,我選擇了當時比較優雅又紳士的體育運動~羽毛球。用我現在的話開講,我說當時咱也是用青春換球技。那時候很努力啊,起碼在為自己有一個健康的體魄這個道路上,沒有退縮過。以至於畢業之後,我發了個朋友圈來說我畢業的感慨。“畢業前,想起的是對未來生活的每一次憧憬,每一次都不一樣,色彩斑斕。

    畢業了,卻總是想起京都烤蹄的每一次“酒”,從第一口到最後一口;想起的總是風雨操場的每一次跑步,從第一圈到最後一圈;想起的總是球館裡每一組多拍,從第一拍到最後一拍;想起的總是出去裁過的每一次比賽,從第一分到最後一分。

    不要怪我太煽情,只怪時光太匆匆。”並以此表達我對大學生活的懷念。但身邊有沒有放縱青春的?有,我見過為了一部手機,搞了很多借款軟體,最後被人要債要到家的,我見過周內晚上宿舍上網,白天宿舍睡覺,吃飯全靠宿舍帶,週末出去閒逛的。

    可能人這一輩子,會過什麼樣的生活,早早都是註定好了的,我想起我的四年會懷念,人家想起自己的網癮少年,可能也會懷念。但是,青春啊,在這些敲擊鍵盤和放肆奔跑的每一分鐘裡一直向你身後走,直到你看不見他們。

    但很多年以後,我會為自己有一技之長而感謝我的教練和那些陪我練球打球的兄弟姐妹們,那些感情,可能是拋開社會虛情假意的人情關係之外的一片處女地。我也會感謝我的姑娘陪我這麼多年吃過的苦和吵過的架,卻也一直不離不棄。

    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

  • 4 # 執業證書快訊

    大學四年其實並不是孤獨的,你可以有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生活,參加班級或者院校社團組織、找到自己的另一半談一場戀愛、去一個很遠的地方支教一個月、去社會上兼職學習賺錢養活自己、尋找一個自己真正的興趣愛好花時間去提升一下、約三五個好友打一場籃球、羽毛球、在學校圖書館裡等待一場終身難忘的邂逅......這難道不是大學四年最應該做的事麼?

  • 5 # 英語記單詞

    有高校大四學生曬出了自己大一和大四的照片,簡直是判若兩人,沒有了初入大學時的稚嫩和清純,愈發變得成熟。

    有的人變漂亮了,學會了化妝,把自己打扮的花枝招展,和大一入學時的錄取照片,簡直是兩個人,有的人變胖變滄桑了,四年的歲月,就像一把殺豬刀。剛進入大學,覺得四年很長,現在覺得四年一眨眼就過去了。

    四年的時間說長不長,但也說短不短,再有半年的時間,很多大四的學生即將結束大學生涯,開始踏入社會,成為一名社會人。有些學生感嘆,四年轉瞬即逝,我就像一顆栗子,在大學這個鐵鍋中翻炒四年,蛻變、成熟,希望未來自己越來越好。

    上了大學,有的人開始規劃自己的未來,規劃畢業之後自己是考研,還是工作,再結合自己的大學生活和學習等,讓自己的大學四年過得舒舒服服,很充實。他們,不管是考研,還是工作,都是眾多畢業生中的佼佼者。也有的人,大學四年,就是在大學裡邊待了四年而已,基本沒去過幾趟圖書館,沒去過幾趟自習教室,也沒讀過幾本書,大把的時間都荒廢在遊戲和寢室了。這類人,在畢業之後,發現自己不適應社會環境,而且也對未來的工作沒有計劃,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

    這類人,是悲哀的一類人。

  • 6 # 傻狗丶一天

    對不起ಥ_ಥ我還是一個高三的學生

  • 7 # 傳奇學院

    我的大學四年生活

    一,努力學習,多次獲校級三好學生,省級三好學生,並獲得豐富的獎學金

    二,努力家教,把我在大學裡學到的知識,再傳授出去

    三,努力兼職,進行社會實踐,學以致用,學習和實踐相結合,真正做到,學到,悟到,還要做到

  • 8 # RosieLia

    需要看個人怎麼理解孤獨,怎麼對待孤獨, 有人待在屬於自己的小房間裡, 依然思維活躍,覺得熱鬧非凡; 有人身處鬧市卻依舊覺得孤獨冷清,悽悽慘慘。 所以,對於我來說, 大學四年是孤獨的, 同時也是熱鬧非凡的。

    大學是人生中第一次來北京, 從一個七八線小城市坐了幾十個小時的火車, 晃晃悠悠的來到了這個令人嚮往的大城市,進入了高中時代每個高中學生都向往的地方,大學校園。 在以前的電視電影中, 大學校園是一個充滿了青春荷爾蒙的地方, 有高大帥氣,在籃球場上肆意揮灑汗水的學長;有美麗漂亮,多才多藝的學姐。 在影視劇的刻畫中, 大學彷彿是一個遊樂園般的地方, 看不到高中時代需要瘋狂的上自習做題的時刻, 看不到土土的不合身的校服。 看到的永遠都是歡聲笑語和肆意盎然。 然而現實這個瘋狂的東西, 會分分鐘把你打回原形, 告訴你, 什麼是真實的大學生活

    大一

    高中的時候, 你可能是班裡的第一, 學校裡的前三。 來了這裡以後你發現, 你身邊的人都是她們班級的第一, 年級的前三。

    新學期開始,你會不斷的加入很多的社團, 想要把高中時期的興趣愛好都挨個去嘗試一遍。 我的大學由兩個校區, 大一新生都在舊校區, 每天都會奔波往返於新舊校區, 上課,下課,日復一日,不斷重複。 沒有高中老師的唸叨會突然間不習慣, 因為大學老師只會在告訴你他馬上要給你打分的時候通知你, 對不起, 你的平時作業好像沒交, 平時分沒有了,好好學習, 爭取期末考試考好一點, 彌補回來。 吸取教訓的你會在之後的所有課堂上認真聽清楚老師要求的截止時間, 並且時刻提醒自己在截止時間之前去提交。 因為你總會被其他事情打斷, 最後可能趕不及 deadline。 大學的體育課考試專案居然是太極拳和2000m跑步, 12分鐘內跑完。 對於肢體極其不協調的你來說, 比高中老師讓你上臺表演才藝還可怕。 大學裡, 不協調就意味著你考試專案不合格, 對不起, 請重考,否則你就會掛科。 高中會把所有課外活動都停止, 讓你能夠安心的坐在教室裡好好刷題 到了大學, 你會發現, 你不僅需要學習好, 還需要把身體也鍛鍊好。

    大一下學期開始, 你需要自己選課, 沒人告訴你你該上什麼課, 上哪個老師的課,只能自己去問學長和學姐哪些老師的課比較好, 能學到東西, 哪些課是必須要上的, 因為對你未來的專業方向有幫助。 你得到了你高中時期最想要的自由, 好像發現, 自由也是有代價的, 尤其是當你在學期末需要去參加考試的時候, 因為你在也沒有藉口和理由去埋怨別人。 課是自己選的, 老師是自己選的, 考試成績, 也一定是你自己選擇的結果。

    大二

    跨過大一, 大二很快就到了。 你已經完全熟悉了學校, 熟悉了身邊的同學和老師, 熟悉了這個城市; 你可以更加自如的掌控自己的生活, 不用為了避免遲到而提前一個半小時出發去參加活動 , 僅僅因為自己剛來這個城市, 不熟悉路,怕走錯了方向或者換錯了公交。 你可以更加專注的去學習自己喜歡的課, 本專業的課, 旁專業的課。 只要你時間充足, 有自我意願。 你知道了四六級, 託福雅思, GMAT, 等等這些以前只在報紙上看到的詞彙。 也開始琢磨著自己是否需要利用空閒時間去準備一些自己需要的考試和證書。

    大三

    你開始逐漸變得成熟起來, 學會了跟家長聊天的時候撒撒嬌, 開始承認自己想念他們, 想念他們給你做的飯菜, 想念家的味道。 以前一心想要走出去飛出去的小姑娘開始知道了想家的感覺。 開始知道利用自己的所學去社會上找一些兼職, 能夠鍛鍊自己在學校學到的東西, 也能體會到賺錢的樂趣。 每天往返於圖書館,教室,兼職, 宿舍, 四點一線的生活其實很快樂。 每天晚上兼職結束的那趟公交好像永遠都在準時等候載你回學校,每次這個時候, 你都能在北京的公交車上安靜的聽一聽音樂, BBC 或者 VOA。

    大三, 身邊的同學有的開始準備考研, 有的已經出國, 有的打算考老家的公務員, 你也需要為自己的未來做準備, 在這個大城市裡,你的安身立命之本在哪裡呢? 你打算做些什麼呢? 你的未來在哪裡呢?

    大四

    你需要與導師選課題, 做開題報告, 知道引用, 知道如何去查詢文獻, 等等的一切。 宿舍裡已經不太能見到舍友的身影, 大家已經忙於自己的未來, 早出晚歸, 各自都在各自的軌道上瘋狂的前進, 看起來那麼累, 卻很充實。

    大家見面聊天已經不再是學校的新聞事件而是最近面試的幾家公司, 面試的結果是什麼, 大家互相鼓勵,互相分享經驗, 為拿到好的offer 的鼓舞歡呼, 為還沒有拿到好的offer 的同學加油鼓勁。

    在離別的飯吃了一輪又一輪的時候, 在互相說青春不散場的時候, 我們畢業了, 在學士帽飛舞的操場上, 大家擁抱,拍照, 約定說以後至少一年見一次, 無論大家在哪裡。 好像說著這些, 就真的還能一直在一起~~~

    我的大學四年可以說一直都是在上課, 兼職, 課外活動,旅行,實習然後正式畢業這個過程來的, 在這個過程中, 偶爾幾次覺得孤獨的時候是當冬天下大雪還生病需要去醫院的時候。 其他的時候都一直覺得是很充實的,每天都幾乎是幾點一線的生活, 宿舍,教室,圖書館,社團, 兼職, 考試。 大學四年考到了自己所需要的語言證書, (專四, 專八, CATTI, 雅思,TOPIK 初級等等); 也學了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課程, 做了自己覺感興趣的兼職 (EF, 新東方等等);嘗試過家教(教兩個HK 的小孩, 也因此結實了一家很有中西結合範兒的家庭); 參與過一些大型的會議, 嘗試過會議的口譯, 接待過外賓等等。 最主要的是結實了很多人生的摯友, 在畢業以後幾年中大家依舊持續不斷的聯絡, 互相給對方的生活和工作給出建議和鼓勵。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 每個個體的生活都是孤獨的。在人生的這個過程中, 每個人都需要學會如何獨處, 這些獨處的過程中都是在學習如何與自己孤獨的內心相處。 這算是一門人生的必修課吧,瞭解孤獨, 與孤獨相處。

  • 9 # 雨季2016

    我並不孤獨,因為戀愛了,雖說是短暫的,但一生難忘

  • 10 # 阿雷談教育

    大學真的是孤獨和群聚一起存在的,不停的轉換,我們在其中靈活變通,為了求得真知、掌握必備的行業技能,憧憬美好未來。

    大學一般是集體生活,身邊到處都是同學和好朋友,還有女朋友相伴。還記得室友們八個人一起玩cs至深夜,為了考試難度大的高數、大學物理、專業課,一起復習,交流甚至是爭辯。某人得了獎學金,就慫恿他請客吃飯。在畢業學校門前留念時,不捨之情頓時湧出,後江各奔東西,那一刻我們多麼孤獨,不捨,珍惜,緬懷。

    實際上,這四年的有那麼多的時光,我們獨自一人,堅毅前行行。

    室友都在玩塔防游泳Dota,而我喜歡槍擊類類的,於是自己默默在瀏覽網頁。

    同學早上還在賴床 ,為了六級考個好成績, 自己早起,在教學樓走廊背讀單詞,一人吃早飯。

    獨自一人看著喜歡的美劇LOST。

    獨自一人逃課,去物件學校,聽著工商管理課。

    獨自一人兼職做家教,晚上10點步行回寢。

    相聚都是快樂的,可是正是這些孤獨的時光,讓我們變強,成為與眾不同的能人,在群體中閃爍光芒。

    大學是孤獨的,生命是孤獨的,這是自然規律的美麗。

    加油,為了更好的自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學生就業該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