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靈官廟人孫玉龍
-
2 # 聲聲入耳Lb
我理解,這段話講的是:將一個人培養成大人「即聖賢或士君子」的過程,首先在於彰顯出人的道德善性「即明明德」,並讓這種善性發揚光大,然後用這種道德善性去影響周圍的親人朋友同事「即親民」,然後,再用這種德性去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就是「止於至善」。
這段話我認為是儒家思想的主旨與核心。
-
3 # 趙日金141
古人教育制度,據孟子說,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孟子所說的,應是小學,不是大學。古代學校大概分小學大學兩級,沒見有中學之說。
《大學》一書,據說孔子弟子曾參所作。古代學校為官辦,到春秋時,興起辦私學。《大學》就是教人當官的學問,不然就不會有“在親民”之說了。
明明德,第一個明,動詞,顯示之意。第二個明,修飾德,淸明的德。在至於至善,止於,定位。至善,最大的善。
《中庸》,子曰,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然而,不偏不倚,選中善,難以把握。故子曰: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大學,學亦難也。
-
4 # 有話少說
關鍵在於,善。許多人把孔子的中庸理解錯了。不偏不倚,不是在善於惡之間搞衡,折中。而是,不偏不倚選中善:
子曰:舜其大知也,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
子曰: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顯然,中庸是選中善。
問題是,選中善,太難了。故,子曰,中庸不可能也。
大學之道,至於至善,亦不可能也。
-
5 # 光音畫天
大學之道:學習的最高之境界
在明明德:在於開悟成聖人
在親民:德的表現形式就是愛人民
在止於至善:達到終極完美良知。天道!
-
6 # 藍本動漫
《大林學習》
大等學識之人道途,在於明白明理德行,在於親近民方,在乎止損於人善良。
如此簡單白話直譯法,不可能還看不明白?
漫畫書寫法難不難?通俗易懂的春秋大夢想家的時候,人物需要會話對話古語→文言文『學習文化內涵』的教材而已。
-
7 # 山堅海闊
對於這句話我的理解,孔子的大學問之方法在公開明確的德。在於親近百姓,在於停止在善的盡頭。
-
8 # 西山逸隱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善。知止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
聖人之語 。老朽以為,說於治人者也,與小老百姓,關係不大。何以見得?咦,此至簡矣!屁民一枚,你欲“親民”,親滴過來麼,先親哪一個呢?有些困難又有些難為情不是?
至於如何理解,似乎也無須老糊塗蛋子操心。人家明不明德咱管得了嗎?不止於善,跑到惡咧,屁民可止乎?!靜,靜不下來,亂忙活,也有搶滴,也有抓的,也有賴滴,也有送滴,也有往兜裡裝滴!十八般武藝全使出來,按下葫蘆起來瓢,老頭子俺乾著急玩兒不動了啊!罷!睡覺!
-
9 # 槓精大叔
前兩句是高調了。最後一句暴露醜惡。同為四書的中庸稱,非天子不議禮。止於至善,即完全符合皇上規定。。追求至善,聲稱誰代表至善的學派。無一不是邪惡的。。我不需要多說了,看哈耶克即可。。
-
10 # 豆腐儒
這是儒家的“仁者愛人”又一個解讀
所謂“仁者”,不是外在有個“仁”在,而是內置於心,從內而外發出來的,所以是“明明德”,“明德”即是內在所有,孔子稱為“仁”,孟子說是“善”,一個自然意義的人要成為一個社會意義的“人”,需要做的就是“明”的功夫。
所謂“愛人”也就是“親民”,這裡分成了兩端,其實是一體,只不過在說的時候,把他們分開。在“明”的過程,一定是親民的,因為儒家仁者愛人的功夫,就是在日用倫常,日用尋常。如果從修身的角度,那只有“明明德”,如果從日常生活來看,就只是“親民”。並且“明”的過程,“親民”的過程,是沒有窮盡的,只是“止於至善”。
回覆列表
這句話出自《大學》,原文較長,擇錄一二:
原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善。知止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譯意:《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高尚的德行,在於關愛人民,在於達到最高境界的善性。
從現代人的思想來解讀,這句話包含兩個層面的意思:
一,高尚美好的願望。
二,要按步就班循序漸進的做事才能成功。
老漢就這麼點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