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談到君子應該具備的條件時,提到“行己有恥”,大意是說君子在進行各種活動時,要為自己的行為不正而感到羞恥。原文如下: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這裡有問號)”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子路》第二十章)(子貢問道:“怎樣才能稱為士?(這裡有問號)”孔子說:“自己做事保持知恥之心,出使四方不辜負君主的使命,可稱為士了。”)恥是恥辱,這個字在《論語》裡用了16次,孔子提倡人要知恥。一個人能夠知恥,知道怎樣的行為可恥,就不會去做。反之,一個人沒有羞恥之心,就可能會無恥,什麼壞事、損事、缺德事,乃至大奸大惡的事,都做得出來。
知恥,便有自尊心,榮譽感,珍惜自己的名譽。我們民族從歷史到現代,有不少人視名譽比生命還寶貴,這也是傳統的美德。俗話說“臉面值千金”,俗話說人“要面子”,即維護自身人格的尊嚴,不願蒙受羞辱。
至於無恥,就是不要臉,兩千五百年前的《詩經》就有這樣一首詩,翻譯成現代話是:“看看老鼠還有張皮,你為人反而沒廉恥;你為人竟然沒廉恥,你為啥還不快點死!”廉恥是偏義複詞,單講“廉”是清,與“恥”組成複詞,也含有叫人潔身自好的意思。沒廉恥就是無恥,不能潔身自好。
知恥,這要看是怎樣的“恥”。有的人也要面子,衣服沒有人家時髦,房子沒有人家裝修漂亮,手指上沒有光彩的鑽戒,他們比生活,比享受,事事處處攀比,攀比不上就覺得傷面子。對什麼是“恥”,孔子有兩段話: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里仁》第九章)(孔子說:士立志於道義,而以衣服粗劣、飲食粗劣為羞恥的人,不值得與他討論。)子曰: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泰伯》第十三章)(孔子說:國家政治清明,自身貧賤,是恥辱;國家政治昏暗,自己富貴,是恥辱。)天下政治清明,社會蓬勃發展的時候,你又貧又賤,這是可恥的,因為這是你不好好工作;在政治腐敗、社會動亂的時候,從中取利,又富又貴,這也是可恥的。所以貧賤不一定可恥,不義而富貴卻可恥。恥與不恥,決定於所作所為是否合於道義。
知恥的人,不一定不犯錯誤。知恥,正是為了避免錯誤,也為了有了錯誤就改正。任何一個人,過失總是難免的。孔子兩次說:“過則勿憚改。”有了過錯,不怕去改正,是對錯誤應持的態度。有了錯誤,並不可怕,改掉以後就沒有錯誤了;可怕的是有錯誤而不承認錯誤,文過飾非,或者雖然知道錯了,卻堅持不改,這樣還會繼續犯錯誤:
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衛靈公》第三十章)(孔子說:有過錯而不改正,就真叫過錯了。[又,《韓詩外傳》卷三引孔子語如下:“過而改之,是不過也。”])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張》第二十一章)(子貢說:君子的過錯,好比日食月食,他的過錯,大家都看得見;改正了,大家都仰望著他。)有錯誤必須勇於改正,最好能自己發現錯誤,並自覺地改正。怎樣能發現錯誤而決心改正呢?(這裡有問號)最好的方法是自我反省。孔子曾嘆息能這樣內省的人不多: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
孔子談到君子應該具備的條件時,提到“行己有恥”,大意是說君子在進行各種活動時,要為自己的行為不正而感到羞恥。原文如下: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這裡有問號)”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子路》第二十章)(子貢問道:“怎樣才能稱為士?(這裡有問號)”孔子說:“自己做事保持知恥之心,出使四方不辜負君主的使命,可稱為士了。”)恥是恥辱,這個字在《論語》裡用了16次,孔子提倡人要知恥。一個人能夠知恥,知道怎樣的行為可恥,就不會去做。反之,一個人沒有羞恥之心,就可能會無恥,什麼壞事、損事、缺德事,乃至大奸大惡的事,都做得出來。
知恥,便有自尊心,榮譽感,珍惜自己的名譽。我們民族從歷史到現代,有不少人視名譽比生命還寶貴,這也是傳統的美德。俗話說“臉面值千金”,俗話說人“要面子”,即維護自身人格的尊嚴,不願蒙受羞辱。
至於無恥,就是不要臉,兩千五百年前的《詩經》就有這樣一首詩,翻譯成現代話是:“看看老鼠還有張皮,你為人反而沒廉恥;你為人竟然沒廉恥,你為啥還不快點死!”廉恥是偏義複詞,單講“廉”是清,與“恥”組成複詞,也含有叫人潔身自好的意思。沒廉恥就是無恥,不能潔身自好。
知恥,這要看是怎樣的“恥”。有的人也要面子,衣服沒有人家時髦,房子沒有人家裝修漂亮,手指上沒有光彩的鑽戒,他們比生活,比享受,事事處處攀比,攀比不上就覺得傷面子。對什麼是“恥”,孔子有兩段話: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里仁》第九章)(孔子說:士立志於道義,而以衣服粗劣、飲食粗劣為羞恥的人,不值得與他討論。)子曰: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泰伯》第十三章)(孔子說:國家政治清明,自身貧賤,是恥辱;國家政治昏暗,自己富貴,是恥辱。)天下政治清明,社會蓬勃發展的時候,你又貧又賤,這是可恥的,因為這是你不好好工作;在政治腐敗、社會動亂的時候,從中取利,又富又貴,這也是可恥的。所以貧賤不一定可恥,不義而富貴卻可恥。恥與不恥,決定於所作所為是否合於道義。
知恥的人,不一定不犯錯誤。知恥,正是為了避免錯誤,也為了有了錯誤就改正。任何一個人,過失總是難免的。孔子兩次說:“過則勿憚改。”有了過錯,不怕去改正,是對錯誤應持的態度。有了錯誤,並不可怕,改掉以後就沒有錯誤了;可怕的是有錯誤而不承認錯誤,文過飾非,或者雖然知道錯了,卻堅持不改,這樣還會繼續犯錯誤:
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衛靈公》第三十章)(孔子說:有過錯而不改正,就真叫過錯了。[又,《韓詩外傳》卷三引孔子語如下:“過而改之,是不過也。”])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張》第二十一章)(子貢說:君子的過錯,好比日食月食,他的過錯,大家都看得見;改正了,大家都仰望著他。)有錯誤必須勇於改正,最好能自己發現錯誤,並自覺地改正。怎樣能發現錯誤而決心改正呢?(這裡有問號)最好的方法是自我反省。孔子曾嘆息能這樣內省的人不多: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