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120284290480
-
2 # 燕子
把興學校、育人才作為變法的根本,把教育作為開民智、興民權的基礎。它所表達的重視教育的思想無疑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
學校教育改革的方方面面,從教育外圍的改革,諸如女子教育改革和連線育人和用人的樞鈕——科舉改革,到教育內部的改革,諸如教師、學生、育人規格、教育內容、教育方法等方面的改革,無處不著筆墨。
把興學校、育人才作為變法的根本,把教育作為開民智、興民權的基礎。它所表達的重視教育的思想無疑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
學校教育改革的方方面面,從教育外圍的改革,諸如女子教育改革和連線育人和用人的樞鈕——科舉改革,到教育內部的改革,諸如教師、學生、育人規格、教育內容、教育方法等方面的改革,無處不著筆墨。
(1896年8月29日—1897年9月17日)
難者曰:“中國之法,非不變也,中興以後,講求洋務,三十餘年,創行新政,不
一而足,然屢見敗衄,莫克振救,若是乎新法之果無益於人國也。”釋之曰:前此之言
變者,非真能變也,即吾曏者所謂補苴罅漏,彌縫蟻穴,漂搖一至,同歸死亡,而於去
陳用新,改弦更張之道,未始有合也。昔同治初年,德相畢士麻克語人曰:“三十年後,
日本其興,中國其弱乎?日人之遊歐洲者,討論學業,講求官制,歸而行之;
中人之遊歐洲者。詢某廠船炮之利,某廠價值之廉,購而用之,強弱之原,其在此
乎?”嗚呼,今雖不幸而言中矣,懲前毖後,亡羊補牢,有天下之責者,尚可以知所從
也。
今之言變法者,其犖犖大端,必曰練兵也,開礦也,通商也,斯固然矣。然將率不
由學校,能知兵乎?選兵不用醫生,任意招募,半屬流丐,體之贏壯所不知,識字與否
所不計,能用命乎?將俸極薄,兵餉極微,傷廢無養其終身之文,死亡無卹其家之典,
能潔已效死乎?圖學不興,阨塞不知,能制勝乎?船械不能自造,仰息他人,能如志乎?
海軍不遊弋他國,將卒不習風波,一旦臨敵,能有功乎?如是則練兵如不練。礦務學堂
不興,礦師乏絕,重金延聘西人,尚不可信,能盡利乎?械器不備,化分不精,能無棄
材乎?道路不通,從礦地運至海口,其運費視原價或至數倍,能有利乎?如是則開礦如
不開。商務學堂不立,罕明貿易之理,能保富乎?工藝不興,製造不講,土貨銷場,寥
寥無幾,能爭利乎?道路梗塞,運費笨重,能廣銷乎?釐卡滿地,抑勒逗留,朘膏削脂,
有如虎狼,能勸商乎?領事不報外國商務,國家不護僑寓商民,能自立乎?如是則通商
如不通。其稍進者曰:“欲求新政,必興學校。”可謂知本矣,然師學不講,教習乏人,
能育才乎?科舉不改,聰明之士,皆務習帖括,以取富貴,趨舍異路,能俯就乎?官制
不改,學成而無所用,投閒置散,如前者出洋學生故事,奇才異能,能自安乎?既欲省
府州縣皆設學校,然立學諸務,責在有司,今之守令,能奉行盡善乎?
如是則興學如不興。自餘庶政,若鐵路,若輪船,若銀行,若郵政,若農務,若制
造,莫不類是。蓋事事皆有相因而至之端,而萬事皆同出於一本原之地,不挈其領而握
其樞,猶治絲而棼之,故百舉而無一效也。
今之言變法者,其蔽有二:其一欲以震古鑠今之事,責成於肉食官吏之手;其二則
以為黃種之人,無一可語,委心異族,有終焉之志。夫當急則治標之時,吾固非謂西人
之必不當用,雖然,則烏可以久也。中國之行新政也,用西人者,其事多成,不用西人
者,其事多敗,詢其故?則曰:“西人明達,華人固陋;西人奉法,華人營私也。”吾
聞之日本變法之始,客卿之多,過於中國也。十年以後,按年裁減,至今一切省署,皆
日人自任其事,歐洲之人百不一存矣。今中國之言變法,亦既數十年,而猶然借材異地,
乃能圖成,其可恥孰甚也?夫以西人而任中國之事,其愛中國與愛其國也孰愈?
夫人而知之矣,況吾所用之西人,又未必為彼中之賢者乎。
若夫肉食官吏之不足任事,斯固然矣。雖然,吾固不盡為斯人咎也,帖括陋劣,國
家本以此取之,一旦而責以經國之遠猷,烏可得也。捐例猥雜,國家本以此市之,一旦
而責以奉公之廉恥,烏可得也。一人之身,忽焉而責以治民,忽焉而責以理財,又忽焉
而責以治兵,欲其條理明澈,措置悉宜,烏可得也。在在防弊,責任不專,一事必經數
人,互相牽制,互相推諉,欲其有成,烏可得也。學校不以此教,察計不以此取,任此
者弗賞,弗任者弗罰,欲其振厲,黽勉圖功,烏可得也。途壅俸薄,長官層累,非奔競
未由得官,非貪汙無以謀食,欲其忍飢寒,蠲身家,以從事於公義,自非聖者,烏可得
也。
今夫人之智愚賢不肖,不甚相遠也。必謂西人皆智,而華人皆愚;西人皆賢,而華
人皆不肖,雖五尺之童,猶知其非。然而西官之能任事也如彼,華官之不能任事也如此,
故吾曰:不能盡為斯人咎也,法使然也。立法善者,中人之性可以賢,中人之才可以智,
不善者反是。塞其耳目而使之愚,縛其手足而驅之為不肖,故一旦有事,而無一人可為
用也。不此之變,而鰓鰓然效西人之一二事,以雲自強,無惑乎言變法數十年,而利未
一見,弊已百出,反為守舊之徒,抵其隙而肆其口也。
吾今為一言以蔽之曰:變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興,在開學校;學校之立,在
變科舉,而一切要其大成,在變官制。難者曰:“子之論探本窮原,靡有遺矣,然茲事
體大,非天下才,懼弗克任,恐聞者驚怖其言以為河漢,遂並曏者一二西法而亦棄之而
不敢道,奈何?子毋寧卑之無甚高論,令今可行矣。”釋之曰:不然,夫渡江者汎乎中
流,暴風忽至,握舵擊楫,雖極疲頓,無敢去者,以偷安一息,而死亡在其後也。庸醫
疑證,用藥遊移。精於審證者,得病源之所在,知非此方不愈此疾,三年畜艾,所弗辭
已,雖曰難也,將焉避之。抑豈不聞東海之濱,區區三島,外受劫盟,內逼藩鎮,崎嶇
多難,瀕於滅亡,而轉圜之間,化弱為強,豈不由斯道矣乎?則又烏知乎今之必不可行
也。有非常之才,則足以濟非常之變。嗚呼!是所望於大人君子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