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病毒在離開機體以後並沒有死亡,在存活期透過合適的感染途徑感染易感人群,這樣的途徑適合所有的傳染病。
對於題主的問題我逐一來回答,就不安你的順序了,按我的邏輯來。
一、含有HIV的體液離體後在室溫下傳染能力究竟能維持多久?
HIV是一種逆轉錄病毒,它對外界的抵抗力很低。56℃加熱30分鐘能被滅活,對其他的一些化學消毒機也很敏感,例如0.2%的戊二醛、0.3%雙氧水、75%的酒精燈5-10分鐘均可滅活。
溫度對HIV生存有一定的影響,無論在培養液或純水中,37℃HIV感染活力下降較快,感染活力僅可維持在14天左右。
二、HIV的體外感染是非常困難的,非實驗室條件下離體HIV病毒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失去傳染能力。這又是為什麼呢?
一個傳染病要傳染,一定要具備以下三種條件,缺一不可。
1,傳染源:HIV病毒(離體的HIV病毒)
2,傳播途徑:(性接觸、垂直傳播、血液傳播)
3,易感人群:(任何人均是HIV的易感人群。)
先說傳染源(HIV病毒),在環境中哪裡來的HIV病毒呢?
最常見的應該就是醫院和科研機構了,這兩個地方對醫療廢物都是有嚴格的管理規定,醫院裡面的標本是不會流通到外面的,同時在醫院內執行嚴格的消毒制度,對一些高危標本還是執行高壓滅菌,當然了,這些措施不能保證醫院內就完全沒有HIV病毒,特別是實驗室要處理血液、體液等標本,但是在醫院的病房、醫生診室、大廳等地方存在HIV的可能性極低。
至於其他公共場所,存在HIV病毒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假設,中了大獎,在環境中的HIV病毒不幸被接觸到了,那麼我們來看看接觸的方式。
1,最可能接觸的方式是手摸到了,但是手摸到了是不會傳染HIV病毒的;
不排除手部有傷口,但是即使這樣,HIV感染人體還和病毒的載量、機體的免疫力有很大的關係,首先存在於公共環境中的病毒載量不會很高,其次,傷口不會很大(大的傷口一般都有包紮),所以進入人體的病毒載量不高,再加上機體的免疫防禦作用,這樣的情況要感染機會是非常小的。
2,吃到了HIV病毒,消化道也不會傳染HIV(吃到);
3,呼吸的時候吸入了HIV病毒,呼吸也不會傳染的。
從以上三種(血液、性、母嬰)傳播途徑來看,母嬰傳播和性接觸傳播都不存在外環境這一環節,只有血液傳播才有可能。
血液傳播常見的方式有共用注射器(吸毒)、輸入了HIV病毒的血液製品、醫務人員被針刺傷等。
吸毒者因為使用共同的注射器,這曾是我們感染HIV病毒的主要原因,現在被性接觸取代了。
醫務人員被針刺傷感染HIV病毒,在醫院也不是什麼新鮮事,護士、檢驗科醫生、外科醫生均是透過這一途徑傳染的高危人群。
從下表,我們可以看出不同濃度HIV病毒在注射器中存活的時間。
HIV病毒在離開機體以後並沒有死亡,在存活期透過合適的感染途徑感染易感人群,這樣的途徑適合所有的傳染病。
對於題主的問題我逐一來回答,就不安你的順序了,按我的邏輯來。
一、含有HIV的體液離體後在室溫下傳染能力究竟能維持多久?
HIV是一種逆轉錄病毒,它對外界的抵抗力很低。56℃加熱30分鐘能被滅活,對其他的一些化學消毒機也很敏感,例如0.2%的戊二醛、0.3%雙氧水、75%的酒精燈5-10分鐘均可滅活。
溫度對HIV生存有一定的影響,無論在培養液或純水中,37℃HIV感染活力下降較快,感染活力僅可維持在14天左右。
而室溫及4℃下感染活力下降較緩慢,可維持較長時間(>21天)。
病毒在不同環境物品表面中感染活力下降速度和存活時間明顯不同
在吸水性材料表面可以存活至少24 h,然而在表面光滑、不吸水的材料表面可以存活超過48 h,而且仍然保持較強的感染性。
二、HIV的體外感染是非常困難的,非實驗室條件下離體HIV病毒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失去傳染能力。這又是為什麼呢?
一個傳染病要傳染,一定要具備以下三種條件,缺一不可。
1,傳染源:HIV病毒(離體的HIV病毒)
2,傳播途徑:(性接觸、垂直傳播、血液傳播)
3,易感人群:(任何人均是HIV的易感人群。)
先說傳染源(HIV病毒),在環境中哪裡來的HIV病毒呢?
最常見的應該就是醫院和科研機構了,這兩個地方對醫療廢物都是有嚴格的管理規定,醫院裡面的標本是不會流通到外面的,同時在醫院內執行嚴格的消毒制度,對一些高危標本還是執行高壓滅菌,當然了,這些措施不能保證醫院內就完全沒有HIV病毒,特別是實驗室要處理血液、體液等標本,但是在醫院的病房、醫生診室、大廳等地方存在HIV的可能性極低。
至於其他公共場所,存在HIV病毒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再說傳播途徑,HIV的傳染包括血液傳播、性接觸傳播和母嬰傳播。
假設,中了大獎,在環境中的HIV病毒不幸被接觸到了,那麼我們來看看接觸的方式。
1,最可能接觸的方式是手摸到了,但是手摸到了是不會傳染HIV病毒的;
不排除手部有傷口,但是即使這樣,HIV感染人體還和病毒的載量、機體的免疫力有很大的關係,首先存在於公共環境中的病毒載量不會很高,其次,傷口不會很大(大的傷口一般都有包紮),所以進入人體的病毒載量不高,再加上機體的免疫防禦作用,這樣的情況要感染機會是非常小的。
2,吃到了HIV病毒,消化道也不會傳染HIV(吃到);
3,呼吸的時候吸入了HIV病毒,呼吸也不會傳染的。
從以上三種(血液、性、母嬰)傳播途徑來看,母嬰傳播和性接觸傳播都不存在外環境這一環節,只有血液傳播才有可能。
血液傳播常見的方式有共用注射器(吸毒)、輸入了HIV病毒的血液製品、醫務人員被針刺傷等。
吸毒者因為使用共同的注射器,這曾是我們感染HIV病毒的主要原因,現在被性接觸取代了。
醫務人員被針刺傷感染HIV病毒,在醫院也不是什麼新鮮事,護士、檢驗科醫生、外科醫生均是透過這一途徑傳染的高危人群。
從下表,我們可以看出不同濃度HIV病毒在注射器中存活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