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6904781156026
-
2 # 我是李大爺1314
首先,公元前4世紀的古希臘,盛行民主法制,而當時所謂的“民主”,直接建立在了民眾的主觀想法上,透過陪審團投票的方法,來判定一個案子是否構成犯罪。而當時蘇格拉底狂妄的言論和怪誕的行為,招致眾人的不滿,理所當然被殘忍處死。從這一方面剖析,實質上揭示了蘇格拉底之死是古希臘不健全法律下的悲劇。
除此之外,蘇格拉底的眾弟子當時積極參與了推翻民主政治的活動,這一舉動在很大程度上威脅了一大部分人的利益,處死蘇格拉底成了民眾為保全自己利益的必要一環。
另外,蘇格拉底之所以自覺飲下毒酒的原因,是因為他認為法律不能被破壞。他堅定踐行自己對理想世界的主張,即城邦必須有權威法律約束。在以後的很長曆史中,蘇格拉底都被認為是為追求真理而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的偉人。
蘇格拉底之死,是為了維護當時的法律權威。他用自己鮮活的生命,證明暴政的無意義,是政治和哲學的巨大損失,也是雅典的巨大悲劇。
-
3 # 青澀夢想家g
“蘇格拉底之死意義:表明法律只有被遵守才有權威性。只有法律樹立了權威,才能有國家秩序與社會正義的存在。
蘇格拉底被判處有罪以後,他的學生已經為他打通所有關節,可以讓他從獄中逃走。並且勸說他,判他有罪是不正義的。然而蘇格拉底選擇了慷慨走向刑場,視死如歸。他的理由:我是被國家判決有罪的,如果...”
-
4 # 使用者5119196148852
蘇格拉底是被判處了死刑,但蘇格拉底所留下的問題卻成為後世永恆討論的主題。為什麼當時作為民主典範的雅典城邦會判處蘇格拉底死刑?
審判蘇格拉底的500人議會是一個集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於一身的機構,雅典雖然在當時實行的是直接民主制,但是對民主本身卻沒有設立任何的制約機制。凡是公民大會或者500人議會透過的決定,都擁有最高的權威,因為這是雅典公意的體現,而公意永遠是正確的。
在托克維爾看來,這種不受法律制約的無限權威,永遠是一個“壞而危險的東西”,因為只有上帝的智慧和公正才能享有無限權威而不致造成危險。人世間沒有一個權威有資格去行使無限權威。無論是以國王的名義還是以人民的名義,以民主政府的名義還是以貴族政府的名義,只要它行使的是無限權威,那麼這就是給暴政播下了種子。
特別是,當無限權威是以人民的名義、以公意的名義來對少數人施加強迫時,少數人幾乎無法抵擋它們。面對全體人民的絕對意志,少數人唯有服從。雅典城邦正是以多數人的名義,判處蘇格拉底死刑的。雅典的民主制使後人明白:不受制約的民主無異於多數人的暴政。
蘇格拉底的死告訴我們,即使是多數人的民主,即使是公意的統治,也有必要接受法律的約束,我們應該根據法律來統治而不是根據意志來統治,我們應該接受的是法律的審判而非意志的審判。躺在人民意志旁邊的是靜悄悄的法律和傳統。正如阿克頓勳爵在反思蘇格拉底之死時所言的:“全體人民的統治,即人數最多、勢力最大的階層的統治,有著和純粹的君主制一樣邪惡的本性,因而基於近乎相同的理由,需要自我制約的保障制度,並且應當實行永久的法治,以防止輿論專橫的革命。”
回覆列表
(一)蘇格拉底的死既是雅典的也是蘇格拉底的真實悲劇 1.這個悲劇既是雅典人對言論濫用法律施行暴力的結果 2.這個悲劇也是蘇格拉底嚴格操守和踐行其人生信念的結果。
(二)蘇格拉底之死的政治哲學意義 1.蘇格拉底之死是對“美德即知識”的學說的最高體認和實踐 2.蘇格拉底之死是對正義和法律的最高維護與忠誠 3.蘇格拉底之死是對城邦政治和民主原則的赤誠奉獻和深刻檢驗 4.蘇格拉底之死不可置疑地證實了使用暴力來鉗制言論的不義和無效 5.蘇格拉底之死用生命和鮮血彰顯了“多數暴政”這個後民主的重大問題 6.蘇格拉底之死透過真善合一的人生之路完成了對死亡的“知”和超越 (三)蘇格拉底的死催發了政治哲學的生 1.蘇格拉底的死是政治哲學的生的巨大創痛! 2.對蘇格拉底之死的思考是政治哲學研究的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