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凡情感小屋

    前同事曉玉去年在這種事上栽了一個大跟頭。她媽去世,本家嬸子讓她告訴公婆,說不能讓她公婆事後落個便宜怪。她就通知了婆婆,誰知婆婆沒有迴應,她爸知道後,找上門來罵她糊塗。婆婆一番話揭開內情。

    去年的一個星期天,曉玉像往常一樣買了兩大袋東西回孃家。她沒有打她媽的手機,老年人一般手機都不放在身邊,她準備給媽媽一個意外之喜。

    她下了車,領著女兒往家走。她和女兒一人拎著一袋吃的。看著家越來越近,她心裡百味雜陳。

    她之前一直在外地打拼,前年才回到家鄉,後來又在縣城買房子裝修,找工作,她忙得腳不沾地,等她忙完一切,才發現已經幾個月沒回家了。

    曉玉心裡挺過意不去,她家中兄妹二人,哥哥嫂子在外地定居,她在外地打工,本來她父母在一起,兩個老人也互相有個照應。誰知他爸非要說退休了閒得慌,就去原單位找了個看大門的差事。一個月兩千塊。

    因為她爸的原單位和他們家距離甚遠,她爸就想讓她媽也一塊過去,但她媽卻不肯,她說年紀大了,就喜歡呆在自己家中。

    曉玉知道,她媽是捨不得家中那一畝薄地。沒辦法,她媽這輩子強勢慣了,父親讓著她,就連嫂子也讓著她。

    不過,媽媽雖然強勢,卻是個勤快的好媽媽。

    她媽家距離縣城幾十裡地,村裡很多老人都喜歡種地,只要身體好的,都不捨得把地給別人種。她媽媽也是,每年秋季,都會在地裡種上芝麻和花生,還有包穀,這樣一年四季不用買油,她和哥哥也時不時收到媽媽寄來的花生。

    儘管她一再跟媽媽說,光快遞費都夠她買花生吃了,可她媽根本就不聽。大概在老人心中,只要能為兒女做點事,他們也是高興的。

    曉玉一直勸媽媽去跟爸爸一起,但媽媽執意不肯,後來她也就妥協了。

    媽媽喜歡吃縣城裡那家小籠包,於是她每次回來都要給媽媽帶上幾籠。每次看到母親吃小籠包,她都會非常喜歡。她覺得人到了一定年紀,就喜歡父母看做孩子看待。她對母親就是這樣。

    想到這裡,她健步如飛,她甚至已經想象到母親看到她和女兒時的欣喜模樣。

    從車站到家裡,她和女兒走了十幾分鍾,身上都微微出汗了。大門開著,她走進去,像往常那樣喊了聲媽。

    平常這時候,媽媽就會一邊答應著一邊走出來,看到她們,母親的臉上都會笑出褶子來,那是她最愛看到的。母親高興,她也高興。從小,她最喜歡看到的就是父母的笑臉。

    但是那一次,媽媽卻沒有答應。她以為母親沒聽到,就又喊了一聲,女兒也跟著叫了外婆,母親依舊沒有應聲。

    曉玉以為母親去鄰居家了,母親喜歡串門子,肯定是又到前院嬸嬸家。

    她想進屋把東西放下,然後去找母親。但是她進入堂屋,心臟卻一下子停止了。

    她剛剛呼叫沒有答應的媽媽,此刻正半邊身子歪在房屋內,半邊身子在房屋門口。她急忙把手中東西一扔,趕快跑到母親身邊,一探鼻息,母親還有微弱的呼吸。

    她顧不得多想,馬上撥通急救電話。

    離家最近的醫院是鄉鎮醫院,她不敢把母親送去那裡,就直接讓送縣醫院。最終母親也沒能搶救回來。

    爸爸最先回來,哥哥嫂子也跟著從外地回來。唯獨他老公,因為所處那個地方的疫情,不能趕回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她能理解。

    但是,家中突然出了這麼大的事情,她不知道該怎麼辦。幸好,哥哥和爸爸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好了。

    在我們這裡,父母去世,女兒都要抬桌子,桌上擺著大饃,豬頭和酒等物品。她沒有經歷過這些事,就她去嬸子家。

    嬸子告訴她,這些你都不用操心的,有你公婆在。讓他們去張羅就好了。

    曉玉有些不好意思,說自己也四十多歲的人了,公婆都七十多了,讓他們操心,有點於心不忍。

    嬸子卻告訴她,你媽去世,你公婆一定要來祭拜的,你早點告訴他們,讓他們有個準備。

    於是她打電話告訴了公婆。公婆在電話中都表示出哀悼,其他卻沒有任何表示。

    朋友不知道該怎麼辦,於是就自己安排抬桌子以及請吹嗩吶的。但是,她心中卻很不快。她覺得嬸嬸說得很對,母親去世,公婆理應前來。如今他們不來,是看不起自己和孃家人。

    曉玉按捺住內心的不快,她決心等母親葬禮結束,她好好跟公婆掰扯掰扯。

    七天後,曉玉把孩子留在朋友家照顧,一個人氣勢洶洶地殺回老家。

    公婆都在家裡,看到她,公公急忙說要去買菜。曉玉冷冷地說不用。以往她和孩子回來,公公也是去買菜,婆婆做飯,那時她覺得公婆都很好。如今她看著公婆,只覺得他們都很虛偽。

    自己媽媽去世,這是多麼悲痛的事情,公婆也是為人父母,自己是她們的兒媳婦,於情於理,他們都應該去祭拜一下,可是自己跟他們說的時候,他們不吭聲,安葬那天他們也沒來。

    許是她公婆看出她臉色不好,於是婆婆安慰她要想開些。曉玉聽著婆婆的絮絮叨叨,她突然間就炸毛了。

    “那是我自己的媽,不勞你費心。本來我以為自己嫁到你們家,是把你們當成一家人,誰知你們卻一直把我當外人。我今天把話撂在這裡,以後你們但凡有用得著我的地方,別怪我不講情面,因為我媽走的時候,也沒有人給我面子。”

    公婆互相看一眼,婆婆說:“孩子,你爸媽到咱家是走親戚,可是你回孃家就代表我跟你爸去了呀,咱們家就沒這規矩。”

    “什麼叫規矩?規矩還不是人定的?人是活的。規矩是死的,你愛怎麼說就怎麼說!我媽的事情我會記一輩子,以後你們老了,甭指望我端茶倒水!”

    曉玉氣沖沖離開。

    曉玉心裡氣得不行,她在街上轉了幾圈,中午在外面吃了飯,飯後她心情依舊無法平復,於是她繼續逛街,直到下午四點,她才慢悠悠回去。在家門口那個人,她再次驚呆。

    她的老父親坐在她家門前的地上。靠在牆上已經睡著了。曉玉心疼地蹲下來,父親這些天明顯蒼老了,母親這一走,留下父親一個人孤獨生活,自己和哥哥雖然悲痛,但其實最傷心的是父親。

    曉玉正想著,她爸睜開眼,曉玉急忙把父親扶進屋內,又想要去廚房做飯。父親卻攔住她,說自己不餓,他就是來找他說點事。

    他問曉玉:“我這些天一直在忙,都不知道你嬸子跟你說了啥話,你回家去找你公婆的茬,挑他們的理?”

    曉玉情緒瞬間崩潰,她明白,父親這麼問一定是公婆在他面前告狀了。

    她說:難道不是嗎?你和他們這麼多年的親家,我媽去世,於情於理,他們怎麼也應該來弔唁。可他們卻說我去就代表了。我是做閨女的,能代表他們嗎?

    曉玉父親說:“你啥都不懂,聽你嬸子的話就去找你公婆。按照過去的風俗,公公婆婆一般都不上兒媳婦孃家的。那也不是他們該去的地方。我給你講個理,假設你媽還在,假設你公公婆婆生病或者是去世,我們必須去看望或者是祭奠。那是我們去女兒家走親戚,但是如果你哥嫂去了,那我和你媽就不用去了,因為你哥嫂就代表了我們。

    同樣的道理,你媽去世,你買那麼多東西回家,你代表的就是你和丈夫以及公婆,哪有一戶人家去兩次的,你讓人家怎麼看咱們家,咱是貪圖人家的禮物還是紅包?你這麼做,把你爹和哥嫂置於何地?做事前想清楚再行動,不要聽其他人的。你公婆不輸咱們的理,你還把他們數落一頓。我跟你媽平時是怎麼教你的?你都四十多歲的人了,還這麼沒腦子?

    你再想想,你嫁過去他們家,你公婆對你咋樣?你又是如何對他們的?你心裡沒點數嗎?”

    曉玉被父親一頓訓斥,往事立刻浮現在心頭。她嫁過去這麼多年,先是和婆婆因為月子裡鬧矛盾,後來又因為孩子的事吵架。再後來她跟老公出去新疆,把孩子留在家裡,再後來她嫌棄婆婆把女兒照顧得不好,就把女兒接到新疆。

    這些年,她和公婆不對付,老公在中間一直做和事佬也無濟於事,回家她爸媽說她還是無濟於事,她認為婆婆偏癱小姑子,對她和女兒都不好。以前她跟公婆是水火不容,這幾年她看著身邊的婆媳關係都很好,自己也慢慢改變了些,但也僅限於表面上的客氣罷了。

    曉玉很不服氣,她知道自己不算是好兒媳,和公婆關係也不好,但一碼歸一碼,自己媽媽去世,公婆怎麼說也要來祭拜。

    正說著,有人敲門,曉玉開啟門,是公公婆婆拎著兩袋子東西站在門口。

    曉玉冷著臉,沒說話,也沒有笑容。倒是她爸看到站在門口的親家,急忙把他們讓進屋。

    曉玉公婆站在門口拘謹極了,這是兒媳婦買好房子後,他們第二次來。他們把東西放在門口,害怕自己身上的衣服會弄髒沙發,就一人找了一個小凳子坐在那裡。

    幾句場面話說完後,大家都陷入沉默,屋子裡氣氛很尷尬。

    半晌,婆婆終於開口。她先是跟曉玉爸爸道歉,說沒有去給曉玉媽媽送葬。但她不認為自己這麼做錯了。當初曉玉嫁過來時,自己一家人對曉玉都很好,只是曉玉每次回孃家後,回來都要吵架,說她媽覺得自己這做得不對,哪做得不好。那時候她就知道,是曉玉媽媽在私底下挑唆自己女兒,所以曉玉每次回家都要吵架。

    那時候,她跟曉玉的公公對曉玉媽媽充滿了不滿,她覺得大家既然是親家,有什麼可以說到當面,而不是一次又一次挑唆自己女兒跟婆家人生氣。

    曉玉懷著孩子那年,因為嫌棄自己做的飯不好,跟她媽打電話,她媽當即就冒著大雪殺到自己家,不僅狠狠數落自己和兒子,還當場要把曉玉帶回家,自己去追他們,結果摔倒在雪地裡 ,至今那處骨折下雨天依然會不舒服。

    後來,曉玉生孩子,在醫院剖腹產,她按照家鄉風俗給曉玉做月子飯,曉玉媽媽當著醫院很多人指責她,淨給她女兒做些沒營養的月子飯,過去是窮,現在日子好過了, 難道不應該給曉玉燉排骨湯補補身子嗎?

    曉玉媽媽當場就被氣出了眼淚,她說曉玉剛剛生下孩子三天,她害怕燉肉吃會對曉玉牙齒不好,她也準備等過個十來天就給兒媳婦燉湯,可是曉玉媽媽就在醫院裡當眾指責她,自家的兒媳,難道自己不知道心疼嗎?

    曉玉婆婆回憶起往事,依然情緒激動。她說正因為這些年這些悶氣累積在心頭,所以,當她聽到曉玉媽媽去世的訊息時,她雖然也難受,她卻不願意去祭拜。她不想騙自己,雖然說逝者已逝,過往的一切都過去了,但她想到之前曉玉媽媽來家裡大鬧的情景,實在不能違心地勸自己。

    曉玉爸爸長嘆一聲,說我知道她媽強勢性子,那幾年我也沒少在下面勸,讓你和大哥受委屈了,以後咱還是親家,過去的事就別提了。這事是曉玉和她媽不對,我為孩子對你們的不尊重道歉。

    至此,婆婆埋藏多年的心事,終於在這一刻被釋懷。

    有些家務事,是沒辦法講清楚道理的。其實每個人都沒錯,只不過所處的位置不同,看法自然也不同,分歧也就由此產生。

    按照常理,曉玉媽媽去世,於情於理公婆都要去祭拜。最關鍵的是兒子還不在家。

    但一則曉玉公婆都是七十多歲的老人了。二則因為多年前曉玉媽媽曾經幾次大鬧過婆家,所以公婆心裡有芥蒂。一個人不願意勉強自己去參加一個不喜歡人的葬禮,這也情有可原,畢竟,有些傷害是不會隨著時間流逝的。

    我們沒有受過那樣的傷害,因此也不能感同身受。但是也不能站在道德制高點去要求別人。

    曉玉跟她公婆不對付,年輕時候總吵架,這在我們同事中也不是什麼秘密,因為以前上班時,她最喜歡抱怨的就是她家婆子如何如何。

    現在她因為公婆沒有去參加她母親的葬禮,心生不快,還說出將來不管公婆的話,其實有些過分。

    曉玉父親是個明事理的老人,他在得知事情真相後第一時間趕去女兒家,把她訓斥一頓。

    你們那邊的風俗是怎樣的你們覺得曉玉這麼要求公婆對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瞭解哪些姐妹相殘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