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熬夜算是年輕人的日常了,一到晚上網抑雲,一到凌晨就惜命,90後一到晚上就開始懷疑自己不健康。在醫鹿最新發布的《夜間線上問診資料報告》中資料顯示不少90後就是晚上問診的,那麼該緩解年輕人的健康焦慮呢?

13
回覆列表
  • 1 # 院方小夥

    這個現象難道不是90後普遍狀況嗎!

    現在年輕人不管是感情還是生活壓力都特別大,有時候和父輩聊天也說過這個問題,常常感嘆,我們這一代人真的比他們難!在他們那個年代只要勤勤懇懇勞動可以說日子總能過下去,而我們這個年代勤勞並不能解決實際問題,頭腦才是關鍵!天底下聰明的人太多太多了,後來我想了想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下面幾點吧!

    一、這幾年物價漲的太快了,超出能力增長速度。

    記得高中時候,一碗扯麵3塊錢,一天吃飯也就15以內完全解決,但是現在一碗麵貌似沒有低於12的(西安地區),就連西安套餐都吃不起了,以前涼皮冰封肉夾饃算是飯後小甜點一樣的東西,現在吃一份試試,沒有20能解決了?但是這才過了幾年,從大學到現在才短短三年時間,事業剛穩住腳步,工資不見漲多少的情況下,西安地區吃飯成本翻了一倍,租房成本高了40%,平均地段房價從4-5千漲到1.5萬,這誰受的了?壓力不是一般的大,失眠難道不應該很正常嗎?

    二、經濟發展太快,還沒適應就被淘汰

    近幾年實業蕭條,從萬眾創業到網際網路經濟爆發,再到現在直播等領域異軍突起,我們90後剛剛穩定的心態又被深深打擊,作為大多數普通人是沒有那個實力去涉及直播這個領域,加上今年疫情原因很多公司倒閉,偶爾也和身邊一些開公司當老闆的朋友聊天,他們最深的感悟就是,這個年代當老闆其實就是再給員工打工,僅此而已,不僅要養活自己家庭還要養活員工家庭,要不然員工就不幹了,難受!

    三、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的不被相容

    小時候我們認為生活過的好那是因為生活節奏慢,沒有負債,而現在不一樣了,從上學到工作來到這個大城市裡面,面對工作和生活,加上近幾年金融行業爆炒,大多數年輕人身負鉅債,有些是自作孽不可活,但是我想大多數還是生活所迫吧。想著努力一下也許就改變命運了,但是還是被社會無情拋棄,以至於身負鉅債惶惶終日,最後就成了:待不下去的城市,回不去的老家

    聽我說了這麼多,是不是感覺年輕人因焦慮而熬夜很正常,那麼尋求安慰又為了改變現狀而網上諮詢就更正常不過了!

    唉,默默的給個關注吧!

  • 2 # 浩男566

    現在幾乎每家都是這個模式即:上有老下有小,中間全靠三四十歲中年人頂著,他們是一個家庭的頂樑柱,如果頂樑柱彎了或倒下,一個貌似和美的家庭便回轟然倒塌。如果家庭都倒下,國將不國。國和家孰輕孰重真不好分,半斤對八兩,一樣重要。

    筆者家裡也有兒子,他是他小家庭的定海神針,最重要的是他要掙錢養家,還要做家務帶教孩子,實在是非常辛苦。筆者看在眼裡,作為父母於心不忍。

    按理說社會越發達,人的心靈和身體應愈加放鬆才是,為什麼現在的中青年人活得比改開前還要累呢?別的不說,就說加班吧。現在的私企加班成風,不加班反成了一道風景。勞動法形同虛設。社會為什麼會演變成這樣?正常嗎?加班成風,這是一股妖風,對正常社會的執行具有破壞力,是一種負能量。

    網紅醫生張文巨集說他不主張醫護人員動輒不下火線 ,道理最簡單不過,醫護人員也是人,不是神,是人就說人話,不要說神的語言。張文巨集的抗疫名言是”不要欺負老實人,”他自己是農村走出來的,感同身受。

    現在國內大迴圈,能人輩出,八仙過海。能人出來辦廠是好事,但也要遵守江湖規矩,不要動輒”幹不幹?不幹就滾”。任正非高明在哪兒?他是用錢砸你,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華為用人不講那麼多空忽的情操,講待遇,講獲益。

    現在社會的中青年,他們是中華文明承上啟下的關鍵一代,所有的公營和私營部門切不要將他們當作不知疲倦的”永動機”,無節制地像收割大地那樣從他們身上收穫更多的”紅利”,從不加班做起,迴歸到一個正常社會的執行狀態,保生命之樹常青。

  • 3 # 莘子視界

    現實生活中科技發展越來越快,惠及了我們的生活,但是這樣的快節奏生活也在打亂我們的生存模式。

    生活節奏加快,自然而然避免不了一些急躁,更多的心理問題也就產生了。而且對於年輕人來說,更快接觸到社會,既不如年長的人經歷多能夠消化,也不如低年齡的還沒有接觸到這樣的生活,沒有太大的擔心。自然而然,年輕人的問題就在這發展中越來越多了。

    除了心理問題以外,身體問題接踵而至,畢竟心情不好,也會影響身體的。再加上生活節奏加快,加班熬夜也就成了當代年輕人的常態,提前透支身體,那麼身體出問題也是遲早的事情。

    在這種情況下,只能自己做選擇,在忙落的生活中尋找休息的間隙或者去看看心理輔導醫生之類的。

    90後已經開始養生的焦慮了,甚至在更多的90後一度地把養生保健品佔據一定的消費市場,這個現象導致的原因有很多,有市場上各種宣傳抓住消費的契機,當然也有現實原因,工作熬夜、加班等等。

    作為90後的我們,在面對的各種養生焦慮時,要保持好自我的心態,做好勞逸結合,做好積極的心態,保持好良好的身心健康。

    我覺得要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學著去熱愛自己的工作;同時在休息時間可以參加一些自己喜愛的活動如參加集體活動、外出旅遊或者是散步等;還有就是可以聽一些優美的音樂或者是與他人聊天,抒發自己的情感,避免自己情緒上焦慮情況的發生。

  • 4 # 微雨4647

    熬夜時,理智告訴自己這樣對身體不好,但是感性就是支配著身體堅持不懈的熬著,這都是年輕人生活中常態。

    熬夜過程是享受,熬夜後卻過於擔心身體的健康狀態,全副心思都集中在身體的生理功能上,這樣更容易導致健康焦慮,與其有精力去擔心健康,不如學著將自己的興趣、注意力、精神的焦點放在更有趣的事物上,並且使自己的生活安排更充實都是極為重要的,實在是擔心過頭的話,可以定期體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紙幣收藏未來的前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