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肥仔農經
-
2 # 海之平靜
有專家說:農民可以在城裡買房住,然後開車去農村種地。合適嗎?
答:不用專家說,現在就有農民在城裡買房住,(城鎮裡買房)然後開車去農村種地。這又有什麼不合適呢,這也是新型農民的趨勢。
在我們樓上,就住著這樣的農民,他們是農村人,距縣城十公里,一來是為了給女兒看孩子,送外孫女上學,就在城鎮裡買了房。幾年了,他們始終沒有放棄自己農村那幾畝承包地和家裡的菜園子。男主人有車,開車帶著夫人,回家整理土地,種莊稼,種各種蔬菜。農村家裡也有院子和新房子,農忙時就住在農村的房子裡,不忙了就回到縣城裡。尤其是到了冬天,莊家都收割了,地裡沒有什麼農活了,就回到縣城裡住,縣城裡冬天有暖氣,最飯有天然氣,為了取暖,為了生活方便,整個冬天都是在城裡住。這樣農戶還不止一家,有很多農民都在附近縣城裡買了樓房,買了車。城鎮農村兩邊跑,兩邊住。莊稼也不耽誤,自己又能過上舒適的生活。
雖然他們城鎮裡有房,但他們農村有土地,是農業戶口。這就叫新型農民。這是農村農民發展的必然趨勢。
-
3 # 梨元居士
農民很多去城裡買房,但不是自己住,房是給孩子買的,為的是孩子游出農村,成為新一代城裡人。我有一位老友,他兒子考學出來了,已在城裡安家,那天跟他爹說想把戶口再遷回村裡申請宅基地,他很努力可一大一小兩個兒子讓他深感壓力他爹聽後把他熊了一頓。專家讓農民進城買房,百分之八十的買的起嗎?看看大路邊上一早的農民工人潮吧,汽車一停人忽啦圍上來了,找活幹,想掙錢!農民買房開轎車回去種二畝地?象天方夜譚一樣,那二畝地的收成不夠汽油錢,所以說脫離了實際的空談沒有意義,象烏托邦。
-
4 # 總監Df
我肯定得說可以!前提是,必須中國的人口不超過三億人,汽油的價格比自來水便宜,沒有過路費和檢車費(取消檢車兩年一檢,15年兩檢,20年四檢的規定)
-
5 # 學習永不止境
這個專家一定是個狗屁專家,凈胡說八道,人都住到城裡了,車都開上了還在農村種地簡直就是天方夜譚。我在農村幾十年了沒見到過一個。種地不可能買得起車,也買不起房,只能維持基本生活,再說,就貧種地的一點收入還能耍起那傢伙完全是笑話。
-
6 # 風v見面
不現實的事實,為什麼都是出自於專家口中,買車是一句話嗎?交警允許嗎?交通安全誰負責任,見光的時間一天有幾小時,城中到農田駕車需要4小時,又能在田間做幾小時,天黑了在哪裡吃飯休息,田間管理不是城市上班族,上班族按時間,沒責任,田間管理必須每天觀察,疏忽一天,就白乾了顆粒無收,一粒糧食一滴汗,粒粒皆辛苦.要想畜牲錢要和畜牲連。專家們不要紙上談兵,中國的偉大的創舉,不是說出來,是千萬農民,工人,子弟兵.科學家,辛勤付出換來的,不是坐在空調房,享受高溫補貼的寄生蟲說出來的,沒有實幹,就沒有一切成果,專家們,謝謝你們,中國農村農民歡迎你們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
-
7 # 我向天空揮揮手啥都不事
農民在城裡買房是為了孩子走出農村,不要象父母那樣窮苦一輩子,進城找份好工作,如城裡買房,回家種地,每天來回,種出的糧食,還不夠加油,有些專家在城裡吃飽了,腦袋胡思亂想,總是著摸農民,指手劃腳的一天工資就到手了。
-
8 # 光賺不華
我建議專家別建議了,您根本啥都不懂,還說得頭頭是道的,現在被專家除名了吧,還敢說自己曾是農民,你已經脫離農民多久了,啥話在網際網路上搜集一點資料就敢信口開河,去實地考察瞭解沒?
曾是農民,根本不懂種地,每天不切實際地誇誇其談、紙上談兵,讓農民開車回去種地,笑死人了,他們考慮過收成和付出成正比嗎?虧本的事情誰都不會做的吧。
就拿我家來講,我七十歲的老母親已經種不動田了,因為種田不是一個輕鬆的活計,還要有方法,對於古稀之人太難了,我媽媽就說不種田了,乾脆買米吃得了,因為種田本身也是要買種子、農藥、化肥還要人工的,還要會管理,不然收成大打折扣。
即使是會種田的我老媽,一年到頭因為種田也沒賺得幾個錢,還累得要死要活的,我們那裡不是平原,田不多也沒有一馬平川,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的田更少,所以我也支援我老媽別種地了。
後來我老公覺得良田荒蕪了很可惜,就和我媽商量他要種,請我媽平時只是照看一下,其他活計不要幹,我老公在縣城住,工作是水電工,每次我媽媽打電話給我老公讓他回來挖犁角,我老公沒空覺得特意開著車特意跑一趟划不來,叫回來打農藥也沒空,油錢也划不來,每次叫他回來管理田裡的事情,他都沒空。
讓我媽媽請老家人幫忙幹活他付工錢,因為為了一點小事來回跑,之前油價賊貴的時候,他幹活都不開車,說油費太貴,如果每件事情都特意跑一趟鄉下,他覺得油耗高,所有成本算下來根本沒賺到錢。
但是每件事請人做那也划不來,畢竟農村的人工不便宜,年富力強的人也少,有時候錢花出去了活還沒幹好,因為都是年紀一大把的人,快成熟時的禾苗有時會有越老越矮的的老年人肩膀那麼高,打農藥施肥都特費勁。
等到可以收割的時候,又要請機器來收割,還是那個原因,自己年紀大幹不了,請人收割又划不來,再把所有成本一算,累了兩個月,買米和種稻谷花的錢差不多,就賺了一把辛酸。
專家老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每天高高在上的發號施令,也不知道去做個調研再張嘴叭叭,難怪會被人噴。#夏日大作戰#
-
9 # 高三高硒
這個不是合適不合適的問題,是這樣做是否划算的問題。如果完全抱著奉獻精神,不計較自己利益得失,大概是可以的。或者說農活的大部分工作請工人來做,自己電話安排工作也是可以的。問題是,一,有多少人明知道虧本,也能夠持續做虧本的工作?二有多少人有能力完全請工人完成自己農活?三,完全請工人的前幹活的前提下,能夠保證自己的投資有收益嗎?
第一個問題,我想大家基本是持否定態度的,畢竟每個人都必須生活,生活的物質保障就是來自自己的勞動成果,明知道自己的勞動無法帶來成果,估計無人願意去做的。產生這個問題,主要是針對糧食生產,因為我所處的地方山區,這裡的討論也只針對山區的糧食生產。糧食生產,因為糧食價格和糧食畝產量正常情況下產生的波動不大,而作為一個經常種田的人,也基本知道付出多少勞動力來種一畝地。所以很容易估計自己的勞動是否有收益。前不久,我仔細問一個年年種水稻的阿姨,詢問她家種一畝水稻需要多少成本。算下來的結果是,她家種一畝水稻需要請人的成本加上農藥肥料大概是780元,另外還需要自己6個勞動日的工作,如果自己算100元天計算,就需要1380元。其中還不包括看田水、曬穀、除雜草等零星工作。我們這邊大部分人種水稻,就是不計自己的勞動價值,得到的收穫多於780元的那部分收益。從縣城開車回農村幹農活,需要多少成本,我沒諮詢過,也沒經歷過,這方面有熟悉的味道可以幫我算算。
從上面所述,山區水稻種植,哪怕不計算自己的勞動價值,也是很薄利的,至於其他糧食作物和大平原的糧食生產的盈利情況,有待其他知情人來論述。如此薄利的情況下,一個已經進城買房的人,無論怎麼說,在經濟能力上也屬於農村裡的佼佼者,會願意回農村掙這利益嗎?再就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為什麼要進城?不就是因為城裡有更多的掙錢機會嗎?如果進城了比農村還穩食艱難,進城幹嘛?
上述第一個問題是家庭種那麼一兩畝多的幾畝田的情況。那麼規模種植又如何?規模種植,很多人都認為成本更低,利潤更高。事實是這樣嗎?規模種植首先多支出人工成本,機械操作也會產生購買機械、機械維修、機油、汽油的成本,這些開支動不動就是令普通老百姓望而生畏的資料,在農村有幾個人具有這樣的實力?就算有這樣的實力,這樣薄利的前提下,誰會投資?更何況大部分情況,連薄利都未必有。近幾年很多活生生的例子,說明單單具備經濟能力,就貿然搞農業投資的,幾乎都以失敗收場。前幾天還看一個新聞,前兩三年有個在廣東賺了千萬身家的本地人,看好農業發展。回家租了一千畝地種水稻,結果第一年就虧了一百多萬,原因何在?管理不到位。農村人種那麼點地,是不計較自己的勞動付出精耕細作,才基本有800斤以上畝產的收成。而這位老闆雖然也是農民出身,但是這麼多畝水稻很難做到精耕細作的,畝產量只有500多斤,不虧才怪。
失敗是成功之母,老闆也是有志氣的人,針對不足之處,下一年繼續幹,管理工作儘量做到位,幾乎達到農戶管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那樣的精度。很好,非常不錯,產量達到預期水平。可是還是虧了,虧了四百多萬。為什麼?比頭一年增加的糧食產量收益和增加的人工付出,根本不成正比。增加人工付出遠高於增產的收益。後面怎麼選擇,無須我多說了,這就是第三個問題答案。
進城買房,回鄉種地合適不合適?相信大家自己有答案的。
-
10 # 福星高照81636
這個見意是農民每個人追求的夢想,能嗎?農民的收入太低去城裡買房談何容易?再說住在城裡然後開車回村種地,這不是瞎折騰嗎?
-
11 # 茉莉花9C6U
感謝邀請,有專家建議農民去城裡買房,開車回農村種地。這個建議可行嗎?請問這是一個什麼專家?這個專家首先不瞭解農民,我建議這個專家到農村實踐一下農村生活再建議吧。人非生而知之,一靠學習,二靠實踐,離開了實踐,學習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無數的客觀事實證明,實踐出真知,實踐長才幹,只有從實踐中來,又經過實踐檢驗的理性認識,才是真正的科學知識。實踐離不開正確理論的指導,否則在實踐中就會彷徨、猶豫、無所適從;懂得了書本知識,有了理論,不付諸實踐,知識、理論就成了裝潢門面的東西。實踐是科學,來不得半點的虛偽和勉強。如果在城市生活一切的費用,作為專家應該比農民明白。一個收入最低層的農民,再在城市買房然後開車去種地,完全不可行。建議所謂的專家到農村體驗一下,別坐在辦公室裡紙上談兵。
回覆列表
這條訊息我也刷到過,當時我真的很好奇為何會說出這樣的話。建議農民在縣城買房住?
我們回顧下事情經過,某高校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在接受採訪時說,建議農民在縣城買房,然後開車去農村種地,還例舉好多好處,說這樣農民能夠享受到城市文明、現代文明,而且在縣城裡家庭成員可以享受更好的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能接收到更多的資訊,增長見識等。
這些聽起來確實沒問題,但仔細一想就感覺不對勁了,開車去種地?這代價也太大了,沒有點經濟基礎,房、車都從哪裡來呢?最新資料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63元,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9787元,這麼算下來,一個月也就是一千多塊錢,就算縣城的房子最便宜的也要大幾千一平方,車也要好幾萬吧,這些錢又從哪來呢?總不能從天上掉下來吧?
不僅如此,他還建議延長還貸年限到40年,也就是退休後你接著還,公攤永遠不可能取消等等,反正大家不願聽的,他就說啥。甚至以前還有某些人建議低收入的群體,可以用私家車來跑滴滴,把空置的房子租出去,靈活就業增加收入,哎!看到這些我只想說一句“我真的太難了”。
有時候我也納悶,我和這些人生活在兩個維度嗎?為何說這些我一句都聽不懂?有時候說話不能片面,更不要為了吸引眼球就胡說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