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簡
-
2 # 我愛嗑瓜子耶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習相遠。
苟不教,性乃遷。
教之道,貴以專。
昔孟母,擇鄰處。
子不學,斷機杼。
竇燕山,有義方。
教五子,名俱揚。
養不教,父之過。
教不嚴,師之惰。
子不學,非所宜。
幼不學,老何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學,不知義。
為人子,方少時。
親師友,習禮儀。
香九齡,能溫席。
孝於親,所當執。
融四歲,能讓梨。
弟於長,宜先知。
首孝悌,次見聞。
知某數,識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萬。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綱者,君臣義。
父子親,夫婦順。
-
3 # 黎兜兜0109
2歲幼兒古詩應該是簡單一點的,比喻駱賓王的詠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三字經:人辶初,牲本善。
性相近,習相遠。
苟不教,性乃遷。兩歲幼兒剛會說話,只能給他教簡單一點的,順口一點的。這樣2歲的幼兒才能讀會,讀憧。也願意跟你學。
背是一種安慰
年紀還小的孩子,不應該很早就熟背古文,因為:
理由一:什麼樣的年齡,應該是什麼樣的狀態
2歲的孩子,應該好好學習說話、學習如何自己拉尿尿,自己學吃飯;如果上升到背古文課本,會有點盲人摸象的感覺。

幼兒的世界,民以食為天
會背《三字經》的孩子,生活中的例子多如牛毛。比如:放長假了,你會聽到很久沒見面的鄰家大嬸跟你說:“我家孫女1歲半就會背《三字經》了,普通話也說得挺好的。”但是這孩子的媽媽卻抱怨:“都1歲半了,還用紙尿褲。”
這應算是典型的本末倒置的問題;該學習的孩子,背不出,學習在退步;沒到年齡的孩子,在背誦課文;孩子在背書的過程中,她們學會了背,卻不會思考。
建議:該玩的時候,就讓孩子撒開了玩;該收心的時候,讓孩子收心,不要再玩耍了。
再比如:如果讓孩子0-3歲開始學繪畫,那麼會提前限制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孩子在學齡之前,不必接受那麼多的限制和規則。

隨便畫,更自由更精彩
理由二:背古文,適合識字以後再背
孩子一開始,就學背文言文,有的孩子可能會背唐詩300首,有用是肯定的。就是在記憶力最好的時候,把詩背熟了,但對孩子會有影響:

啥都不會,怎麼下筆?
A
會擾亂孩子的知識結構體系。首先學什麼,其次再學什麼,先由易而難,再由難而學會去理解文言文中的意思,如果這些做不到,對孩子後面的學習會起到厭倦作用。
B
打破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和理解力。人之初,性本善。舉個例子來說,就這6個字,孩子們得先學會6個字的拼音、字義和筆畫結構,再延伸到日常生活當中,學會靈活運用。這應該是有層次、有方法地去背誦,2歲孩子會背《3字經》,多少會有點牽強附會的意思了。
C
孩子信口開河,信口拈來的東西,會讓孩子像復讀機一樣,一背一大堆。個人建議:等識字以後,慢慢背,用理解去記憶,可能會更好。能背課文的神童也有很多,但是給孩子讀書,需要量力而為。

一步一步學習
循序漸進地學習,比直接背誦更讓孩子輕鬆一些;幼兒在學齡前應該好好地玩,不必背誦古文,徒增孩子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