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棲山君

    晉朝開局就是亡國之相,司馬懿洛水違誓,心狠手辣;司馬昭當街弒帝,喪失人心;八王之亂導致五胡亂華,漢人幾乎被屠殺殆盡

    公元266年,司馬炎建立西晉。西晉王朝存世五十一年,僅有十年的太平盛世。此後的四十年,分裂、割據、混戰,從無間斷,大片文明被毀,人口急劇減少。

    當年,司馬一族篡奪曹魏政權的時候,可以用背信棄義,巧取豪奪,心狠手辣來形容。連司馬懿的後世子孫晉明帝司馬紹在聽說了司馬家族的事蹟後,掩面痛哭,羞愧難當。

    如今,司馬一族被滅,其慘烈程度與其當年篡奪曹魏政權時,有過之而無不及,成為歷史上唯一一個被滅族的皇室,最終只留下恥辱二字。

    那麼,司馬家族當初篡奪曹魏政權時到底有多陰狠?西晉建立後,司馬家族到底經歷了什麼,導致國家滅亡?衣冠南渡後,東晉為何又被斬草除根,皇朝覆滅?

    這一切,還要從司馬懿開始說起。

    司馬篡曹

    1、司馬懿洛水違誓,背信棄義。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病逝於洛陽,年僅8歲的齊王曹芳繼位,根據遺詔,司馬懿與曹爽同為輔政大臣,共執朝政。

    當時,司馬懿任侍中,都督中外諸軍。沒多久,他就遭到了曹爽的排擠,被升任為沒有實權的太傅,被架空了司馬懿雖有不滿,但也只能隱忍。

    曹爽獨攬大權後,不聽勸阻,發動了對吳蜀的戰爭,結果大敗而歸。與此同時,曹爽還侵佔良田,敕造宮殿,縱容手下違法亂紀,致使魏國上下民怨沸騰,朝中大臣都希望司馬懿能夠出面主持公道。

    彼時,司馬懿已經掌握魏國軍權30餘年,門生故吏遍佈天下,士族大臣更是雲集麾下,他的兒子司馬師更是豢養了三千死士,只待一朝集結,便可直上雲霄。

    公元249年,曹爽帶著曹芳離開洛陽,前往高平陵祭祀魏明帝。司馬懿趁此機會,秘密上奏太后,請求廢黜曹爽兄弟,並派遣兒子司馬師率兵控制京城。

    得到訊息的曹爽立刻扣押了曹芳,準備起兵反攻洛陽。曹爽的謀士桓範則勸說曹爽,挾持曹芳到許昌,再徵集天下兵馬,進京勤王,猶豫不決的曹爽沒有接受建議。

    就在這時,為了穩住曹爽,司馬懿命人傳信於曹爽,只要肯交還皇帝,誠心認錯,便保其性命,並且以洛水為誓,只要曹爽肯交出手中權力,保他一生爵位不減,榮華富貴

    曹爽相信了司馬懿的承諾,放棄抵抗,選擇投降。然而,司馬懿卻背信棄義,將曹爽以謀反罪論處,與其黨羽一起被誅殺,一起被牽連的還有曹爽的三族,可謂是趕盡殺絕。

    而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高平陵之變”!

    同年二月,曹芳任命司馬懿為丞相,加九錫之禮,但是司馬懿推辭不受。不久,司馬懿又親自平定了王凌之亂,為司馬家族掃除了最後的障礙。

    此時的司馬懿,已然成為了曹魏的實際掌權人,他的太傅府,也成了魏國的政治中心,隱隱有了取代曹魏的勢頭。

    但是,司馬懿在有生之年,並未篡奪政權,王凌之亂也成為了他的謝幕演出。公元251年,司馬懿病逝於洛陽,享年73歲。臨終前,司馬懿對兒子司馬師與司馬昭囑咐道:

    “我終身事魏,人人都疑我有異心,我死後,你二人要輔佐皇帝,善理朝政。”

    多年來,司馬懿陰險毒辣,竊國篡逆的形象深入人心。然而透過歷史,回看司馬懿的一生,他侍奉四代君主,雖南征北戰,軍功卓著,卻被君王忌憚,常有卸磨殺驢之心

    彼時的司馬懿,身陷兩難之境地,要不就是坐以待斃,要不就是捍衛自己的權力和家族的安危,成為一代奸雄。然而這個問題,他再也無法回答,只能交給後世子孫。

    2、司馬師廢除曹芳,擁兵自重。

    司馬懿去世後,大兒子司馬師官拜大將軍,成為新一任的輔政大臣。司馬師上任後,大權獨攬,展現了非凡的軍事才能和政治才能。

    對內,司馬師對官員的擢升制定了詳細的法則,還讓官員們舉薦賢才,整頓綱紀,各級官員各掌其職,朝野肅然。對外,司馬師用計擊敗吳國大軍,一舉平定新城之亂。

    公元254年曹芳因不滿司馬師大權獨攬,與中書令李豐、太常夏侯玄、光祿大夫張緝等人合謀,企圖發動政變,廢黜司馬師,另立夏侯玄為大將軍。

    但是,計劃被不慎洩露,傳到了司馬師的耳朵裡,怒火中燒的司馬師將隨即將三人誅殺,夷平其三族,廢除張皇后司馬師更是將曹芳廢為齊王,想要另立彭城王曹據為帝

    但是,當時的郭太后持反對意見,堅持要立曹髦為帝,司馬師爭執不過,只得派人將曹髦接到洛陽,登基為帝,司馬師與司馬昭繼續把持朝政。

    當時的大將毌丘儉、文欽,因不滿司馬師廢除曹芳,殺害好友,起兵叛亂。司馬師得知後,率兵平叛,平定叛亂後,留在魏國的毌丘氏與文氏族人同被牽連,誅殺殆盡。

    然而此戰中,司馬師也因舊疾復發,病死於許昌,享年48歲。

    3、司馬昭當街弒帝,開了歷史的先河。

    司馬師死後,司馬昭被任命為衛將軍,鎮守許昌。然而,此時的司馬昭權力之心日盛,使計率兵回到洛陽。

    回到洛陽後,司馬昭晉封為大將軍,加封侍中,都督中外諸軍等職位。之後的司馬昭,跟隨哥哥的腳步,大權獨攬。

    在壽春之戰中,司馬昭帶著曹髦與郭太后,親赴戰場,經過長期鏖戰,打敗了諸葛誕軍及吳軍20萬餘人

    壽春之戰後,司馬昭將擁護魏帝曹髦的勢力連根拔起,此後的朝廷更是司馬一族獨享話語權,士大夫們紛紛倒戈,擁護司馬氏。

    這也導致曹髦常年生活在壓制之中,幾度擔心自己被廢受辱。雖然曹髦曾下旨,晉封司馬昭為晉公,加九錫,設晉國,均被司馬昭推辭不受,不了了之。

    公元260年五月,曹髦見權威日漸消散,朝中大事均不能自己做主。為了不受被廢之辱,曹髦率領幾百名侍衛和奴僕,衝出宮門,親自討伐司馬昭,卻被司馬昭無情斬殺。

    曹髦以近乎悲壯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這是曹髦臨死前,留給世人最著名的一句話。曹髦的死,也昭示著曹氏的最後一次反抗,以失敗告終。

    從司馬師到司馬昭,司馬一族對曹魏皇帝的態度十分惡劣,開了歷史的先河,對皇帝的不敬在當時的封建社會也是極其罕見的,也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惡劣的影響。

    曹髦死後,司馬昭另立曹奐為帝,雖然曹氏沒落了,但是大魏統一天下的雄心沒有就此熄滅。此時的司馬昭已經有了先滅蜀漢,後滅東吳的計劃,想以此來結束三分天下的格局。

    公元263年,司馬昭決定攻打蜀漢,此時的蜀漢政權也已經走向了沒落,隨著蜀漢的滅亡,三國也就此走向了統一。

    公元265年,司馬昭病逝,享年55歲,至此他與曹魏的恩怨,也隨風飄散,取而代之的,是他的長子司馬炎。

    4、司馬炎逼迫曹奐禪位,建立西晉。

    司馬昭死後,其長子司馬炎登上歷史舞臺,繼承了父親的權力和晉王的爵位。數月之後,司馬炎逼迫曹奐禪位,登基為帝,定國號為晉,改元泰始,史稱西晉。

    司馬炎上位後,立司馬衷為皇太子。在位期間,司馬炎勵精圖治,革新政治,推行法治,振興經濟,百姓得以安居樂業,社會經濟呈現繁榮的景象,歷史上稱其為“太康之治”。

    十四年後,司馬炎調集水陸大軍20餘萬,一舉攻滅了吳國,三足鼎立的亂世,就此宣告結束。

    回望司馬家族的篡位史,是幾代人的努力與奠基。成功的背後,是司馬一族,以陰險背信、獨裁專制、嗜殺成性鋪就的上位之路

    然而,司馬家族集幾代人心血鑄就的西晉政權,並沒有永傳後世。隨著司馬炎的去世,穩固的西晉王朝再次陷入了皇族動亂之中。

    僅僅25年時間,西晉王朝以“八王之亂”拉開了滅亡的序章。

    八王之亂

    公元290年,司馬炎駕崩,太子司馬衷繼位,史稱晉惠帝。

    司馬炎在位時期,將宗族王公世子都分封為王,各自都擁有了武裝勢力,這也為“八王之亂”埋下了導火索,而在繼承人上的錯誤選擇,使得皇族內亂避無可避。

    1、南風亂政,八王之亂的禍首。

    司馬衷是歷史上有名的白痴皇帝,當時,國家陷入災荒,百姓們無糧可吃,他竟問道:

    “何不食肉糜?”

    如此無知,可見也非明君,亦無治國才能。而司馬衷最終能登上帝位,是因為司馬炎認為司馬衷的兒子司馬遹,已有君王之資,堪當大任,於是傳位於司馬衷。

    司馬衷繼位後,立賈南風為皇后,司馬遹為太子。賈皇后據說是一位又黑又醜的女人,但是善於弄權,利慾薰心。司馬炎曾評價賈南風道:

    賈家種妒而少子,醜而短黑。

    司馬衷繼位之時,外祖父楊駿早已趁司馬炎病重之際假傳詔令,肆意任命官員,安插親信,夥同武悼皇后,篡改詔書任命自己為太傅,以此把持朝政數年,大權獨攬,執政嚴酷。

    成為皇后的賈南風不能容忍楊駿把持朝政,但是楊駿手握玉璽,賈南風無可奈何,只能牢牢把持著白痴皇帝司馬衷。

    就這樣,在雙方日漸熾熱的權力之心的碰撞下,一場宮廷政變即將拉開帷幕。為了將楊氏一族連根拔起,賈南風秘密聯絡了司馬瑋,召他入朝

    公元291年,賈南風與司馬瑋發動政變,假傳司馬衷詔令,誣陷楊駿謀反,楊氏一族數千人被誅殺。楊太后被廢,囚禁於金墉城,同年被賈南風殺害。

    2、謀害太子,賈南風身死。

    楊駿死後,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東安王司馬繇入朝掌握大權。司馬亮繼任太傅之位後,嗜權的本性也暴露出來,開始以權謀私,安插親信,作威作福,還將司馬繇貶黜。

    此時的賈南風見朝中大權仍然不能到自己手中,於是再次利用司馬衷,頒發詔令,誣陷司馬亮謀反,派司馬瑋殺了司馬亮

    司馬亮死後,賈南風又調過頭來誣陷司馬瑋假頒詔令,屠戮功臣,下令將司馬瑋下獄,不日就將司馬瑋斬首,就此,司馬瑋也難逃兔死狗烹的命運。

    此時,賈南風終於大權在握,志得意滿,西晉王朝也得到了短暫的安寧,但是好景不長,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賈南風又將矛頭指向了太子。

    賈南風多年來一直沒有生育,現任的太子非自己親生,這就意味著,多年以後,新帝登基,她無法如控制司馬衷一樣,控制新帝。為了大權不至旁落,賈南風構陷太子謀反。

    公元299年的一天,賈南風命人將太子灌醉後,令其抄寫了一篇逼迫司馬衷退位的文章,並呈給了司馬衷。司馬衷聽信了賈南風的讒言,當即要賜死太子司馬遹。

    但是在朝臣的勸阻下,太子得以留下性命,太子之位被褫奪,囚禁於金墉城,第二年就被賈南風害死。然而,這次的賈南風沒有因為太子之死而權力日盛,反而在陰溝裡翻了船。

    一直忠於賈南風的趙王司馬倫,藉由太子之死,以為太子報仇的名義發動政變,將賈南風及其黨羽全部抓捕。賈南風被囚禁於金墉城,被灌金屑酒而死,賈氏被滿門抄斬。

    4、司馬內亂,八王之亂的第二階段。

    賈南風死後,司馬衷沒有了依靠,終於成為了俎上魚肉。公元301年,司馬倫廢除司馬衷的皇帝之位,自立為帝,司馬衷被囚禁於金墉城。

    可是,司馬倫的帝王之位還沒有坐穩,齊王司馬囧聯合河間王司馬顒以及成都王司馬穎起兵攻陷洛陽。司馬倫同樣被囚禁於金墉城,喝下金屑酒而死

    司馬衷被擁立,恢復帝位,司馬囧則任命為大司馬,執掌朝中大權。此時的司馬囧認為自己功高蓋世,獨攬大權,壓制朝臣。

    不久後,他就被長沙王司馬乂發動政變誅殺。司馬乂獨攬大權後,又被河間王司馬顒和成都王司馬穎忌憚。兩軍交戰數月,難分勝負。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東海王司馬越加入戰局,一舉捉拿了司馬乂,將其交給了司馬顒,被誅殺。三人分了戰果,共掌朝政,司馬穎則被封為皇太弟,成為了下一任的皇位繼承人。

    可是,這樣的結果並不是司馬越想要的,於是他挾持了惠帝司馬衷,頒佈詔令,討伐司馬穎,結果卻兵敗逃亡

    公元305年司馬越反攻關中,以徐州為據點,同時還部署三個弟弟司馬騰、司馬略、司馬模加入戰局,割據一方。

    司馬顒為討好司馬穎,頒佈詔令,逼迫司馬越返回東海。誰知司馬越回遷途中,大敗劉裕軍隊,反而屯兵直逼關中,司馬顒深感恐懼,於是求和,卻被司馬越拒絕了。

    公元306年,司馬越的手下攻入長安,燒殺搶掠,長安城內被洗劫一空,死傷兩萬多人。同年九月,司馬穎被俘,被司馬越下令處死

    公元307年,司馬衷突然暴斃而亡,其同父異母的弟弟司馬熾登基稱帝,其餘七王皆死於內亂之中,唯有東海王司馬越輔助朝政,至此長達十六年的八王之亂落下帷幕。

    然而,此時的西晉王朝已然岌岌可危,塞外的少數民族政權已經欣欣向榮。八王之亂已然耗盡了這個王朝的最後一絲力氣,而關外的勢力虎視眈眈,企圖吞併,西晉王朝迎來了至暗時刻。

    衣冠南渡

    1、前趙的建立標誌著西晉的滅亡與五胡亂華的開始。

    八王之亂導致的結果,西晉王朝名聲凋敝,兵力殘缺,不久之後,晉惠帝就暴斃而亡,司馬熾登上帝位,史稱晉懷帝。而晉朝舊臣劉淵自立為王,稱漢王,建立前趙。

    劉淵對於晉朝瞭如指掌,於是決定先發制人。在他的不斷攻打下,晉軍屢屢敗退,前趙勢力日益強盛,然而,僅僅過了六年,劉淵去世了,其子劉聰繼位。

    李聰命令石勒進攻洛陽,晉軍毫無懸念,又是大敗。城破之後,前趙軍在城內大肆燒殺搶掠,從王公貴族到平民百姓,被殺害者多達三萬。

    不久,前趙軍攻入皇宮,太子司馬詮和宗室子弟被誅殺,晉懷帝也被俘虜北去。晉懷帝被殺後,其侄子司馬鄴登基稱帝,建都長安,史稱晉愍帝,然而這並不能扭轉晉朝的命運。

    公元316年,劉聰再次進攻長安,晉軍依然不敵,晉愍帝只好投降,被前趙軍俘虜,至此西晉滅亡。

    前趙的建立標誌著五胡亂華的開始,至此中原大地開始了長達139年之久的戰爭。這場人類歷史上的大屠殺導致漢族幾乎被屠盡,西晉皇族十室九空,死亡人數多達1000萬。

    倖存下來的西晉宗室為了躲避戰亂,攜老扶幼,帶著大批物資紛紛南逃,浩浩蕩蕩的隊伍,吸引了無數百姓跟隨,多達數萬人。

    這些南逃世族主要有林、陳、黃、鄭等等八個姓氏,由於他們習慣峨冠博帶的裝束,所以史稱這次大規模的遷徙為衣冠南渡。

    2、衣冠南渡,司馬睿在各士族的牽制下,登基為帝。建立東晉。

    公元317年,時任都督揚州軍士的司馬睿,在王導家族的幫助下,司馬睿承製改元即晉王位,改元建武。

    次年,閔帝遇害的訊息傳到江東,司馬睿登上皇帝,稱晉元帝,至此,晉王朝得以在南方苟延殘喘地延續下來,史稱為東晉

    然而東晉乃門閥士族政治,本身實力並不強大,全憑著長江天險,才能偏安一隅。而南遷的北方士族與支援司馬睿登基的南方大族,常常因為權力,土地,資源等發生衝突,導致內亂頻發,東晉政權並不穩固。

    再者,晉元帝建立東晉時,彼時的中原大地上,少數民族之間的鬥爭已經到了白熱化的階段了,雖然晉元帝有收復北方國土的心,但是卻沒有這個實力。

    而且當時把控朝堂的王氏家族,也只想當一個把控朝廷的權臣

    晉政權的建立是依賴於南北計程車族,晉元帝雖有帝王之尊,卻無帝王之權,更多的是奉司馬家為正統,選出一個皇帝,那麼司馬睿就是最合適的人選。

    在這樣的背景下,東晉的國主成為了世家大族手中的傀儡,沒有任何的權利。就這樣,東晉在各族的牽制之下,統治趨於穩定。宗室、外戚和門閥大族王、謝、庾、桓先後共同支配著王朝政局。

    東晉雖然偏安一隅,但是歷代皇帝都希望可以收復北方國土。然而各士族對於北伐的態度不同,如今士族已安居江南一帶,此地物產豐富,使得返回北方的意願不高。

    於是,歷代皇帝只能派出一小隊兵馬,開始北伐,企圖收復失地,其中以大將軍桓溫三次北伐勝利,在東晉名聲大噪

    雖然士族大家依舊受各方牽制,但是這個以軍功起家的桓溫,開始在朝堂之上一家獨大。等到晉廢帝時期,桓溫已經逐漸把持了朝政。

    3、桓氏滅晉,劉裕滅桓,建立南朝宋,東晉滅亡。

    公元371年,桓溫廢晉廢帝司馬奕皇帝之位,改立司馬昱為帝,次年簡文帝去世,晉孝武帝繼位。與此同時,桓溫要求加九錫之禮,取而代之的意圖明顯

    但是,在士族大臣的拖延下,桓溫病死,東晉才得以儲存。雖然桓溫死了,但是桓溫的兒子桓玄繼承了父親手中的權力。

    當時東晉正在權力攻打孫恩叛亂,此時的桓玄卻來了一招釜底抽薪,藉機吞併了藩鎮,佔領了東晉大部分的國土,東晉失去了依靠,成為了空置的政權。桓玄認為,滅晉稱帝的機會到了。

    公元402年,司馬元顯發兵討伐桓玄,此時的桓玄集結兵馬,攻入建康,將司馬道子與司馬元顯誅殺。

    公元404年,桓玄廢晉安帝帝位,自立為皇,國號楚。桓玄的成功不僅是因為當時的東晉,世家大族權力已經被削弱,桓氏一家獨大,東晉輕而易舉便被桓玄滅了。

    然而,此時的桓玄已經是一個極其腐敗的人了,過慣了驕奢淫逸的生活,也沒有治國的才能。

    公元404年,劉裕起兵討伐桓玄,桓玄被誅殺,劉裕掌握了東晉政權。為了取消司馬家族在晉國的統治權,劉裕認為,自己必須要獲得更高的威望,於是繼續北伐。

    為了避免和司馬家族一樣,受到士族大家的牽制,劉裕在各個藩鎮中均以皇子坐鎮,從而減弱了士族的武裝力量

    在一系列的軍事佈局完成後,劉裕認為,司馬家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了。於是,在公元420年,劉裕廢晉恭帝帝位,自立為皇,建立南宋,至此東晉正式滅亡。

    最後

    回望這魏晉南北朝時期,從曹魏代漢,到三國歸晉,再到桓楚代晉,歷史總是有著相似的地方,這三個王朝都是得位不正,結局也可想而知。

    司馬家族從未白手打天下,當時的曹魏政權雖然敗象盡顯,但是還沒有到要消亡的地步。然而,司馬家作為權臣,用三代人二十年的陰謀和狠辣將皇位強行奪走。

    然而,司馬家有奪取天下的本事,卻沒有守天下的本事。南風亂政,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司馬家以一己之力,將中國政治鬥爭的層次拉低到了道德底線之下。

    所以說,得位不正,必招災禍。此後,司馬家族被屠殺殆盡,別的宗室旁支生怕被牽連,紛紛異姓而冠,司馬家族如曇花一現般,淹沒在了歷史的洪流中。

    司馬家族最終為自己的不忠不義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即便高坐金麟臺,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也難堵天下悠悠之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old old是什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