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480703764547

    在太原市侯家巷9號,有一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山西大學堂,太原師範學院附屬中學就發跡於此。每年,一批批優秀的學子從四面八方慕名來到這裡求學,一批批畢業生從這裡走向全國、走向世界,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巷也聲名遠播。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學子慕名,主要是慕“名師”的名,也正是因為有一支對教育事業全情投入和執著追求的“名師”團隊,太原師院附中才成為享譽三晉的名校。記者近日走近其中3位名師——他們均為高階教師、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或骨幹,在我省基礎教育界首屈一指,一起品讀他們的育人故事,感悟立德樹人的真諦。


    邵朝恆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


    名師成就名校,名校造就名師。這是邵朝恆與太原師院附中關係的真實寫照。就是從這所學校,邵朝恆把許許多多學生送進國內一流高校。他現任該校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


    1984年,從山西大學歷史系畢業的邵朝恆回到運城中學任教,為了給學生上好第一課,他做了充分準備,信心滿滿地走上講臺。不料,課後有同學追上來告訴他:“老師,你的課我沒聽懂。”他意識到,課要講得通俗易懂學生才會喜歡,一定要首先讓學生愛上歷史課。很快,學生喜歡上了這位學養深厚又幽默感十足的歷史老師。


    “課堂不僅需要在通俗中突出重難點,而且必須讓學生學有所獲,在考試中勝出。”在“愛上歷史課”之後,邵朝恆確立了第二個目標——在特色教學中凸顯學術性。


    課堂好評如潮,所帶學生成績遙遙領先,邵朝恆很快便被運城市選送參加省級學科比賽,並穩將一等獎收入囊中,隨後又赴南京參加全國比賽,再獲全國一等獎,一時聲名遠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載譽歸來的邵朝恆,學到了全國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思路。他開始潛心打磨教材,翻來覆去鑽研課本,對教材有了宏觀理解和整體把握之後,大膽脫離課本,形成了自己一套獨特的教學方法與講課風格。


    邵朝恆開始在運城市各地講公開課,成為享譽河東大地的名師,榮譽頭銜和行政職務接踵而至,他沒有裹足不前,而是清醒地聽從內心的召喚:“我崇尚自由,我的生命在課堂,我離不開學生。”


    2002年,太原師範學院附屬中學建立高中部,面向社會廣納賢才。邵朝恆2003年從運城來到太原,加入師院附中團隊,勇挑重擔,擔任分管教學的副校長。對於建立之初的艱辛與不易,邵朝恆和建校之初的元老們都記憶猶新。他們以校為家,立規矩、做表率、建制度、抓教學,“高效課堂、經典作業、剛性落實”的教學原則,“審題是關鍵,答題要規範”的考試要領。成為學校一直沿用至今的優良傳統,也為學校高起點起步、高水平發展做好了頂層設計、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多方面齊心協力下,太原師院附中升學率穩步上升,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邵朝恆也從市級、省級到國家級骨幹教師,拾級而上,成為中學正高階教師,站在了教師職稱金字塔的最頂端,成為全省基礎教育界歷史學科的執牛耳者。而他並不看重這些榮譽與頭銜,而是將學生的追捧和老師的尊敬視為珍寶。

  • 2 # 使用者5366023248140

    漢明帝劉莊做太子時,博士桓榮是他的老師,後來他繼位作了皇帝“猶尊桓榮以師禮”。

    他曾親自到太常府去,讓桓榮坐東面,設定几杖,像當年講學一樣,聆聽老師的指教。

    他還將朝中百官和桓榮教過的學生數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榮行弟子禮。

    桓榮生病,明帝就派人專程慰問,甚至親自登門看望,每次探望老師,明帝都是一進街口便下車步行前往,以表尊敬。

    進門後,往往拉著老師枯瘦的手,默默垂淚,良久乃去。

    當朝皇帝對桓榮如此,所以“諸候、將軍、大夫問疾者,不敢復乘車到門,皆拜床下”。

    桓榮去世時,明帝還換了衣服,親自臨喪送葬,並將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 3 # 狼王

    永遠的第十一位教師

    在一個偏遠山區的小學校裡,因辦學條件差,一年內已經先後走了七八位教師,當村民和孩子們依依不捨的送走第十位教師後,人們寒心的說:“再不會有第十一位教師能留下來了。”後來村裡找了個剛從大學畢業的女大學生來代一段時間的課。一個月後,女大學生被分配到城裡工作。當女大學生收拾好行裝,離開住所,準備離開的時候,她背後突然意外的傳來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 4 # 墨魚晴空

    以前,有個畫家叫做達芬奇,他教學生從來不教別的,只讓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去畫雞蛋,畫到成千上萬只才可以。學生們在不同角度畫下來自己所看到的樣子。

    後來,他的學生都成了著名的畫家。他告訴學生凡事不能急於求成要打好基礎。才能成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75小時等於多少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