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小美人魚兒

    北美獨立戰爭,又稱美國獨立戰爭,象徵著美國建立的開始。從零零散散、互不歸屬的十三個殖民地,發展成為今天作為的世界霸主的美國,北美獨立戰爭毫無疑問可以說是開啟了世界新時代的鑰匙。


    正所謂沒有毫無道理的壓迫,也沒有毫無道理的反抗,美國之所以當初會選擇脫離當初身為日不落帝國的英國的統治而自立門戶,其背後也必然有著紛繁複雜的原因。究其根本,經濟作為上層建築的基礎,在這一系列活動當中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一、殖民地的本身意義就註定了它的命運




    1、殖民地的存在就是為宗主國獲取更多的利益


    殖民地,指那些在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領域都受到宗主國奴役壓迫的國家或者地區,以為宗主國獲取資源為首要任務。雖然殖民地同資本主義的發展關係密切,甚至可以說是伴隨資本主義的盛行才開始遍佈全世界,但它卻又並非因資本主義的產生才出現。


    相反,殖民地在人類文明當中已經有長達上千年的歷史。以希臘為例,出於發展商業貿易和緩解國內土地資源緊張問題的需要,希臘各城邦大多都對公民在海外開闢殖民地持支援態度,並最終共同促進本城邦的繁榮。


    即使這些土地在殖民者到來之前就已經存在了不少原住民,但只要殖民者將他們完全打敗,他們自然也就成了殖民地的一份子,成了二等公民甚至奴隸。


    到了近代,尤其是隨著資本主義擴張的需要,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國等積極向海外拓寬殖民地,將這些地方變為自己的原材料市場和產品傾銷場地,其目的就是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他們本身的利益獲取,美國十三州最初也就是這樣的一塊土地。正是因此,當時的美國其實可以說是相當悽慘的。


    也就是說,即便北美十三州本身的發展就算再怎麼出色優秀,但從本質上來說,它依舊要以服務英國為主,一切事情都要優先考慮擴大英國的利益。一旦英國在國際貿易或者戰爭上面有所虧損,它便會加大力度地從北美身上汲取利益,比薅羊毛還狠的那種。




    更何況,最初來到北美的大多都是英國底層民眾,或者是被迫害的異教徒和政治犯,本身就在英國幾乎沒有任何地位,就算再怎麼對他們剝削壓迫,英國也不會有任何負擔。因此,只要這兩者之間殖民地與宗主國的關係存在一天,北美人民就擺脫不了被壓迫的命運。


    2、英國施行了諸多不利於北美髮展的政策


    要想薅羊毛,怎麼著也得讓羊毛先長起來再說。在英華人到來之前,北美的印第安人尚且還處於氏族部落制的原始生活狀態下,莫說發達先進的工業,整日就連最基本的溫飽都無法解決。


    但是,第一批英華人克服了疾病、氣候、技術、材料等各方面的不足,逐漸建立起村莊和城鎮,使整個北美開始向現代化社會靠攏。


    再加上資本主義世界性發展的需要,北美很快借此機會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直到18世紀中葉,在英國的主導下,北美最終形成了最初的十三個殖民地,這也是美國的雛形。


    同時,由於經濟、文化與地形等各方面的不同,這十三個殖民地之間在產業發展上面也呈現出不同,如北部工商業發達,造船業尤為出色;中部擅長種植糧食,其產品遠銷海外;南部則處於種植園經濟當中,奴隸主眾多,為日後美國南北戰爭的爆發埋下了根源。


    然而,正當一切似乎都處於正軌之時,英國卻不樂意了。由於工業革命的開展,英國對海外市場的需求和依賴程度急劇增加,北美這一發展態勢卻毫無疑問有脫離其掌控的趨勢,這對它本身而言極為不利。


    在這樣的情況下,英國開始有意抑制北美的發展。出於對北美廣袤西部工業地區的需求,英國極力將北美十三州的管理範圍遏制在阿巴拉契亞山脈以東地區;為了防止十三州之間出現政治聯合的情況,英國對不同的州採取了不同的殖民形式來進行統治;


    為了彌補與法國“七年戰爭”的損失,英國加大了對北美地區的稅收力度,其高壓政策更加嚴重。同時還有各種不同的法律條文,但究其目的也還是為了保持英國的絕對利益,北美本地人民的需求被嚴重忽視。


    但正所謂有壓迫就有反抗,面對這樣的不公正對待,北美本地人民自然感到極度不滿,並且爆發了多次針對英國的抗議,波士頓慘案、印花稅條例、波士頓傾茶事件等相繼發生。




    英國卻好似賭氣一般,北美反抗得越強烈,他們鎮壓的力度也就越大,完全忘記了其實在北美生活的大多數人也都是來自於英國。


    即便最後北美反抗勢力已經表露出不願同英國割裂的態度,英國卻拒絕和解、一定要召集軍隊對其進行武力討伐。從這個角度來看,北美的獨立反倒像是不得已而為之了。


    二、經濟的高速發展推動了北美的巨大進步


    1、各州之間的聯合逐步緊密


    前文已經說道,為了防止北美十三州之間出現聯合的情況,英國政府專門採取了不同的殖民統治形式。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即便各州在許多層面都有著不同分歧,但必要的經濟合作卻是難以避免的,如北美中部的糧食就可以供應給北部的工業城市。


    隨著經濟發展越發迅速,各州在經濟層面的聯合也就越發緊密,難以分離。當這種聯絡逐漸擴散到人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時,北美十三州也就開始互相認定對方是自己的一部分,英國此時反倒顯得頗為陌生了。


    更何況,英國可是一直對他們都實行的剝削壓迫類政策,今天頒佈《印花稅條例》損害到工商業者的利益,明天釋出《茶葉法》損害到種植園主的利益,後天北美人民的工資暴跌、物價暴漲。可以說,英國對北美人民的剝削壓迫是方方面面、無人可以逃脫的。




    也因此,北美十三州在面對英國時更有了一種同仇敵愾的態度,互相聯合起來反對它的統治也是一種利益驅使下的合理選擇。當然,面對英國這樣的敵人,也只有一個團結起來的北美十三州才有抵抗的能力。


    2、經濟發展後的主動訴求


    事實上,在北美殖民地初期建設的過程當中,為了使北美能夠迅速興盛以達到反哺英國國內經濟發展的情況,英國還是施行了一些有益政策的,比如“1619——1935年間,英政府頒佈一系列法律,一方面阻止在英國本土栽培菸草,另一方面又鼓勵按保護關稅從弗吉尼亞進口菸草……”


    若是沒有來自英國的支援性政策,僅靠那些殖民者就想將北美建設成一個富庶繁榮的地方,無疑是極其困難的且過程非常漫長的,畢竟北美本身的人文底子幾乎沒有。

    但是,當北美的經濟發展到一定地步時,它一方面要面對來自英國的剝削和壓迫,另一方面還要面對自身產業發展陷入停滯的困苦。

    當這兩者共同存在尤其是前者存在時,北美想要有所進步就會顯得十分困難。為了追求經濟獨立,北美便必須尋求政治獨立,英國就成了必須要打倒的敵人。即便當時的美國已經進入一個相當繁榮富庶的地步,但北美人依然要做出這個選擇。


    更何況,雖然北美也是殖民地,但身處其中的人卻是一脈相傳的資本家,無止境的擴張和攫取就是他們的本性。比如英國禁止北美十三州往西部發展的政策,就極大觸動了地皮投機者的利益,他們自然就對英國政府充滿了厭惡情緒。


    因此,只要英國在北美的統治存在一天,北美的資本家們就無法真正做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國的獨立是北美社會經濟發展下的必然結果。


    3、北美的民族意識逐漸樹立起來




    雖然北美的民眾許多都來自於不同地區,但它們最終在不斷的經濟交往當中統一了語言——英語,這也是北美民族意識樹立的首要前提。


    當然,之所以會選擇英語,也極有可能與英國是宗主國有關係。同時,當經濟快速發展後,社會各個層面的建設也相對跟上腳步,教育更是進步明顯。


    久而久之,北美人民的思想也會發生一定程度的變革,尤其在一些傑出思想家如本傑明·富蘭克林、托馬斯·傑斐遜的領導下,他們對北美的歸屬感逐漸超過了對英國的熱愛,美國的民族意識也就慢慢建立,爭取獨立就成了一種基本訴求。

    三、總結

    總的來說,相比於其他殖民地來說,英國對待北美十三州的態度以及一系列政策其實已經相當溫和。除了對北美經濟的發展有著巨大幫助外,歐洲的文明、思想、科學以及其他方方面面的領域也被一併帶入北美,為它的強盛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但是,由於資本主義本身的擴張性,無論英國的政策如何,只要它還是北美的宗主國,那麼北美十三州就將永遠將其視為敵人,這是難以避免的,北美的獨立自然也就是難以避免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清朝後期四大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