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語不惜說
-
2 # 泰羅觀世界
在警察局當片警的朋友告訴我:古代警察抓犯人相當輕鬆,即使是滿門抄斬的重罪,也絕不會有任何漏網之魚,背後暗藏的玄機,就連如今的天眼系統都自嘆不如。
要說古代什麼刑罰最嚴重,“滿門抄斬,株連九族”可謂排第一,而且這個罪名也是所有古裝影視劇裡使用得最多、最廣泛的。
在影視劇裡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橋段:某某大臣得罪了皇帝,犯下滔天大禍,皇帝怒氣滿滿地揮手道“將他滿門抄斬”,之後就看到很多官兵把大臣全家全部拷上枷鎖押赴刑場,上至80歲老母,下至牙牙學語的孩童無一例外。
每每看到此,都讓人疑惑不已:古代也沒有監控攝像頭,皇帝下達完命令到執行命令還需要一段時間,不可能立刻就把犯人全家逮捕起來,如果是冤假錯案,為什麼這些人不想方設法逃跑呢?
即便是在現代一些犯人為了躲避警察的追捕,不惜跑進深山老林裡藏著,甚至不惜整容改頭換面,生怕被警察抓到。
比如在2002年3月時,一名雲南籍的人販子,在四川涼山州一個勞改農場進行改造時,找到了機會越獄逃跑,為了防止被警方抓到,這名人販子藏進了深山裡,一躲就是17年,渴了就喝山溝裡的水,餓了就吃果子或生肉,為了防止被人發現,即使是在大雪天,也不敢生火取暖。
直到2019年9月初,警方們透過秘密走訪、深入摸排,得到了關鍵線索,在深山中終於將這名人販子緝拿歸案,17年脫離現代社會的逃亡生活,讓63歲的人販子喪失了活力,整個人蓬頭垢面,像一個活脫脫的野人。
所以,對於任何罪犯來說,當得知自己要被抓時,幾乎沒有束手就擒乖乖認罪伏法的,基本上絕大多數罪犯第一反應就是趕緊跑到深山裡躲起來,可以說深山老林就像是個天然的“庇護所”。
深山老林,人跡罕至,雜草叢生,不僅沒有訊號,更不會有任何監控,而且大山中溝壑縱橫,便於罪犯們躲藏,山裡的泉水、野果也能讓罪犯們飽腹,便於長期隱匿,在這樣的環境裡,一個人要想躲藏於此,要是不借助一些高科技手段,比如高畫質熱成像無人機地毯式搜尋,全靠人力很難搜尋到。
而古代也沒有那麼多城市天眼,更沒有現代的高科技搜尋技術,更沒有先進的公安聯網系統,古代的生態環境也比現代的更好,深山老林眾多,為什麼古代的犯人不往大山裡躲呢?
一位在警察局當片警的朋友告訴我:古代警察抓犯人相當輕鬆,即使是滿門抄斬的重罪,也絕不會有任何漏網之魚,背後暗藏的玄機,就連如今的天眼系統都自嘆不如。
一、在古代犯了什麼事會被滿門抄斬呢?
我們在一些影視劇中經常會看到滿門抄斬的劇情,這個詞最早是出自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具體意思是指沒收財產,殺戮全家。
其中,“滿門”指的是除了自己家族親人外,包括丫鬟、僕人、乳母、廚師、車伕等都算在滿門之內。
這個詞更多是用在中國近代,而在古代的刑罰中其實是沒有“滿門抄斬”一說的,古代的刑罰中,與滿門抄斬比較類似的重罪是“誅族”,相較於滿門抄斬,誅族更加殘忍。
誅族屬於刑罰的統稱,其中我們比較熟悉的就是“誅九族”,這個也屬於誅族中的一種,除此之外還有“誅三族”、“誅五族”、“誅七族”甚至“誅十族”。
“誅族”這種刑罰最早是出現在中國秦朝時期,據《史記·秦本紀》中記載:“文公二十年,初有夷三族之罪。”其中的“夷三族”指的就是“誅三族”,秦朝的丞相李斯就向秦始皇諫言,為了穩固秦朝的江山社稷,建議採用“誅族”的手段,建議秦始皇把所有反對秦朝的人全部趕盡殺絕,以絕後患,一經發現有反秦之人,最好是誅九族。
秦始皇隨後就採用了李斯的意見,開始在秦朝實施誅族這樣非常重的刑罰,不過讓人諷刺的是,後來丞相李斯遭到了趙高陷害,被判了“誅九族”重罪,最後被秦二世改判為“誅三族”。
可以說在古代,只有那種犯了十惡不赦的重大罪責的人才會被判滿門抄斬或誅族,比如殺人或者嚴重盜竊,後來到了明朝,在刑罰上有了很大的改動,雖然依舊保留著滿門抄斬的刑罰,但是在明朝律法上,只殺成年男子,15歲以下的年輕人和家中女眷都可以免於一死。
除此之外,像已經跟他人定下婚約、已經嫁人的女子也可以免於一死,這類的女子已經算作富家的人了,不在滿門抄斬的刑罰內,所以在古代有些達官貴人在收到死刑的訊息後,為了留下後代子孫,都會在滅滿門前,趕緊讓家中的女兒全部定親和出嫁。
二、為什麼古代滿門抄斬的犯人不提前偷偷跑掉呢?
古代的犯人們犯下了滿門抄斬的重罪,寧可在家坐以待斃,也不想辦法偷偷跑掉,是因為太老實了嗎?
其實並不是,古代雖然資訊科技不發達,但不代表古代人都很傻,在生死麵前,每個人都會產生恐懼心理,也會產生本能逃跑的衝動,之所以不跑也是無可奈何。
原因一:古代犯了重罪的犯人之所以不跑,是因為根本就沒有逃跑的機會。
我們現代生活的社會,資訊通訊網路非常發達,罪犯在犯罪後會立刻逃離作案現場,當警察趕到時罪犯們早已跑得無影無蹤,之後警方就會開始多渠道釋出資訊來緝拿罪犯,特別是那些犯了故意殺人罪的犯罪分子,基本上都會各個省市進行流竄。
警方為了儘快抓捕犯人,會在電視、各大網路平臺、廣播電臺、線下張貼公告來全國通緝,再加上如今通訊也比較發達,犯罪分子可以透過手機資訊、電話來跟朋友家屬溝通。
但是在古代可不同,古代通訊不發達,更沒有手機、電腦,人與人之間要是離得非常遠,想要傳遞資訊需要靠人力,人力一般都是靠騎馬、馬車或委託驛站來送信,送一次可能十天半個月才能送到。
比如當皇帝在朝堂上下達了滿門抄斬的命令,下面的官員去一級級地傳達這個命令,如果有人想要提前去給犯人及家屬通風報信,可能需要10-30天才能把這個資訊傳遞出去。
而執行滿門抄斬的官員並非一人,一般可能會把任務派給當地的衙門進行,當衙門裡的官兵提著枷鎖和刀趕到犯人家中時,犯人別說逃跑了,可能都不知道為什麼要被問斬。
原因二:古代“君臣”思想太根深蒂固,犯下重罪的臣子不願意逃跑。
中國古代是封建專制社會,等級制度非常森嚴,特別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出現以後,皇帝是整個國家“權力最大的人”成了根深蒂固的觀念。
上到臣子下到百姓,幾乎都是奉皇帝命令為尊,皇帝說的話,全華人民都必須照做,沒有人會去違抗皇帝的命令。
而皇帝傳達的旨意被尊稱為“聖旨”,如果人們不按照皇帝的命令去辦,後果真的非常嚴重,在這種中央集權的制度下,做臣子的逐漸有了一種“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想法。
如果臣子犯了罪被皇帝下令滿門抄斬,有些臣子過分愚忠,根本不願意去逃跑,反而會認為:要是老實伏法,沒準兒皇帝會顧念多年的君臣之情,饒自己一命。
但也有些臣子壓根兒就不屑於逃跑,會覺得逃跑反而顯得自己心虛,比如歷史上不乏很多被冤枉的忠臣,要是慘遭小人記恨和誣陷,被皇帝下令滿門抄斬,這些忠臣為了力爭清白,基本上是不會逃走的,逃走就意味著心虛,所以寧願全家都被押送刑場行刑,也不願意提前逃跑。
原因三:滿門抄斬行刑的人數比較多,想逃跑不是一件容易事。
如果滿門抄斬受罰的只是一人,那麼只要有逃跑的機會,成功的機率還是很大的,但是上文中也提到滿門抄斬可不是隻殺戮一人,基本上殺的都是成年男子,大部分情況不會殺女人,這些家族中的女性事後都會被髮配去做官奴。
而古代的刑法雖然嚴苛,也不會去殺7歲以下的孩子和90歲以上的老人,所以老人和孩子也能免於一死。
但即使是老人、女人和孩子不用死刑,其他人要想一起逃跑難度也是很大的,一是目標太大很容易被官兵們抓到,二是這麼多人一起逃跑也不利於躲藏。再加上一旦皇帝下令滿門抄斬,那麼官兵跑到府邸去抓人,那就是有備而來的,安排的官兵無論是數量還是武器都比較充足,想要逃跑成功機率都非常低。
西漢開國功臣韓信,戰功赫赫,馳騁沙場多年,難道韓信的追隨者不多嗎?最後還不是難逃夷滅三族的下場。
再比如據一些史料記載,明朝時期地方孝孺因犯了罪被皇帝朱棣下令“誅十族”,當時把方孝孺的朋友和學生都列為“第十族”,一併誅殺,當時一共殺了873人之多。
原因四:在古代普通老百姓可能一輩子都出不了一次城,在古代想出城很困難。
現代社會交通比較便利,想要去外地的交通工具比較多,跨省旅遊也比較方便,如果自駕遊可以選擇走國道或者高速公路,路過收費站簡單的交納個過路費就可以了;如果乘火車、飛機就更方便了,用身份證買完票後一路上就不需要自己操別的心了。
但是在古代可不同,古代想要出一次城,不誇張地說是比登天還難,特別是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可能一輩子都出不了一次城。
像一些影視劇裡演的,男女主角揹著行李驅趕著馬車輕鬆出了城門這樣的橋段在現實的古代社會里是不存在的。
因為古代的城,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大的“圍城”,從外到內分別有護城河、城牆、城門、甕城、巡邏士兵等不同的防禦等級,特別是一些靠近國都的城市,想要出城只能走東南西北四個城門。
古代這些城門並非24小時都是開著的,一般都是白天開著城門,晚上有宵禁時間,宵禁時不允許任何人出入城門,城門一般也會派重病看守著,每日在規定的時間開城門,規定的時間關城門,一旦城門關了,就不會輕易再開啟,哪怕是再大的官職,想要半夜進城都不行,只能等到第二天城門開了才能進。
而且城裡晚上還有巡邏兵,要是看到某些鬼鬼祟祟的可疑人,輕則抓起來審問一番,重則可以當場以“奸細”、“小偷”的罪名打死。所以對於被滿門抄斬的罪犯來說,本來就被皇帝下了死刑命令,全族死刑的資訊基本上是人盡皆知,如果此時拖家帶口出城,很可能沒有走出家門就被扣押了。
原因五:古代的生存環境更加惡劣,逃跑跟自我放棄生命無異。
犯法之人躲進了深山老林裡,看似是個很好的藏身之所,但其實真實情況並非想象中那麼美好,可能實際情況更加惡劣,躲進去就跟自殺無異了。
首先古代的自然生態肯定是要比現代社會要好很多,自然生態是變好了,那也就意味著野生動物也會變多,特別是深山老林裡,像老虎、狼、野豬、毒蛇、熊等這樣攻擊性和野性較大的動物會很多。
犯人們要是一股腦地跑進深山老林裡,對於這些野生動物來說就跟送上門的羔羊一樣,危險性很大。
其次,如果長期靠山中的水和野果充飢,時間長了身體也吃不消,要是再遇上大雨、大雪等惡劣天氣下,躲在深山老林估計要不了幾天就得病死了。
寫到最後。
所以,不要小瞧古代人的聰明才智,他們並不是不願意逃跑,而是根本逃不了,所以對於古代的警察們來說,捉拿類似滿門抄斬的重刑犯們可謂是相當輕鬆,一群人上門就能把人全部銬起來,根本不用擔心有漏網之魚,連天眼系統都免了,畢竟普天之下皆為王土,這些犯人跑到天涯海角也逃不出皇帝的手掌心。
因此對於古代人來說,與其東躲西藏的還不如聽從命令好好伏法,沒準兒皇帝突然改變心意不讓死刑了呢。
回覆列表
監察御史袁凱因害怕朱元璋怪罪,回家裝瘋。朱元璋派人試探,看到了讓人噁心的一幕,袁凱脖子上套著鐵鏈,正趴在地上吃狗屎。當然,他吃的不是真狗屎,
晚年時候,朱元璋殺戮成性,動不動就殺人,人人自危。
著名的有胡惟庸案和藍玉案,兩個案子牽連近五萬人被殺。
1393年,朱元璋將藍玉一家滿門抄斬,有15000人牽連被殺。朱元璋念及藍玉與自己是兒女親家,心一軟寬大處理說:碎剮改成剝皮。劊子手把藍玉全須全尾整張人皮剝下來,並把人皮送往他女兒蜀王妃處“留念”。
那麼,問題來了,藍玉案牽連甚廣,有15000人被誅殺,而這些人多是武人出身,都有沙場搏殺經驗,他們就束手就擒?就沒有人偷偷跑掉?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說一下明朝的一個機構。
朱元璋這個人,從放牛娃到開國皇帝,這樣的身份逆襲,也註定了他當了皇帝后要拿自己的功臣開刀。
說白了,這是裡面有帝王術,但也有一些朱元璋自身的人格缺陷所導致的悲劇。
朱元璋這個人,疑心特別重。
朱元璋成立了一個部門,也就是後來的錦衣衛,他們直接對皇帝負責,是朱元璋最主要的耳目。
從史料來看,他們的竊 聽和跟蹤手法十分高明,而且因為手裡權力大,會直接參與一些大案。
這些人無孔不入,捕風捉影,製造了很多冤案,正是有了這些人的幫助,朱元璋在胡惟庸案件的辦理上越來越得心應手,殺人越來越多。
胡惟庸是朱元璋時期的丞相,也是歷史上最後一位丞相,他的死是因為謀反。
在胡惟庸案中,大約有3萬人被牽連進來。和藍玉案一樣,那麼多人沒有跑掉,原因很明顯,有了錦衣衛的存在,給逃跑增加了很大的難度。
胡惟庸案時,牽扯到一個人,那就是藍玉的姻親靖寧侯葉升。在《逆臣錄》中記載,因為葉升被殺,藍玉頗有微詞,對這事很是不滿。
《逆臣錄》中府軍前衛一前所管步軍百戶李成的供狀載藍玉對李成等人一說:
“我親家靖寧侯做到侯的位子,如今把他廢了。前日說教做太師,今番又著別人做了。我想上位容不得人,公侯每廢了幾個,久後都是難保全的。你眾人徵南征北許多年,熬得個千百戶、總小旗做,沒一日安閒快活,你肯隨餚我一心時,早晚來我跟前聽候。”
興武衛指揮金事董翰的供狀雲:
“有本官(指藍玉)對說:‘我親家靖寧侯徵南征北,受多少苦,熬得做個公侯地位,也把他做胡黨全家廢了,我自徵進回來,見上位好生疑我,料想他必是招出我來。不如我如今趁早先下手做一場,免致後患。我已與庫軍等衛頭日商量定了,未知你眾官人心下如何?”
也就是說,藍玉因為葉升的死,有種兔死狐悲的感覺,這間接導致了他的謀 反。
藍玉被錦衣衛查出來謀反,報告給了朱元璋,藍玉一門遭到滿門抄斬。
藍玉是戰功赫赫的名將,又和朱元璋是兒女親家,朱元璋感嘆於藍玉的貢獻,於是很是“仁慈”地說:改成剝皮。
劊子手們把藍玉全須全尾整張人皮剝下來,也算留了全屍,並把人皮送往他女兒蜀王妃處“留念”。
光這些還不夠,藍玉案也是牽連很廣,有15000人因此被殺,在藍玉案中,跟著朱元璋打天下的那幫人幾乎被全部清理掉了。
有史學家分析,藍玉雖然後來恃寵而驕,而且做了很多讓朱元璋不能容忍的事情,但還沒有到謀 反的地步,藍玉之所以被誅殺,是因為原本藍玉這些人是朱元璋留給太子朱標的武人集團,只是因為朱標早亡,皇孫朱允炆根本駕馭不了這些老臣,於是朱元璋便開始幫朱允炆清理他們。
不管真相如何,我們始終納悶一件事,古代滿門抄斬,為什麼他們束手就擒,不逃跑?
其實,也能逃跑,只是逃跑後的路也不好走。
一個原因是,在古代,交通和通訊都不發達,像這類能滿門抄斬和株連三族或者株連九族的,都是大案件,保密措施做得好,想通風報信不容易,等到想逃跑時,為時已晚。像明朝還有錦衣衛這樣的組織存在,逃跑難度更大。
另一個原因是,逃跑後的生活也很難,雖然說好死不如賴活著,可一旦逃跑就會被通 緝,可能自己的畫像會被送往各地,想生存下來也很難。
男的還好說,就像《水滸傳》中的那樣,實在走投無路了就落草為寇,也是一種生存方式,可女的就不同了,鬧不好還會淪落風塵,與其那樣,不如一了百了,清清白白死去啊。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古人愚忠。古代的君臣關係,多數臣子信奉“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哪怕被冤枉,他們會不做任何反抗,到死都忠誠於自己的君王。
不過,如果能放下尊嚴,選擇忍辱偷生,也不是不可能。
在《明朝那些事兒》中有個故事,說的是因為朱元璋晚年殺 戮成性,官員們都特別害怕,每次去上朝都戰戰兢兢,出門去時像交代後事一樣叮囑家人。
裡面講到一個叫袁凱的人,他因為沒有說實話,被朱元璋訓斥狡猾、不說真話。
袁凱回家後越想越怕,為了保命,他下了決心裝瘋。
朱元璋不信,派人到他家打探。
這個人為了試探袁凱,用木工鑽去扎袁凱,為了保命,袁凱愣是沒吭聲。
朱元璋又偷偷派了另一位使者去試探袁凱,這位使者來到袁凱家看到了讓他噁心的一幕,袁凱脖子上套著鐵鏈,正趴在地上吃狗屎,還在一段段地嚼。
書中記載:
袁凱是裝瘋的,吃狗屎這一招也太狠了,不過袁凱並不是吃的真狗屎,他在都察院的同僚事先得到訊息,便告訴了他,他靈機一動,把麵粉和上醬料做成狗屎狀物體,當飯給吃了。這才躲過了朱元璋的耳目。
袁凱因為想活命,裝瘋賣傻逃過一劫,這個例子也說明,如果有人能及時把訊息傳遞出來,哪怕滿門抄斬也是有機會逃出去的,但前提是有那個“時間差”,再就是有人把訊息傳遞出去。
可試想,誰又會冒著生命危險去給人通風報信呢?
所以,在古代,無論是明朝,還是其他朝代,滿門抄斬時,偷偷跑掉的人寥寥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