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是小柃呀
-
2 # 好學小貓7I
秦朝文學的低潮,和當時秦王對民臣的高壓政治有關,文學方面沒有什麼廣泛建樹。
-
3 # 人兮灬珍惜任天下百年
秦始皇統一了政權,統一了文字,就開始統一思想,定於一尊,泯滅摧毀一切異端思想,不許“道古以害今,飾虛言以亂實“,秦始皇以法家思想為治,採納“明主之國無書簡之文,以法為教;無先主之語,以吏為師”,信武功而輕文治,信法吏而賤儒生。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接受李斯建議“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對待知識分子,無情打擊,將他們的學術精華,付之一炬。對於民族文化的摧殘與破壞,時至今日,都令人心痛。
中國文化發展史上,焚書坑儒是最沉重的厄運,秦始皇做為中華民族歷史的千古功臣,文化史冊,他卻是個罪人。
挾書有禁,藏書有罪,偶語詩書棄市的時代,秦國殘酷的文化專制政策有利於維護統治,但也把秦代文學的發展推向了低谷,文學不發達,自不待說,非但列國的諸王臣民不再有任何作品出現,就連秦地的文人,即便歌功頌德的文章也絕無僅有,人人自危,噤若寒蟬,秦代文學一片凋敝。
-
4 # 使用者7148375772586
戰國烽火不斷,秦國更是民風彪悍,越戰越強,越強越戰,自商鞅變法,天生勇猛的秦華人運轉更加高效,秦軍震撼天下,自一統後,秦始皇為了天下思想歸一,強行推廣度量衡標準法度和文字,諸國文學家在這一時期,可能連字都不會寫了,還怎麼創作?
加之秦朝立國之前,文化方向最具代表性的是《呂氏春秋》,其本身是秦始皇仇人帥人編著而成,走的又是整理吸納諸子百家觀點的路子,創作方向和創作意願都同樣處於低谷。
最後,秦以法家立國,法家代表人物韓非子眼中“儒以文亂法”,始皇深以為然,不許“道古以害今,飾虛言以亂。
秦人自己不愛好創作,他國之人又是重新開始寫字,把寫作素材全部更你禁用,再弄一大批“犯規”的殺雞儆猴,一時間人人自危,連想寫篇拍馬文章都不敢寫了,生怕出錯,秦代的文學創作突然凝固凍結,再無生機。秦代留下的,只有寫作嚴禁,條例清晰的法律檔案。
-
5 # 那邊林
中國歷史上短命的王朝,在焚書坑儒後的15年時間,再也沒有產生一個完全意義上的有影響力的文學大師,可以想象,生活在一個苛政專權的時代,人們沒有文化營養,沒有精神食糧,自然沒有精神信念,這成為激化社會矛盾的重要原因,也加速了秦帝國大廈的崩塌。
無作家,無詩人,秦代唯一有作品流傳下來的文人就是李斯,魯迅先生在《漢文學史綱要》中說“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李斯“在文學上以散文見長。其文上承戰國荀卿,下啟西漢鄒陽、枚乘,不僅佈局謀篇構思嚴密,而且設喻說理縱橫馳騁,既重質實,又饒文采,往往文質互生”。他的散文現傳四篇,為《諫逐客書》、《論督責書》、《言趙高書》、《獄中上書》。此外,秦始皇先後巡行天下,都命李斯刻石表功,有《鄒嶧山刻石》、《泰山刻石》、《碣邪臺刻石》、《之罘刻石》、《東觀刻石》、《碣石刻石》、《會稽刻石》等七通,《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均有記載。劉勰《文心雕龍·封禪》中也肯定了李斯的文采“秦皇銘岱,文自李斯。法家辭氣,體乏弘潤。然疏而能壯,亦彼時之絕採也”。
秦世不文,唯有寂寞李斯,一枝獨秀,可悲可嘆。
-
6 # 使用者3043267491757
這是因為秦始皇的埋葬書籍,埋葬書生的苟政造成的。
禁止攜帶書籍,收藏書籍是有罪的,甚至當詩歌和書籍被遺棄在市場上時,秦國殘酷的文化專制政策有利於維護統治,但也將秦代文學的發展推向了低谷,文學不發達。不言而喻,不僅其他國家的君王和臣民不再有任何作品,就連秦的文人也是獨一無二的,即使他們歌頌,每個人都處於危險和沉默之中,秦文學正在衰落。
回覆列表
因為那個時候的文化主流是寫賦,賦的特點是比較冗長。而詩是唐宋才興起,詩的特點是比較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