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夜(油畫,72釐米×90.5釐米,1889年,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藏) 凡高(荷蘭) 凡高的《星月夜》是一幅帶有強烈的主觀情感的作品。畫家以奔放的類似火焰般的筆觸,描繪了夜空中奇特的月亮和星星。那一大片陷入藍色和黃色的旋渦之中的天空,好像已經變成一束反覆遊蕩的光線的一種擴散,使人頭暈目眩。
這是凡高的躁動不安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其中包含著畫家身受精神創傷後後的某種非理性的成分。凡高的這種強調主觀情感的表現,充分發揮了色彩的情感因素。與印象主義繪畫只是停留在描繪客觀世界處表的光與色的美有著根本的區別。 凡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出生於荷蘭格魯特—宗德爾特的一個牧師家裡,他的童年是在鄉下度過的,這喚起了他對大自然、農民和勞動的熱愛。1880年凡高開始學畫。對於一個27歲的人來說,開始學畫是有些晚了,然而對藝術狂熱的激情、對生活執著的愛和他那獻身人類的宗教般的情感,卻彌補了這一不足,使他在短暫的一生中創造出超乎尋常的業績。 1886年凡高來到巴黎,透過他的弟弟提奧結識了印象派的畫家(提奧在他死前幾乎成了惟一能理解他的親人,是他資助了凡高的創作,而凡高在短短几年中寫給他的數百封感人至深的信,既表現了他們之間的友誼,又闡明瞭凡高的藝術思想),尤其是畢沙羅,這使他突然發現了色彩的力量,他的調色盤明亮起來。從他當時的風景看,他明顯受到了修拉點彩的影響,只是凡高在運用這些色點的時候更注重了線條的作用。在1888年去南方阿爾之前的這個準備階段,凡高開始了自己更全面的研究,這些研究包括印象派和新印象派、古典大師哈爾斯、倫勃朗和魯本斯、蒙蒂切利和日本版畫。這些研究使他最終將富有表現力的色彩和線條與他內在衝動的知覺力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從而開創了自己嶄新的風格。 在凡高的畫裡到處充滿了明媚的Sunny,他把光看作是生命,看作是力量,看作是世界生生不息的源泉。因此他特別喜歡黃色,由此,他又發現了向日葵這個從未被人注意過的植物,因為在他眼裡,向日葵就是地上的太陽,就是他的化身,它每天和他一樣,從早上就追逐太陽,直到太陽落山。 凡高的一生充滿了悲劇色彩,這種悲劇既是他生命歷程的展示,也在深層上揭示了世紀末歐洲人精神上的痛苦。凡高從最初他在礦區與貧病交迫的下層人的接觸中,到幾次戀愛的失敗,再到對現存社會制度和藝術制度的不滿,使他的理想與現實之間始終存在著巨大的差距。他企圖以自己的藝術去喚起人們的愛心和最純樸的情感,然而,在一次次的失望以至絕望中,他的精神最終崩潰了,最後不得不以自殺來徹底完成自己的藝術創作。 《星月夜》表現出了凡高茫然的不安和對自身悲劇的預感。這段時間他正住在聖雷米瘋人院,但這件作品是在他神智清醒的時候畫成的。夜晚,他看到夜空中有一個奇特的月亮,還有星星和幻想的彗星。這些星星和幻想的彗星是黃色的旋渦,在天空中旋轉著。它們變成一束反覆遊蕩的光的擴散,帶動整個深藍色的天。凡高面對這一自然奧秘,不禁感到戰戰兢兢。他懷著絕望的恐怖,畫下了這幕完全出於他個人幻覺的夜景。他以濃烈厚重的用色、有力顫動的用筆表現了他在自然面前的惶惑不安:夜空神秘莫測,繁星如睹俯視著大地,一切都令人恐怖地扭動起來。顯然,用色彩來表現強烈的情感,並賦予這些色彩以象徵意義,是凡高最有特徵的藝術手法。
星月夜(油畫,72釐米×90.5釐米,1889年,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藏) 凡高(荷蘭) 凡高的《星月夜》是一幅帶有強烈的主觀情感的作品。畫家以奔放的類似火焰般的筆觸,描繪了夜空中奇特的月亮和星星。那一大片陷入藍色和黃色的旋渦之中的天空,好像已經變成一束反覆遊蕩的光線的一種擴散,使人頭暈目眩。
這是凡高的躁動不安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其中包含著畫家身受精神創傷後後的某種非理性的成分。凡高的這種強調主觀情感的表現,充分發揮了色彩的情感因素。與印象主義繪畫只是停留在描繪客觀世界處表的光與色的美有著根本的區別。 凡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出生於荷蘭格魯特—宗德爾特的一個牧師家裡,他的童年是在鄉下度過的,這喚起了他對大自然、農民和勞動的熱愛。1880年凡高開始學畫。對於一個27歲的人來說,開始學畫是有些晚了,然而對藝術狂熱的激情、對生活執著的愛和他那獻身人類的宗教般的情感,卻彌補了這一不足,使他在短暫的一生中創造出超乎尋常的業績。 1886年凡高來到巴黎,透過他的弟弟提奧結識了印象派的畫家(提奧在他死前幾乎成了惟一能理解他的親人,是他資助了凡高的創作,而凡高在短短几年中寫給他的數百封感人至深的信,既表現了他們之間的友誼,又闡明瞭凡高的藝術思想),尤其是畢沙羅,這使他突然發現了色彩的力量,他的調色盤明亮起來。從他當時的風景看,他明顯受到了修拉點彩的影響,只是凡高在運用這些色點的時候更注重了線條的作用。在1888年去南方阿爾之前的這個準備階段,凡高開始了自己更全面的研究,這些研究包括印象派和新印象派、古典大師哈爾斯、倫勃朗和魯本斯、蒙蒂切利和日本版畫。這些研究使他最終將富有表現力的色彩和線條與他內在衝動的知覺力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從而開創了自己嶄新的風格。 在凡高的畫裡到處充滿了明媚的Sunny,他把光看作是生命,看作是力量,看作是世界生生不息的源泉。因此他特別喜歡黃色,由此,他又發現了向日葵這個從未被人注意過的植物,因為在他眼裡,向日葵就是地上的太陽,就是他的化身,它每天和他一樣,從早上就追逐太陽,直到太陽落山。 凡高的一生充滿了悲劇色彩,這種悲劇既是他生命歷程的展示,也在深層上揭示了世紀末歐洲人精神上的痛苦。凡高從最初他在礦區與貧病交迫的下層人的接觸中,到幾次戀愛的失敗,再到對現存社會制度和藝術制度的不滿,使他的理想與現實之間始終存在著巨大的差距。他企圖以自己的藝術去喚起人們的愛心和最純樸的情感,然而,在一次次的失望以至絕望中,他的精神最終崩潰了,最後不得不以自殺來徹底完成自己的藝術創作。 《星月夜》表現出了凡高茫然的不安和對自身悲劇的預感。這段時間他正住在聖雷米瘋人院,但這件作品是在他神智清醒的時候畫成的。夜晚,他看到夜空中有一個奇特的月亮,還有星星和幻想的彗星。這些星星和幻想的彗星是黃色的旋渦,在天空中旋轉著。它們變成一束反覆遊蕩的光的擴散,帶動整個深藍色的天。凡高面對這一自然奧秘,不禁感到戰戰兢兢。他懷著絕望的恐怖,畫下了這幕完全出於他個人幻覺的夜景。他以濃烈厚重的用色、有力顫動的用筆表現了他在自然面前的惶惑不安:夜空神秘莫測,繁星如睹俯視著大地,一切都令人恐怖地扭動起來。顯然,用色彩來表現強烈的情感,並賦予這些色彩以象徵意義,是凡高最有特徵的藝術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