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ccgdragon

    突然,響起一陣敲門聲》

    作者: [以色列] 埃特加·凱雷特

    本書腦洞奇大,古怪有趣,耐人尋味。文字很親近人,就像小時候坐在小板凳上聽爺爺講故事,這些故事都是從現實生活中衍生的,荒誕又不失可信度,你能被他獨特的幽默逗的哈哈大笑,你也能被他飽經滄桑後的悲苦打動。

    他塑造的每個人物都是社會的一個縮影,孤獨,艱辛,卻自找快樂。每個故事都千奇百怪,卻殊途同歸——戛然而止的結局讓全神貫注的你措手不及,你好似被驚醒般“啊?還有呢?”埃加特也只聳聳肩“就這,沒有啦”,就像讓你快去睡覺故意停下來似的。但再怎麼懇求都無濟於事,你成了故事裡角色的過客,只有匆匆一眼的機會窺探他們的歡喜悲苦,過後他們的生活就和你無關啦。

    短短几個故事便牽扯你的心讓你惦記良久,埃加特真的很不簡單。

    異次元空間中的我們,平行空間的我們,其實不在遠方,都在日常腦中萬次穿行遁去湮滅出現之間的念頭。在這些念頭中,有的留下,有的來去無痕,在這之間,我看到的是無處的可能性,還有不可躲避性。

    生活這一場大戲,永不落幕。

    永遠好奇,永遠陌生。

    2.

    《說部之亂》

    作者: 朱嶽

    作者腦洞雖大,但又不過分誇張,還帶著一股淡淡的詩意。總的來說,這是一本風格獨特的小說,卻並不完美,有的小故事裡依舊有不少的的瑕疵,節奏混亂,沒頭沒尾,讓人摸不著頭腦。正如作者在後記所說,閱讀實現的不僅是作者與讀者間意識的交流,還有意識與無意識的交流、無意識之間的交流。有時候我們喜歡或不喜歡一本書,卻無法說出理由。

    這本書設計了很多文學遊戲或者文學實驗,僅僅把它稱為腦洞大開是不夠的。例如《古老寓言》,初讀是無厘頭的搞笑。然後細想,《白雪公主》中的皇后假如真有這麼一段背景故事,讀者會不會懷著另外一種情緒去看那個惡毒的皇后,《白雪公主》會不會因此講了不同的道理,整個故事完全改變呢?那句短小的結尾由此擴充套件了極大的思維空間,甚至能改變另一則故事,這是個設計。還有那則征服外星人的故事,在好萊塢式的敘事裡不動聲色的塞入老北京式的橋段,最初很跳戲,隨著兩條種敘事逐漸融合,終於合而為一,見怪不怪之後,一種新的敘事產生了。

    作為一個故事,他是奇怪的,但是作為文學實驗或者文學遊戲,它是清晰可辨的。作者創造的,不論是腦洞大開還是文學遊戲,歸根結底是一種自娛自樂。寫作是一種讀者邏輯的產物,普遍我們認為過於自嗨是寫不好文章的。也就是說,倘若這個自娛既有趣,又剋制的透過清晰的操作展現,自娛自樂也可以化作一種晦澀的邀請。參與者透過走出思維迷牆之後捉摸到怪誕之下真實邏輯的過程,獲得愉悅。這種操作本身又是不是作者的一個更大的實驗?

    3.

    《狂野之夜》

    作者: [美] 喬伊斯·卡羅爾·歐茨

    本來我以為這本小說集只是根據這五個作家的資料想象或者改變出的類似於傳記體文字,但在閱讀了小說以後發現小說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可以說作家是依據這五個作家的性格和生平而再創作出完全無關的一些故事,甚至可以說是顛覆性的故事。

    五篇故事,五種風格,每一篇都是對於一個作家人生、性格的一種提煉,而更加難能可貴的是歐茨又用自己個故事,完全顛覆甚至毀滅了這五個作家在我們心目中的原始形象。可以說是作者根據作家性格、文風、經歷而給他們設計出的另一種生活方式,雖然只是“最後時日”的一段剪影,卻又有著無窮無盡的餘味。這種餘味就會引發我們的思考,我們會對比作家們真正的人生,去探索歐茨創作這些作品的目的。

    這本小說集最終是想表達什麼呢?我想找出這幾個作家以及這幾篇文章的共同點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細細回憶和歸納,這所謂的共同點就是——孤獨。曠世奇才愛倫-坡終生鬱郁不得志,最終在混亂中死去;狄金森終身未嫁,自我封閉宛如白衣女尼;馬克-吐溫在蘇西死後越發憂鬱;亨利-詹姆斯因為創作心理平衡被打破最終悄悄逝去;海明威在病痛、精神等多重摺磨下開槍自殺,也印證了他那句“人可以被毀滅,但絕不能被打敗”的名言。

    可以看出,這些作家在最後的生涯中無疑都是非常孤獨的,在愛倫-坡的獨居日記之中,馬克-吐溫給小女孩的紙條之中,亨利-詹姆斯的話語之中,海明威的內心之中都顯而易見的透露出“孤獨”兩個字。而歐茨本身非常崇尚亨利-詹姆斯,而亨利-詹姆斯本人就寫過很多反映作家生活,作家孤獨的小說,可以說歐茨做的是一種延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去年高中畢業,今年沒上大學,現在想上護理的大專請問有什麼方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