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192623026418968

    歸園田居五首(其一)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十三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抱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

    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此詩當作於晉安帝熙二年(406),淵明四十二歲。去年三月,劉敬宣奉表辭職,淵明亦隨即罷歸。八月任彭澤縣令,十一月辭職,從此開始隱居躬耕生活。這五首詩就是他復返自然後所詠。】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適,適應。韻,氣韻風度。】

    誤落塵網中,一去十三年。

    【塵網,指仕途。十三年,原作“三十年”。淵明二十九歲為江州祭酒,至辭彭澤縣令共十三年,宋吳仁杰認為原誤。今據改。】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抱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曖曖,昏暗貌。依依,依稀可辨貌。墟里,村落。】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

    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簡注】

    歸園田居五首

    【此詩當作於晉安帝熙二年(406),淵明四十二歲。去年三月,劉敬宣奉表辭職,淵明亦隨即罷歸。八月任彭澤縣令,十一月辭職,從此開始隱居躬耕生活。這五首詩就是他復返自然後所詠。】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適,適應。韻,氣韻風度。】

    誤落塵網中,一去十三年。

    【塵網,指仕途。十三年,原作“三十年”。淵明二十九歲為江州祭酒,至辭彭澤縣令共十三年,宋吳仁杰認為原誤。今據改。】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抱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曖曖,昏暗貌。依依,依稀可辨貌。墟里,村落。】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

    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賞析]

    其一·少無適俗韻

    這是第一首,表現作者對田園生活的讚頌,對大自然的熱愛,對官場社會的憎惡。由於作者幾經仕宦,諳知社會黑暗,他“不堪吏職”,在去年(405)僅作了八十一天的彭澤令便毅然辭官歸田。因為剛離塵世,憤激之情甚烈,故詩一開端就說:“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開門見山,直抒胸臆,說自己從小就沒有適合世俗的情調,本性愛好大自然山水,這顯然是牢騷與憤懣之詞,為自己歸田作了極好的說明,亦為以下讚頌大自然埋下了伏筆。

    因為本愛好自然,根本不應入世,所以說:“誤落塵網中,一去十三年。”用“塵網”喻社會,說明統治的苛嚴。“塵網”前冠以“誤落”,深表自己對以往出仕的悔恨。十三年,是指作者於晉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二十九歲為江州祭酒,至晉安帝義熙元年(405)四十一歲時辭去彭澤縣令,整整十三年;一作“三十年”,多數注者認為是錯誤的,而逯欽立先生則認為是誇張之詞,極言做官時間之長。這種解釋,僅供參考。

    而當時在官場的心情是怎樣的呢?“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作者沒有直說,而是用擬人化的手法,借用“羈鳥”“池魚”兩個比喻來暗寓自己的處境和心緒,說明自己極不自由,極端苦悶,從而希望返回“舊林”“故淵”,過“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曲折而儲蓄的語言裡透露了他憤世疾俗的感情。此二句以魚鳥喻己,與第三句以“塵網”喻社會是緊相照應的,從細微處可見作者構思的縝密。

    作者終於以果決的行動擺脫了“塵網”的束縛,實現了歸田的願望:“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他開闢荒地,不辭稼穡艱辛;生活貧困,不畏衣食飢寒。他常在詩評語中表現他的人生理想,安貧樂道,以此為潔行。這在當時追名逐利、安富尊榮的社會風尚裡,是為人所料想不及的,而作者卻不顧時俗的拘囿,獨標高格,以“守拙”為榮,正可見他情操的高尚、理想的純真。後世極為稱頌他的“守拙”的人格,蕭統說讀了陶文,則“貪夫可以廉,懦夫可以立。”鍾嶸說:“每觀其文,想其人德”。

    作者安於田園生活,並極寫它的美好:“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這是一幅和平恬靜、安適自在的圖畫,詩人感到衝出“塵網”“樊籠”的喜悅和得以生活其間的快慰。這純樸平靜的生活恰是“真風告逝,大偽斯興”的虛偽狡詐的汙濁社會相對照的。作者對田園生活的讚美,實際是對人事社會的鞭笞,不過這是一種暗寫,寓針砭於褒獎之外,它不露聲色,如同戲劇中的潛臺詞。

    作者描繪田園畫面,有如電影鏡頭,漸漸從近景推至遠方:“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曖曖”“依依”二詞把景象描繪得傳神如畫,你好象看到遠景的真切,但又不甚分明;朦朧的炊煙,裊裊上升。作者把遠景與近景連線起來,使人感到田園風光遼闊無際,美不勝收。

    以上六句是作者透過“方宅”“草屋”“榆柳”“桃李”“遠村”“墟里”等靜物來表現靜謐的環境;接著,又用另一種相反的手法,以有聲反襯它的幽靜:“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狗吠”“雞鳴”都是有聲的,有聲則不顯“靜”。可是從“深巷”中發出的狗吠,“桑樹巔”上傳出的雞鳴均可歷歷辨析,就進一步哄託了環境的安靜。如果外界喧譁擾嚷,鬧成一片,則聽不見狗吠雞鳴,更不能清楚地辨析。這種以動託靜、以聲顯寂的手法,梁朝詩人王籍在《入若邪溪》中也用過:“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相比之下,陶意含蓄,藝術境界更勝一籌。所以蘇軾對“曖曖遠人村”四句非常讚賞,說是“如大匠運斤,無斧鑿痕”。

    農村,不僅田園靜美,而且室內悠閒;“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無塵雜,是指沒有世俗的應酬,沒有官場的繁文縟節,沒有仕途的明爭暗鬥,一切是那樣的清靜無為、閒適自得。作者把室外室內的恬靜安適、環境心境的平和寧靜融為一體。清代方東樹對其描寫極為稱讚,他說“‘方宅’十句不過寫田園耳,而筆勢騫舉,情景即目,得一幅畫意。而音節鏗鏘,措詞秀韻,均非塵世吃煙火食人語”。

    末尾兩句總收全篇:“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他歸居田園,象飛出籠中的鳥、跳出網中的魚,特別感到舒暢歡快。只有體驗過官場傾軋痛苦的人,才能感受這清靜悠閒的樂趣。末三字“返自然”與開頭“愛丘山”志趣吻合,首尾照應,結構嚴謹。

    全詩抒情、寫景、敘事融為一體,雜以動靜相托,遠近相連,內外相依的手法,把田園風光、人生樂趣寫得水乳交融。從平淡中見思想的深蘊,質樸中見感情的豐腴。語言通俗,敘寫真實,藝術上頗見錘鍊功夫。

    其二

    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

    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

    時復墟曲中,披草共來往。

    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

    【罕人事,少交遊。窮巷,僻巷。寡輪鞅,少車馬。】

    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

    【荊扉,木條編的門。】

    時復墟曲中,披草共來往。

    【披草,撥開草。】

    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霰(音線),小冰粒。】

    其二·野外罕人事

    這是第二首,寫作者歸田後的閒適自得生活和對於莊稼的濃厚情感。全詩可分為三層意思:開端四句是寫田園生活的靜謐;中間四句是寫生活在田園與田夫野老相得的志趣;末四句是寫作者對農作物的關注和與之共命運的情感。

    “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中的野外、窮巷,是與繁華鬧市、官場爭鬥相對立的。輪,車輪。鞅,駕車時馬頸上套用的皮帶。輪鞅,指車馬。這兩句寫農村荒野僻靜,少有應酬交往。農村雖處“野外”,只有“窮巷”,但卻沒有“人事”的煩惱和“輪鞅”的喧譁,作者暗中流露出欣喜快慰之情。

    “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荊扉”是柴門。這兩句寫作者歸隱後生活簡陋愉快,思想單一純真。他安貧樂道,以守志為榮,以幽居為樂,“以善自名”。“絕塵想”三字,看出他摒棄了個人利慾雜念,與當權者作了最後決裂。這是由於“立善”的信念支援著他,使他保持了名節。

    從這兩句詩我們看到作者初歸田園,頗有幾分閒適。他一邊勞動,一邊讀書賦詩,飲酒彈琴,過著悠遊自得的生活。他開初的勞動不象後來那樣艱苦,生活也不象後來那樣貧窮。這是因為他剛辭彭澤縣令,還略有餘資,猶有儲存。正如魯迅先生所說;“他有奴子。漢晉時候的奴子,是不但侍候主人,並且給主人種地、營商的,正是生財器具。所以雖是淵明先生,也還略略有些生財之道在”。故在衣食溫飽之餘,得以逍遙自樂,這正是初歸田園時的生活寫照。

    “時復墟曲中,披草共來往。”“曲中”一作“里人”。似以“里人”為是。作者在耕作之餘與農民隨意交往,親密無間。他沒有封建士大夫的架子,是那樣平易近人;而農民也把他當作知己,熱誠相待,這比起在官場“束帶見督郵”的拘謹來,是多麼自在!“時復”二句,生動地寫出詩人勞動之餘與農民隨意攀談交往的情狀。

    他們攀談些什麼呢?“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不言它事,唯道桑麻,說明已無塵世的奢想。他歸田後專心致力農事,對親手種植的莊稼十分關切,他是真心歸耕田園,不象某些人為了竊取名利而假隱,也不象某些人雖不滿統治者,但又眷戀利祿而作“中隱”,他是從思想上行動上與統治者作了真正的決裂。他身在田園,志在田園,言行一致,表裡如一。清代溫汝能說;“‘相見’二語,逼真田家氣象,陶詩多有真趣,此類是也”。

    詩人的思想感情與莊稼的命運緊密聯絡在一起,他為莊稼的茁壯成長,耕地面積的日益擴大而興奮、而喜悅;又為莊稼遭霜霰侵襲凋零而擔心、而憂慮,故說“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他這種關心農事,與農家通聲息的行為,在門閥等級森嚴的時代,是值得肯定的。

    對作者寄慨田園的詩歌,我們應作出實事求是的評價。方東樹說:“‘桑麻日已長’以下乃申續樂意耳。只就桑麻言,恐其零落,方見真意實在田園,非喻己也”,這評價是符合詩人創作思想的。但也曾有人違背作品原意去任意比附,以見微言大義,把這首詩硬說成是政治詩。如元人劉履說;“然我之生理有成,而志願已遂,但恐天時變革,霜霰凋傷而零落同於草莽耳。蓋是時朝將有傾危之禍,故有是喻。然則靖節雖處田野而不忘憂國,於此可見矣”。其實完全是牽強附會,歪曲了作者的寫作意圖。我們認為結尾兩句憂念農事,形象鮮明,含義深邃,恰妙在不假雕飾。

    全詩質樸自然,不借典故,不用麗藻。敘事寫物,樸實無華;抒情遣興,真切直率。語言明白省淨,韻味幽深,耐人咀嚼

    其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晨興,早晨起來。荒穢,指雜草。】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其三·種豆南山下

    這是第三首,敘寫了農事勞動的艱辛和勞而無怨的思想。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上首寫桑麻,這首寫種豆,在組詩上次序井然。作者雖志在田園,但初歸時的勞動效果不大理想,莊稼長得不好,豆苗還沒有草多。這一方面是因土地荒蕪貧瘠,雜草叢生,地廣人稀,難以根除;另一方面也說明他不善於勞動,一個封建士大夫,剛離官職的縣太爺,既沒有耕作經驗,又沒有耕作能力,種不好莊稼,也是情理中的必然。他對“草盛豆苗稀”的狀況是不甚滿意的,但不文過非,這符合他一貫“任真自得”的性格。蕭統說他為人率直,不矯飾言辭,曾與人飲酒,不論貴賤,若先醉,便對客人說:“我醉欲眠,卿可去!”詩人襟懷坦蕩如此。

    儘管豆苗長得不景氣,可他卻付出了辛勤的勞動:“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晨興”寫早起;“帶月”寫晚歸,看出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辛勞。“理荒穢”,寫他歸耕後墾荒工作的艱難。儘管每天勞動時間很長,從日出到月出,身體很疲憊,然而詩人沒有絲毫怨言,反而有“帶月荷鋤歸”的悠閒筆調寫出他勞動後的輕快。我們好象看見詩人在月出山崗後,心滿意得地扛著鋤頭,哼著詩句,漫步歸家的情景。此時,人與月與自然環境構成了一個和諧的統一體,詩人心靈的舒暢,透過藝術的筆觸,淨化為一種崇高的自然美、精神美、詩歌美,活脫出一個美好靜謐的意境和悠閒自得的形象。“帶月”句可說是神來之筆,它變勞苦為歡快,化睏倦為輕鬆,具有點染之功。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道,是指從南山歸家途中的小道,它偏僻荒野,草木叢生,難以行走。這兩句是進一步寫田園荒蕪,歸耕艱難。以上六句敘寫耕作生活,真切樸實,宛如在目。

    最後作者抒發感慨:“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夕露沾衣,本使人不快,而詩人卻說“不足惜”,只要使“願”無違。他的“願”究竟是什麼?它既有儒家潔身自好、安貧樂道的思想,亦有道家的反樸歸真、順應自然的意念,並且這二者常常融為一體。因此,他把勞動當作“立善”的手段,精神的寄託,生活的依靠,理想的歸宿。只要保持名節,他勞而怨。末兩句在詩意上作一轉折,使作品進入一個思想高度,韻味悠深,耐人尋繹。

    這首五言詩,主要是採用“賦”的手法,透過敘事來表現思想感情,其中沒有景物的描寫、氣氛的烘托,也沒有比興的運用,幾乎全用敘述,只在未尾稍發議論,以點明其主旨。全詩敘寫真實,發自肺腑,所以《後山詩話》說:“淵明不為詩,寫其胸中之妙爾。”《藏海詩話》說:“子由敘陶詩,‘外枯中膏,質而實綺,癯而實腴’,乃是敘意在內者也。”日本學者近藤元粹說這首詩是“五古中之精金良玉”。陶詩受到中外詩評家的如此讚譽,可見其征服人心的藝術力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淘寶個人開店費用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