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亓31415926535

    簡單來說就是,解決一個問題,就會產生新的問題!老朱設計的這套系統,修正了之前漢唐宋出現問題的地方,比如皇帝從民間選妃,錦衣衛制度,但這些新的制度解決了之前的問題,卻也會產生新的問題!

  • 2 # 小鴻哥

    我個人認為是落後,越往後的朝代越落後。從秦朝一統後,都是中央集權。歷代比較有作為的皇帝最顯著地一點就是加強中央集權。但問題在於你玩得轉,別人未必玩得傳。再者失去平衡,很容易摔倒。雖然明朝的制度大體上還是按照漢唐宋,但是在細節上更加細化。我覺得古代的政治制度其實就是分配君臣權利。宋代以前宰相是可以坐著跟皇帝議事。宋太祖之後,你們都站著吧。別小看一站一坐的區別。在漢代時丞相來,皇帝得起來相迎,丞相走,皇帝起身相送。魏晉南北朝後可以坐著。元明清,你們都跪著吧。別小看一坐、一站、一跪,這標誌著君主專制達到頂峰。

    漢制,皇帝為丞相起,晉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乃立,元乃跪,後世從之。

    我先講一下漢唐宋的中央行政制席。在漢代實行的三公九卿制,三公即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即九個部門的長官,類似於後世的六部各部尚書。東漢也是三公九卿制,但這三公是司空、司徒、太尉。東漢跟西漢相比就是沒有了百官之首丞相,因為權力太大了。後來也嫌三公權力大,弄個尚書檯。三公只是名義上的最高行政長官。在漢代的制度規定國家大事都是由三公決定。因為東漢大多都是年幼的皇帝,不能處理政事。於是三公、大將軍、太傅錄尚書事。這個錄尚書事就是總領檯閣事。在漢代皇帝的詔書也是要有丞相和三公署名。

    凡國有大造大疑,(太尉)則與司徒、司空通而論之。國有過事,則與二公通諫爭之。

    雖置三公,事歸臺閣。自此以來,三公之職備員而已。然政有不理,猶加譴責。

    在三國魏晉南北朝時也是實行三公九卿制,三公逐漸由三省取代。比如諸葛亮以丞相官職開府,像魏延是丞相司馬、蔣琬是丞相長史。漢代三公開府都能闢任屬官,就是召一些官吏或者沒有官職的人來自已的幕府擔任官職。當然那些被闢的人也能拒絕。這一點在史書上有很多例子。比如曹操以司空(三公)官職開府,闢河內郡屬官司馬懿來司空府,司馬懿以自己有病推辭。漢魏晉南北朝還有高階官員給予開府之權,這個就是開府儀同三司。就是說擁有建立幕府的權力,標準按三公。比如大司馬、大將軍之類的高階官員。

    隋唐宋元,實行的是三省六部制。大體上還是跟漢魏晉南北朝。一些官員授予開府儀同三司的權力。在明朝時廢除了丞相制,也廢除了開府之權。很多人把明朝的內閣視為現代內閣,這是不對。沒有開府之權的內閣,怎麼能說成現代內閣,只有擁開府之權才更接近現代內閣。在漢代宰相的權力非常大,歷代被稱為宰相的官職很多。到了唐朝宰相不僅多,其權力已經大大不如以前。

    宰相之職,佐天子總百官、治萬事,其任重矣。然自漢以來,位號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新唐書》

    隋唐宋元的三省六部制,其實在以前的朝代就已經形成了。三省是指中書省、尚書省、門下省。中書省其職權是釋出詔書和政令。尚書省負責執行中書省的詔書和政令。門下省是負責稽核,認為不當,可能封駁。也就是說中書省決策,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執行。當然這三省也很多的權力職責。比如六部是歸尚書省管。

    我舉個宋朝的例子,宋太祖任命趙普為門下侍郎、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但是因為當時中書省沒有宰相,也就是說沒法審批蓋章。趙普講了這事,說沒法上任。宋太祖講你只管上任,我來審批。趙普回答講:“這是有關部門的職責,不是皇帝該做的事情。”宋太祖於是問翰林學士該怎麼辦。竇儀講:“現在皇弟擔任開封府尹,同平章事,就是宰相。”於是讓趙光義審批蓋章後,趙普這才上任。

    以普為門下侍郎、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中書無宰相署敕,普以為言,上曰:“卿但進敕,朕為卿署之可乎?”普曰:“此有司職爾,非帝王事也。”令翰林學士講求故實,竇儀曰:“今皇弟尹開封,同平章事,即宰相任也。”令署以賜普。—《宋史趙普傳》

    從漢代到唐元宋,政治制是差不多。比如唐代由中書省釋出詔書、政令,西漢是由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我前面講三省六部制在隋唐以前就存在,只是名稱和職責範圍大師不一樣。比如唐代的門下省是負責審批,唐太宗時要把徵兵年齡降低。當時擔任門下省長官魏徵就連續駁回數次。按照制度來講,沒有門下省署敕是不能發出去。中國古代制度是好的,但往往破壞規矩的是帝王。比如漢靈帝要處黨人杜密,太尉陳蕃拒絕在詔書籤署。靈帝乾脆把他免職,越過行政部門由太監去處置。

    歷代有作為的皇帝,他們所做主要事情就是加強中央集權削弱相權。漢武帝設定內朝,長官為尚書。漢光武帝削弱三公,設定臺閣(尚書省),其長官為尚書令。三公如果沒有加錄尚書事就是虛職。到了隋唐後沒有丞相,弄了一群宰相,三公連擺設都不算了。在宋代三省都成擺設了,設定了中書、樞密、三司管政、軍、財三大事務。

    明朝開國之初還是按照元朝的制度,由中書省統領六部。中書省長官為丞相,明太祖朱元璋設左右丞相。後來中書省左丞相謀反,朱元璋廢丞相制。把中書省的事情分別交給六部,長官為尚書,副手為侍郎。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什麼決策、審議都是皇帝負責,六部負責執行。朱元璋又設定殿閣大學士作為顧問。很多時候朱元璋自己決策,殿閣大學士也很難參與。

    自洪武十三年罷丞相不設,析中書省之政歸六部,以尚書任天下事,侍郎貳之。而殿閣大學士只備顧問,帝方自操威柄,學士鮮所參決。—《明史》

    這個朱元璋設定的殿閣大學士就是後來的內閣。明成祖、仁宣宗時內閣不再單是顧問,有票擬之權。等於這個內閣就是縮小版的中書省。這個票似就是寫下對某事的處理意見,交給皇帝審批即。但是明朝的後世君那有朱元璋那麼勤快,於是讓司禮監來做。這個司禮監是宦官機構,就是管理皇宮內的禮儀、差役等事。也就是說是一幫太監。由秉筆太監代替皇帝批紅。然後由掌印太監負責稽核蓋章。也就是說明朝內閣、司禮監就是綜小版的三省制

    然內閣之擬票,不得不決於內監之批紅,而相權轉歸之寺人(太監)。於是朝廷之紀綱,賢士大夫之進退,悉顛倒於其手。伴食者(指投靠太監的官員)承意指之不暇,間有賢輔,卒蒿目而不能救。—《明史》

    這樣的事情明成祖、仁宣宗他們也只能把這個權力交給太監。因為明太祖已經把話說死了。朱元璋在《皇明祖訓》中講秦朝開始設定丞相,不久就亡了。漢唐宋也是照舊設定,雖然有些是賢相,但更多的是小人,專權亂政。現在我大明朝罷丞相,由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部門,分理天下庶務。由朝廷總領,所以穩當。以後如果有人請設立丞相,全家處死。明朝的君主專制中央集權遠勝以往朝代。原本中書省的地方行政、地方軍政、地司法,交給三司。即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三司互不統屬,歸轄中央。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漢、唐、宋因之,雖有賢相,然其間所用者多有小人,專權亂政。今我朝罷丞相,設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分理天下庶務,彼此頡頏,不敢相壓,事皆朝廷總之,所以穩當。以後子孫做皇帝時,並不許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請設立者,文武群臣即時劾奏,將犯人淩遲,全家處死。—《皇明祖訓》

    很多人都講宋朝重文輕武,其實明朝重文輕武遠勝宋朝。宋代管軍事和調兵權在樞密院,正由文官擔任,副的有時讓武官擔任。明代也有,只不過後來改名為大督府。後又改名樞密院和統軍大元帥府。再後面更狠,一分為五。分別是中軍都督府、左軍都督府、右軍都督府、前軍都督府、後軍都督府。統稱五軍都督府。明代把選官、任命、調兵這些權分到吏部、兵部。連軍隊訓練都歸兵部。每次打仗就任命將軍為總兵,由兵部從各衛所調兵。打完仗後,將軍把官印交回來,軍隊則返回各自的衛所。這不就是將不識兵,兵不識將

    征伐則命將充總兵官,調衛所軍領之,既旋則將上所佩印,官軍各回衛所。—《明史》

    明代其重文輕武遠勝於宋朝。監軍由內臣擔任,提督的都由兵部尚書、都察史這些文官擔任。像經略、督師、總督、提督等,都是由文官擔任。在明代統兵打仗的大多都是文官出身,他們都是身兼文武數職。比如於謙是兵部尚書,但他又提督京營。比如王守仁官職是南京兵尚書。廣西叛亂,嘉靖下詔讓王守仁兼都御史、總督兩廣兼巡撫率軍平叛。比如明朝東南剿倭統帥是胡宗憲,其官職是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御史、總督七省軍務。

    在明代每次征伐都是由文官做統帥,他們的官職一般是兵部尚書(左右侍郎)兼都察院(左右御史),加經略、總督、督師等。在明代除了開國時,後面被為軍事家或者名將幾乎都是文官,武將非常之少。文官把武將的事做了,拼命的是武將,功勞都是文官。但是幾乎沒有人講大明王朝重文輕武。

    很多人講因為宋朝因為重文輕武和把禁軍集中在京師,所以敵人很容易突破邊關打進來。這樣講是不對,沒有去了解就自以為了解。宋代的禁軍最高峰時是八十萬,其他時間維持在五十萬左右。實際上宋朝的禁軍真正駐守京師的只有十萬左右,其餘駐守關邊和各地。每過一段時間就換防。其實北宋真正讓外敵打進來也就那麼幾次。一次是遼國,兩次是金國。敵人大舉來伐,一二十萬大軍,邊關防線上千里,那裡能擋得住。讓外敵打到京師,也就金國兩次。當時京師周圍禁軍只剩下三萬而已。

    太祖起戎行,有天下,收四方勁兵,列營京畿,以備宿衛,分番屯戍,以捍邊圉。《宋史》

    初制(北宋初年),殿前、侍衛馬步司三衙禁旅合十餘萬人。《續資治通鑑》

    明朝的重文輕武使得遊牧民族打進來太容易了。因為明朝的衛所制度並不成功。當年明太祖朱元璋認為自己設計的制度非常完美講:“吾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就是讓軍隊自給自足。全國三百多個衛所,在打仗時那麼拿起武器作戰,而平時則從事農業生產。在朱元璋認為歷代養軍負擔過重的問題完美解決了。嘉靖年間給事中管懷理上書指出衛所屯田的四個弊端。一是邊關經常要打仗戒備,所以很多時候根本不能去從事農業生產。二是也不給牛和種子。三是很多壯丁逃跑了,我自己種地,收成給自己發工資又要交稅,我還要去打仗賣命。四就是田地讓敵人佔據,根本沒有地可種。這樣一種情況下,管屯田的還有增收稅,扣掉月糧,按人數補稅。

    給事中管懷理言:“屯田不興,其弊有四:疆埸戒嚴,一也。牛種不給,二也。丁壯亡徙,三也。田在敵外,四也。如是而管屯者猶欲按籍增賦,非扣月糧,即按丁賠補耳。”—《明史》

    明朝的宗籓制度成為國家巨大負擔。在嘉靖年間的統計國家給宗籓諸府一年所費祿米是八百五十三萬石。要知道明朝一年的收入也就是兩千七百萬石左右。宗籓諸府的工資佔了國家收入的三分之一。在明朝只要是皇子都封親王,不降爵,世代為親王。降爵,父親是親王,繼承爵位的兒子就是郡王,孫子就是國公。不降爵,就是代代繼承的兒子都是親王,其他庶子降。像明朝魯王朱以海,明太朱元璋的十世孫。問題出在世代的第二代身上。每一代親王平均生個五六個兒子,長子繼承親王爵位,其餘兒子封郡王。十代之後就有五六十個郡王。郡王長子繼承郡王爵位,其餘兒子封鎮國將軍......。這還只是一支親王的情況。鎮國將軍的俸祿是千石,這已經是比肩一品官員。

    在嘉靖四十四年重新制定宗籓條例。俸祿七成、六成、八成發鈔(紙幣),三、四、二成發米。都知道紙幣這玩意兒,實際貶值非常歷害。明朝的官員工資本來就不高,五品以上只發兩成米,五品以下發三成米。像海瑞一年九十石工資,實際上只拿到不超過三十石。還經常拿貨物抵俸。這個物實際上不值那麼多,卻當那麼多。官員不去貪汙,怎麼生活。海瑞做知縣時,因其母過生日買了兩斤肉。這事成為特大新聞。就連總督胡宗憲都知道這事。胡宗憲對人講:“昨聞海令為母壽,市肉二斤矣。”

    在漢代沒有親王一說,皇子都是封王,一般以郡為國。漢武帝時實行推恩令,王位由長子繼承,其餘兒子封侯,土地由王國劃出。到了王國的地盤很小了。再往後也只分到鄉、亭。唐宋藩王都是降爵。唐宋兩朝宗親都是參與朝政,唐朝初還派皇子到各地兼任都督。宋朝的皇子不像以前的王朝,起步就是親王,其爵位升遷是靠熬和功勞。起步是國公,然後再升到郡王,最後受封親王。親王的子孫一降就降到國公。宋朝的皇子、宗室也是參與朝政,這有益於培養他們的能力。比如宋真宗在做韓王時,授檢校太保、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宋高宗封蜀國公時,授定武軍節度使、檢校太尉。

    明太祖朱元璋為加強君權還相對削弱皇太子的權力。很多人意淫朱標造反,朱元璋會非常高興,還怕他兵力不夠給派兵幫忙。這不是扯淡嗎?在漢唐皇太子有屬於自己的幕府體系,就是東宮府。當皇帝外出,皇太子監國,東宮府能完全代替內朝行政。當皇太子繼位,東宮府官屬是他強有力的支援。也有利於皇太子培植的勢力。但這個在明朝沒有了,朱元璋這樣子就是為了防止皇太子權力太大,畢竟前代可是不少皇太子造反事例。朱元璋的做法是東宮府屬官全部由朝中大臣兼任,這樣子東宮就失去獨立性。像左丞相李善長兼太子少師,右丞相徐達兼太子少傅、中書平章錄軍國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中書參政楊憲兼詹事丞、耿炳文兼左右率府副使,御史大夫鄧愈、湯和兼諭德,御史中丞劉基、章溢兼贊善大夫,治書侍御史文原吉、範顯祖兼太子賓客等。

    是時東宮官屬,自太子少師、少傅、少保、賓客外,則有左、右詹事,同知詹事院事,副詹事,詹事丞,左、右率府使,同知左、右率府事,左、右率府副使,諭德,贊善大夫,皆以勳舊大臣兼領其職。—《明史》

    很多人把朱標誇成史上權力最大的皇太子,那不過是一些人意淫而已。朱元璋之所以讓大臣兼東宮的官屬,美其名當我有事外出由皇太子監國時。當大臣彙報的事情,皇太子沒有聽從。你們肯定會講是東宮官屬誤導皇太子。這樣會激起矛盾,所以不設定了。一班人掛兩個牌子,從朱標開始明朝皇太子都沒有什麼權力。歷代的皇太子都有自己的屬官,而且會有很多官員投靠,畢竟是下一任皇帝。這樣皇太子擁有對抗君權的力量,比丞相威脅還大。朱元璋乾脆讓朝中大臣兼職。明武宗、英宗、憲宗繼位後為何用太監來對抗文官集團,因為他們根本沒有自己的班底。

    明太祖把歷代出現的問題方方面面都想法去預防。後宮、外戚、太監、權臣、武將防得死死得。朱元璋最喜歡做就是考察歷代一些威脅到君權的事情,然後設計種種制度來防範。一個人如果非常挑食是很容易得病。因為食物中有各種元素,挑食往往就會缺少一些元素。歷代都防著防那,往另一方面就出問題。漢朝在總結秦朝滅亡的原因之就是因為沒有強力的宗藩,所以劉邦分封劉氏子弟。到了文、景、武又開始打壓宗藩。西漢末讓人奪了天下。東漢因外戚、太監而亡。曹魏把外戚、太監、宗藩防得死死,結果讓司馬奪了天下。西晉分封宗藩,防範土族。結果因八王之亂導致西晉滅亡。朱元璋就是把別的都防了,就是沒有防到藩王。

    在朱元璋廢丞相制時講因為多小人。那個這個小人是誰任用?還不是朱元璋你自己。古往今來是賢君多還是昏君多,怎麼不把皇帝廢掉。後宮、外戚、太監這些為何能幹政和撐握大權,還不都是皇帝授予。東漢末年時袁紹建議何進招外將誅殺太監。曹操講:“閹豎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當假之權寵,使至於此......。”從曹操的話來看,太監能獲得權力還不是帝王授予。

    在曹丕當皇帝下詔不許後宮干政,後族的人也不許擔任輔政,不能封王侯爵位。如果有違背,天下共擊之。東晉孫盛對此評論講治理國家靠要憑藉俊傑輔佐,賢能品德的人參與治理。所以以前周朝的興盛,也有婦人參與......從前申伯、呂侯雖然是外戚,但他們有匡周室的功勞。如果以天下為己任,唯德才是而,就算是用親戚,也是大公無私。為什麼到排斥後族?兩漢未年,王道衰落,所以讓外戚憑受寵,只會禍亂。如果王朝到了衰落時,國家將亡。即使沒有如王太后和呂太后那樣的事,難道就不會有田氏代齊,趙高殺二世這樣的禍害嗎?後世的帝王看到這詔書,就會想起外戚毒殺皇帝的事。到魏文帝,於是徵發一概的命令,可以說是有見識的謬言,不是皇帝的宏議。

    夫經國營治,必憑俊喆之輔,賢達令德,必居參亂之任,故雖周室之盛,有婦人與焉。然則坤道承天,南面罔二,三從之禮,謂之至順,至於號令自天子出,奏事專行,非古義也。昔在申、呂,實匡有周。苟以天下為心,惟德是杖,則親疏之授,至公一也,何至後族而必斥遠之哉?二漢之季世,王道陵遲,故令外戚憑寵,職為亂階。於此自時昏道喪,運祚將移,縱無王、呂之難,豈乏田、趙之禍乎?而後世觀其若此,深懷鴆毒之戒也。至於魏文,遂發一概之詔,可謂有識之爽言,非帝者之宏議。

    我認為孫盛講的太有道理了,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防這防那,最終沒有防到另一個。朱元璋老防著武將,但就是沒有防藩王。如果不是朱元璋殺了那麼多文武,朱棣未必能成事。據野史朱元璋曾對皇太孫朱允炆講那裡有造反就讓你這些叔叔鎮壓。皇太孫朱允炆問那叔叔造反呢?朱元璋沒有回答。朱元璋在分封藩王時有大臣勸諫,朱元璋沒有聽從。但他也考慮到這個問題了。在《皇明祖訓》告誡諸王:凡古王侯,妄窺大位者,無不自取滅亡,或連及朝廷俱廢。蓋王與天子,本是至親。或因自不守分,或因奸人異謀,自家不和,外人窺覷,英雄乘此得志,所以傾朝廷而累身己也。若朝廷之失,固有此禍。若王之失,亦有此禍。當各守祖宗成法,勿失親親之義。但朱元璋忘了最無情帝王家。

    從朱元璋的《皇明祖訓》來看是有考察歷代所發生的問題,所以他設定制度時也防方方面面。朱元璋設想當國家有奸臣,親王誰備好軍隊等待皇帝的密詔,得到密詔後率軍征討。這明顯有問題了,如果皇帝處理不了奸臣,又如何能向藩王釋出命令。再者藩王完全可以講皇帝給自己下了密詔,朱棣就是這樣子做的。

    上書天子指泰、子澄為奸臣,並援《祖訓》「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則親王訓兵待命,天子密詔諸王統領鎮兵討平之」。書既發,遂舉兵。自署官屬,稱其師曰「靖難」。—《明史成祖紀》

    我覺得歷代帝王防這防那,沒有忽視根本問題。根本在於人心,四方歸心則天下安。像陳勝吳廣這樣的人,只是貧苦普通老百姓。帶著幾百人造反,這是縣武裝就能搞定的事情。為何附近郡縣紛紛響應加入,天下各郡縣也紛紛響應。一下壯大到數十萬人讓眾。不就是因為大家都苦秦久矣。陳勝吳廣這樣的數百人造反,在史書上都懶得記。如果在君賢臣良的時候,隨便一縣尉就能帶兵把陳勝吳廣滅了。

    在歷代所出現的權臣、外戚、太監、後族等專權干政,往往都是皇帝所造成。但也不盡是皇帝昏庸的問題,而是他們只能那麼做。像東漢的太監干政問題,皇帝面對強大的外戚,他能依靠誰拿回權力?還不是得依靠太監和新的外戚。漢宣帝中興之主,還不是大力扶持外戚對抗權臣。漢景帝能平七國之亂,還不是依靠外戚竇嬰的支援。

    歷代所出現的權臣、外戚、太監、後族,導致國家滅亡,往往是國家自身有問題。漢高文景武宣四位英明之主,不都有重用權臣、外戚、太監、後族。我想起周星馳電影《武狀元蘇乞兒》中皇帝跟蘇乞兒的對話。皇帝對蘇乞兒講:“你丐幫弟子數千萬,一日不解散,朕一日不安。”蘇乞兒回答:“丐幫有多少弟子,不是由我決定。而是由皇上你。如果皇上英明神武,令國泰民安,人人都有飽飯吃,鬼才願意當乞丐。”雖然是電影,我認為這個道理是對。

  • 3 # 辛沙

    中國封建制度的核心,是宰相制度。在明朝之前,不管皇帝如何專制,總有個宰相制度牽制著。宰相制度的核心,是皇帝釋出政令,必須有宰相副署,才能釋出,而當皇帝不能視事時,宰相卻可以單獨釋出政令,國家政治執行仍可正常。

    朱元璋十分專權而多疑,對於這種限制皇權的宰相制度十分討厭,於是利用藍玉案,宣佈永久取消宰相制度,權力集中於皇帝一身。朱元璋作為開國皇帝,十分勤勉,但他無法保證他的子孫會像他一樣勤勉。因而明朝多次出現了“斷頭政治”,皇帝不幹活了,不上朝了,由著一幫宦官們胡作非為,時間最長的達二十五年之久,這個是朱元璋無論如何都想像不到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剛入職領導加你微信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