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稜月若雪

    首先香雲紗的原料一般都是用當地人自己養大的蠶所吐出來的絲織成的原綢料。等把要染色的坯綢準備好後,就需要準備一個非常重要的物品,要用其達到染色的效果。而這個東西就是薯莨。用薯莨汁浸泡完坯綢後,再用順德當地河涌裡未被汙染的河泥把坯綢的一面全部塗抹,經歷發酵晾曬後,再將坯綢清洗晾曬,用青草地軟化,然後才是成品。

    這裡面的每一個環節,都最好是用本地的特產物品,比如本地蠶吐的絲,本地絲織的綢,本地綢染的薯莨汁,本地河泥包的綢。現在我們再來具體講一下香雲紗的製作過程。

    第一步:將準備好的坯綢進行薯莨汁的多次浸染。

    一般坯綢一定是要純蠶絲編織而成,把它們剪成20米左右一段準備好放在一邊,將薯莨壓碎分四次泡進水裡,得到濃度不一的四種薯莨汁液。再把準備好的坯綢先放進第一道最濃的薯莨汁中,浸泡攪拌均勻,再撈出曬乾,然後噴第二道薯莨汁後再曬乾,再噴再曬,重複多次。接著再把坯綢放進第三道薯莨汁中浸泡半小時,撈出曬乾,再泡再曬,重複多次後再用這道水用50度左右的溫水煮5分鐘左右,撈出曬乾。最後用第四道水再浸泡半小時坯綢,重複泡曬多次後,再煮一次曬乾後再泡半小時,然後撈出曬乾摺好。

    第二步:將經過薯莨浸染的坯綢準備好過泥。

    在完全遮光的地方把坯綢平鋪開啟,在向上的一面均勻地塗抹上從河裡掏出來的細膩乾淨的泥沙。只要薄薄的一層,塗抹完成後,將坯綢對摺後抬到平地上晾曬40分鐘左右。最後將這些過了泥的坯綢抱進河裡清洗。

    第三步:最後一次浸染薯莨汁並曬乾。

    洗乾淨河泥的坯綢,在草地上鋪平曬乾然後再放在薯莨汁裡浸泡半個小時,然後撈出來放到草地上曬乾。一直等到太陽快要下山時,等坯綢吸收了草地上的露水,慢慢變軟後,再將其摺疊起來。這就是成品。

    我們把這整個製作過程叫做“三蒸九煮十八曬”,整個過程長達半個月之久,製作出來的香雲紗質地有韌勁卻不失柔滑。一匹布正反有兩種顏色,一面黑亮,一面呈彩色或棕色。做出來的衣服穿著涼快,不會沾身,有垂感,還有一種特別的古樸美,被稱為面料中的“軟黃金”。

    而如今在順德的倫教鎮,有一個香雲紗博物館,香雲紗的製作也大多都在倫教完成,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去順德旅遊,並且體驗一次香雲紗的製作過程呢。

  • 2 # 素衣錦瑟

    有別於其他「精雕細琢」式的獨立手工技藝,製作香雲紗是集體勞動的藝術。一間作坊需要數十名工匠同時操作,才能保證一匹面料的順暢生產。

    香雲紗的製作不是封閉式的,而是與Sunny、泥土、植被、河水等自然元素密不可分。不可控的氣候條件,直接影響著香雲紗生產的週期與產量,這也使成品更加珍貴。

    薯莨

    從中草藥薯莨中提取紅褐色顏料的歷史可上溯1700年之久。最初嶺南人發現,用薯莨汁浸泡漁網,可使之更加堅固,後又用來為皮革、鞋靴染色。隨著明清時期廣東絲綢製造技術的高速發展,人們用薯莨汁浸染後的絲織品,即成為我們所說的香雲紗。

    侵染

    把已準備好的綢緞放入浸莨用的水槽中,用最濃的薯莨水(稱「頭過水」)浸過綢面,並不斷用手翻動。其濃度比例,只有為數不多的老師傅才懂,他們根據每天工作的進度和數量,隨時調節薯莨汁的濃度,這種調配全憑常年積累的實踐經驗。

    曬莨

    香雲紗製作需涉及到十幾項純手工操作,其中,以「曬莨」一環最為關鍵,卻也最為辛苦。七月裡炎熱的正午,太陽流火,正是辦公室裡的人們躲避酷暑的時分。但對於製作香雲紗的工匠們而言,這是每天最重要、最寶貴的工作時段。

    灑莨水

    綢匹曬乾後,用桶盛莨水噴灑到綢匹上,如是重複好幾遍,使染色更均勻。灑莨水的工匠有點像雜技演員,表演著某種行進間扎馬步的功夫。灑莨水後還要用蒲葉帚掃勻,工匠像手著畫筆一樣,在天地之間創作,畫面頗有意境。

    踢竹

    面料在草場鋪開後要用竹竿固定。待日曬充分,經驗豐富的匠人將竹竿收回。只需用腳向上一踢,竹竿即被納入臂彎,被稱為「踢竹」。輕巧的技術背後,是反反覆覆的辛苦訓練。

    卷綢

    整個曬莨場上可同時操作的布料最多可達百匹,每一匹長度在20米上下。要在短時間內鋪展與收納數量與體積如此龐大的布料,且要保證整齊,全仰仗「卷綢」的工夫。力量、速度、幅度,都需依靠經驗。展開的布料在匠人的操作下,只需十幾秒,即被重新摺疊齊。

    塗泥

    「塗泥」也稱「過烏」。如果說浸莨與曬莨,憑的多是對「火候」的把握與手上的功夫,那麼「塗泥」所靠的,是實實在在的體力。入行不久的年輕工匠,最先接觸到的多是這一環節。

    「塗泥」的畫面有著近乎集體舞蹈般的張力。因為是講求配合的多人操作,只要一個人跟不上節奏,整體的節奏都會被打亂,所以休息時間也要統一。對人的體力、耐力均有要求,十分辛苦。

    洗綢

    塗泥後的綢緞需再晾曬半小時,期間泥土中的礦物質與面料充分融合,而後以「卷綢」回收(如上文),被運至小河邊。年輕的匠人們跳入河中,將剩餘的河泥(此時已呈粉狀)洗淨。

    洗滌後的香雲紗需再經過約30分鐘的晾曬。此時香雲紗黑色的一面已然顯現。河泥中的礦物質,使為面料增添了如陶一般的光澤,成為香雲紗織物的正面。

    存放

    剛剛製作好的香雲紗需存放3—6個月後,才能進行後續操作。加上每年為數不多的生產時段,一匹香雲紗從開始製作到投入使用,需耗時近一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當了朋友之後回我資訊很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