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與天津市簽署進一步加強京津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聚焦十大重點領域發力,推動兩地創新資源、空間資源和政策資源互補共享,提升合作層次和質量。
協議確定的十大合作重點分別是:
在共建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方面,儘快出臺兩市支援科技園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建設高階創新要素聚集、產業特色鮮明、可持續發展的國際一流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園區。構建產業互補發展和功能合理的佈局。加大承接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轉移和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力度,繼續發展電子資訊、先進製造、節能環保等產業,建設高水平的研發轉化基地。鼓勵在京的科技服務資源在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投資或業務延伸。
在打造寶坻京津中關村科技城方面,支援企業落戶天津市寶坻區,享受天津市、區兩級相關優惠政策。加強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重點圍繞人工智慧與智慧製造、新能源與新材料、生物醫藥與醫療器械、高階裝備製造等領域,推進兩地產業對接。在社會管理、公共服務、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人才一體化、金融服務等方面創新合作機制,積極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努力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創新載體示範區。構建多方共贏的區域合作利益分配機制和高階人才交流合作機制。設立寶坻京津中關村科技城產業引導基金。加快推進國家級檢驗檢測中心專案建設。
在京津合作示範區建設方面,共同推進理順社會管理體制,鼓勵北京優質教育、醫療衛生等資源開展合作,將京津合作示範區打造成為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承載地之一、京津深化全方位合作的重要平臺、區域改革創新發展的試驗基地。
在“通武廊”區域合作方面,在區域交通互聯互通、產業對接合作和鏈條式發展、公共服務均等化、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等方面,創新機制、先行先試,著力打造武清京津產業新城,探索建立“通武廊”產業合作示範園區,研究解決跨行政區域城市公共交通服務供給問題。
在生態聯防聯治和能源供應保障方面,加快區域生態治理標準協同統一。深化區域大氣汙染防治協作機制,完善區域空氣重汙染預警和應急聯動長效機制。協同推進冬季清潔取暖工作,加快推進區域散煤清潔能源替代。協同保護水資源、改善水環境。持續推進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工程,繼續加強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合作和森林防火聯防聯控。
在交通互聯互通方面,加快實施京濱城際、京唐城際鐵路專案,確保按計劃建成投運。推動解決首都地區環線高速公路全線繞出北京市域問題。加快推進北京市通清路及天津市高王路的對接工作,力爭同步建成通車。開展北京市靠煙路與天津市馬營路道路工程專案前期研究,並做好專案對接,加快專案建設。推進交通運輸管理一體化。深化京津交通應急聯動合作。
在產業和科技創新合作方面,加快實施《加強京津冀產業轉移承接重點平臺建設的意見》,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基金設立,引導支援多領域多層次協同創新,共同推動建設一批產業技術研究院和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著力打造協同創新共同體。推動北京科技型企業在天津設立分公司或生產基地,引導天津領軍企業及領軍培育企業在京設立研發機構,共建一批具有特色優勢的聯合實驗室或協同創新中心,促進科技成果跨區域孵化、轉移轉化與推廣應用。
在改善營商環境方面,推進“放管服”改革,加快建立行政許可事項審批協作機制,精簡行政許可事項。建立企業投資專案統籌協調機制,依法依規精簡前置審批事項。推動政策統籌銜接,建立區域統一的社會信用體系和獎懲聯動機制。探索建立聯合協商和聯合執法機制,開展跨地域執法協作。推動區域金融、技術和資訊、產權、人才、土地等市場一體化。
在旅遊合作方面,建立統一的區域旅遊營銷聯盟,聯合推出跨區域的精品旅遊線路。推進《京津冀運河旅遊觀光帶規劃》編制和落實,打造京津冀運河旅遊“黃金走廊”。深化京東休閒旅遊示範區建設。最佳化境外遊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推動實現京津離境退稅互聯互通。推出適用144小時過境免籤政策的跨區域旅遊線路。
在對外開放方面,發揮天津港口資源優勢,為北京打造便捷出海口。深化天津港口與北京各物流基地開展物流合作。支援北京平谷國際陸港拓展業務,建設以冷鏈物流為重點的特色口岸。推進兩地國際貿易單一視窗互聯互通,共享共用。支援北京複製推廣天津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加強開放型經濟合作,發揮兩市各自享有的先行先試等制度創新優勢,研究推動政策延伸互享機制。共同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展會。攜手開拓境外服務外包市場。共同推進兩市企業加快“走出去”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北京市與天津市簽署進一步加強京津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聚焦十大重點領域發力,推動兩地創新資源、空間資源和政策資源互補共享,提升合作層次和質量。
協議確定的十大合作重點分別是:
在共建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方面,儘快出臺兩市支援科技園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建設高階創新要素聚集、產業特色鮮明、可持續發展的國際一流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園區。構建產業互補發展和功能合理的佈局。加大承接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轉移和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力度,繼續發展電子資訊、先進製造、節能環保等產業,建設高水平的研發轉化基地。鼓勵在京的科技服務資源在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投資或業務延伸。
在打造寶坻京津中關村科技城方面,支援企業落戶天津市寶坻區,享受天津市、區兩級相關優惠政策。加強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重點圍繞人工智慧與智慧製造、新能源與新材料、生物醫藥與醫療器械、高階裝備製造等領域,推進兩地產業對接。在社會管理、公共服務、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人才一體化、金融服務等方面創新合作機制,積極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努力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創新載體示範區。構建多方共贏的區域合作利益分配機制和高階人才交流合作機制。設立寶坻京津中關村科技城產業引導基金。加快推進國家級檢驗檢測中心專案建設。
在京津合作示範區建設方面,共同推進理順社會管理體制,鼓勵北京優質教育、醫療衛生等資源開展合作,將京津合作示範區打造成為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承載地之一、京津深化全方位合作的重要平臺、區域改革創新發展的試驗基地。
在“通武廊”區域合作方面,在區域交通互聯互通、產業對接合作和鏈條式發展、公共服務均等化、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等方面,創新機制、先行先試,著力打造武清京津產業新城,探索建立“通武廊”產業合作示範園區,研究解決跨行政區域城市公共交通服務供給問題。
在生態聯防聯治和能源供應保障方面,加快區域生態治理標準協同統一。深化區域大氣汙染防治協作機制,完善區域空氣重汙染預警和應急聯動長效機制。協同推進冬季清潔取暖工作,加快推進區域散煤清潔能源替代。協同保護水資源、改善水環境。持續推進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工程,繼續加強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合作和森林防火聯防聯控。
在交通互聯互通方面,加快實施京濱城際、京唐城際鐵路專案,確保按計劃建成投運。推動解決首都地區環線高速公路全線繞出北京市域問題。加快推進北京市通清路及天津市高王路的對接工作,力爭同步建成通車。開展北京市靠煙路與天津市馬營路道路工程專案前期研究,並做好專案對接,加快專案建設。推進交通運輸管理一體化。深化京津交通應急聯動合作。
在產業和科技創新合作方面,加快實施《加強京津冀產業轉移承接重點平臺建設的意見》,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基金設立,引導支援多領域多層次協同創新,共同推動建設一批產業技術研究院和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著力打造協同創新共同體。推動北京科技型企業在天津設立分公司或生產基地,引導天津領軍企業及領軍培育企業在京設立研發機構,共建一批具有特色優勢的聯合實驗室或協同創新中心,促進科技成果跨區域孵化、轉移轉化與推廣應用。
在改善營商環境方面,推進“放管服”改革,加快建立行政許可事項審批協作機制,精簡行政許可事項。建立企業投資專案統籌協調機制,依法依規精簡前置審批事項。推動政策統籌銜接,建立區域統一的社會信用體系和獎懲聯動機制。探索建立聯合協商和聯合執法機制,開展跨地域執法協作。推動區域金融、技術和資訊、產權、人才、土地等市場一體化。
在旅遊合作方面,建立統一的區域旅遊營銷聯盟,聯合推出跨區域的精品旅遊線路。推進《京津冀運河旅遊觀光帶規劃》編制和落實,打造京津冀運河旅遊“黃金走廊”。深化京東休閒旅遊示範區建設。最佳化境外遊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推動實現京津離境退稅互聯互通。推出適用144小時過境免籤政策的跨區域旅遊線路。
在對外開放方面,發揮天津港口資源優勢,為北京打造便捷出海口。深化天津港口與北京各物流基地開展物流合作。支援北京平谷國際陸港拓展業務,建設以冷鏈物流為重點的特色口岸。推進兩地國際貿易單一視窗互聯互通,共享共用。支援北京複製推廣天津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加強開放型經濟合作,發揮兩市各自享有的先行先試等制度創新優勢,研究推動政策延伸互享機制。共同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展會。攜手開拓境外服務外包市場。共同推進兩市企業加快“走出去”參與國際市場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