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10267313719

    姓名:張娟娟  性別:女  籍貫:山東青島萊西市  民族:漢族  生日:1981.1.2  身高:1.69米  體重:63公斤  專案:射箭  個人愛好:音樂、看書  教育背景:大專  註冊單位:山東運動經歷  1995年7月11日在青島市體育運動學校開始接觸射箭,教練曲月鐸:1996年9月進入山東省射箭隊,教練王國章:2001年進入國家隊,教練楊昌勳。   在2001年9月舉行的第41屆世界射箭錦標賽上,中國女子射箭隊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獲得團體金牌。這是中國射箭隊首次在世界大賽上拿到團體金牌。而在12月舉行的亞洲射箭錦標賽上,小將張娟娟獲得了女子反曲弓個人冠軍,一舉打破了中國女子射箭長期以來逢韓不勝的歷史。張娟娟也以其出色的表現獲得了2001年首屆中國電視體育最佳新人獎的提名。  如今的張娟娟已經成為中國女子射箭隊的領軍人物。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張娟娟在1/4決賽、半決賽和決賽中連勝三位有著夢之隊之稱的南韓選手,其中包括衛冕冠軍樸成賢、世界紀錄保持著尹玉姬,奪得中國射箭史上第一枚奧運金牌。歷史成績  2001年世錦賽團體冠軍、個人第八,亞錦賽個人冠軍;  2002年亞運會團體第三名、個人第四;  2003年世錦賽個人第五、團體第七,亞錦賽個人第四、團體亞軍;  2004年雅典奧運會女子團體銀牌;  2006年世界盃總決賽個人冠軍;  2007年世界盃英國站個人亞軍;  2008年北京奧運會女子個人金牌、團體銀牌。主要紀錄:  2003年 鄭州 全國錦標賽 全國70米雙輪排名團體紀錄 1963環  2003年 緬甸 亞洲錦標賽 全國單輪全能(團體) 4044環 成長經歷  “娟娟從小是個內向的孩子,話不多,能吃苦,骨子裡有一股天生不服輸的韌勁。”  娟娟自入青島射箭隊後就很少回家,只能靠寫信和打電話聯絡,訓練很忙也很刻苦。從農村長大的女孩有一種可貴的樸素,這幾年她從不買化妝品,攢了錢就寄到家裡供弟弟上學,小小的年齡便相當成熟、懂事。  娟娟長到14歲的時候,尚不知射箭是怎麼回事,但命運偏偏來敲響大門。娟娟最早學的是鐵餅、鉛球和標槍。她的長相、骨架都像爸爸,肩寬體壯,像個男孩。  女兒“從小就長得棒實”。到小學五年級,娟娟就長到了1米64,被萊西體校錄取,教練選了去擲鐵餅。時間不長,教練又說:“你去練個輕鬆的吧。”當時,萊西體校沒有射箭這一項,張娟娟被高秀英教練看中,開始練射擊,為將來練射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後來,她遇到青島市射箭隊教練曲月風。曲月風問她願不願意練射箭?“射箭是啥呀?”那時的她還不知道射箭是什麼呢。“練就練吧!”直到最後她又隨射箭教練王國章訓練。所以,娟娟有時說:“不是我選的射箭,是射箭選擇了我。”  其實,射箭這項運動,在我們國家並不普及,但卻有它的神奇之處,就是很多人一練就會“上癮”,越練越離不開。娟娟就是這樣迷上了射箭,而且一發不可收拾。射箭,也成為娟娟一生的夢想和情結。  娟娟開始訓練的那天是1995年7月的一天。第一天練射箭,滿懷好奇的她壓根連弓的影子都沒看到,一整天做的就是擺射箭的姿勢。第二天,仍然沒有弓,教練給她們的是一根皮條,練力量。後來一根皮條換了兩根,再過些天變成了三根。每天她們就是那麼分腿一站,然後拉“皮條”。不時有脆響的“啪”聲,那是教練彎腰給她們拍腿上的蚊子。有的隊員不愛練,教練就拿了張弓,給那些聽話的隊員試試。一張弓要一萬多元錢,在當時的運動隊裡很珍貴。透過這種方式,教練給那些不聽話的隊員小小的懲罰。  懷著珍惜的心情,娟娟也試了,拉不開,開始有些浮躁的心就又踏實下來。每天都是拉弓訓練,一天拉開弓300多次,拉開了還得停住,剛開始還行,次數多了,停住弓的時候胳膊直抖,實在撐不住了想往回縮,就會聽到教練“拉回去”的吼聲。這時候娟娟的淚水在眼眶裡直打轉。有時她往家裡打電話說太累了,也曾經灰心過,父母就跟她說,“咱農家娃連這點苦都吃不消還能幹啥”,“就好像推小車爬坡,只能進不能退”。從那以後,她再也沒打退堂鼓,有一次,還特地打電話和父母說:“爸媽,我懂事了,你們等我的好訊息吧!”  人生難免會有挫折。到省隊不久,張娟娟就犯了射箭運動員獨有的“黃心病”,只要一瞄到箭靶的黃心(9環和10環),弓就晃動。很多射箭運動員因為過不了“黃心病”這一關而“夭折”。但娟娟是好樣的,在王國章的耐心指導下,硬是挺了過去,為改掉這“黃心病”竟下了兩年多的苦功。  1996年6月,在學箭一年後,張娟娟參加山東省“希望杯”射箭比賽就拿了冠軍。那次比賽設了單項距離獎、全能獎等共10個獎項,她一個人拿了8個。頒獎儀式上,獎是一項一項發的,她領了一個又一個,有時,還沒走回去,廣播裡就又傳出她的名字。末了,脖子上沉甸甸地掛了8個獎牌。  在張娟娟家的客廳裡,擺滿了獎盃和獎牌,將相簿裡微笑著的張娟娟襯托的更加美麗。  2001年9月份在北京舉行的世界射箭錦標賽,是娟娟第一次參加世界高水平比賽,也是娟娟第一次作為國家隊員參加比賽。和她一起參賽的,有獲得過亞特蘭大奧運會女子個人銀牌的何影,有參加過悉尼奧運會的楊建平。要知道,1996年何影拿奧運會銀牌時,娟娟還僅參加過省裡的“希望杯”賽呢。娟娟說,大姐姐們有很多優秀的地方值得自己學習。而這次參加世錦賽,來自南韓、義大利、俄羅斯等更多高手,是她的對手,也是她的老師。  在女子個人賽中,中國隊中只有娟娟打進了前八名。當時隊裡的“任務”是在世錦賽上奪取獎牌,對她抱有很大的希望,可爭取前4名的淘汰賽中,娟娟的第3支箭射出時,箭尾突然意外脫落,失去平衡的箭斜著飛向箭靶,只中了3環。這一支“遠箭”,使娟娟痛失良機,排名第八。面對失利,娟娟說,這對她應該是一種激勵,她相信只要更認真、更刻苦地訓練,能和她們一樣好。  娟娟是個說到做到的姑娘,正如她對自己的要求一一干什麼都要幹好。打團體淘汰賽的時候,很多知情人,包括隊友、教練都對娟娟捏了一把汗——個人賽意外失利後,她的壓力太大了,她能行嗎?而娟娟卻似乎早把前兩天的事甩到一邊,神情專注地打比賽。雖與何影、楊建平比,她的表現不是最出色,但她付出了自己的最大努力。張娟娟和隊友一起,奪得了團體冠軍,但她沒有滿足。她知道,對中國射箭來說,世界冠軍固然重要,但還不夠,中國射箭需要奧運獎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男人喜歡聰明的情人還是笨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