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四奶奶i

    前蘇聯境內的自治共和國之一,1934年1月15日車臣和同屬俄羅斯聯邦的印古什自治州合併為車臣-印古什自治州,1936年12月5日改名為車臣-印古什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後於蘇聯解體後,分別建立車臣共和國和印古什共和國,是一個歷史時代的產物,成為了歷史名詞。但由於兩地用共同的信仰的地理歸屬,且都有車臣游擊隊活動,又是也統稱為車臣-印古什地區。

    車臣共和國位於俄羅斯聯邦西南部高加索山脈的北側,南面與喬治亞隔山為鄰,北同俄羅斯的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接壤,面積近2萬平方公里。

    車臣佔據的地理位置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它不僅連線著俄羅斯同南高加索三個共和國的石油管道和鐵路幹線,而且同周圍幾個穆斯林人口比例很大的共和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人口與民族

    車臣共和國有人口120多萬(1994年)。

    主要民族:以穆斯林族為主,信奉伊斯蘭教,還有俄羅斯族。

    首府

    格羅茲尼,人口40.1萬(1989年)。

    1997年1月23日,車臣總統揚達爾比耶夫宣佈,為紀念焦哈爾· 杜達耶夫而將車臣首府格羅茲尼更名為焦哈爾—加拉,1998年3月25日車臣議會批准這一決定,但外界媒體仍用格羅茲尼這一名稱。

    工業農業

    石油開採、石油加工、化學、機器製造、建築材料、食品、木材加工等。

    種植小麥、水稻、玉米、大麥、向日葵、甜菜、蔬菜。還有園藝業和葡萄種植業。

    簡史

    有關車臣人的最早記載是在7世紀初以前。車臣人素以英勇善戰著稱,民族意識極強。在十九世紀上半葉,沙俄經過40多年的高加索戰爭,才於1859年把車臣併入沙俄帝國版圖。在蘇維埃政權時代,車臣自治區於1922年11月30日成立,屬俄羅斯聯邦。

    1934年1月15日車臣與其西鄰的印古什自治區合併成立車臣-印古什自治區,1936年12月5日改為加入俄羅斯聯邦的自治共和國。1944年,蘇聯政府以車臣人同德國侵略者合作為由,把車臣人強行遷出家園,直到1957年車臣才恢復民族自治。

    政治:1990年,代表車臣民族的杜達耶夫將軍當選為蘇聯全國代表大會執委會主席。1991年“8·19”事件後,杜達耶夫於同年9月6日推翻了當地的蘇維埃政權,一個月後當選為車臣總統。1991年11月,車臣宣佈成立獨立的共和國,杜達耶夫任總統。1992年1月20日,俄議會透過決議,同意車臣自治共和國升格為車臣共和國。杜達耶夫執政後,一直採取與俄羅斯政府對抗的行為。

    從1994年12月開始,俄羅斯聯邦當局對車臣採取軍事行動,至1995年4月經歷了4個多月的殘酷戰爭。1995年4月5日,俄軍奪取了杜達耶夫支持者佔據的最後兩個重要基地古傑爾梅斯市和沙利市,這意味著車臣境內已不存在發生大規模武裝衝突的“策源地”。戰鬥從城市轉向農村、森林和山區。

    俄在清剿車臣非法武裝的同時,還進行在車臣建立符合俄憲法的權力機關的工作。1994年底成立的民族復興政府於1995年1月5日進入車臣開始工作,由車臣的印古什人哈吉耶夫擔任政府總理。1月9日,俄軍佔領車臣“總統府”。3月23日,葉利欽再次簽署命令,在車臣成立共和國民族和睦委員會,促進在車臣建立符合憲法的權力機關。

  • 2 # 可為603

    車臣人自稱“納赫喬人”,即“平民百姓”的意思。車臣人在13世紀遭受蒙古-韃靼人的侵俄羅斯聯邦車臣共和國旗幟襲,14世紀末又遭到中亞帖木兒帝國軍隊的蹂躪。

    直到15至16世紀金帳汗國解體後,車臣人才開始從山區向平原遷徙。16至19世紀,伊斯蘭教開始傳入車臣。

    在17至18世紀之交,車臣開始成為波斯、奧斯曼、俄羅斯三大帝國爭奪的物件,此後車臣經歷了長達兩個多世紀的血腥殘酷的戰爭。

  • 3 # 使用者7813601648434

    車臣共和國是俄羅斯聯邦其中的一個自治共和國,位於北高加索山區。俄羅斯人被人稱作戰鬥民族,而車臣人性情彪悍,則被人稱作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民族。


    19世紀初,俄羅斯帝國沙皇對北高加索進行收服,於1829年引發全面戰爭,是為高加索戰爭。伊斯蘭教領袖人物加齊穆罕默德在高加索戰爭中為了抵抗俄國,組成車臣尼亞即後來的車臣。1859年失敗的車臣地區併入帝俄版圖。1867年,俄國對車臣人開始大規模施行暴政,激起大規模反抗,車臣地區復亂,車臣人分化成親俄和抗俄兩大派別,1877年大部分抗俄之車臣人投降,車臣人再度統一,1881年開始工業化,車臣地區基本穩定,未曾再現大規模暴亂。


    蘇聯成立後車臣地區成立車臣自治州,由於在二戰中,部分車臣人試圖與德國軍隊合作謀求獨立,1944年,在斯大林領導下的蘇聯政府以車臣人同德國侵略者合作為由,將幾乎整個車臣民族強行遷出家園。並撤消了車臣的自治共和國地位。直到1957年赫魯曉夫執政時期,允許車臣人迴歸,車臣自治共和國方才得以恢復。


  • 4 # 相生橋上的光輝

    車臣的最早記載是在7世紀初以前。“車臣人”這一稱呼最早源自阿爾貢河邊的“大車臣”這一村莊的名稱,以後逐漸成為車臣民族的族稱。車臣人自稱“納赫喬人”,即“平民百姓”的意思。

    1936年12月5日改名為車臣-印古什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後於蘇聯解體後,分別建立車臣共和國和印古什共和國,是一個歷史時代的變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世界盃的晉級方法和計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