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總探長

    印度種姓制度的推理,我看好多人都是說印度種姓制度將民眾分為四等,基本上屬於社會群體地位的分類。

    很多人並沒有說,印度的種姓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印度種姓制度的形成

    印度種姓制度的形成源於雅利安人的入侵。

    但有一段很重要,雅利安人在入侵的時候,帶來了這個種族的原始宗教,也就是雅利安人族群眾地位最高、最有話語權的社會群體。

    ---祭祀貴族。

    與祭祀貴族並存的,還有常年征戰,在戰爭中享有特殊軍事地位的軍事貴族。

    這兩大社會群體,基本構成了雅利安人的統治階級。

    當然,以我們尋常的視角去理解這場關於古印度的對外侵略,作為一個外來族群,想要徹底征服一個原生的族群,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解決這一切的辦法,就是聯合當地的群體。

    大白話就是,利益共享。至於被犧牲掉的群體,大家都是聰明人,想必會明白,誰會成為古印度社會最終的犧牲品。

    雅利安人進入印度,進而統治印度之後,為了強化自己在當地的統治地位。開始對印度構建新的社會架構,這種社會架構就是後來臭名昭著的“種姓制度”。

    當然,雅利安人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並且利於自己族群在新地盤上的統治地位,在祭祀貴族、軍事貴族這兩個高貴群體中,也融入了印度原生的祭祀貴族和軍事貴族。

    所以,種姓制度的本質,其實就是印度和雅利安人那些高高在上的貴族,以犧牲、壓迫底層百姓為代價,高階貴族雙向妥協、聯合作惡,以社會制度形式將自己在社會階層中的地位固定下來。

    印度種姓制度的發展

    印度種姓制度的最終形成,也並非是社會上層政治框架的設計不妥的原因。因為雅利安人入侵後,因為和古印度當地祭祀貴族、軍事貴族的雙向妥協,政治框架的設計相對來說比較柔和,並沒有極端劃分社會階層,只是重點強調了祭祀貴族和軍事貴族這兩個群體的社會地位。

    這兩大群體基本掌握著國家的政治(當時表現為祭祀貴族夜觀天象時的話語權)、軍事(對外戰爭的軍事領導權)、經濟(掌握社會經濟命脈)。

    所以,印度種姓制度在形成前期,幾乎是祭祀貴族、軍事貴族並存,並輔以底層民眾,三種基本的人群。但是到了後來,這種邏輯思維漸漸影響、滲透了印度的每一位人民心中。

    那時候,只有特權階層,職業劃分也不規定,底層的群體性職業也幾乎是互通的。但是隨著祭祀貴族、軍事貴族無形中和底層民眾的動態割離,印度社會的底層群體思維方式上開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古印度隨著耕地面積的擴大,經濟的發展,出現大量的手工業者。

    手工業者如何從底層民眾中脫離出來。其實這是一個有意思的話題。

    因為大家的起點都一樣,都是靠種地為生。但是,這個群體始終有聰明人,種地的農民假如種了玉米,有些農民只懂得買玉米。但有些人會想著賣一部分,自留一部分當來年的種子,另一部分則靠自己的手工做成糯玉米、爆米花售賣。

    這部分利潤大多時候,因為有了手工的參與,會比直接售賣玉米多一部分利潤。整個農業社會群體,如果想要脫離出來,幾乎都是走這樣的路子。

    不僅是古印度,包括中國、英國、法國、德國的原生農民群體,幾乎都以此種方式從農業群體中脫離出來,成為手工業者。

    而手工業者再度進化,就是我們今天見到的工業。折射在每一個人身邊,就是一座又一座的工廠。

    當印度的手工業者漸漸成型的時候,印度底層社會框架同步發生變化。

    也就是說,因為上層社會架構的無形建立,印度底層的民眾也開始相互看不上自己。具體表現為不同行業的群體,相互排斥、相互擠壓。

    修水管得看不起掏廁所的,掏廁所的看不起種地的。

    底層社會群裡自行欺壓思潮愈加猛烈。

    所以,印度的種姓制度發展出現了異化,最終原來的祭祀貴族、軍事貴族以及社會底層自動分化形成兩股另外的勢力,基本上是手工業者和務農者的階層分離。

    此時此刻,印度的種姓制度基本成型。

    祭祀貴族→最為高貴的婆羅門

    軍事貴族→第二高貴

    手工業者→吠舍

    最底層、毫無技術含量工種的群體→首陀羅

    在這四大社會群體中,祭祀貴族婆羅門成為社會地位最高的群體。

    印度最高種姓婆羅門有多牛?

    印度種姓制度形成之後,基本定型。隨後幾千年歷史中,雖有變化,但是社會階層框架的基本建立,已經固化了大多數人的思維。

    印度最高種姓婆羅門也因此始終享受著至高無上的尊榮。

    我們常說,印度種姓制度是對社會職業的劃分,那些有地位的職業,自然有豐厚的工資,也有有無尚的權力。

    但本質上,關於這一群體的具體表現就是社會資源的特有、專有。這些特有、專有屬性又具體表現在權力、職業、醫療、教育諸多領域。

    以今天的視角來看,社會資源是什麼?優秀的社會資源,譬如醫療、教育,你自己只要有錢,就可以享受到。但是對於印度的婆羅門而言,這些資源是專有的,其他的種姓即便有錢,對不起,你享受不到。

    印度有很好的教育,但並不意味著你有錢就可以讀,整個社會的資源對於婆羅門姓氏而言,叫做“專屬享有、特有享受”,其他種姓即便有錢也無法享有。

    因為,這些社會最為優秀的資源,只屬於最高種姓婆羅門。

    這些人在出生的時候,就有專門的軍隊守護,避免出現意外。而且整個社會中,婆羅門無需納稅,也就是你賺多少錢都是你的,沒有必要向國家繳納賦稅。

    換句話說,婆羅門最高種姓只享受國家福利,享受國家權力,不需要承擔一切義務。所有國家的福利全部向他們開放。而且這種開放屬於專屬開放,專屬享用。

  • 2 # 純鈞RHGL

    印度四大種姓,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加上一個無種姓的達利特,被稱為“賤民”。

    這是吠陀時代後期,按神話劃分的,根據是《梨俱吠陀》,四個等級是由吠陀時代的神們在分割原始巨人的身體部位時所制定劃分的,婆羅門對應的是嘴部,剎帝利氏對應的是臂部,吠舍對應的是腿部,首陀羅對應的是足部。

    其實印度憲法已經廢除了種姓制度。

    不過沒人在乎,憲法上雖然那麼寫,寫了也白寫,大權還在高種姓人群裡掌握著,視憲法如無物。

    婆羅門相當於有“免死金牌”。他們不僅生下來就是貴族,更關鍵的是,婆羅門犯下的所有罪行都能免於遭受死刑和肉刑。而且,他們理所當然地接受他人的供奉。

    婆羅門作為宗教的最高掌權人,在印度這個宗教色彩強烈的國家無疑有著最高的話語權。

    只有婆羅門才有資格直接聆聽神諭,並根據神諭對人進行賞賜和懲罰。

    其他人可以透過向婆羅門奉獻來消除自己的罪孽,而婆羅門最喜歡的供品是土地,所以一幫迷信分子為了“消除自己的罪孽”不斷把自己的土地奉獻給婆羅門,導致今天的婆羅門全都是大地主。

    他們有權、有錢、有一幫發燒友小弟願奉獻一切為他們賣命,他們還凌駕於法律之上。

    這就是印度的婆羅門,印度人自己給自己找的祖宗。

    但實際上,“婆羅門”與“婆羅門貴族”並不一樣。

    其實真正的婆羅門都是一幫極端迷信狂熱者,整天扎到神殿裡生蘑菇,還算安生。

    只有“婆羅門貴族”,換句話說,是頂尖人物的七大姑八大姨三叔四嬸二大爺,他們這些受宗教制度蔭惠但基本上不參與宗教事務的閒人,才是作惡的主力。

    婆羅門也不能橫行整個印度,只能橫行大半個印度。另外小半個印度,他們去了就會被人拍成扁的。

    婆羅門的超然地位只在印度北部、中部、西部有效。

    而在印度東南部的泰盧固人和泰米爾人聚居區,婆羅門啥也不是。那邊的人既不是印度斯坦人,也不怎麼信印度教,而且還相當反感印度教。

    還有旁遮普地區。……這麼說吧,巴基斯坦的主要民族就是旁遮普人,你明白沒有?他們與印度斯坦人那就是解不開的仇疙瘩了。婆羅門若敢於踏上旁遮普人的土地,只要打不死,就往死裡打。

    就算在印度,婆羅門也有惹不起的人,借他們一萬個膽子都不敢惹。

    主要是衝突邦的西穆斯林地區。你也知道,論打架,伊斯蘭教還沒怕過誰。婆羅門若敢到伊斯蘭教地盤上擺架子,穆斯林就敢把婆羅門打到基因突變,神仙下凡都認不出來他們原本是誰。

    當年婆羅門也的確曾到穆斯林地盤上作威作福,他們耍一次,穆斯林就炸他們一次。印度那個所謂的“聖雄”甘地,就是因為在伊斯蘭教與印度教衝突中反對大屠殺而被激進分子刺殺的。不過倒黴的是,甘地還是被印度教信徒給刺殺的。

    西穆斯林地區那幫人沒啥別的辦法,但是他們可以讓一切婆羅門教曾經的痕跡在地球上消失,因為他們敢於使用比房子還大的炸彈。

    直到今天,克什米爾地區和東北六省那邊依然征戰不休。婆羅門只在自己的地盤上發威,萬不敢惹穆斯林大爺。這幫大爺的戰鬥力明顯高於婆羅門對神的崇敬。

    如今的婆羅門地位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他們手裡有大片的土地和資源,卻不肯好好開發,尤其他們的一些舉動也給國外的商業集團造成了阻礙。

    得罪了比如美國的財閥,會是什麼下場?

    所以近年來,不知道為什麼,婆羅門的人口數量似乎下降了不少。很多婆羅門貴族乾脆不在印度待著了,都出國了。有家不敢回,不知道為什麼。

  • 3 # 澹奕

    地位高是真的,但牛卻未必,印度街頭那些衣不蔽體的苦行僧,有不少就是婆羅門。

    印度當年脫離英國的時候,就把種姓制度從憲法當中給廢除了,但這玩意兒在印度存在了幾千年的時間,不可能說廢除就能廢除,直到今天印度現實當中,還是處處能見到種姓。

    原本的古印度文明是沒有種姓制度的,也就是印度河文明時期 ,可後來雅利安人越過開伯爾山口進入了南亞次大陸之後,將自身的“瓦爾那制度”也一起帶了過去。

    雅利安人是外來者,而印度本土就有很多的原住民,必須要加強統治。

    印度教經典當中還宣稱,前三個等級的種姓可以重生,首陀羅沒有資格。

    古時候的印度跟歐洲有點類似,即便現在也是,那就是宗教的力量非常強大。

    根據印度自身公佈的資料,印度所有的婆羅門加在一起,大概也就佔總人口的不到5%,而剎帝利大概佔到10%,也就是說整個印度,不到15%的人才是真正的高種姓。

    以前的高種姓有各種特權,可後來法律當中,種姓制度被廢除了。

    印度平時那些極度富有、有權有勢的高種姓,通常都是剎帝利,而印度那種非常厲害的人當中並沒有太多婆羅門,畢竟婆羅門原本就是宗教祭司出身的群體。

    婆羅門的優勢在於掌握土地、知識,並且擁有非常高的地位,但如今卻並不強勢。

    實際上,印度的那些大富豪,或者是那種手握大權的人物當中,很少能見到婆羅門,但是那些非常有文化的人,還有各大宗教首領等人物,婆羅門隨處可見。

    此外,土地私有的印度,全國將近三成的土地都掌握在婆羅門群體的手中。

  • 4 # 我愛林姐姐

    我在網上看過一個影片,讓我看到了印度種族的優越感。

    在一個鬧市裡,幾個混色人種在長桌上吃飯,我想應該是吠舍或者首陀羅。

    他們在快速地扒拉著眼前的米飯和印度獨有的熬製的醬汁。

    此時一個年輕人隨意地走到了長桌盤把一個正在吃飯人的飯碗扔進了垃圾桶。

    碗裡雖然還有一大半的米飯沒有吃完,但吃飯的那個人抬頭望了望對方,卻沒有呈現出非常生氣的樣子,只是站起身繞到了柱子那邊,看了眼鏡頭,那雙眼睛讓人看著生憐,沒有憤憤不平,沒有嘖有煩言 。

    而此時的扔掉飯碗的那個人,則笑嘻嘻地走到鏡頭,剛才的動作就像是拍死一隻蒼蠅。

    和他同桌吃飯的人,看到了這一幕,加快了吃飯的速度,生怕吃少了,對方也來掀了他的飯碗。

    周圍的人也是默默地看著事情的發生,沒有任何一個人提出質疑,感覺這樣的事情是天經地義的。

    我很難想象這種事情發生在現在的中國。

    但那是印度,一個階級分明的社會。

  • 5 # 充滿元氣的每日分享

    在印度,不同種姓的人在社會上的身份地位相差非常大,因為當地的種姓制度導致的階級分明,其中婆羅門人在印度人的眼中是非常神聖的。

    印度人有著5種等級,從上到下分別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和達利特。每個種姓之間的區別管理十分嚴格,比如禁止低種姓和高種姓通婚,保證優良的貴族血統。

    在印度,婆羅門他們掌管著極大的政治權利,從小就是養尊處優,享受著最優等的待遇。

    婆羅門的地位特殊,他們可以享有許多特權。可以免交各種稅款,因為印度人認為,婆羅門已經以他們自己的虔誠行為償清了這種債務,他們不能被處以死刑或任何型別的體刑,因為婆羅門在印度人眼裡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婆羅門教對於緬甸文化影響較大。首先婆羅門教是緬甸人最早信奉的宗教,婆羅門教神被當為佛教的保護神而引入佛教的範疇,帝釋天作為緬甸仍然信仰的37位傳統神的第一位大神而相當受崇拜敬仰。

    其次,婆羅門教的宗教儀式被廣泛吸收和應用在緬甸封建王朝時期的各種儀式之中,緬甸歷代封建王朝宮廷中都會聘用婆羅門來當祭司,用婆羅門教禮儀主持宮廷大典和國家大典。

    由此可見,婆羅門這個種姓在印度是非常牛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戰時期日本女性為何如此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