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農科普

    今年冬天冷不冷呢?農諺“初一寒露後,衣裳不曉顧”,是什麼意思?今年寒露在初一前還是後?有啥說法呢?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到了農曆九月份,露水將比白露的時候更多,氣候由涼爽逐漸轉入寒冷,甚至東北一些地區會出現下雪的情況,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寒露”。

    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此時,氣溫比白露的時候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從地理位置上看,到了寒露時節,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已進入秋季,東北和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是深秋的節令,干支歷戌月的起始。

    在古代沒有天氣預報,想知道明天或者未來一段時間的天氣情況,完全靠長期的記錄和總結,利用自然事物細微的變化來判斷天氣。例如,在《田家五行》中記載:“如果質量很好的幹潔絃線,忽然自動變鬆寬了,是因為琴床潮溼的緣故,出現這種現象,預示著天將陰雨。”你看,古人就是憑著長期的觀察和總結,結合事物的變化來預測天氣情況的。

    在古代人們還會透過節氣當天的天氣情況來預判之後的天氣情況,到了寒露,離冬天就不遠了,那麼有沒有透過寒露這天的天氣情況來預判冬天冷不冷,我查了一下還真有,分享幾個給大家,作為參考瞭解。

    一、初一寒露後,衣裳不曉顧

    寒露節氣在公曆上每年交節的時間相對固定,但是在農曆上就沒那麼固定了,有的年份在農曆八月末,有的年份在九月初。

    農曆八月初一和農曆九月初一的天氣情況對農業生產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並且,古人還把農曆九月初一和寒露節氣的關係,來判斷當年冬天的寒冷情況的。也就是說,古人透過農曆九月初一和寒露節氣的先後順序來判斷當年冬天是否寒的。

    這句農諺的意思是說,如果寒露節氣交節時間在農曆九月初一的前面,那麼接來的冬天是個暖冬,冷空氣來得相對往年來的晚,也相對少,不用特別的去準備棉衣。相反,如果,九月初一在寒露前,當年可能會是個冷冬。

    今年寒露交節時間是在農曆九月初一前還是後呢?

    2022年寒露節氣時間是公曆2022年10月8日,農曆壬寅年九月十三號,具體時間是15點22分16秒。顯然,今年九月初一是在寒露節氣之前了,也可以說是,今年寒露節氣的交節時間在農曆九月初一後了。

    所以,按古人留下的經驗來看,今年可能將是個寒冬,冷空氣可能要來得早,天氣相比往年要冷。類似的農諺還有“冬天冷不冷,就看九月初一日”,也是根據九月初一和白露節氣的先後順序來預測當年冬天是否寒冷的。

    老話說“大熱之年有大寒”,今年夏天這麼熱,今年會是寒冬嗎?正好今年我們可以驗證一下,古人的農諺還準不準了。

    二、寒露怕晴天,天晴冬不冷

    這句農諺比較容易理解,意思是說,如果寒露這天天氣晴朗,那麼當年的冬天不冷,是個暖冬。

    暖冬對於生活在城市的人們來說是好事,不用大冷天去擠公交,出門買菜也不用穿得太厚,活動不方便。但是,對於農村種地的農民來說可不是好事。暖冬不利於土壤的保墒,並且,冬天不冷,土壤中蟲卵和病菌就不能被凍死,等到來年溫度一上來就會危害農作物,易得病蟲害。

    再有,暖冬意味著冬天雨水少,會加劇春天的旱情,不利於冬小麥開春起身和拔節,對後期產量有一定影響。並且,冬天不冷,小麥就會在冬天出現旺長,抗凍能力變差,當春天倒春寒來的時候,反而更容易發生凍害,造成減產。

    老話還有“晴天寒露冬雪少,來年春季雨水多”的說法。意思是說,如果寒露這天是個晴天,當年冬季的雨雪也會少,而冬天降雪少了,來年春季的降雨可能就會比較多。也就是說,冬天不冷,雨雪就會少,明年開春由於下雨的天氣多,會發生倒春寒的情況。

    按現在的說法,冬天寒冷雪多,更有利於小麥安全越冬,並且,雪多氮就多,有利於小麥開春返青。老話“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農民是非常擔心白露這天是個晴天的,預示著可能是個暖冬。 還是希望順應節氣的規律,“該冷就冷,該熱就熱”比較好,有利於糧食獲得豐收。

    三、寒露有雨,冬雨少;寒露無雨,冬雨多

    前半句“寒露有雨,冬雨少”的意思是說,如果寒露這天下雨了,那麼當年冬天的降雨就會比較少,降雪比較多。這樣一來,天氣乾燥寒冷,是個冷冬。

    後半句“寒露無雨,冬雨多”的意思是說,寒露這天沒有下雨,那麼當年冬天下雨比較多,降雪的情況比較少,說明是個暖冬。

    寫到最後:

    對於今年冬天是暖冬還是寒冬,古人留下的農諺其實已經沒有太多借鑑意義了,現在的氣候條件已經和古時候相差太多了。分享這些農諺俗語是想讓大家瞭解那個年代的人們是怎麼和自然相處的。我們從這些農諺中會發現古人是善於觀察,善於總結的,是非常有智慧的。那麼,您認為這些農諺還適用現在我們這樣的天氣嗎?期待您的評論!

  • 2 # 淡定的青紅葡萄

    一年一度的熱涼變冷的轉折點“寒露”人門快收搶收農田糧食作物果薯土豆之類!加穿衣服等,記得也沒有啥預測之類言說吧!可能是自己麼聽到…。

  • 3 # 一請按上次一樣幫忙一

    這話還沒聽說過、不過寒露後天氣氣漸漸以涼轉寒不錯、但沒有註定哪天寒露主什麼、但寒露不-定在初一、今年寒露在農曆九月十三日、關於九月農諺這樣說,初一飛霜頃捐民,重陽無雨一冬晴、月中火色人多病、更遇雷聲米價增、

  • 4 # ZBLiu

    曆本是歸天文臺管的。天文臺看太陽說話,二十四節氣就是按太陽視黃經角度來定的。因此,各個節氣在哪一天,相當穩定,只有一兩天出入。而“初一寒露後”,是拿皇曆說話的。節氣的日子以陽曆的為準。拿陰曆上的日期說話,先不先跑錯了門。因為皇曆和公曆每年相差十一二天,不想法對齊,那就會常常冬行夏令。現在世界上只有少數國家兩歷並用。中國從民國起就改用公曆了。皇曆改稱農曆,也向民間發行。這兩個曆本的對齊,就是透過置閏,往皇曆里加日子。讓皇曆的天數和陽曆基本取齊。有一套規矩,不是隨意加的。於是,節氣在農曆上的位置就是不斷前後移動的。這個跟天氣沒一毛錢的關係,純是日子排隊的結果。

    所以,寒露在前還是後,跟今年冷不冷毫無關係。

    花了四年功夫跟“看曆本說天氣”唱對臺戲。其實只是一句話:“看皇曆說天氣純屬瞎掰。”

  • 5 # 敏銳熊貓qc

    如果九月初一在寒露節氣之後出現,也就是先寒露後初一,就不用準備禦寒的棉衣,說明冷空氣來得比較晚,少,預示著這個冬天是暖冬。2022年10月8號是寒露

  • 6 # 使用者一葉

    “初一寒露後,衣裳不曉顧”這句農諺是古人從實踐中總出來的,與現代科學預報天氣變化相比,雖然不那麼絕對準確,卻也並非虛謬。

    “初一寒露後”指的是農曆九月初一在寒露節氣的後面出現,這樣較冷的節氣就會相應向後推遲,容易形成暖冬。

    “衣裳不曉顧,”由於冷空氣來得晚,天氣不太冷,人們也會疏忽了身上應當增加衣物,也不著忙準備過冬保暖的衣服。

    如果農曆九月初一在寒露之前來到,以後一個比一個寒冷的節氣,就會很靠前,意味冬天時間較長,很可能是個冷冬。

    今年寒露是十月八日,農曆是九月十三日。很顯然初一是在寒露前面的。今年可能要比正常年份冷得早,冬天時間相對要長,極可能會出現一個冷冬年份。

    農諺雖然有一定道理,但是與現代科學預測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所以還是要相信氣象預報,適時增減衣物,對待可能出現的極端天氣,做到有備無患。

  • 7 # 夢幻西哥

    今寒露節是陽曆十月八日(農曆九月十三)。這兩句諺語說的維妙維俏,歷史上寒露過後天氣逐漸變涼,勸君外出多加裳。而今因人為氣象環境受傷害,冬天穿紗過市景,早晚略顯寒意來。今年冬天不會太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三透過面試去大學本科的學歷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