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ever12358

    《人類簡史》的作者尤瓦爾·赫拉利說:“人類其實一直生活在後真相時代,資訊不發達的時候被矇蔽,資訊爆炸的時代,人們只相信符合自己價值觀的事實。”


    當焦慮的情緒籠絡了使用者心智之後,消費者是否真的需要這項產品,其實已經變得不再重要,只有當他們真正去完成這筆消費,才能撫平內心的焦慮。


    比如,有人無比豔羨咪蒙助理的五萬月薪,然後在收入焦慮的引導下,就會主動購買咪蒙所兜售的職業課程。


    通常情況下,付費使用者的熱情只能保持兩天,然後就會平靜地接受月薪三千的現實。


    因為跟風雞娃帶來的焦慮,也會隨著情緒的波動到達峰值,只有在給孩子報了一大堆也許並沒有什麼用的補習班之後,焦慮的情緒才會慢慢釋放。


    基於這樣的“焦慮販賣”邏輯,現實生活中還有很多的商業案例。


    比如,周鴻禕當年推出的360安全衛士,憑藉免費模式一躍成為防毒軟體老大,使用者出於對木馬病毒的顧慮,需要裝上安全軟體才能覺得安心。


    用免費的方式佔領市場,透過佔領桌面入口,以彈窗等一系列焦慮警示,讓使用者使用它的瀏覽器、軟體管家、壓縮包、雲盤、手機管家……所有的產品都被包裝了“安全”的外衣。


    就這樣,開源環境的常識性風險,被360渲染成一種隨時會被木馬攻擊的焦慮。


    就連那場曾經轟動一時的“3Q大戰”,其本質,也是讓使用者在社交焦慮和安全焦慮之間搖擺不定,艱難抉擇。更懂焦慮販賣生意的周鴻禕,顯然成了最後的贏家。


    網際網路的商業模式在不斷迭代,焦慮的生意卻綿延不絕。


    在容貌焦慮的支配之下,在人人濾鏡的內卷絞殺之下,人們拍照都需要美顏相機,然後才敢將照片傳到社交網路。


    這就讓創辦於2008年的廈門美圖科技有限公司,憑藉一款美圖秀秀的軟體,在全球累計收穫了超10億的使用者。


    焦慮的變現能力,讓人歎為觀止。


    人們有焦慮,才會有解決的需求,進而就會衍生消費的衝動。


    生活中存在著方方面面的焦慮情緒,但與之相對應的,也會有著消解焦慮的商業邏輯。


    憑藉年齡焦慮而起飛的醫美行業、依靠財富焦慮而生存的理財產品、因為房價焦慮而創收的房地產中介、透過安全焦慮而賺錢的保險行業……此種案例不勝列舉。


    霍妮在《我們時代的神經症人格》中提到,焦慮實質上是一種恐慌,是一種對於危險的無能為力感。


    人類的發展長河,其實也就是一段面對焦慮和恐慌的鬥爭史。


    茹毛飲血的時代,人類需要戰勝飢餓和疾病、野獸和天災;身處現代文明的今天,我們依然需要面對疫情和各類風險的挑戰。


    焦慮無法消滅,也不值得歌頌,但戰勝焦慮,永遠會是文明發展的主線任務。

  • 2 # whl973

    羅振宇在《羅輯思維:我懂你的知識焦慮》這本書中說,“面對這樣複雜、快速變化的時代,個人要如何應對呢?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斷升級我們的認知。如何升級認知? 1、抓住越來越重要的機會成本 2.用數字看到真實世界 3.改變才能看到未來。”


      邏輯思維的初衷是將自己的一套的知識體系商品化,以付費的方式傳輸給付費會員,幫助目標受眾瞭解未來趨勢,看清事物本質,從而消除知識焦慮。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邏輯思維又充當起了“知識焦慮製造者”的角色,只有讓你強烈感受到你的知識已經趕不上快速迭代的時代,你才會心甘情願地買單。需求存在,自然就有交易的產生。碎片化的知識固然可以成為商品,但如果一切知識都可以成為商品,那後果則是很可怕的。


      所以,消除知識焦慮的最好方式,是常識與知識的普及,而不是“重新制造焦慮”然後再販賣以此牟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大雁的故事和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