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358團楚雲飛在此

    課程理論的三大流派是學科中心課程論、活動中心課程論和社會中心課程論。

    1、學科中心課程論:又稱知識中心課程論,代表人物:斯賓塞、赫爾巴特、布魯納。主要觀點(前者有三:一是學校教育目的在於把人類千百年來積累下來的文化科學知識傳遞給下一代,而這些文化科學知識的精華就包含在學校設定的各門學科裡。二是教師任務是把各門學科的知識教給學生,學生的任務是掌握預先為他們準備好的各門學科的知識。三是學校課程應以學科的分類為基礎,以學科教學為核心,以使學生掌握學科的基本知識、基本規律和相應的技能為目標。)

    優點:一是有利傳授系統的學科知識,繼承人類的文化遺產;二是重視學生對知識的系統學習,便於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與運用;三是受到悠久傳統的影響 ,大多教師習慣於此;四是課程的構成比較簡單,易於評價。

    缺點:一是容易把各門學科的知識割裂開來,學生不能在知識的整體中、聯絡中進行學習;二是編制的課程完全從成人的生活需要出發,不重視甚至忽視兒童的興趣和需要,不利於因材施教,容易導致理論與實踐脫節,導致學生不能學以致用;三是各學科容易出現不必要的重複,增加學生學習的負擔。

    2、活動中心課程論:又稱兒童中心課程論、經驗課程論,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主要觀點(主張教育內容應密切聯絡兒童的社會生活經驗,從兒童的興趣和需要出發,以兒童活動為中心來設計課程的內容和結構,使課程滿足兒童當前的興趣和需要。)

    優點:一是重視學生學習活動的心理準備,在課程設計和安排上滿足學生的興趣,有很大的靈活性,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二是強調實踐活動,重視學生透過親自體驗獲得直接經驗,要求學生主動探索,有利於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三是強調圍繞現實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精心設計和組織課程,有利於學生獲得對世界的完整認識。

    缺點:一是誇大了兒童的個人經驗,忽視了知識本身的邏輯順序,影響了系統的知識學習,只能使學生學到一些片段的、零碎的知識,最終導致教學質量的降低。二是不指定具體明確的課程標準和教科書,活動的教材根據兒童的興趣和需要而定,因此活動課程往往帶有隨意性和狹隘性。

    3、社會中心課程論:又稱社會改造主義課程論,代表人物:布拉梅爾德。主要觀點(一是應該把課程的重點放在當代社會的問題、社會的主要功能、學生關心的社會現象,以及社會改造和社會活動計劃上。二核心觀點是在於課程不應該幫助學生適應社會,而是建立一種新的社會秩序和社會文化。)

    優點:一是重視教育與社會、課程與社會的聯絡,以社會的需要來設計課程,有利於為社會需要服務;二是重視各門學科的綜合學習,有利於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

    缺點:一是片面強調社會需要,忽視制約課程的其他因素,如學生本身的需要。二是忽視各門學科的系統性,不利於學生掌握各門學科的系統知識;三是誇大了教育的作用,而許多社會問題單靠教育是不能解決的。

  • 2 # 隨遇而安的你還好嗎

    1.知識中心課程理論


    知識中心課程理論也被稱之為學科中心課程理論,以英國斯賓塞、德國赫爾巴特、美國布魯納為代表,這一理論主張學校課程應以學科的分類為基礎,以學科教學為核心,以掌握學科的基本知識基本規律和相應的技能為目標。自“二戰”後,這一課程理論主要來源於“要素主義”和“永恆主義”。

    2.社會中心課程理論


    也可稱之為社會改造主義課程論,以布拉梅爾德、弗萊雷為代表。他認為應該把課程重點放在當代社會的問題、社會的主要功能、學生關心的社會現象,以及社會改造和社會活動計劃等方面。這種理論不太關注學科的知識體系,認為課程應該圍繞當代社會的重大問題來組織,幫助學生在社會方面得到發展。


    3.學習者中心課程理論


    主要包括經驗主義課程理論和存在主義課程理論。


    經驗主義課程理論以杜威為代表。他認為以學科為中心的傳統課程是不可取的,應代之以兒童活動為中心的課程。杜威認為,課程必須與兒童的社會生活相聯絡,應以兒童為出發點、為中心、為目的。此外,課程的組織應心理學化,應考慮到兒童心理發展的次序,充分關注兒童現有的經驗和能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上野大樹lovesong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