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亞歐大陸幾千年的歷史,我們發現了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亞歐大陸的遊牧民族總是不斷向西方遷徙。亞歐大陸民族遷徙的策源地是大興安嶺一帶,這些民族經過蒙古高原,又繼續西遷到了西域、中亞,然後繼續分為南北兩支,北支從裡海北岸進入東歐草原,在壓迫歐洲的遊牧民族進入西歐。而南支則從裡海南岸進入西亞地區。
歷史上,出現西遷的民族有大月氏、匈奴、回鶻、突厥、契丹、蒙古等民族,這些民族對亞歐大陸的歷史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但是,歷史上卻很少有遊牧民族從歐洲向亞洲遷徙,這是為什麼呢?
要了解這個情況,就必須要了解亞歐大陸的自然環境。整個亞歐大陸可以分為三部分,其東部為季風氣候區,其中部為大陸性氣候區,而西部地中海、海洋性氣候區。而廣闊的大陸性氣候帶是遊牧民族的活動地區。經過早期的人類遷徙,阿爾泰山成為了東西方遊牧民族的分界線:阿爾泰山以東的草原地區主要是黃種人、其Y染色體以C為主;阿爾泰山以西主要是白種人,Y染色體為R為主。
整個亞歐大陸的草原地帶有一個規律,那就是越往西,其降雨量越豐富,水草更加豐美。我們可以將亞歐大陸草原地帶分為蒙古高原、內亞(西域和中亞)、歐俄草原三部分。其中蒙古高原的氣候最惡劣,水資源很少。蒙古高原的遊牧民族主要依賴於杭愛山(燕然山)、陰山、阿爾泰山、大興安嶺這四大山脈提供水源,其他地區則難以居住。一旦氣候變冷,蒙古高原的生存環境就變得難以維繫。
而蒙古高原內部的地形是相對平坦的,適合鐵騎的賓士。所以蒙古高原容易形成統一的民族,如匈奴、突厥、回鶻、蒙古。遊牧民族一旦統一,就會形成強大的軍事力量,出現了暴風一樣的征服。
內亞地區,雖然深處於亞歐大陸內部,但是水資源相對豐富。西風帶給內亞地區帶來了一定的降水,形成了塔里木河、阿姆河、錫爾河等大型的河流,以及大大小小的湖泊、綠洲。因此,內亞地區的民族生活相對穩定,這些地區甚至可以發展農業。因此,內亞地區很早就出現了城邦國家。
不過,因為內亞地區地形破碎,因而難以形成穩定的大帝國,難以抵抗蒙古高原遊牧民族的入侵。所以,內亞地區成為了蒙古高原遊牧民族西遷的中轉站。蒙古高原強大的民族征服西域後,往往會在此建立大帝國,如西突厥、西遼等。而許多弱小的內亞遊牧民族在蒙古高原民族的壓力下,會選擇向西亞或者東歐草原遷徙。
歐俄草原,主要是東歐平原的南部,在伏爾加河下游一帶。這裡光照相對充足,降雨豐富,是遊牧民族居住的理想天堂。因此,歐俄草原往往會成為了蒙古高原遊牧民族的最終目的地。遷徙的歐俄草原的遊牧民族會長期在此定居,沒有遇到外界的壓力是不會輕易遷徙的。由於歐俄草原的民族生活比較穩定,因此在戰鬥力上會相對退化,以至於被東方來的遊牧民族征服。
東歐歷史上的民族遷徙
歐俄草原和西歐地區的距離很近。一旦出現了危機,這裡的遊牧會優先選擇湧入西歐和地中海沿岸,很少會選擇向東遷徙。總體上來說,亞歐大陸草原地帶的環境是西方優越於東方,所以遊牧民族遷徙的大方向也是從東方遷徙到西方。
當然,西遷並非是遊牧民族的唯一方向。除了西遷之外,南遷也是遊牧民族的主要方向,其規模甚至要超過西遷的規模。不同的是,一般能夠實現南遷的民族都是征服上的勝利者,他們能夠擊敗亞歐大陸南部的農耕文明,從而建立新的大帝國,如中國的北魏、遼、金、元、清等,印度的貴霜帝國、莫臥兒帝國,西亞的塞爾柱帝國、奧斯曼帝國等。
而一般西遷的是,都是在蒙古高原的競爭中的失敗者。匈奴就是典型的例子。東漢早期,北匈奴被各族聯合擊敗,鮮卑乘機佔據蒙古高原,於是北匈奴大量西遷。北匈奴到了中亞,休養生息,又融合當地的民族,繼續湧入歐俄草原,引發了歐洲日耳曼人的大遷徙。後來回鶻、契丹都是因為失敗了才大量遷徙到了西域,建立了新帝國。
最特殊的是蒙古。蒙古的西遷不是失敗,而是大規模的征服。蒙古透過三次西征,基本徵服了亞歐大陸的遊牧地區,並且建立了四大汗國,大量的蒙古貴族也隨之西遷到了歐洲、西亞、中亞等地。到了近代後,由於俄羅斯的強盛,停留在歐俄草原的蒙古族反而會選擇東遷,如土爾扈特族的東遷。
縱觀亞歐大陸幾千年的歷史,我們發現了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亞歐大陸的遊牧民族總是不斷向西方遷徙。亞歐大陸民族遷徙的策源地是大興安嶺一帶,這些民族經過蒙古高原,又繼續西遷到了西域、中亞,然後繼續分為南北兩支,北支從裡海北岸進入東歐草原,在壓迫歐洲的遊牧民族進入西歐。而南支則從裡海南岸進入西亞地區。
歷史上,出現西遷的民族有大月氏、匈奴、回鶻、突厥、契丹、蒙古等民族,這些民族對亞歐大陸的歷史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但是,歷史上卻很少有遊牧民族從歐洲向亞洲遷徙,這是為什麼呢?
要了解這個情況,就必須要了解亞歐大陸的自然環境。整個亞歐大陸可以分為三部分,其東部為季風氣候區,其中部為大陸性氣候區,而西部地中海、海洋性氣候區。而廣闊的大陸性氣候帶是遊牧民族的活動地區。經過早期的人類遷徙,阿爾泰山成為了東西方遊牧民族的分界線:阿爾泰山以東的草原地區主要是黃種人、其Y染色體以C為主;阿爾泰山以西主要是白種人,Y染色體為R為主。
整個亞歐大陸的草原地帶有一個規律,那就是越往西,其降雨量越豐富,水草更加豐美。我們可以將亞歐大陸草原地帶分為蒙古高原、內亞(西域和中亞)、歐俄草原三部分。其中蒙古高原的氣候最惡劣,水資源很少。蒙古高原的遊牧民族主要依賴於杭愛山(燕然山)、陰山、阿爾泰山、大興安嶺這四大山脈提供水源,其他地區則難以居住。一旦氣候變冷,蒙古高原的生存環境就變得難以維繫。
而蒙古高原內部的地形是相對平坦的,適合鐵騎的賓士。所以蒙古高原容易形成統一的民族,如匈奴、突厥、回鶻、蒙古。遊牧民族一旦統一,就會形成強大的軍事力量,出現了暴風一樣的征服。
內亞地區,雖然深處於亞歐大陸內部,但是水資源相對豐富。西風帶給內亞地區帶來了一定的降水,形成了塔里木河、阿姆河、錫爾河等大型的河流,以及大大小小的湖泊、綠洲。因此,內亞地區的民族生活相對穩定,這些地區甚至可以發展農業。因此,內亞地區很早就出現了城邦國家。
不過,因為內亞地區地形破碎,因而難以形成穩定的大帝國,難以抵抗蒙古高原遊牧民族的入侵。所以,內亞地區成為了蒙古高原遊牧民族西遷的中轉站。蒙古高原強大的民族征服西域後,往往會在此建立大帝國,如西突厥、西遼等。而許多弱小的內亞遊牧民族在蒙古高原民族的壓力下,會選擇向西亞或者東歐草原遷徙。
歐俄草原,主要是東歐平原的南部,在伏爾加河下游一帶。這裡光照相對充足,降雨豐富,是遊牧民族居住的理想天堂。因此,歐俄草原往往會成為了蒙古高原遊牧民族的最終目的地。遷徙的歐俄草原的遊牧民族會長期在此定居,沒有遇到外界的壓力是不會輕易遷徙的。由於歐俄草原的民族生活比較穩定,因此在戰鬥力上會相對退化,以至於被東方來的遊牧民族征服。
東歐歷史上的民族遷徙
歐俄草原和西歐地區的距離很近。一旦出現了危機,這裡的遊牧會優先選擇湧入西歐和地中海沿岸,很少會選擇向東遷徙。總體上來說,亞歐大陸草原地帶的環境是西方優越於東方,所以遊牧民族遷徙的大方向也是從東方遷徙到西方。
當然,西遷並非是遊牧民族的唯一方向。除了西遷之外,南遷也是遊牧民族的主要方向,其規模甚至要超過西遷的規模。不同的是,一般能夠實現南遷的民族都是征服上的勝利者,他們能夠擊敗亞歐大陸南部的農耕文明,從而建立新的大帝國,如中國的北魏、遼、金、元、清等,印度的貴霜帝國、莫臥兒帝國,西亞的塞爾柱帝國、奧斯曼帝國等。
而一般西遷的是,都是在蒙古高原的競爭中的失敗者。匈奴就是典型的例子。東漢早期,北匈奴被各族聯合擊敗,鮮卑乘機佔據蒙古高原,於是北匈奴大量西遷。北匈奴到了中亞,休養生息,又融合當地的民族,繼續湧入歐俄草原,引發了歐洲日耳曼人的大遷徙。後來回鶻、契丹都是因為失敗了才大量遷徙到了西域,建立了新帝國。
最特殊的是蒙古。蒙古的西遷不是失敗,而是大規模的征服。蒙古透過三次西征,基本徵服了亞歐大陸的遊牧地區,並且建立了四大汗國,大量的蒙古貴族也隨之西遷到了歐洲、西亞、中亞等地。到了近代後,由於俄羅斯的強盛,停留在歐俄草原的蒙古族反而會選擇東遷,如土爾扈特族的東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