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網際網路的放大鏡

    首先我們要強調的是有答主曾經提到,哦華為,一曾經與外國公司簽訂協議將華為賣出去,這是一個不正確的訊息,我們說任正非在談到這件事情的時候,不是賣掉華為公司,而是賣掉海思晶片和半導體。

    也就是說華為認為在和平環境之下自己研發晶片,難度不僅大而且耗資巨大,這對於華為來說,無論如何都看上去像是一個入不敷出的茶葉,所以很多人舉手表決,想要把晶片領域賣給國外公司,當時確實協議已經簽訂好了。

    不過後來由於對方不收購,不收購之後,整個華為的態度就轉變了,華為的海思晶片就成為了華為的支柱型產業,而且任正非早已預料到,在10來年之後華為的晶片就要和高通這樣的企業硬碰硬的對拼,甚至和山姆大叔整個晶片產業對拼!

    而放到現在的話,已經很難有企業能夠吃得下華為這個龐然大物了,我們知道華為在過去這一年營收達到了7000多億人民幣,達到了1070億美元,那麼大陸是否有企業能夠達到這樣的水準呢?只能說有,但是很少,而且都處於所謂的壟斷型行業!

    在民營領域裡很少有企業能夠達到華為這樣巨大的體量,同時在投入鉅額資金研發之後還能夠有鉅額的利潤,這已經不簡簡單單的是500強的一個大企業了。

    對比來看的話,大陸是目前沒有人能夠有這樣的能力來收購華為,不過對華為的估值來看的話,華為作為通訊領域和實體性經濟,所以在市值上面相對於網際網路企業來說沒有明顯的優勢,反而是在市值上會被低估一部分。

    而按照其他行業的標準,比如說按照中心以及聯想這樣的企業的市值來算的話,那麼華為的營收能力包括利潤加上核心競爭力,都是要遠遠強於這些企業,保守估計華為的市值也都在4000億美元上下。

  • 2 # 冬眠覺曉68

    大陸有實力的公司不少,但有實力收購華為的恐怕沒有。因為:

    1. 行業跨度太大。菸草、石油...太不搭界,談收購過於勉強。

    2. 體力不支。如果真想收購華為,辦法是可以想出來的。問題是收購後怎麼整合?10多萬員工、遍佈世界的各種分支機構...就算不做其它調整,CI方面(招牌、標識、等等)以及續存各種合約的變更也是相當不小的工作量。

    3. 不能讓野火蔓延。華為的事,說是國戰也不為過,而且可能相持較長的時間。特朗普還有什麼招數不清楚,咱還是等等看吧...

    (某東北小品,楊樹林臺詞:...這題太難了...)

  • 3 # 人才顧問Colin

    看了很多評論,覺的都寫的不好。作者的意思是:有沒有一家企業能夠收購華為。從現實的來看,可能沒有。首先我們大致估算一下華為的價值,開啟500強排行榜,我們可以看到,華為72,微軟71,名次相近。微軟市值9670億美元。華為和微軟都屬於科技公司,但是微軟的輕資產更多。所以我們認為微軟的市值要高於華為。暫定華為7000億美元市值。絕對控股華為51%股份,即3570萬美元。換算人民幣2.4萬億。歷史上全球最大的收購案“沃達豐收購曼內斯曼~1800億美元”差了近一倍的價格。從財務角度上來說任何一家公司要拿3500億美元的資金出來都會直接影響其目前的主營業務。兩個字概括“撐死”。忽略財務影響,從戰略角度來說,非大科技行業公司收購華為沒有意義;而科技行業又沒有哪家有資金實力。再就是收購完成後,信任股東也無法再保證華為能保持良好的運轉。所以綜合來講,不可能出現收購華為的公司。

  • 4 # 大匠皮具廠

    特朗普:我禁你晶片,

    華為:我有麒麟!

    特朗普:我禁你作業系統

    華為:我有鴻蒙!

    特朗普:禁止SD與你合作

    華為:我有NM!

    特朗普:我禁你ARM架構

    華為:我有魔改版ARM!

    特朗普:我禁你基帶晶片,

    華為:我有巴龍!

    特朗普:我禁伺服器晶片,

    華為:我有鯤鵬!

    特朗普:我禁你伺服器平臺,

    華為:我有泰山!

    特朗普:我禁你路由器晶片,

    華為:我有凌霄!

    特朗普:我禁你人工智慧晶片,

    華為:我有昇騰!

    特朗普:我禁你基站晶片,

    華為:我有5G晶片天罡

    特朗普:我禁你藍芽,

    華為:我有138米超級藍芽!

    特朗普:你到底還有啥?

    華為:我還有數不清系列:崑崙、金剛、玄武、乾坤、鴻雁、磬石、浩天、白虎、鴻鵠、饕餮、火龍、紫龍、威鳳、青牛、騰蛇、靈犀、青鳥、朱雀、丹雀…………

    特朗普:不許騙我,要不我們談談?

    華為:沒空跟你扯蛋,老子忙著研發6G、7G!

    特朗普:臥槽………………

  • 5 # 太平洋電腦網

    華為2018年銷售收入7212億元,盈利591億元,經營活動現金流超過700億元。其中,歐洲中東非洲的收入為2045億元;亞太收入819億元;美洲手479億元。

    這些數字,無論放到任何一個國家都是超級強大的企業。那就以為說,世界上能夠收購這種企業的真的不多。

    《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華為排名72名,排名71名的是微軟,我們看看微軟的市值:

    美國的企業市盈率比較高,所以市值普遍比中國的高,那麼華為在這個基礎上,隨便打個折都沒有所謂,因為已經千億美元級別的企業了。

    但是,並不意味著大陸沒有公司沒有收購的實力:中國的國家電網排名第二、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排名第三;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排名23.....

    要是這些公司有機會,它們就有能力收購。

    但是,不是你想說收購就像收購的,因為這不是上市公司,股票不是你想買就能買。華為是員工持股,不能隨便轉讓。

    這是民營企業,這就會導致一個問題,如果股東就是不賣給你,你也沒有。

    而且,這中超級企業,想要收購還需要經過政府同意,不然就不要想了。

    不過,此前就有傳說是,華為在21世紀初的時候,華為遇到了很大困難,甚至還跟不少的公司和企業進行交流,差點就把華為賣給了外國企業。但是,最後沒有買成,華為也慢慢走出了困境,從而變成了通訊裝置的巨頭。

  • 6 # Lscssh科技官

    華為作為中中國產企業中的翹楚,可以算是大陸第一的科技企業,根本沒有誰有這個資格來進行收購!先不說華為願不願意被收購,就看誰有這個能力來收!

    誰有實力收購:目前中中國產企業在全球500強的排名中超過華為的總共沒幾家,我來列一下!財富雜誌列的最新排名華為是第72名,在華為之前的有國家電網、中石化、中石油、中建工、鴻海、工行、平安、建行、上汽、農行、中人壽、中行、中移動、中鐵、中鐵建築、東風汽車,總計16家企業,這其中基本都是中字開頭的央企,除了上汽是地方國企,鴻海是臺灣企業。也就是說如果按資本和背景實力來算,也就這10來家央企可以執行下收購。

    可能的收購企業:這些營收強勁的企業中,基本上都是和金融相關的企業佔了6家,讓金融企業來操控科技企業,我覺得是不妥的,這些企業能砸錢進行投資,但要進行收購掌控,怕是華為從此走下下坡路,想要做到戰略不覺,有大視野不容易。

    剩下中移動算是和華為有業務相關的企業,如果收購華為,那大陸運營商這塊就是壟斷了,直接能卡另外兩家運營商了,顯然也是不合適的。

    鴻海是臺灣企業,也算和科技領域相關,但我們沒人願意將中中國產企業給一家有臺灣背景的廠商收購控制吧!

    至於國家電網、中石化、中石油這三家算是壟斷企業了,同時也擔負一定的國家戰略人物,需要保證電力、石油這方面的安全,再加上又是不相關領域的,也不太可能收購華為來擴充套件業務。剩下中建工、中鐵、中鐵建築你覺得有必須要去收購華為嗎?

    這麼算下來,就剩兩個汽車企業了,這兩個我覺得倒是可以和華為業務結合一下,畢竟汽車領域需要的科技要求不低,同時隨著5G的到來,這兩者之間是可以相互結合一下的。而目前華為也的確再為汽車提供相關的資訊科技,用於智慧駕駛以及AI相關。所以,如果說從業務相關度以及資金實力上來說,也就兩家汽車企業可以搞一下。

    所以,如果排除華為願不願意被收購的前提,國內有實力進行收購,並且可能對自己業務有幫助的也就兩家車企了。只是,只要有任正非在,這種收購是不現實的!即便任正非退休不在了,華為全員持股的方式,想要被收購也絕非易事。因此,收購這種事情就不要想了!

  • 7 # 依舊998

    說四點吧:第一,華為員工的股權是無償的授予和返還制。也就是說,你成為華為的員工,公司無償贈送你股份,分享公司紅利(僅這一項員工每年獲利都差不多要以百萬計了);同樣,當你離開公司時公司也會無條件收回你的股份。所以想透過收購員工股份控股華為是不可能的!第二,員工只有股權分紅收益權沒有公司控制權。也就說,你聯合員工合股達到50.01%也不可能實控公司經營和歸屬,“公司”始終對公司有掌控權!第三,公司大股東(元老)實際佔股非常少。也就是說,即使大股東真的把手裡的股份賣了,購買者也不可能控股,控股權在“公司”手裡。第四,關於溢價。即使華為真的要賣,也不可能按評估價出售,有人敢喊20%溢價收購,就有人敢100%甚至200%溢價撬行!因為這個資產太好了!可以這麼說,就算目前華為不再投入研發,光靠吃老本也可以讓收購人幾年內就收回全部投資,而且還有富餘。何況華為不可能停止研發!

    華為的價值不是裝置和固定資產,而是員工的價值。所以說,國外想控華為不可能,大陸想控除非動用國家力量收歸國有!而國企會給華為員工這麼高的待遇嗎?

    人是流動的,即使公司賣了,只要有人在,用不了多久時間就可以再造個華為!!!

  • 8 # 孔方財經

    很遺憾,沒有。

    是否具備實力收購一家公司,實際上要分為兩種實力:一是財力,即你有多少錢,或者說可以動用多少錢;二是魅力,即這項收購,要讓雙方的股東、員工確信是一件1+1>2的事情,否則股東和員工門不同意,收購也只能是吹吹牛而已。

    我們先看第一項,國內有幾家公司擁有這樣的財力。根據華為公佈的財務資料,其2018年營收為7212億元,淨利潤593億元。如果按照30倍市盈率計算,那華為的市值至少是1.8萬億元。不過,按照市盈率定價遠遠低估了華為的潛力,因為5G時代才剛剛開始,華為的技術優勢可以換回來更多利潤,華為的市值更應該接近甚至超過騰訊、阿里的市值,那就是3.2萬億元左右。

    國內哪家企業能拿出3.2萬億元來呢?幾乎沒有。我們按照世界500強資料,排名最靠前的中國企業是中國石化,年營收2.9萬億元,但淨利潤只有400億元出頭,總資產有1.8萬億元,但其中絕大部分肯定是油田和存貨等資產,真正的現金只有1600多億元。即便是買一半股權,中石化也搞不定。

    那國家電網和菸草總公司呢?它們也沒有這個能力。國家電網雖然總資產大(3.8萬億元),但絕大部分都是電網,其每年淨利潤也就只有572億元,賬面現金是遠遠不夠收購華為的。菸草總公司雖然每年有上萬億元的利稅收入,但這些錢都是拿去上交財政的,自己做不了主。

    如果我們假設,國家電網和菸草總公司真的攢錢收購呢,或者說國家電網公司將自己資產全部抵押拿去銀行貸款,非要收購華為,並且只收購51%股權(相當於只花1.6萬億)有沒有可能呢?答案同樣是否定的。要清楚,企業是否做併購,要看併購能否增加公司整體的價值,如果這家公司收購過來反而導致自己或者對方價值下降,那這樣的收購就是胡鬧。試想,如果華為變成了一家國有企業甚至央企,還會有這樣強的戰鬥力嗎?這個問題,從中興身上就不難找到答案。

  • 9 # 大唐李衛公

    儘管現在的華為很強大,真要收購的話大陸外都有企業有這樣的實力的,國外蘋果、微軟、谷歌,大陸中投、國家電網、中國菸草、中石油、工商銀行等一大批國字頭的央企也都有這樣的實力。不過事情沒有那麼簡單,華為現在發展很好,沒有改變的必要。

    華為憑什麼要賣?除非收歸國有

    早在2000年初華為確實差一點就賣給摩托羅拉了,當時華為遭遇了發展困境,工資都已經發不出來了,任正非老爺子決定將華為75億美金賣給摩托羅拉,協議都已經簽了,兩邊的談判人員都已經在沙灘上買好了花衣服準備慶祝了,當時就等摩托董事會同意就交易完成。不過慶幸的是沒有賣成功。

    當時諾基亞強勢發展,逐漸成為行業的領軍者,這對於摩托羅拉形成了很大的挑戰,然後又換了一個新的董事長,最終這個收購決議被叫停了,華為最終沒有把自己賣掉,不然就沒有今天的華為了。當然這種事情也不是隻在華為身上發生過,當年Yahoo錯過了兩大巨頭,Google曾經兩次分別以100萬美金和50億美金報價雅虎,Facebook曾經10億美金報價雅虎,如日中天的雅虎都沒有買,微軟也曾經無數次有機會收購這兩家網際網路巨頭,最終都因為一點“小錢”錯過了。

    回過頭來看華為,問題是華為現在發展這麼出色、為什麼要賣呢?華為的股東憑什麼同意要賣掉華為呢?要知道華為2018年分紅超過240億,平均每股超過了2.61人民幣,即使華為未來兩三年因為業務發展停止短期分紅,也依然有很大的保有價值。

    當然我們不做市值估計,按照倪光南院士4000億美金的估值來衡量華為,以谷歌、微軟、蘋果三家企業的現金儲備再加上適當的股權置換,也是完全有能力吃下華為的。何況華為未必能達到4000億美金的體量,因此有這樣實力的企業還真有好幾家。

    不過很遺憾,不僅華為的幾萬股東不同意,即使華為想賣也會被國家叫停,華為已經是戰略級企業,這樣的企業不是簡簡單單的金錢價值可以衡量的,這屬於國家科技的中堅力量。華為的5G已經是世界領先,未來還有更大的能量,不可能就這麼賣給外華人。

    有一種情況下華為可能被收購,那就是出於戰略上的考慮,國家將華為收歸國有,那麼那幾家國字號的巨擘就會站出來解決這個問題。不過很明顯國家不會這麼做,國家現在是鼓勵民營企業科技創新,更不想破壞已經建立起來的創新的科技氛圍,這樣也不利於華為的國際化發展,本質上相當於變相毀掉了華為,因此國家也不會這樣做。

    總結陳詞:華為股東不會同意華為被賣掉,華為這麼多年的獨立發展也很成功,沒有改變現有局面的必要,國家層面也會為華為的獨立發展保駕護航。中興事件已經為我們敲響了警鐘,未來必須有更多的華為站出來才行。

  • 10 # 一休數字化

    地球上就沒有能收購得了華為的公司!

    朋友們,誓問,國內有幾家公司擁有這樣的財力能收得了華為?根據華為公佈的財務資料,其2018年營收為7212億元,淨利潤593億元。如果按照30倍市盈率計算,那華為的市值至少是1.8萬億元。不過,按照市盈率定價遠遠低估了華為的潛力,因為5G時代才剛剛開始,華為的技術優勢可以換回來更多利潤,華為的市值更應該接近甚至超過騰訊、阿里的市值,那就是3.2萬億元左右。

    國內哪家企業能拿出3.2萬億元來呢?幾乎沒有。我們按照世界500強資料,排名最靠前的中國企業是中國石化,年營收2.9萬億元,但淨利潤只有400億元出頭,總資產有1.8萬億元,但其中絕大部分肯定是油田和存貨等資產,真正的現金只有1600多億元。即便是買一半股權,中石化也搞不定。

    那國家電網和菸草總公司呢?它們也沒有這個能力。國家電網雖然總資產大(3.8萬億元),但絕大部分都是電網,其每年淨利潤也就只有572億元,賬面現金是遠遠不夠收購華為的。菸草總公司雖然每年有上萬億元的利稅收入,但這些錢都是拿去上交財政的,自己做不了主。

    如果假設,國家電網和菸草總公司真的攢錢收購呢,或者說國家電網公司將自己資產全部抵押拿去銀行貸款,非要收購華為,並且只收購51%股權(相當於只花1.6萬億)有沒有可能呢?答案同樣是否定的。要清楚,企業是否做併購,要看併購能否增加公司整體的價值,如果這家公司收購過來反而導致自己或者對方價值下降,那這樣的收購就是胡鬧。試想,如果華為變成了一家國有企業甚至央企,還會有這樣強的戰鬥力嗎?這個問題,從中興身上就不難找到答案。

  • 11 # ChineseTEA

    很幸運,我們有一個華為。不那麼幸運的是,我們只有一個華為。

    建議看看這篇文章

    https://m.zjbyte.com/sbfp/finance/article?groupId=6702771950684471822&itemId=6702771950684471822&timestamp=1560620317&article_category=stock&req_id=2019061601383717201700000174471E0&group_id=6702771950684471822

    北電之死,誰殺死華為的對手?

    看完之後我明白了華為的成長曆史以及,成功的偶然和必然。

    這是對華為文化的深度解析,所以作為一個華人應該,真心的去支援。

    所以我覺得華為真心是無價的。就如文中所說,很幸運,我們有一個華為。不那麼幸運的是,我們只有一個華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米手機測試指令程式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