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月貴香雜談

    《水滸傳》是小說,小說多數是由虛構的故事和人物構成,所以老種經略相公和小種經略相公應該都是虛構人物。

    虛構人物和情節

    不過虛構的故事和人物許多也是有原型的,正所謂三分真七分假,這樣小說的人物才能活靈活現,讓人真假難辨引人入勝。

    水滸英雄

    《水滸傳》傳中的“種經略相公”也是如此,是有人物原形的。“經略相公”是北宋的一種武將官職,是“經略安撫制置使”的簡稱,是鎮守邊疆的最大官員,集財、軍、政為一體。

    種家軍其實是蟲家軍

    “種”是一種姓氏,它的發音和“蟲”字一樣,因此“種經略相公”也就可以讀成“蟲經略相公”。《水滸傳》說的是北宋年間的故事,那麼在那個時代姓“種”最出名的就是种師道、种師中兩兄弟了。

    魯智深

    他們兩兄弟帶領的軍隊被稱為“種家軍”,是和“楊家將”齊名的一支軍隊。他們的家族也是名將輩出,如:種世衡、種詁等,在北宋168年的歷史上,他們家族共五代人都從軍,為國捐軀的有十多個人,留下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水滸傳》中,种師道被稱為大種經略相公,他的弟弟种師中被稱為小種經略相公。兩兄弟都因為駐守邊疆抗擊外敵而立下了赫赫戰功。

    西夏

    兩兄弟的戰功

    大種經略相公种師道,因為在西北抵禦西夏而成為名將。後因為金兵南下,他主張抵抗金兵得到了百姓的擁護,在金兵撤出之後,被解除兵權鬱鬱而終。

    小種經略相公种師中作為种師道的弟弟也是一代名將,在抵抗金兵南下的過程中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後因為朝廷指揮失誤,錯過與友軍匯合,被金兵包圍而戰死沙場。

    雖然他們兩兄弟相差了整整八歲,种師道比种師中更加“老成持重”,但是他們卻在同一天去世,一個病死,一個戰死。不過他們還是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結語

    施耐庵之所以會將大小種經略相公寫入《水滸傳》中,也是看中他們兩兄弟的名聲在外,而且是正義的愛國之士,非常符合《水滸傳》的主題要求。

    水滸傳

    而且經略相公是實權在握的封疆大吏,這是連囂張的高俅都不敢得罪的存在。由於他們的出現,很好地保護了水滸英雄免受更多的迫害,這應該也是非常符合小說情節的要求吧。

    施耐庵故里

  • 2 # 仁愛湖泊zv

    水滸中說′到老種經略相公是指种師道。种師道北宋末年名將。字彝叔,洛陽人。種氏三代都是西北名將。种師道初任文職,後為將抵禦西夏有動。欽宗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圍攻東京時。他率兵入京,任京畿兩河宣撫使,威望很高,人稱"老種"。京城暫時解圍後,即被解除兵權,不久病死。死時76歲。(解除兵權的原因不談。)

    那麼,小種經略相公指的又是誰呢?因為是小說《水滸》中寫魯達一節提到。有兩種說法。一是种師道的弟弟种師中。种師中也是一員將才,同時也官位不低,和他哥哥差不多,戍邊抗夏和金。二是指种師道的兩個兒種潔和種溪。(因為《水滸》寫得小經絡相公,按照華人的傳統,有可能是指种師道兩的兩個兒子)兩兒子也戌邊,官位不低。種家五代五將,三代戌邊,戰死沙場存有數十人。也是一門英烈。种師道的父親叫種記,兄弟八人(種詁、種診、種詠、種諤、種記、種誼和種諮)。种師道的祖父叫種世衡,種家軍的開山鼻祖。當年,范仲淹主政宋西北時,重點使用和提拔兩人,一是種世衡;一是楊六郎的兒子楊文化。經過小說和民間演義,我們知道了楊家將和呼家兵,卻很少有人知道種家五代為將,三代戌邊的歷史。同時,宋朝是個戰亂不止的朝代,和種家同樣戌邊衛的將帥很多,但不為人知。同樣歷朝歷代也有很多可以說精忠報國之人。種種原因不為世所知,這是很可惜,很不應該的,在當今我們發揚民族精神時,更應該發掘他們。這是我的觀點。

  • 3 # 一綹春風79682225

    北宋時期,出了幾大武將世家!曹家曹彬!高家高瓊,楊家楊業,種家種世衡!種世衡主要針對北宋西北部的李元昊!(水滸傳)裡說的老種經略相公是種諤,小種經略相公是种師道,种師中兄弟!種家就輝煌三代!其實,歷史上楊家也是輝煌三代,第二代楊延昭,(楊畋,字延昭,號稱楊無敵),三代楊文廣。扯遠了,跑題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印度國內疫情如此嚴重,為何還到處惹事生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