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瘋了的哈士奇AAD

    通志全文

    百川異趨,必會於海,然後九洲無浸淫之患;萬國殊途,必通諸夏,然後八荒無壅滯之憂,會通之義大矣哉!


    自書契以來,立言者雖多,惟仲尼以天縱之聖,故總《詩》、《書》、《禮》、《樂》而會於一手,然後能同天下之文,貫二帝三王而通為一家,然後能極古今之變。是以其道光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不能及。


    仲尼既沒,百家諸子興焉,各效《論語》以空言著書(《論語》門徒集仲尼語),至於歷代實跡,無所紀系;迨漢建元、元封之後,司馬氏父子出焉。司馬氏世司典籍,工於製作,故能上稽仲尼之意,會《詩》、《書》、《左傳》、《國語》、《世本》、《戰國策》、《楚漢春秋》之言,通黃帝、堯、舜至於秦、漢之世,勒為一書,分為五體:“本紀”紀年,“世家”傳代,“表”以正歷,“書”以類事,“傳”以著人,使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學者不能捨其書。《六經》之後,惟有此作。故謂周公五百歲有孔子,孔子五百歲在斯!是其所以自待者不淺。


    然大著述者,必深於博雅,而盡見天下之書,然後無遺恨。當遷之時,挾書之律初除,得書之路未廣,亙三千年之史籍,而局蹐於七、八種書,所可為遷恨者,博不足也。凡著書者,雖採前人之書,必自成一家言。左氏,楚人也,所見多矣,而其書盡楚人之辭;公羊,齊人也,所見聞多矣,而其書皆齊人之語。今遷書全用舊文,間以俚語,良由採摭未備,筆削不遑,故曰:“予不敢墜先人之言,乃述故事,整齊其傳,非所謂作也”。劉知已亦譏其多聚舊記,時插雜言。所可為遷恨者,雅不足也。大抵開基之人不免草創,全屬繼志之士為之彌縫。晉之《乘》、楚之《檮杌》,魯之《春秋》,其實一也。《乘》、《檮杌》無善後之人,故其書不行。《春秋》得仲尼推輓於前,左氏推之於後,故其書與日月並傳。不然,則一卷書目,安能行於世!


    自《春秋》之後,惟《史記》擅製作之規模。不幸班固非其人,遂失會通之旨,司馬氏之門戶自此衰矣。班固者,浮華之土也,全無學術,專事剽竊。肅宗問以制禮作樂之事,固對以在京諸儒必能知之。儻臣鄰皆如此,則顧問何取焉?及諸儒各有所陳,固惟竊叔孫通十二篇之儀,以塞白而已。肅宗知其淺陋,故語竇憲曰:“公爰班固而忽崔駰,此葉公之好龍也。”固於當時,已有定價;如此人材,將何著述!《史記》一書,功在十《表》,猶衣裳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班固不通,旁行邪上,以古今人物強立差等,且謂漢紹堯運,自當繼堯,非遷作《史記》廁於秦、項,此則無稽之談也。由其斷漢為書,是

    譯文如下:

    各條河流流經地域不同,但必定匯聚到海洋,然後天下才能免除洪水的威脅;各國開闢的道路不同,但必定都通向中原,然後邊區才去掉阻隔的苦惱。由此來看,會通的意義大極了!自從文字發明以來,著書立說的人雖然很多,只有孔老夫子因為是天生的聖人,所以才總括《詩經》、《尚書》、《禮》、《樂》而融會在一人手中,然後能夠整齊釐定天下的各種記載,貫穿二帝三王,而連線成一個系統,然後能夠徹底弄清古今的變化。因而他所創立的理論大放光輝,無論百代以上還是百代以下都不能企及。孔老夫子死後,諸子百家興盛起來了,各自仿效《論語》用空洞的言詞撰寫著作。至於歷代的史實,卻無所記述和編排。直到漢武帝建元、元封之後,司馬談和司馬遷才出來寫史了。

    司馬遷父子世代掌管典籍,擅長著述創作,所以,能夠往上繼承領會孔子的意圖,會通《詩經》、《尚書》、《左傳》、《國語》、《世本》、《戰國策》、《楚漢春秋》的言論,貫通黃帝、堯、舜,一直到秦、漢時代,寫成一書,分為五種體裁:本紀用來記載年代,世家用來代代相傳,表格用來訂正曆法,書志用來排比史事,列傳用來記載人物,使百代以下,史官不能改變他的這種寫史方法,搞學問的人不能拋開他的《史記》。《詩》、《書》、《禮》、《易》、《春秋》六部儒家經典以後,只有這部著作。所以說“周公去世五百年以後有孔子,孔子去世五百年以後繼承他們事業的人就在這裡吧!”因此他自我標榜(評價)的地方已經不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人剛離婚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