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尚小仙的賊船
-
2 # 禪道至簡三觀
2020年一場突然襲來的新冠疫情,短期內讓經濟近乎“停擺”,給社會經濟和人們的生活帶來明顯的影響,隨著疫情有效防控,在如今疫情常態化下,從復工復產到復商復市等各項政策的不斷加碼推出,成效顯著。
但新冠疫情作為突發公共健康事件所帶來短期影響明顯,社會經濟恢復常態仍需要一定的時間,在恢復期乃至後疫情時代需要更靈活、更豐富的政策工具,來煥發市場活動力,為經濟恢復和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今年3月,四川成都帶頭開放地攤經濟,對商家和經營者實施審慎包容監管政策,政策推動至今,成效頗豐。
根據成都市城管委公佈的資料,截至5月28日,成都市設定臨時佔道攤點、攤區2230個,允許臨時越門經營點位17147個,允許流動商販經營點20130個,增加就業人數10萬人以上,中心城區餐飲店鋪復工率超過98%。
地攤經濟重歸視線並迅速火爆,再次承擔激發城市活力和便民生活服務的責任。
地攤經濟的再度火熱展現燎原之勢,將進一步推動復商復市,激發市場活力,對經濟恢復、社會就業、商家經營、大眾消費等各方面都會起到刺激和促進作用,帶來巨大的社會效應、民生效應、經濟效應,乃至產業效應,更能提振市場信心,加速社會經濟迴歸常態。
首先,政策支援加碼,社會民生效益顯現。新冠疫情影響,中國的就業市場面臨近十年來最嚴峻的挑戰,而地攤經濟是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是穩就業和保民生的重要手段,各地推出的促進地攤經濟政策實施效果明顯。正如總理說,地攤經濟是人間煙火,和“高大上”一樣,是中國生機。可見地攤經濟的重歸和火爆所帶來相應的社會及民生效應明顯,也能帶來長期效應。
其次,商家積極參與,創造更多經濟價值。新冠疫情對中小企業,特別是對小商、小店、小販的衝擊和影響更為明顯,隨著復商復市政策推進,發展地攤經濟是給餐飲等大眾消費行業打了一針“強心劑”。允許街邊擺攤,延長營業時間,對於商家來說是積極利好政策,能減少疫情帶來的損失,增加營業收入,調動商家的積極性。從更廣泛的角度看,地攤經濟同樣能帶動相關行業和產業的發展。
第三,引導刺激消費,推動經濟發展。儘管市場沒有等來“報復性消費”,但卻迎來了“恢復性消費”,地攤經濟迴歸作為一種重要消費形態,吸引人們走出家門增加消費,增添生活樂趣。
地攤經濟、小店經濟、路邊經濟和夜經濟等經濟業態的恢復、迴歸、火爆,更能體現社會和城市的多樣性、包容性和生命力。煥發一座城市經濟活力需要市場各參與主體共同積極參與,才能推動城市實現可持續發展。
城市不僅需要美麗乾淨的街道和井然有序,但也同樣需要煙火氣、市井氣和人情味,如此人們才會感到更幸福。
地攤經濟不僅要“活回來”,更要“火起來”,更期待能永遠“火下去”。
回覆列表
地攤首先不是經濟形式,而是商業模式。同時地攤作為營銷手段最多是階段性的,地攤不可能再次發展起來。如果地攤成為常態的話,只能說明商業模式的倒退。同時因為地攤對環境、交通的不友好,也是不可能長久發展的根本因素。
地攤作為商業的初級模式,不利於品牌的建設,不利已誠信經營的發展。所有地攤只能是暫時的緩解就業壓力的一種方式,在經濟形式轉好以後必然會再次受到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