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如初不遇ZZ
-
2 # 沙漠中的舟
大禹治水(鯀禹治水)是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傳說。他是黃帝的後代,三皇五帝時期,黃河氾濫,鯀、禹父子二人受命於堯、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負責治水。
大禹率領民眾,與自然災害中的洪水斗爭,最終獲得了勝利。
面對滔滔洪水,大禹從鯀治水的失敗中汲取教訓,改變了"堵"的辦法,對洪水進行疏導,體現出他具有帶領人民戰勝困難的聰明才智;大禹為了治理洪水,長年在外與民眾一起奮戰,置個人利益於不顧,"三過家門而不入"。
大禹治水13年,耗盡心血與體力,終於完成了治水的大業。
大約在公元前21世紀,中國有個帝王叫堯。堯是一個不幸的帝王,大旱之後又碰到了洪水。根據歷史記載,那時有過的一次大洪水,時間長達22年之久。全中國都受到了洪水的災害,情形可怕極了。
大地到處都是一片汪洋,人們只得扶老攜幼,四處漂泊。堯憂心如焚,但卻想不出辦法來解救人們的痛苦,便召集各方官員商議對策。官員們推舉鯀去治水,天子堯當時就十分擔心,因為他知道,鯀不願意接受眾人的意見,可是除他之外,又無其他更合適的人選了,堯只好讓鯀試試。鯀治水九年,絲毫沒有成績。
他治水靠的是用泥土築堤堵塞洪水。這種方法在洪水小時,還能收到些效果,但在洪水大時就無濟於事了。水不但填塞不了,反而越長越高。有些堤防被沖垮,泥土衝到了下游,淤塞了河道,以前洪水不氾濫的地方也氾濫起來了。故鯀治水以失敗而告終。
到了舜做天子的時候,他任命鯀的兒子大禹去治理洪水。大禹繼承父志,深入到各部落了解情況,並認真地總結了他父親失敗的教訓,他發現光是築堤疊壩,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洪水的問題,如果不把洪水疏導到固定的河道中去,壩築得再高也沒有用處。於是大禹斷然採取了修堤堵水與疏通河道相結合治水方法,終於使洪水馴服,百川歸海。
相傳大禹為治水走遍天下。他在治水達十三年中,攀山涉水,察看地形,丈量土地,豎立標幟。他不斷地調查研究、不斷地徵詢意見,認為必須分別情況開渠鑿道,疏理江河,讓水流出去。
山西省河津縣西北的龍門山,橫亙在黃河中游,在河水奔騰直下時,它恰恰堵塞了河水去路,河水只能從山腳下一條很窄的河道穿過,每逢上游洪峰來臨,水就溢湧四野,釀成水災。大禹在那裡觀察地形後,就帶領大家開鑿龍門山。當時工程極其艱鉅:夏天烈日當空,山石爍人;冬天冰天雪地,寒風刺骨;再加上毒蛇猛獸的侵擾,更是苦不堪言。整整花了五年的時間,才開出了一道豁口,水暢通了。
在開鑿龍門山後,禹又治理了黃河平原的九河。《尚書.禹貢》中記載,當時黃河流至下游後“播為九河”。《爾雅.釋水》中指出“九河名太史、復釜、馬頰、胡蘇、徒駭、簡、潔、鉤盤、鬲津(今漳衛新河)”。
孟子曰:“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氾濫於天下。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禽獸拂人。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堯獨憂之,舉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澤而焚之,禽獸逃匿。禹疏九河,灌濟漯,而注諸海;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後中國可得而食也。當是時也,禹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入,雖欲耕,得乎?”
黃河的中下游區域流經黃土高坡地帶,它飽含泥沙,故夏秋兩季時常洪水氾濫。“禹疏九河”說的就是這一帶的事情。當時大禹順水勢之自然,三過家門而不入,把主流乾道加深加寬,使“水由地中行”,上流有所歸,下流有所洩,使“九河”不至為患,東方水患得到治理,於是人民可以“降丘宅土”,發展農業生產。故孟子曰:“禹疏九河,瀹濟漯而注諸海”,“然後中國可得而食也”
大禹順著水勢,引滔滔洪水往低窪處疏導,終於使白浪滔天的黃河平原平靜了下來。“禹疏九河”的傳說就是這樣來的。《禹貢》說“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於海。”大約在今德州、滄州之間。故大禹在德州留下了諸多的遺蹟和可歌可泣的故事。
如:他在十三年治水的悠悠歲月中,大禹率領百姓日夜與水搏鬥,疏通江河,興修溝渠,風裡來,雨裡去,臉變得又黑又瘦。為治水,他手腳上都長出了老繭,指甲磨光了,人得了大病,腿也變瘸了。
又如,大禹娶妻後三日就離家去治水,在十三年中,他好幾次路過家門,聽見自己孩子的哇哇哭聲,都沒有去看一眼。
大禹的這種自責、自勵、自強、自己征服自己的精神,激勵著世世代代的勞動人民與困難作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