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807233931553998

    九龍名稱典故:九龍在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割讓予英國。九龍面積僅有11平方公里(4平方英里),從與香港島相對的半島尖端沙地向北伸展。1898年,中國將九龍北部約794平方公里的土地租借予英國,年期為99年,正式命名為新界。1997年,新界的租借期屆滿,英國遂將香港島、九龍半島及新界的主權交回中華人民共和國。九龍的英文名稱(Kowloon)是廣東話「九龍」的表音翻譯,意指九條龍。這個名字背後的故事很有趣。華人眼中的龍跟西方的不一樣,在中國,龍是權威和神武的化身,並非邪惡之物,它們居於陸地,沒有翅膀。假如從中國文化傳統的角度來看,英國民間故事的聖佐治實在沒有必要屠龍,因為龍決不會把少女吃掉。宋帝昺的歷史故事:中國歷史悠遠,歷朝以來均備受內憂外患困擾。宋朝(960年至1279年)末年,來自今日蒙古的強悍外敵便多次入侵中土,宋朝的末代太子在一支小軍隊護駕下,從建於杭州的國都南下逃難,1277年曾在九龍暫居,其後不久便全軍覆沒。年紀輕輕的小太子在逃亡期間登基,立為帝昺,而九龍的名稱正是因宋帝昺而來。這段歷史故事有多個版本,其中一說是一天幼帝從行宮眺望向北伸展的巒頭,數數共有八個,正想根據山乃龍脈的傳統概念把這塊土地命名為八龍,但一位侍官卻指出天子乃龍子,本身就是一條龍,因此該命名為九龍。另一說法是幼帝問侍官他們身處地方的名稱,侍官答是九龍。宋帝昺自行把山巒點算,發覺只有八個,一位侍官人急智生,連忙說皇帝就是一條龍,故此這片土地該稱為九龍。宋皇臺石碑:宋帝昺在九龍暫避外敵,並沒有留下甚麼遺蹟。據稱宋皇臺是當年天子和隨從的行宮外,士兵守衛的瞭望點。前啟德機場附近亦有一塊刻有文字的石碑,紀念數百年前宋王南下九龍的一段歷史。宋皇臺不遠處有一所廟宇(候王廟),供奉的是宋帝昺的一名將軍楊候王。這位將令對幼主忠心耿耿,護駕奮不顧身,被尊為忠臣的典範。在他死後數百年的今天,每年農曆六月十六候王誕,也有許多信眾到廟裡禮拜,以表敬意。

  • 2 # 上邪默指紫金崚

    關於九龍的得名,有兩種說法: 一說,宋小朝廷被元兵追迫流落至此,陸秀夫等大臣常常擁宋帝登臨山崗上的巨石,眺望鯉魚門海口,盼勤王之師。傳說宋帝某日登石,見四周青山群立,便對群臣說:“八座青山,每山一龍,是八條龍。”陸秀夫在旁,答道:“陛下貴為天子,亦是一龍。”宋帝點頭。於是便有“九龍”之說,後來便把這地方叫做”九龍”。

    另一種說法是九龍因自然環境而得名。該半島北端有九條山脈橫陳,山脈雖不大不高,卻走勢如龍,九座山,就像九條龍,以龍喻山,稱為“九龍群峰”,又稱“九龍半島”。這九個山嶺的名稱是:慈雲山、飛鵝山、獅子山、大老山、東山、雞胸山、鷹巢山、琵琶山和筆架山。筆架山從前叫煙墩山,山上設有煙墩,用以傳遞風訊。帆船見山上起煙,知道季候風起,就可以揚帆遠航了。

  • 3 # Sunny老大

    九龍與香港隔水相望,位於廣東省深圳市東南方,是珠江口東岸一個伸出海中的半島。

    傳說南寧末年,幼帝趙昺由左丞相陸秀夫等陪同南下逃難,來到珠江口東岸的大鵬山。當時這裡的村長為了給幼帝安排住處,在巨石聳峙的山上發現有一個幽清秀氣的洞穴,遂派人加以修飾,作為趙昺的寢殿。一天,幼帝對大臣說:“這裡有八座山,一山一龍,那麼這裡該有八條龍吧?”陸秀夫答:“陛下錯了,應有九條龍。”幼帝不解,問曰:“何故九龍?”陸秀夫則回道:“帝為天子,乃真龍下凡。八山八龍加上陛下,不就是九龍了嗎?”帝聽後甚高興。從此以後,人們就把這個半島起名為“九龍”。

    另一說,那裡有九座高峰,山勢蜿蜒,有如九龍騰舞,因而得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利用德爾菲法進行決策的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