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羊點羊
-
2 # 使用者白剛
關羽: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斬顏色誅文丑、桃園三結義、義釋曹操、單刀赴會、水淹七軍、戰長沙、守荊州、華佗刮骨療毒、三英戰呂布、走麥城。
劉備:桃園三結義、三英戰呂布、平原縣令、馬躍檀溪、三顧茅廬、三讓徐州、轅門射戟、白門樓、煮酒論英雄、火燒連營、火燒赤壁、取成都、東吳招親、白帝城託孤、張松獻地圖。
諸葛亮:三顧茅廬、火燒新野、舌戰群儒、火燒赤壁、草船借箭、借東風、借荊州、赴東吳弔孝、白帝城託孤、七擒孟獲、斬馬謖、空城計、罵死王朗、諸葛粧神、火燒上方谷、五丈原續命。
曹操:十八路諸侯討董卓、孟德獻刀、捉放曹、殺呂伯奢全家、長安平亂、白門樓、煮酒論英雄、白馬坡擒關羽、官渡之戰、赤壁之戰、華容道遇險、破西涼、殺楊修、殺華佗、濡須之戰、立嗣之爭、迎蔡文姬歸漢。
-
3 # 公明淏
所謂華容道,其實就是一條無名小道,也可以說不是道。可能就是曹操和他的撤退軍隊給趟出來的一條路線。《資治通鑑》解釋為——“從此道可至華容也”。這裡所說的華容,當然是指華容縣城。
曹操自江陵南下赤壁後,遇到大規模的瘟疫,“北軍多死者”!死的人太多,無法完成曹操的南下計劃,不得不燒戰船撤軍。曹操要撤回江陵,走華容縣城是最捷徑的路線。而且當時華容縣城附近有曹軍的糧草倉庫,便於撤退中的將士補充糧草。
恰逢此時,劉備也發現了曹操的意圖,於是十萬火急的追了過去,不過還是慢了半拍,曹操成功的到達了南郡。
曹操的確是非常狼狽的!根據縣誌記載,曹操逃到太平橋時,人馬陷入泥濘之中,不得不扔掉馬鞭,下馬步行,這裡尚有“曹鞭港”古地名。曹鞭港到毛家口二十里路,“地窄路險,坎坷難行”,曹軍“遇泥濘,道不通。”乃令兵士砍蘆葦、蒿草填路,“羸兵為人踏藉,陷泥中,死者甚眾”。見《三國志•武帝紀》:
裴松之注引山陽公載記曰:公船艦為備所燒,引軍從華容道步歸,遇泥濘,道不通,天又大風,悉使羸兵負草填之,騎乃得過。羸兵為人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眾。軍既得出,公大喜,諸將問之,公曰:"劉備,吾儔也。但得計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無類矣。"備尋亦放火而無所及。
孫盛異同評曰:按吳志,劉備先破公軍,然後權攻合肥,而此記雲權先攻合肥,後有赤壁之事。二者不同,吳志為是。
而《三國志•武帝紀》僅僅是說:“益州牧劉璋始受徵役,遣兵給軍。十二月,孫權為備攻合肥。公自江陵徵備,至巴丘,遣張憙救合肥。權聞憙至,乃走。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備遂有荊州、江南諸郡。”
劉備也確實放火了,沒有燒到曹操。嘆曹操永遠都充滿了樂觀主義精神!
關羽的存在並不妨礙諸葛亮和劉備之間的角力。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有關羽在,諸葛亮是不可能威脅到劉備的。例如,諸葛亮為了讓劉備稱帝,就用耿純遊說劉秀登基的事威脅劉備:“如不從議者,士大夫各歸求主,無為從公也。”被逼無奈劉備只能乖乖的聽命於諸葛亮。假如!!!
此時此刻,關羽一息尚存,就像夏侯惇不同意曹操上位稱帝一樣,我相信!劉備就有勇氣拒絕諸葛亮:“願意留下的留下,不願意留下的,出門右轉……”
這是諸葛亮最不願意看到的,雖然是不能隨心所欲,不過還不至於非得要了關羽的小命。
諸葛亮很瞭解關羽,憑他的智慧把關羽作為一枚棋子來運用比暗殺他更有價值。例如,利用劉備殺掉劉封就是非常好的一招妙棋!那麼,利用關羽去幹掉張飛是不是也可行呢?就用不著張達、範強鋌而走險了。
實事求是的說,諸葛亮雖然是中國古代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發明家、文學家、名相,同時他也是三國時期著名的陰謀家。
草船借箭,滿載而歸。是說孫權為了平衡船體不至於翻沉,不是為了特地獲取曹操的那點兒箭。
建安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須,權與相拒月餘。曹公望權軍,嘆其齊肅,乃退。《吳歷》曰:曹公出濡須,作油船,夜渡洲上。權以水軍圍取,得三千餘人,其沒溺者亦數千人。權數挑戰,公堅守不出。權乃自來,乘輕船,從灞須口入公軍。諸將皆以為是挑戰者,欲擊之。公曰:"此必孫權欲身見吾軍部伍也。"敕軍中皆精嚴,弓弩不得妄發。權行五、六里……
但是《魏略》卻記載曰:權乘大船來觀軍,公使弓弩亂髮,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回船,復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還。
孫權的船一面著箭,越來越多當然就要偏向著箭的一面了,所以孫權就把船身調了個個,讓另一面也著箭,越來越多兩邊就平衡了。
這就是草船借箭的來歷,歷史上是存在的。
雖然說《三國志•趙雲傳》中有“雲兵進永安,吳軍已退”的說辭。但是,透過時間來判斷,應該是陸遜已經意識到了孫權和曹丕就要開戰了……
我們看,夷陵之戰最終是在八月徹底結束的。劉備敗退後,黃權向西的歸路被吳軍截斷,黃權又恥於向吳軍投降,不得已於黃初三年(222年)八月率眾北進,向曹魏投降;同月,馬良由南方往西北撤退時被吳將步騭截擊而死;只有向寵的軍隊特別完整從夷陵回到蜀地。
劉備逃到白帝城後,吳將潘璋、徐盛等人都主張乘勝追擊,擴大戰果。這時:
《三國志•徐晃傳》記載:黃初三年(222年)九月,魏文帝曹丕率軍首徵東吳——
魏文帝命徵東大將軍曹休、前將軍張遼、鎮東將軍臧霸出洞口;
大將軍曹仁出濡須;
上軍大將軍曹真、徵南大將軍夏侯尚、左將軍張郃、右將軍徐晃圍攻南郡。
吳建威將軍呂範督五軍,以舟軍拒曹休等;
左將軍諸葛瑾、平北將軍潘璋、將軍楊粲救南郡;
裨將軍朱桓以濡須督拒曹仁。
僅僅一個月的時間,比夷陵之戰規模大好幾倍的曹丕滅吳之戰拉開了序幕……
東吳迎戰曹丕的三路大軍竟然沒有陸遜?因為,劉備還有一口氣……足夠他做垂死掙扎的了。
-
4 # 榆木疙瘩牌慧根
武聖——關羽
聖者,一個領域內專業頂級並能為後來人起模範表率的人。
軍人不能只講功勞,還要有威信,不能光功夫好,還要具備武德。
關羽對那些誇誇其談,清談玄虛的所謂"士",就是一幫富裕的公知們很瞧不上,而這恰恰是當時社會風尚,人人趨之若鶩。關公雖然傲慢討厭虛禮,但是富有人情味,對自己的下級很好,群眾中有威信。
武將就是武將,應該自有主見,擁有獨立人格,不搞趨炎附勢那一套。雲長並非一文盲勇夫,勤讀《春秋》,有著自己的價值觀。
頭號仁君——劉備
劉備早年喪父,母親孤兒寡母帶大,幼年困苦,自力更生,雖織蓆販履為生,卻志向遠大,奮發向上。這與當時東漢末年官僚士族子弟大多紈絝習性形成鮮明對比。
貧困出身,底層生活經歷,使劉玄德有了鮮明的政治理念——興復漢室,拯救天下蒼生於水火。劉備是政治正確的一面旗幟,所以諸葛孔明要一直維護這面大旗迎風飄揚。
從劉備本性上講,他心地善良,待人誠懇,有自知之明,腳踏實地,尊重知識分子,是一個純粹以德服人的好領導。
智慧的化身——諸葛亮
1.現實的外交成績
堅持與東吳發展良好關係,若既要抗衡曹魏,又要興復漢室,這是唯一比較明智之道。
2.踏實的蜀漢治理
制定並執行了蜀漢一切國家法律法規,管理官僚,平衡派系,安撫地方;他一共做了兩次,一次大局初定,另一次是一個大爛攤子,可謂是天生的管理者和危機處理專家。
3.國防上無懈可擊
夷陵之戰後,曹魏曾大軍入侵漢中,防守對司馬懿可能是個大課題,但對諸葛亮來說就一小兒科,蜀漢的嚴密佈防前面,曹軍被憋在狹促道路上苦淋了月把雨,病疫流行,只好退兵。
諸葛亮回頭又去平定西南叛亂,一蹴而就。
4.開發大西南功勞
孔明對付西南軍閥時,針對性強,連拉帶打,很短時間解決問題。
征伐少數民族武裝中,注意民族政策,尊重異族習慣,從政治上穩定了邊疆,從文化上團結了各個民族部落,從軍事上加強了蜀軍力量。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能人最喜歡的領導——曹操
世人對曹操本就存在偏見。
1.舉賢任能
起碼在“唯才是舉”這個層面上,曹操走在了風氣之先。
但凡一切天下之主的所謂“能力”,顧名思義,關鍵在於能把“人的力量”發揮出來;所以“能力弱”的原因從根本上講,還是因為沒人。
2.成就蓋世
曹操對內既是剿滅黃巾亂匪,也是討伐董卓反革命集團積極分子,天下大亂時又消滅袁術野心家,掃清呂布軍閥,統一袁紹割據勢力,堅決打擊以馬超韓遂為代表的西北分裂集團,維護了邊疆穩定;對外把對中國威脅最大,危險係數最高的北方遊牧民族一舉蕩平,統統攝服。
3.發展經濟
採用屯田這種腳踏實地、切實可行的生產方式,而不是大談泛泛虛妄、不著邊際的高明理念,為流離失所的老百姓辦了件實事,實實在在的發展了生產力,有效恢復了漢朝時中國的心臟地帶——中原的經濟和社會發展。
4.維護大局
自以董卓為首的反朝廷反人類反革命集團作亂以來,漢獻帝政權基本上變成了流亡政府,各家諸侯世受浩蕩皇恩的白眼狼子孫卻不聞不問,曹操毅然主動承擔了維護中央照顧中央的艱鉅而光榮責任,在他的操勞下,三國殺整體上亂而有序,大家都只是在一箇中國一個朝廷的大前提下折騰,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5.文化學者
作為高階官員,首號軍頭,曹孟德時刻注意加強自我文化修養,堅持高雅藝術追求,帶動了三國時代的文藝復興,使得這一時期藝術特點呈現出水火求濟、龍虎交會的大時代風華,與後來西晉文人的那種陰陽怪氣、萎靡不振的畸形化情緒,形成鮮明對照!
回覆列表
三國演義可以入門,先建立興趣,正經還得看看歷史書籍,先看看資治通鑑,再看看史記,漢書,後漢書等等等等等…慢慢來,坑有點深,之後就不問這這些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