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42698723505

    此詞作於蘇軾黃州之貶後的第三個春天。讀罷全詞,人生的沉浮、情感的憂樂,我們的理念中自會有一番全新的體悟。只要堅守自己的精神世界,順境不驕,逆境不懼,就會少些煩惱,多些寧靜和快樂。作者以風趣幽默的筆調寫出途中遇雨所感所思,表達了樂觀曠達的生活態度。

  • 2 # 使用者8776969687755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蘊含了雖處逆境屢遭挫折仍要不畏懼不頹喪的哲理。出自宋·蘇軾《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原詩: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譯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趕上了下雨,拿著雨具的僕人先前離開了,同行的人都覺得很狼狽,只有我不這麼覺得。過了一會兒天晴了,就做了這首詞。

    不要害怕樹林中風雨的聲音,何妨放開喉嚨吟唱從容而行。拄竹杖曳草鞋輕便勝過騎馬,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麼可怕?披一蓑衣任憑湖海中度平生。

    料峭的春風把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頭上斜陽已露出了笑臉,回首來程風雨瀟瀟的情景,歸去不管它是風雨還是放晴。


    蘇軾在這裡不僅是在講風雨,更是在講對待生活的態度。不要耽溺於人生的順境、逆境,不要太在意得與失,而要認識到人生永遠是起起伏伏的,只有憂樂兩忘,才能保持一個淡然的心態,尋找人生真正的安頓。這是他經歷了人生大起大落之後的深刻思考。因此這首詞不但充滿了情味,更富含哲理,值得仔細地去品味。


    在困境中如何自處,是一個重要的人生命題,也是這首詞的主題。蘇軾在遭遇巨大的人生挫折之後,收拾起心情,選擇了《定風波》這個詞牌來寫漫步雨中的感想,表達自己從人生的風雨中走出來的感悟和思考。只有經歷了苦難的淬鍊,才能獲得對人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從容的心靈境界。

  • 3 # 豬豬

    這首詞是蘇軾被貶黃州之後寫的。

    蘇軾,才子。

    當時蘇軾科考的時候,因為文章寫的太好,被當時的主考官歐陽修一眼看中(沒錯,就是那個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的歐陽修)他覺得,文章能寫的這麼好,也只有我的學生曾鞏了,為了避嫌,弄了個第二。後來蘇軾因為政見不和被貶杭州,又被“好朋友”沈括坑了,搞了個烏臺詩案出來,還差點丟了性命,所幸逃過一劫,被貶黃州。

    總結一下他之前的經歷,那就是起落落落落……

    雖然身在其中的當事人,覺得人生全是套路,但是從後世的角度看,正是蘇軾人生的挫折,才成就了他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定風波,正是他文學成就昇華的轉折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

    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

    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在和友人同行的路上,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讓所有的人都顯得有點狼狽。而蘇軾卻從容行走在雨中,吟出“一蓑煙雨任平生”。過不了多久,雨停了,太陽又出來了,看自己剛剛走過的風雨,才發現“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漫步在雨中,應當是想起了自己之前的經歷了吧。他曾是天之驕子,卻從跌落凡塵;他曾高居廟堂,卻落魄江湖。他曾總結自己的一生:“問汝生平功業,黃州惠州儋州”。所以,他能夠“上可陪玉皇大,下可陪田院乞兒”,是他,也只有他方能如此。

    樂觀、豁達、瀟灑、曠達、天真,他值得世間一切美好的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金博士825和3107哪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