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9059027967145
-
2 # 使用者9210717286709
儒家自然生態觀的理論基礎是“天人合一論”。這一理論的核心思想就是“人本主義”。儒家自然生態觀的基本特徵是:
1.認為人是天地之傑,萬物之精靈。天地之間人是第一位的。主張重人輕財,“貴人賤畜”。
在對人與自然的關係問題上,主張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與自然在客觀上存在著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
2.認為自然界的存在與發展變化有其自身的規律。“天有常道,地有常數”,“天地之變,陰陽之化,乃自然之理也”。
自然界是沒有意識的客觀存在,“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人們只能發現規律,順應規律,利用規律為人類造福。而不能違背規律,無視規律,人為地消滅規律。違背規律就必將受到懲罰。
3.認為自然界是人類衣食之源,利用自然資源和保護自然資源是同等重要的。
主張“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擇可勞而勞之”、“君子施行恩惠而不浪費,讓民眾勤勞而無怨恨,有慾望而無貪婪,安祥而不驕傲,有威嚴而不兇猛”。
-
3 # 使用者7355326258345
儒家對生態觀念
儒家的生態智慧是德性的智慧,透過修身實踐,禮樂教化,盡
心知性而知天,
表達了人文主體與自然環境之間相須互動的觀念。
天
人合一是儒家生態思想的核心。
(一)天人合一,中和位育
所謂天人合一,
一般是指人與自然為一體,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
天人合一
”
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自然觀,與西方文化相比較,
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東方智慧。
儒家持一種
“
上下與天地同流
”
、
“
天地與我並生,
萬物與我為一”
的觀點,強調“天人之際,合而為一”
;認為人的一切活動和創制,
都應當順應“天道”
、不違逆自然。
“夫人事,必將與天地相參
-
4 # 你說你想好
儒家生態觀起源於先秦時期,是以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家思想家們所擁有的蘊涵著豐富而又深邃的生態智慧的中華傳統優秀生態思想。
早期儒家生態觀以人為重,先秦儒家對於生物的關愛,根本上是為了人類自身的生存發展。宋代理學將道教和佛教的思想與儒家思想相結合,推動了儒家學派的進一步發展;
儒家的生態思想也從初期的樸素生態觀,發展完善成為以“天人合一”為核心的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成熟生態觀。總體來看,儒家主要有“天人合一”、“仁民愛物”、“以時禁發”、“崇儉禁奢”這幾大生態觀。
-
5 # 方圓九洲V
儒家生態觀點:天人合一
儒家環境倫理學是建立在“天人合一”這個觀點基礎上的,這個觀點強調人與世界、人與自然之間是相互聯絡而不是疏遠的。
幾個世紀以來,這個觀點給華人的一個認識就是生活於天地之間的人都傾向於群居而不是疏遠。應該指出的是,儒家傳統中“天”基本上是物理自然的另一種稱呼,與神沒有什麼關係,天和地就是世間所有事物的統稱。
“天人合一”觀點的形成可能是由於在中國哲學的傳統中缺乏對“超越”的信奉。猶太—基督教中那種“創造者”的概念在中國神話和哲學中的缺失,都解釋了華人在描述人與自然關係時為什麼沒有如創造者—被創造者、主體—客體的二分概念,即使是最嚴格意義上的宇宙概念,也沒有任何“超越”的特徵和跡象。
華人宇宙觀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既沒有線性的時間概念,這要求確定一個唯一的開端,而所有的過程都伴隨其後;也不認為在創造者與被創造者之間有明顯的區別。他們認為,每一個特殊情況都是另外一種情況的結果,每一個特殊情況都是自己決定或被另一種特殊情況所決定。
對華人來說,宇宙不是由外在的造物主創造的,也不是其自身創造的,宇宙被視為一個自生的生物的有機過程,由此馬克·埃爾文總結出這樣一句話“也許是與世界分離的缺失,中國自身的明確的邊緣定義稍微少於西方。”

對華人來說,生命既不是再見的淚水,也不是試驗場地,而是一個家,在這個意義上,宇宙中的生活才是最美麗的。正如8世紀的中國詩人杜甫在詩中所描述的:“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主題深深植根於中國文化之中,這一主題不僅根植於中國哲學與中國詩歌中,而且還根植於中國的書畫中。
自然有自發自生的生命力量
在華人看來,自然是一個有機的過程,一個自發自生的生命力量。作為一個生命力,它具有連續性、整體性和活動性,它是不停止的和無窮無盡的、始終如一的和永遠變化的,轉換和展開著新的輪廓、新的形式和新的生命。用《中庸》的話來說就是:“不息則久,久則徵,徵則悠遠,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二,則其生物不測。”
天體有規則的運動和四季相繼變化都是自然作為創造力和生命的源泉起作用的表現。“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
變化、執行、繼承和增長被認為是天的美德,雖然天不說話,但人們敬畏它的高;地也不說話,而人們敬畏它的厚;儘管四季也不說話,但人們觀察到它的連續。這些“有常”的發生是由於天地和四季都具有完美的“誠”,而“誠”是自然的德性。
但自然不是一個造物主,因為那將包含著主體謹慎的計劃和意願。自然缺少謹慎和計劃,這正好解釋為什麼自然界存在著不完美的事物。然而,儘管不完美,自然也會永遠處於一個變化、轉變和創新的過程中。
同樣的,人生如自然一樣是一個不斷培養和轉化的過程。根據傳統儒家重要的奠基人之一孟子的觀點,人生來就有區別於其他事物的四種心,當其得到充分發展時,就會變成“仁”、“義”、“禮”、“智”四種基本的美德。孟子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恥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有“四端”猶如有四肢,對一個擁有“四心”的人來說,否認自己的潛能就是自暴自棄。
儒家傳統認為人不是一生下來就是在道德上完美無缺的,要想成為一個仁德的人,人就必須盡力完善自己,一個人必須培養自己以便充分發展自己潛在的德性,並且以宇宙中自然發展的方式豐富自己的德性,使其繁榮。

天道與人道的區別
但是在天道與人道之間有一個重要區別,如前所述,自然之道是自然狀態,缺少有意識的意願和慎重、選擇和反思。只有人才具有孟子人性論中所謂的良知良能,人有責任透過道德判斷的練習來糾正盲目的行為。人有視力,能分辨非正義和錯誤;人有聽覺,能夠注意到遭受的痛;人會說話,能夠清楚地表達對宇宙中好與壞的判斷;人能夠透過文化建設、政府和制度建設來矯正政府管理的弊端。
《中庸》的開篇,敘述了一個支配一切的原則:“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孟子引用《尚書》的“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更深入地解釋了與自然相關的人的作用。人與自然分別有不同的領域和功能。在儒家傳統中,人與自然的領域和功能不同是二者的一個重要區別特徵。如果我們不尊重自然,我們就陷入了一廂情願的危機;如果我們不能認清人類的領域,我們就不能正確行使人的能力和職責。
一個負責任的人不應抑制自己去糾正自然的從道德上看無意志的行為,但是一個按儒家道德規範行動的負責任的人,他的干預必須是合理的、有序的。更重要的是,人有道德的潛能,不僅要踐行知識,而且要踐行道德。
如果人真正遵守道德法則,而不是濫用、傷害或破壞自然,人與自然在天地間各行其道,就能夠形成一個沒有競爭,又不必擔憂被相互取代的和諧的三位一體的格局。這確實可以用荀子的話來描述:“天有其時,地有其財(材),人有其治,夫是之謂能參。
回覆列表
答案是:儒家生態觀主要有仁義禮儀信。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