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髮型師李李

      各地清明節的習俗

      1、北京清明節習俗

      傳統的“寒食節”又稱“換火節”,說的是家家戶戶燒了一冬的爐膛,開春後要滅火清理了,所以家裡停火一兩日,只能吃涼食了。因此舊時北京很多家庭都在寒食節的前一天準備出次日的食品,大多是一些小吃,逐步就演化出了老北京的寒食十三絕。

      寒食十三絕是什麼?有一種說法,“寒食十三絕”具體包括:蹄燒餅、螺絲轉、饊子麻花、薑絲排叉、驢打滾、糖火燒、艾窩窩、糖卷餜、糖耳朵、豌豆黃、焦圈、硬麵餑餑、芝麻醬燒餅。另版“寒食十三絕”:奶油炸糕、螺絲轉、饊子麻花、薑絲排叉、驢打滾、糖火燒、艾窩窩、麵茶、糖耳朵、豌豆黃、焦圈、硬麵餑餑、芝麻醬燒餅。

      2、浙江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浙江桐鄉民間流傳著“清明大如年”的俗語。桐鄉是江南蠶桑的主要產地,其鄉間流傳著豐富的蠶鄉習俗,清明軋蠶花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活動。

      在浙江湖州,清明節家家裹粽子,可作上墳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帶的乾糧。農家有清明吃螺螄的習慣,這天用針挑出螺螄肉烹食,叫“挑青”。吃後將螺螄殼扔到房頂上,據說屋瓦上發出的滾動聲能嚇跑老鼠,有利於清明後的養蠶。清明節這天,還要辦社酒。同一宗祠的人家在一起聚餐。沒有宗祠的人家,一般同一高祖下各房子孫們在一起聚餐。

      3、廣東清明節習俗

      傳統的廣州人向來重視清明掃墓,有在正清當日“行清”的習俗。“行清”與踏青不同,踏青是郊遊,“行清”則是一族人一起約定那一天齊齊去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廣州人祭祀完了後,分了豬肉,並不算完成了拜祭形式,家人會將豬肉帶回家後,配上清明時節的菜蔬“清明蕎菜”去炒著吃,還有不嫌麻煩的人家另外用這個“清明蕎菜”配一些雞蛋絲燒肉絲炸一些春捲吃,吃完了這些菜肉,這一年的“行清”任務才算完成。

      4、重慶清明節習俗

      重慶人在清明這天,也有吃寒食的習俗。過去人們掃墓時的“清明食品”,往往是鍋魁加滷菜、冷盤。這種鍋魁裡面夾的“和菜”,由粉絲、萵筍絲、肉絲(或雞絲),加上春芽涼拌而成。掃墓一般都在郊外,相當於春遊,一大家子人還會帶上涼麵、酒菜、糖果等食品,祭奠先人後,大家一起吃掉,又有耍的又有吃的,最高興的就是小孩子了。

      當時人們掃墓除了帶上紙錢香燭外,還會帶上一串用紙剪成的紙串,掛在墳前,用以招魂,俗稱“掛青”。俗話說,“有兒墳上掛白紙,無兒墳上屙狗屎”,是否有“掛青”,成了一個家庭是否後繼有人,是否興旺發達,是否父慈子孝的標誌。

      5、江蘇清明節習俗

      常州人清明節一大早,家家戶戶門框上要插柳條和桃花枝,以鮮豔的紅綠祛除隔年的邪祟。而小孩子則是把柳枝編成圓形環圈戴在頭上,或把柳枝連葉帶皮捋到頂梢,成一柔軟可以抖動的“柳球”。也有人家將豔麗的桃花插在簷下的門環上,以示清明臨門,平安報春,藉以辟邪,帶來福祉。

      除了這些,清明節當天,常州人早飯會吃沒有餡的糯米大團子。大團子是春節前就做好了的,放在冷水中泡著,要一直吃到端午節。清明那天,拿出大團子,切成一片一片的下鍋用油煎,根據自己的口味放糖或鹽。也有人家會放點柳葉在裡面,意為添“青”。常州人還有在清明節吃青糰子的習俗,做青糰子要到田頭路邊去採一種叫“綠茱頭”的野生植物葉子,回來後洗淨,揉出綠汁液來,經過濾煮沸後和米粉而做成青糰子。

      6、河南清明節習俗

      在河南,清明時節人們最常吃饊子、棗糕、雞蛋等食物。“饊子”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時叫“寒具”。寒食節禁火寒食的風俗在大部分地區已不流行,但與這個節日有關的饊子卻深受世人的喜愛。棗糕又叫“子推餅”,河南一些地方用酵糟發麵,夾棗蒸食。他們還習慣將棗餅製成飛燕形,用柳條串起掛在門上,可以冷食,以紀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質。

      在河南的一些地方,清明吃雞蛋,就如同端午節吃粽子、中秋吃月餅一樣重要。民間習俗認為清明節吃個雞蛋,一整年都有好身體。據相關專家介紹,清明吃雞蛋習俗,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

      7、湖南清明節習俗

      長沙將掃墓稱為“掛山”,有“前三後七”之稱,即清明節的前三天後七天為掃墓期。掃墓祭祀有先後順序,一般都要先將墓地清理乾淨,拔除墓地雜草,插上“掛山條子”在墓前拜祭,最好是下午3點前完成掃墓祭拜。

      長沙府清明插柳,稱為“記年華”。“插柳”的習俗始於唐代,本意是為驅疫避邪,後來又有了裝飾的意思。傳統習俗看來,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很多人在清明節放風箏時,將自己的疾病寫在風箏上,放飛風箏,象徵著帶走穢氣。

      8、湖北清明節習俗

      在湖北武漢,不管有多忙,清明節這一天,人們都會放下手頭的事務,回老家給先人祭祖,當地俗稱“上墳”。當地“上墳”包括墳前祭拜、送紙錢、獻花、添墳等流程。祭拜前,由家中長者或長子首先除去先人墳墓上的枯葉雜草,另外拿出幾張黃紙錢,以土石壓於墳頭,意在向外人顯示家中仍有後人。前期工作完成後,當地人會在墳前劃好上供範圍,擺上香楮、元寶紙錢、鮮花祭品等,然後按輩分為祖先燒紙錢。

      由於受到寒食節禁火影響,在湖北恩施、咸寧等地,人們會在墳墓附近的小樹上或墳地竹竿上懸掛紙錢,叫做“標墓”。祭祀過的墳墓紙幡飄飄,而沒有紙幡的墳頭多是些未祭祀的孤墳了。

      9、廣西清明節習俗

      橫州鄉民清明節取柳葉及田螺浸水洗眼睛,據說可使眼睛明亮。興仁縣掃完墓後,以白紙作長幡掛在墓頭,稱為“標墳”,又叫“掛青”。開陽縣掃墓時,由值年主祭備酒食以祭。祭畢,親友就近飲宴,稱為“野餐”。

      梧州鄉民大多數都是在清明節當天和後面的幾天去掃墓,只有一少部分的鄉民是在清明節的前幾天就掃好的。

      10、福建清明節習俗

      福建閩南並不一定只在清明節掃墓。掃墓日期一般有兩種,泉州習俗是在清明節前後幾天,漳州則有部分人士會選在三月初三的上巳節附近掃墓,客家人則通常在春節之後。

      方式是,清理完墳墓環境後(如雜草、樹木),先祭拜土地神,然後祭拜祖先。祭拜完後在墳墓上,用小石頭壓上“墓紙”,代表已經將墳墓修繕完畢。清明節當天一般是不煮食物,只吃冷的潤餅,這是源於寒食節的習俗。

      11、山西清明節習俗

      不過,山西北部多數地方的民俗卻截然相反,人們卻要將冥錢等物燒盡,認為燒不盡就轉不到先人手中,也有一些地方,如:大同等地,人們則習慣於白天上墳,晚上在家中焚紙。此外,晉西北的河曲等地,舊俗上墳要帶酒菜,祭畢祖先,便在墳地裡飲食,意寓與先人共飲共食。

      12、山東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吃冷食的習慣。在山東,即墨吃雞蛋和冷餑餑,萊陽、招遠、長島吃雞蛋和冷高粱米飯,據說不這樣的話就會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餅卷生苦菜,據說吃了眼睛明亮。晉中一帶還保留著清明前一日禁火的習慣。

      清明時節,在濟南城鄉,還流傳盪鞦韆的習俗。清明節這天,男女老幼,身著新衣在綠楊深外,或在街前廣場,立木為架,上袈橫木,下懸二繩,繩下橫系一板,人在板上可坐可立,手握兩繩可前後上下飄蕩,極富樂趣。

      13、四川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插楊柳是全國各省份差不多的習俗,而四川地區獨特之處在於,除了將楊柳枝掛在門口、墳前,愛美的四川婦女還會在清明節這天將柳條戴在頭上,叫做柳葉符。由於四川產竹,竹子在清明節期間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清明這天,家家戶戶會請道長畫上紙符,掛在竹子上,然後掛到墳頭,作為清明上墳的一個必要儀式和步驟,是為“掛青”。

      火神門祭火神,這也是四川地區比較獨特的習俗之一。清明前一天是寒食節,人們把家裡的火都滅了。人們在清明當天專門去火神門祭拜火神,回來以後再重新生火。

      14、海南清明節習俗

      文昌、瓊海等地一些村莊,一般不在清明節掃墓,而是在冬至那天掃墓。在給先輩燒香時,最為講究的還要屬海口府城地區,先長輩後晚輩,輩分順序是不能搞亂的。而西部地區,如儋州等地,過清明時以人多為榮,不分男女老少,只要能到,人越多越好。那些終日生活在船上的漁民,在清明時節,往往會在船頭燃放鞭炮,祈求先人保護風調雨順,後輩平安。

      海南人掃墓時,以豬、鵝、魚、糕果點心祭祀,焚香化寶。也有同姓居民抓豬拉羊到始祖墳上祭祀,祈求後代子孫繁榮。清明祭祖分兩種,先為祭“己祖”,以一戶或幾戶為單位,在家中祖先牌位前擺放好“三牲”、乾飯等祭品,人人跪拜。後為祭“眾祖”,以幾十戶或幾百戶為單位,同姓氏的宗族均參加。將備好的祭品帶到先人墳墓祭拜,清除雜草,添上新土。

    清明節期間的八大禁忌

      一、清明節忌諱探視朋友親人嗎

      最好不要清明節當天去探視親朋好友,隔天去探視為宜。因為清明節是祭奠的特殊時候,此時去探視親朋好友很說不過去的,或者說不吉利。當然,你也可以請親朋好友在外面吃飯為宜。

      二、選擇清明時期結婚好嗎

      同上理,結婚是人生大事,最好避開選擇清明節時期結婚。

      三、清明節可以出去旅遊嗎

      清明節的重要活動就是去踏青,春暖花開的時候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好,無可厚非。但是,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去別人祭掃比較多的山!不要說不吉利的話,更不能說對亡者不敬的話,晚上活動要謹慎。因此清明節休假出去旅遊不能說是對不起列祖列宗。

      四、清明節能穿紅內衣嗎

      通常來說,清明節期間要特別忌穿大紅大紫的衣服,即使紅內衣也要謹慎穿用;應穿上素色的服飾為宜。當然,也不要佩戴紅色的配飾。但是,特別提醒,如果你是本命年,則紅內衣可穿。

      五、為何清明期間忌買鞋

      一些人恰巧是清明節過生日,因此有時難免就在清明節期間買雙鞋。豈不知鞋與邪同音,故而通常不在此時買鞋。真有需要也要錯開時間購買。提醒你留意鞋店為何清明節生意不好就明白了。

      如果有些朋友不慎清明這天買鞋了,如何破解?請這些朋友用紅紙包好鞋子,放在門口一晚,然後清早將紅紙燒掉即可。

      六、清明節忌過生日嗎

      有些朋友恰巧是清明節生日,提醒你要提前過生日。如果恰巧是老壽星在清明節過生日,那麼禁忌會更多。比如當日不要接受鮮花,同時生日蛋糕自己不可以當天吃。坊間認為,這樣老壽星一定會過一個平安吉祥的年,會更加長命百歲。

      七、清明節當天為何少些娛樂活動

      由於種種原因,沒能在清明節去祭祖、掃墓的朋友,清明節當天儘量少些娛樂活動,更不能吵架、說些不著邊際的話語,否則,日後恐生麻煩。

      八、為何不能因頭髮而蓋住額頭

      按照古人的說法,清明節也是“鬼節”。如果需要在此期間走夜路的朋友,一定要記得隨身攜帶護身的吉祥物,如桃木手珠等。同時,千萬不能忘記要亮出你的額頭,不能因頭髮而蓋住,因為,那是你的神燈所在。

  • 2 # 吳光輝3

    我們家鄉清明節時候的主要菜品有竹筍炒臘肉,蕨菜炒香腸等感覺到特別地香甜可口。美味佳餚。

    我的家鄉在南方的一個偏僻小山村中,清明節的習俗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晴天在山坡墓地旁一家人燒火吃燒烤,帶上生活用品煮火鍋吃,其中長輩用白酒滴三滴在墓碑前,接著飯,菜,零食,果品等供奉。大約過後10分鐘,一家人在中午時候吃午飯。雨天的時候,燭,紙,香等放在墓碑上一家人吃一些簡單零食,水果等就回家啦?互相開心地交流,溝通,我感覺到其樂融融的。

    今天是清明節,我們家鄉山坡中有許多的映山紅,茶泡,茶瓣,還有許多老年人喜歡吃的一種菜品――竹筍。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特別美麗。我最喜愛的季節是春天。

    清明節祭祀祖先,供奉美味佳餚,以備銘記逝者安息,生者節哀,我認為每天正能量前行一點點,不但是自己成熟的表現,更是我們最親的逝者對我們最美好的祝願和希望看得到的結果。

  • 3 # 曉布狂人狂語

    你好,對於四川來說!我們吃的青團!同時也是江南一塊兒的傳統小吃!

    想起一首詩,關於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何謂青團,青色的糰子,用艾草的汁兒和進糯米粉中,然後上加上水,上蒸籠,包裹進餡兒,不甜也不膩,香香甜甜,帶走艾草的芳香!

    對於四川來說,青團是用青陽花兒來做成的,用二米粑加上面粉,然後加點兒白糖,和在一起。搓成一個一個小團兒,上蒸籠蒸15分鐘左右。出來青陽花兒粑粑簡直是美味!這是我童年的記憶!青團兒的艾草香味,軟糯香甜,一口咬下去,不僅解決的嘴巴饞,還可以解決肚子有點小餓!

    這款小吃,可以說是春遊小吃,對於筆者來說,印象最深的還是奶奶做青團,比現在很多店裡賣的青團都好吃。到了清明的前一天,去坡上找青陽花兒,然後和糯米粉一起蒸,用芭蕉葉包上青團,那簡直是美味!

  • 4 # 髮型師李李

      各地清明節的習俗

      1、北京清明節習俗

      傳統的“寒食節”又稱“換火節”,說的是家家戶戶燒了一冬的爐膛,開春後要滅火清理了,所以家裡停火一兩日,只能吃涼食了。因此舊時北京很多家庭都在寒食節的前一天準備出次日的食品,大多是一些小吃,逐步就演化出了老北京的寒食十三絕。

      寒食十三絕是什麼?有一種說法,“寒食十三絕”具體包括:蹄燒餅、螺絲轉、饊子麻花、薑絲排叉、驢打滾、糖火燒、艾窩窩、糖卷餜、糖耳朵、豌豆黃、焦圈、硬麵餑餑、芝麻醬燒餅。另版“寒食十三絕”:奶油炸糕、螺絲轉、饊子麻花、薑絲排叉、驢打滾、糖火燒、艾窩窩、麵茶、糖耳朵、豌豆黃、焦圈、硬麵餑餑、芝麻醬燒餅。

      2、浙江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浙江桐鄉民間流傳著“清明大如年”的俗語。桐鄉是江南蠶桑的主要產地,其鄉間流傳著豐富的蠶鄉習俗,清明軋蠶花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活動。

      在浙江湖州,清明節家家裹粽子,可作上墳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帶的乾糧。農家有清明吃螺螄的習慣,這天用針挑出螺螄肉烹食,叫“挑青”。吃後將螺螄殼扔到房頂上,據說屋瓦上發出的滾動聲能嚇跑老鼠,有利於清明後的養蠶。清明節這天,還要辦社酒。同一宗祠的人家在一起聚餐。沒有宗祠的人家,一般同一高祖下各房子孫們在一起聚餐。

      3、廣東清明節習俗

      傳統的廣州人向來重視清明掃墓,有在正清當日“行清”的習俗。“行清”與踏青不同,踏青是郊遊,“行清”則是一族人一起約定那一天齊齊去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廣州人祭祀完了後,分了豬肉,並不算完成了拜祭形式,家人會將豬肉帶回家後,配上清明時節的菜蔬“清明蕎菜”去炒著吃,還有不嫌麻煩的人家另外用這個“清明蕎菜”配一些雞蛋絲燒肉絲炸一些春捲吃,吃完了這些菜肉,這一年的“行清”任務才算完成。

      4、重慶清明節習俗

      重慶人在清明這天,也有吃寒食的習俗。過去人們掃墓時的“清明食品”,往往是鍋魁加滷菜、冷盤。這種鍋魁裡面夾的“和菜”,由粉絲、萵筍絲、肉絲(或雞絲),加上春芽涼拌而成。掃墓一般都在郊外,相當於春遊,一大家子人還會帶上涼麵、酒菜、糖果等食品,祭奠先人後,大家一起吃掉,又有耍的又有吃的,最高興的就是小孩子了。

      當時人們掃墓除了帶上紙錢香燭外,還會帶上一串用紙剪成的紙串,掛在墳前,用以招魂,俗稱“掛青”。俗話說,“有兒墳上掛白紙,無兒墳上屙狗屎”,是否有“掛青”,成了一個家庭是否後繼有人,是否興旺發達,是否父慈子孝的標誌。

      5、江蘇清明節習俗

      常州人清明節一大早,家家戶戶門框上要插柳條和桃花枝,以鮮豔的紅綠祛除隔年的邪祟。而小孩子則是把柳枝編成圓形環圈戴在頭上,或把柳枝連葉帶皮捋到頂梢,成一柔軟可以抖動的“柳球”。也有人家將豔麗的桃花插在簷下的門環上,以示清明臨門,平安報春,藉以辟邪,帶來福祉。

      除了這些,清明節當天,常州人早飯會吃沒有餡的糯米大團子。大團子是春節前就做好了的,放在冷水中泡著,要一直吃到端午節。清明那天,拿出大團子,切成一片一片的下鍋用油煎,根據自己的口味放糖或鹽。也有人家會放點柳葉在裡面,意為添“青”。常州人還有在清明節吃青糰子的習俗,做青糰子要到田頭路邊去採一種叫“綠茱頭”的野生植物葉子,回來後洗淨,揉出綠汁液來,經過濾煮沸後和米粉而做成青糰子。

      6、河南清明節習俗

      在河南,清明時節人們最常吃饊子、棗糕、雞蛋等食物。“饊子”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時叫“寒具”。寒食節禁火寒食的風俗在大部分地區已不流行,但與這個節日有關的饊子卻深受世人的喜愛。棗糕又叫“子推餅”,河南一些地方用酵糟發麵,夾棗蒸食。他們還習慣將棗餅製成飛燕形,用柳條串起掛在門上,可以冷食,以紀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質。

      在河南的一些地方,清明吃雞蛋,就如同端午節吃粽子、中秋吃月餅一樣重要。民間習俗認為清明節吃個雞蛋,一整年都有好身體。據相關專家介紹,清明吃雞蛋習俗,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

      7、湖南清明節習俗

      長沙將掃墓稱為“掛山”,有“前三後七”之稱,即清明節的前三天後七天為掃墓期。掃墓祭祀有先後順序,一般都要先將墓地清理乾淨,拔除墓地雜草,插上“掛山條子”在墓前拜祭,最好是下午3點前完成掃墓祭拜。

      長沙府清明插柳,稱為“記年華”。“插柳”的習俗始於唐代,本意是為驅疫避邪,後來又有了裝飾的意思。傳統習俗看來,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很多人在清明節放風箏時,將自己的疾病寫在風箏上,放飛風箏,象徵著帶走穢氣。

      8、湖北清明節習俗

      在湖北武漢,不管有多忙,清明節這一天,人們都會放下手頭的事務,回老家給先人祭祖,當地俗稱“上墳”。當地“上墳”包括墳前祭拜、送紙錢、獻花、添墳等流程。祭拜前,由家中長者或長子首先除去先人墳墓上的枯葉雜草,另外拿出幾張黃紙錢,以土石壓於墳頭,意在向外人顯示家中仍有後人。前期工作完成後,當地人會在墳前劃好上供範圍,擺上香楮、元寶紙錢、鮮花祭品等,然後按輩分為祖先燒紙錢。

      由於受到寒食節禁火影響,在湖北恩施、咸寧等地,人們會在墳墓附近的小樹上或墳地竹竿上懸掛紙錢,叫做“標墓”。祭祀過的墳墓紙幡飄飄,而沒有紙幡的墳頭多是些未祭祀的孤墳了。

      9、廣西清明節習俗

      橫州鄉民清明節取柳葉及田螺浸水洗眼睛,據說可使眼睛明亮。興仁縣掃完墓後,以白紙作長幡掛在墓頭,稱為“標墳”,又叫“掛青”。開陽縣掃墓時,由值年主祭備酒食以祭。祭畢,親友就近飲宴,稱為“野餐”。

      梧州鄉民大多數都是在清明節當天和後面的幾天去掃墓,只有一少部分的鄉民是在清明節的前幾天就掃好的。

      10、福建清明節習俗

      福建閩南並不一定只在清明節掃墓。掃墓日期一般有兩種,泉州習俗是在清明節前後幾天,漳州則有部分人士會選在三月初三的上巳節附近掃墓,客家人則通常在春節之後。

      方式是,清理完墳墓環境後(如雜草、樹木),先祭拜土地神,然後祭拜祖先。祭拜完後在墳墓上,用小石頭壓上“墓紙”,代表已經將墳墓修繕完畢。清明節當天一般是不煮食物,只吃冷的潤餅,這是源於寒食節的習俗。

      11、山西清明節習俗

      不過,山西北部多數地方的民俗卻截然相反,人們卻要將冥錢等物燒盡,認為燒不盡就轉不到先人手中,也有一些地方,如:大同等地,人們則習慣於白天上墳,晚上在家中焚紙。此外,晉西北的河曲等地,舊俗上墳要帶酒菜,祭畢祖先,便在墳地裡飲食,意寓與先人共飲共食。

      12、山東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吃冷食的習慣。在山東,即墨吃雞蛋和冷餑餑,萊陽、招遠、長島吃雞蛋和冷高粱米飯,據說不這樣的話就會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餅卷生苦菜,據說吃了眼睛明亮。晉中一帶還保留著清明前一日禁火的習慣。

      清明時節,在濟南城鄉,還流傳盪鞦韆的習俗。清明節這天,男女老幼,身著新衣在綠楊深外,或在街前廣場,立木為架,上袈橫木,下懸二繩,繩下橫系一板,人在板上可坐可立,手握兩繩可前後上下飄蕩,極富樂趣。

      13、四川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插楊柳是全國各省份差不多的習俗,而四川地區獨特之處在於,除了將楊柳枝掛在門口、墳前,愛美的四川婦女還會在清明節這天將柳條戴在頭上,叫做柳葉符。由於四川產竹,竹子在清明節期間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清明這天,家家戶戶會請道長畫上紙符,掛在竹子上,然後掛到墳頭,作為清明上墳的一個必要儀式和步驟,是為“掛青”。

      火神門祭火神,這也是四川地區比較獨特的習俗之一。清明前一天是寒食節,人們把家裡的火都滅了。人們在清明當天專門去火神門祭拜火神,回來以後再重新生火。

      14、海南清明節習俗

      文昌、瓊海等地一些村莊,一般不在清明節掃墓,而是在冬至那天掃墓。在給先輩燒香時,最為講究的還要屬海口府城地區,先長輩後晚輩,輩分順序是不能搞亂的。而西部地區,如儋州等地,過清明時以人多為榮,不分男女老少,只要能到,人越多越好。那些終日生活在船上的漁民,在清明時節,往往會在船頭燃放鞭炮,祈求先人保護風調雨順,後輩平安。

      海南人掃墓時,以豬、鵝、魚、糕果點心祭祀,焚香化寶。也有同姓居民抓豬拉羊到始祖墳上祭祀,祈求後代子孫繁榮。清明祭祖分兩種,先為祭“己祖”,以一戶或幾戶為單位,在家中祖先牌位前擺放好“三牲”、乾飯等祭品,人人跪拜。後為祭“眾祖”,以幾十戶或幾百戶為單位,同姓氏的宗族均參加。將備好的祭品帶到先人墳墓祭拜,清除雜草,添上新土。

    清明節期間的八大禁忌

      一、清明節忌諱探視朋友親人嗎

      最好不要清明節當天去探視親朋好友,隔天去探視為宜。因為清明節是祭奠的特殊時候,此時去探視親朋好友很說不過去的,或者說不吉利。當然,你也可以請親朋好友在外面吃飯為宜。

      二、選擇清明時期結婚好嗎

      同上理,結婚是人生大事,最好避開選擇清明節時期結婚。

      三、清明節可以出去旅遊嗎

      清明節的重要活動就是去踏青,春暖花開的時候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好,無可厚非。但是,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去別人祭掃比較多的山!不要說不吉利的話,更不能說對亡者不敬的話,晚上活動要謹慎。因此清明節休假出去旅遊不能說是對不起列祖列宗。

      四、清明節能穿紅內衣嗎

      通常來說,清明節期間要特別忌穿大紅大紫的衣服,即使紅內衣也要謹慎穿用;應穿上素色的服飾為宜。當然,也不要佩戴紅色的配飾。但是,特別提醒,如果你是本命年,則紅內衣可穿。

      五、為何清明期間忌買鞋

      一些人恰巧是清明節過生日,因此有時難免就在清明節期間買雙鞋。豈不知鞋與邪同音,故而通常不在此時買鞋。真有需要也要錯開時間購買。提醒你留意鞋店為何清明節生意不好就明白了。

      如果有些朋友不慎清明這天買鞋了,如何破解?請這些朋友用紅紙包好鞋子,放在門口一晚,然後清早將紅紙燒掉即可。

      六、清明節忌過生日嗎

      有些朋友恰巧是清明節生日,提醒你要提前過生日。如果恰巧是老壽星在清明節過生日,那麼禁忌會更多。比如當日不要接受鮮花,同時生日蛋糕自己不可以當天吃。坊間認為,這樣老壽星一定會過一個平安吉祥的年,會更加長命百歲。

      七、清明節當天為何少些娛樂活動

      由於種種原因,沒能在清明節去祭祖、掃墓的朋友,清明節當天儘量少些娛樂活動,更不能吵架、說些不著邊際的話語,否則,日後恐生麻煩。

      八、為何不能因頭髮而蓋住額頭

      按照古人的說法,清明節也是“鬼節”。如果需要在此期間走夜路的朋友,一定要記得隨身攜帶護身的吉祥物,如桃木手珠等。同時,千萬不能忘記要亮出你的額頭,不能因頭髮而蓋住,因為,那是你的神燈所在。

  • 5 # 吳光輝3

    我們家鄉清明節時候的主要菜品有竹筍炒臘肉,蕨菜炒香腸等感覺到特別地香甜可口。美味佳餚。

    我的家鄉在南方的一個偏僻小山村中,清明節的習俗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晴天在山坡墓地旁一家人燒火吃燒烤,帶上生活用品煮火鍋吃,其中長輩用白酒滴三滴在墓碑前,接著飯,菜,零食,果品等供奉。大約過後10分鐘,一家人在中午時候吃午飯。雨天的時候,燭,紙,香等放在墓碑上一家人吃一些簡單零食,水果等就回家啦?互相開心地交流,溝通,我感覺到其樂融融的。

    今天是清明節,我們家鄉山坡中有許多的映山紅,茶泡,茶瓣,還有許多老年人喜歡吃的一種菜品――竹筍。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特別美麗。我最喜愛的季節是春天。

    清明節祭祀祖先,供奉美味佳餚,以備銘記逝者安息,生者節哀,我認為每天正能量前行一點點,不但是自己成熟的表現,更是我們最親的逝者對我們最美好的祝願和希望看得到的結果。

  • 6 # 曉布狂人狂語

    你好,對於四川來說!我們吃的青團!同時也是江南一塊兒的傳統小吃!

    想起一首詩,關於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何謂青團,青色的糰子,用艾草的汁兒和進糯米粉中,然後上加上水,上蒸籠,包裹進餡兒,不甜也不膩,香香甜甜,帶走艾草的芳香!

    對於四川來說,青團是用青陽花兒來做成的,用二米粑加上面粉,然後加點兒白糖,和在一起。搓成一個一個小團兒,上蒸籠蒸15分鐘左右。出來青陽花兒粑粑簡直是美味!這是我童年的記憶!青團兒的艾草香味,軟糯香甜,一口咬下去,不僅解決的嘴巴饞,還可以解決肚子有點小餓!

    這款小吃,可以說是春遊小吃,對於筆者來說,印象最深的還是奶奶做青團,比現在很多店裡賣的青團都好吃。到了清明的前一天,去坡上找青陽花兒,然後和糯米粉一起蒸,用芭蕉葉包上青團,那簡直是美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2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