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獵奇動物社
-
2 # 鄉村二憨
為什麼被稱為“海陸空”呢,顧名思義 就是這個小傢伙即可以在水裡游泳,又可以在地裡鑽洞,又可以在天上飛行,真的無所不能。
海陸空的藥用價值,也是近幾年才被發覺得,以前農村對這種害蟲非常討厭的,因為它對農作物的破壞了是相當巨大的,尤其是那兩個強有力的爪子,和兩顆大門牙,愛吃農民的花生,紅薯,凡是能吃的,都不放過。
在我們山東這叫螻蛄,據說它有消炎利尿的功能,但是在中醫開的處方藥中,很少看到有海陸空的名字,畢竟現在醫學發達,有很多中藥都有消炎利尿的作用,所以海陸空才上不了大雅之堂,如果大規模養殖的話,需要你考察好市場,找到銷售途徑,盲目養殖,找不到銷售渠道,最終會後悔。
“海陸空”的小昆蟲又叫土狗子,是我們兒時最常見的一種昆蟲,它能在天上飛,能在地上跑,還能在水裡遊,妥妥的“海陸空”的全能,正是因為這樣,許多小夥伴小時候都玩過這種昆蟲。
這種昆蟲的學名是螻蛄,由於它們在全國各地均有分佈,所以不同地區對它的叫法不同,比如蝲蝲蛄、螻狗、地蝲蛄、蛄族、水狗等等,它是直翅目螻蛄科下的昆蟲。記得小時候,一到了夏天,在院子裡乘涼,只要開著燈,很快就會有螻蛄來報道,上去一把摁住之後,就開始玩了,先把它攥在手裡,此時就能感覺到它的前面的一對足在用力的蹬,力氣雖然不小,但傷不到人,而且手心裡還癢癢的。
之後,把它們放進水裡,看它們遊一會,玩夠了之後,再放在地上一腳踩死或者扔進雞籠子裡餵雞。不過,如今的螻蛄已經不像以前那麼常見了,而且聽說它們已經成了一種“緊俏貨”,一斤能賣幾十甚至上百,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關於螻蛄
螻蛄是蟋蟀總科下的昆蟲,所以它與蟋蟀一樣,雄性都會叫,這是它們吸引異性和警告其他同性的一種方式,螻蛄的叫聲與蟋蟀有著很大的差異,聽起來就像是遠處不間斷的蛙鳴聲,但是聲音比蛙鳴要小的多,與蟋蟀一樣,它們也是透過摩擦前翅產生的。
不過,大多數小夥伴可能沒聽過它的叫聲,因為它們主要在夜間的田野裡活動,即使出現在我們的院子裡,也很少會發出叫聲。
螻蛄科下一共有110多種不同的種類,在中國分佈著11種,但是從整體上看,以東方螻蛄和華北螻蛄最為常見,其中東方螻蛄雖然全國範圍內都有分佈,但主要的分佈區在中國南方,而華北螻蛄僅分佈在中國北方,這兩種螻蛄最大的差異在體色上,華北螻蛄的體色以黃褐色和暗褐色為主,而東方螻蛄則以茶褐色為主(顏色比較淺)。
除了體色以外,它們的棲息環境也有一定的差異,東方螻蛄常見於稻田中,所以,稻田跑水,不是黃鱔,就是螻蛄搞的鬼,而華北螻蛄相對潮溼的農田之中。
東方螻蛄
從食性上看,所有的螻蛄都是雜食偏植食性的,它們平時待在潮溼的土壤下方,一旦到了晚上就出來啃食各種植物的根莖葉,因此,無論在稻田還是北方的農田中,螻蛄都是一種危害農作物的害蟲。
記得小時候,每年的5-6月份,我都會跟著父母去田裡抓螻蛄,所以對它們還是比較瞭解的。首先,螻蛄具有趨光性,它們在晚上看到燈光後會聚集,所以以前在地裡放幾個開啟的手電筒,半個小時候就能誘到一群螻蛄。
其次,螻蛄比較喜歡牛等家畜的糞便,以前施肥都是農家肥,而且在施肥前會先將肥運到地裡,放幾天後再散開,當把農家肥運到地裡之後的當天晚上是抓螻蛄的好機會,因為它們幾乎都會飛到糞堆附近。此時,拿個小桶,很快就能撿滿一小桶,可見以前的螻蛄確實非常的多。
螻蛄為何少了?
螻蛄是一種繁殖能力比較強的昆蟲,一隻雌性螻蛄一年至少能產下100-200枚卵,由於這些卵深入地下,成活率是非常高的。而且螻蛄的抗寒能力也非常強,在北方到了冬天,天寒地凍,許多昆蟲都凍死了,但是卻凍不死螻蛄,因為此時的螻蛄會用自己的挖掘足不斷的向更深的地方挖,一直到離開凍土層,在這種環境中,它們能安然過冬。
既然它們繁殖能力不弱,生存能力也很強,為何現在少了呢?這就與我們如今的農業種植有關了。首先,螻蛄雖然強悍,但是對農藥、化肥是沒有抵抗力的,而如今的農藥、化肥使用,讓大部分的昆蟲都絕跡了,比如我們兒時在田野裡常見的各種螞蚱,當然也包括螻蛄了。
其次,以前的耕田都是用牛拉犁或者乾脆用鋤頭翻地,這兩種方法翻地的深度是很有限的,況且春耕時,它們都躲在土壤的深層,所以對它們沒有太大的威脅,而如今用機械化,不但快捷了,翻土的深度也增加了,在這雙重打擊下,螻蛄已經越來越少了,不過從農業的角度看,它們屬於害蟲,這是件好事。
作為害蟲,為何螻蛄一斤能賣上幾十、百元?
螻蛄值錢在以前是很少人知道的,不過在前些年,我曾經在老家遇到過一個收購螻蛄的,當時給的價格是120元一公斤,也就是說一斤螻蛄60元左右,時至今日,筆者在網上搜索了一下,螻蛄的價格依然在80-90元一公斤左右。那麼,作為害蟲螻蛄為何比較值錢呢?有兩個原因:
第一是吃。關於螻蛄能吃,我還是前幾年聽南方的一位朋友說的,當時聊起常見的昆蟲,就聊到了螻蛄,我說以前我們都是抓來餵雞鴨的,他聽了之後大呼“暴殄天物”,因為油炸螻蛄在他們當地屬於一種難得的美食,味道比蟬都要好,而且尤其是在7-8月份,用燈光誘捕的螻蛄基本上都是雌性的,腹中滿籽,比螞蚱強多了,所以螻蛄的價格較高可能與一些人收去油炸下酒有很大的關係。
第二是入藥。螻蛄雖然是種害蟲,但其實它在中國入藥的記載由來已久,在《神農本草經》就有這樣的記載:主難產,出肉中刺,潰癰腫,下哽噎,解毒,除惡瘡,同樣在《本草綱目》中也有類似的記載:利水,通便。治水腫,石淋,小便不利,瘰癧,癰腫惡瘡。
顯然,螻蛄還是一種中藥材,而這恰恰是有人大量收購的原因。不過,想要靠這玩意發財是不太可能的,一方面是因為已經有了養殖業,而且從價格在逐漸降低的角度看,養殖業已經飽和,一方面是因為收購入藥的螻蛄是要幹體,雖然螻蛄活體比較重,但幹體至少要幾百只才能湊夠一斤吧。
寫在最後
螻蛄曾是我們常見的昆蟲,而且是主要的農業害蟲之一,不過,小時候沒有電視、玩具時,螻蛄、蟬、螞蚱等昆蟲還是帶給我們了很多的快樂。其實換個角度看,這些昆蟲並不是農業誕生後才出現的,而是一直都有,它們原本在自然界中,屬於生態鏈的一環,只是後來我們把土地變成了農田,它們依然生存在這裡而已。
至於它們能賣幾十上百元,這個看看就可以了,因為如今去野外抓已經很少了,況且養殖也飽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