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與中國,一衣帶水,從古至今多有交集。
雖然近代日本也有過一段經濟、文化輸出超強勢期,搞得到處都是“哈日”的少男少女。
但在這之前,日本無論經濟還是文化,在中國面前都是個“弟弟”。這個“弟弟”還算好學,為了改變自己的野蠻落後,曾經派了不少人來中國學習。最著名的就是唐朝時候的“留學僧”。
於是日本人的民族服裝(和服),所過的傳統節日,乃至文字都是中國傳過去的“舶來品”。
說道日本的歷史,估計很多人會想到為秦皇求仙藥,渡海而去的徐福。
傳說日本人的祖先,正是徐福帶去的五百童男女。
這只是一個有待求證的傳說。
而漢字真正傳入日本,其實是伴隨著佛教一起傳入日本的。
南懷瑾先生所寫的《中國佛教發展史略述》裡,講述了佛教如何從中國,傳入南韓,又透過南韓傳入日本的,大約是在南北朝時期。
而根據日本最早的正史《日本書紀》和《古事記》的記載,中國漢字在公元三世紀前後開始傳入日本。大約一二百年後,百濟國使臣到達日本,教授日本皇室子弟漢語。
這與南懷瑾先生書中所撰內容,是吻合的。
在當時,漢字文化被視為十分高等的文化,只有日本貴族中的男孩子才能接受系統的教育。
而女孩子和平民,通常無緣漢字學習,則使用假名,也就是咱們常戲稱的“蝌蚪文”來記事。
所以有時候我們會開玩笑說,日本的文字彎彎曲曲,其實是出於女人的手發明的。這種說法,並非空穴來風。
既然漢字從中國,經由南韓傳到日本,那麼日本漢字和中國漢字是一回事兒嗎?
當然不是!
漢字傳入日本,佛經也傳入日本。
日本每一代的天皇都會學習經文和漢字。
但漢字究竟有多難學?可以說全世界沒有比漢字更難學的文字了。
但是日本人做事是出了名的認真和不輕言放棄,於是每一代天皇都會在佛經上標註上讀音啥的,這樣子方便自己讀,也算是給後面的繼任者趟平學習的道路。
這些假名,就是日本著名的【萬葉假名】的由來。
既然天皇都天天學漢字,那麼漢字在日本官方語言中的地位可想而知。恐怕當時的情況是,如果你不會點漢字,讀不懂上面下來的檔案,想當個日本“片兒警”都比較難。
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二戰之後,日本投降。
日本投降後,為了防止它的軍國主義死灰復燃,聯合國軍開始進駐日本。
當然,可想而知當時日本仍有軍國主義分子賊心不死。
或許是為了把日本徹底細化,也或許是為了避免日本人傳遞資訊的時候,自己看不懂。日本的漢子被提議廢除。
在這場風波中,眾說紛紜。
美華人說漢語和假名太複雜不利於教育;
部分日本學者也把自己發展不好的帽子扣在了語言的頭上;
更有甚者,提議換成法語。
......
輿論聲音太大,改廢之聲甚囂塵上。
日本政府也決定改一改,但卻採取了折中的辦法--保留部分漢字,並對漢字進行了簡化,重新梳理漢字的意思。
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日本漢字。
日本政府在當年沒有廢除漢字,是因為漢字的影響,在日本已經無可替代。
從日本的歷史書籍,天皇的親筆御批,到普通老百姓的姓氏姓名,一旦廢除漢字,那麼可能會出現文化的“攔腰斬斷”。簡單來說,就是幾代以後的日本人,再也讀不懂他們自己的歷史書了。
這種代價,太大了。
如今的漢字,在日本依然活躍。
可以說一個未經過日語培訓的華人走在日本街頭,可以做到無障礙通行。
只是有一些漢字,意思和寫法已經不同於漢語。
比如“喧譁”二字,其日語意思是“吵架”,“無理”的日語意思是“勉強為之”。
漢字,已經深入到了日文的骨髓當中,
即使意思變了,它的最開始的最開始,依舊是中文漢字。
這就是中華文化的強大生命力,即使歷經滄桑,悠長歲月,漂洋過海,它依然經久不衰,璀璨生華。
日本與中國,一衣帶水,從古至今多有交集。
雖然近代日本也有過一段經濟、文化輸出超強勢期,搞得到處都是“哈日”的少男少女。
但在這之前,日本無論經濟還是文化,在中國面前都是個“弟弟”。這個“弟弟”還算好學,為了改變自己的野蠻落後,曾經派了不少人來中國學習。最著名的就是唐朝時候的“留學僧”。
於是日本人的民族服裝(和服),所過的傳統節日,乃至文字都是中國傳過去的“舶來品”。
漢字如何到了日本?
說道日本的歷史,估計很多人會想到為秦皇求仙藥,渡海而去的徐福。
傳說日本人的祖先,正是徐福帶去的五百童男女。
這只是一個有待求證的傳說。
而漢字真正傳入日本,其實是伴隨著佛教一起傳入日本的。
南懷瑾先生所寫的《中國佛教發展史略述》裡,講述了佛教如何從中國,傳入南韓,又透過南韓傳入日本的,大約是在南北朝時期。
而根據日本最早的正史《日本書紀》和《古事記》的記載,中國漢字在公元三世紀前後開始傳入日本。大約一二百年後,百濟國使臣到達日本,教授日本皇室子弟漢語。
這與南懷瑾先生書中所撰內容,是吻合的。
在當時,漢字文化被視為十分高等的文化,只有日本貴族中的男孩子才能接受系統的教育。
而女孩子和平民,通常無緣漢字學習,則使用假名,也就是咱們常戲稱的“蝌蚪文”來記事。
所以有時候我們會開玩笑說,日本的文字彎彎曲曲,其實是出於女人的手發明的。這種說法,並非空穴來風。
“日本漢字”≠“漢字”
既然漢字從中國,經由南韓傳到日本,那麼日本漢字和中國漢字是一回事兒嗎?
當然不是!
漢字傳入日本,佛經也傳入日本。
日本每一代的天皇都會學習經文和漢字。
但漢字究竟有多難學?可以說全世界沒有比漢字更難學的文字了。
但是日本人做事是出了名的認真和不輕言放棄,於是每一代天皇都會在佛經上標註上讀音啥的,這樣子方便自己讀,也算是給後面的繼任者趟平學習的道路。
這些假名,就是日本著名的【萬葉假名】的由來。
既然天皇都天天學漢字,那麼漢字在日本官方語言中的地位可想而知。恐怕當時的情況是,如果你不會點漢字,讀不懂上面下來的檔案,想當個日本“片兒警”都比較難。
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二戰之後,日本投降。
日本投降後,為了防止它的軍國主義死灰復燃,聯合國軍開始進駐日本。
當然,可想而知當時日本仍有軍國主義分子賊心不死。
或許是為了把日本徹底細化,也或許是為了避免日本人傳遞資訊的時候,自己看不懂。日本的漢子被提議廢除。
在這場風波中,眾說紛紜。
美華人說漢語和假名太複雜不利於教育;
部分日本學者也把自己發展不好的帽子扣在了語言的頭上;
更有甚者,提議換成法語。
......
輿論聲音太大,改廢之聲甚囂塵上。
日本政府也決定改一改,但卻採取了折中的辦法--保留部分漢字,並對漢字進行了簡化,重新梳理漢字的意思。
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日本漢字。
漢字依舊會使用下去
日本政府在當年沒有廢除漢字,是因為漢字的影響,在日本已經無可替代。
從日本的歷史書籍,天皇的親筆御批,到普通老百姓的姓氏姓名,一旦廢除漢字,那麼可能會出現文化的“攔腰斬斷”。簡單來說,就是幾代以後的日本人,再也讀不懂他們自己的歷史書了。
這種代價,太大了。
如今的漢字,在日本依然活躍。
可以說一個未經過日語培訓的華人走在日本街頭,可以做到無障礙通行。
只是有一些漢字,意思和寫法已經不同於漢語。
比如“喧譁”二字,其日語意思是“吵架”,“無理”的日語意思是“勉強為之”。
漢字,已經深入到了日文的骨髓當中,
即使意思變了,它的最開始的最開始,依舊是中文漢字。
這就是中華文化的強大生命力,即使歷經滄桑,悠長歲月,漂洋過海,它依然經久不衰,璀璨生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