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965540840058003

    馬頭琴是具有濃郁蒙古族民間特色和悠久歷史的一種拉絃樂器,因在琴桿的上方雕刻有馬頭而得名。

      據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博物館研究員張松柏介紹,馬頭琴是在草原上誕生的樂器,“祖先”在內蒙古赤峰市。中國臺灣省高山族珍藏一把叫奚琴的樂器,外形與現代的馬頭琴十分相似,甚至連外拉弦演奏方式都相同。這把奚琴就來自赤峰市。

      奚琴於公元4世紀出現在赤峰市西部的馬背民族中,是中國音樂史上第一把拉絃樂器。唐代奚琴傳入中原,當時稱為稽琴。唐宋時期記載的奚琴是竹片作弓插入二絃中演奏,在稍晚的壁畫中奚琴被描繪成二胡形狀。

      1991年,赤峰市敖漢旗博物館在喇嘛溝清理了一座遼墓,墓中有一幅《備獵圖》,一契丹人懷裡抱著一把與二胡相似的琴。

      奚琴從元代開始叫胡琴。“胡”是中原人對北方遊牧民族的泛稱,同時表明這種樂器源於草原,後來漢族又根據胡琴的兩弦稱之為二胡,二胡的“祖先”就是奚琴。

      元代以後,拉絃樂器的弓弦由竹片改進成馬尾,在許多樂器的琴首也開始出現龍頭、猴頭和馬頭,奚琴就是在這個時期開始裝飾馬頭造型,馬頭琴從此而定型流傳至今。

      張松柏告訴記者,從公元4世紀到公元13世紀,奚琴這一獨具代表性的樂器,傳向中原演化成漢族樂器二胡,又經中原傳入臺灣,成為高山族的民間樂器,同時又被蒙古族傳承發揚光大,造就出最具草原特色的樂器——馬頭琴。

      馬頭琴在中國擁有5000人傳承群體

      馬頭琴是深受蒙古族人民喜愛的一種古老樂器。在中國,凡是有蒙古族聚居的地方,馬頭琴都很普及,許多普通牧民都會演奏。

      記者在內蒙古草原採訪時,數次聽到過牧民的演奏。藍天白雲下,當你坐在蒙古包前,聞著草香、花香和奶茶與炊煙的飄香,聽著悠揚動聽的馬頭琴聲,會激起你對草原,對大自然,對人生的無盡遐想。

      而在馬頭琴演奏大師齊·寶力高的不懈努力下,馬頭琴的演奏藝術在全面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進行過三次重大改革,發展到了非常高的階段。改革後的馬頭琴,在重奏、齊奏、協奏乃至與交響樂隊的合奏中,音質音色都得到了空前的提高,極具穿透力。齊·寶力高還在馬頭琴演奏技法中融入了小提琴、二胡、四胡和大提琴等樂器的演奏技巧,使馬頭琴演奏更具表現力。

      齊·寶力高是當今世界最著名的馬頭琴演奏家。這位降生在內蒙古科爾沁草原的馬頭琴大師,於1986年創立了“Mustang”馬頭琴樂隊,1989年在呼和浩特成立了中國馬頭琴學會,並擔任會長。

      在第十一屆北京亞運會上,齊·寶力高率他的“Mustang”樂團演奏了《萬馬奔騰》獲得成功。2001年,他率來自世界各地的1000名馬頭琴手,在呼和浩特國際青少年馬頭琴藝術節上演奏《萬馬奔騰》大獲成功,並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

      近30年來,齊·寶力高率“Mustang”樂團赴加拿大、日本、蒙古國、臺灣、香港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進行過訪問演出。在齊·寶力高等人的不斷努力下,馬頭琴已從草原走向世界,被世人所接受。目前,世界各地已經熟練掌握馬頭琴演奏技巧的學員達到6000名以上。其中,中國就有5000多名。

      隨著齊·寶力高與日俱增的聲望,他被聘為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成為新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被國家級音樂學府聘任為教授的馬頭琴演奏家。與此同時,齊·寶力高還陸續被聘為蒙古國馬頭琴協會名譽主席和日本國際交流馬頭琴協會名譽主席。

      馬頭琴終於有了生身之“姓”

      齊·寶力高使馬頭琴成為世人所矚目的神奇樂器。外華人稱馬頭琴是“蒙古人的馬頭琴,草原上的切魯(大提琴)”。

      但與此同時,馬頭琴也成為一些國家爭相申報“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的香餑餑。而“根”在中國的陝西皮影戲、新疆十二木卡姆等民族傳統藝術也遭遇了同樣的命運。

      然而令人欣喜的是,不久前,文化部對105個入選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專案名單向社會進行了公示。這些專案有民間文學、音樂、舞蹈、戲劇、曲藝、雜技與競技、美術、手工技藝、傳統醫藥、民俗。內蒙古有16項入選,包括蒙古族馬頭琴音樂、蒙古族長調、蒙古族呼麥(一種古老的高低音唱法)、蒙古族四胡等。

      得知這一訊息後,馬頭琴大師齊·寶力高十分高興,他說,蒙古族馬頭琴音樂入選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專案名單,使馬頭琴終於有了生身之“姓”。

      他告訴記者:“馬頭琴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有責任把他發揚光大。我的下一目標是率領2008名馬頭琴手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演奏《萬馬奔騰》,重新整理此前創造的1000名馬頭琴手同時演出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穩重文案短句乾淨簡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