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抽空我們來聊聊周朝,相比於唐宋明清,周朝的確太過“遠古”,故而很多人都對周朝不甚瞭解,通常提及周朝,大家最先想到的,要麼是武王伐紂(封神演義),要麼就是東周末年的春秋戰國,而對於周朝中間發生了什麼,卻少有人知。
周朝不是一箇中央集權制的朝代,這也就決定了周天子和諸侯之間的關係是比較微妙的。
周朝早期,雖然被稱為朝代,其實嚴格意義上講就是一些比較大的部落而已。武王伐紂滅掉商朝之後,全天下的部落就都侍奉“周”這個部落為共主,原因很簡單啊,因為周部落實力最強,最得民心,所以這個名義上的“共主”就形成了後來延續將近八百年的周王朝。
那麼“共主”和諸侯想比,有哪些特權呢?
首先從禮節上,各個部落要沿用周部落的禮節了。然後呢,周王室可以決定諸侯的分封和地盤,也就是說,你想當諸侯,那得經過周王室的同意才行。同時,周王室有賞賜和徵用各個諸侯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權利,諸侯也要定期給周王室“送禮”,也就是納貢。遇到不聽話的諸侯,周王室可以釋出詔令打它或者滅了它。
當然了,除了這些之外,各個諸侯國基本都是非常獨立的存在,周王朝並不會干涉各個諸侯國的具體事宜,用一句話形容,只要你不找周王室的麻煩,定期給東西,隨叫隨到,周王室平時也完全不管你。
綜合來講,周王室是擁有話語權的,如果有諸侯國表示不服的話,周王室號召一下,就會有人前來幫忙攻打對方。
所以在這種情形下,沒人會出來挑釁周王室的權威,你一個人跳出來,周王室隨便一揮手,後面跟著十幾個、幾十個等著吃肉,瓜分你土地和財富的小弟,你怕不怕?
所以在這種情形下,周王室存在了很長一段時間。
我們再說周王室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敗的。
首先是戰亂,當時除了中原地區有各個諸侯國之外,邊境的絨狄部落也一直覬覦中原這塊肥沃的土地,所以彼此之間常年打仗,打仗就會消耗國力、人力和財力麼,周王室的實力就一點點被削弱了。
如果周王室一直都有明君壓陣,內部沒問題,專心對外,那也是沒問題的,可一旦自己也出了狀況,那就徹底麻煩了。
公元前781年,周幽王繼位,沒錯,就是烽火戲諸侯的那位,點了烽火臺,諸侯國以為是絨狄入侵,帶著兵來幫忙打仗,結果發現他是為了逗美女一樂,各個諸侯國自然是非常憤怒了。
如果說一個兩個諸侯國不敢有大動作的話,那要是大多數諸侯國都不再服從周王室調派的話,那周王室的話語權,基本就失去了作用。
後來,周幽王又為了寵信美人褒姒,廢掉了原皇后和太子宜臼,要立褒姒為皇后,褒姒的兒子伯服為太子,導火索終於出現了。
被廢除的太子宜臼跑到了諸侯國申國尋求幫助,因為當時周幽王已經引起了公憤,申候就聯合絨狄等一些勢力進攻周王室的地盤,最終周幽王被犬戎殺死,西周正式滅亡。
而後呢,那個廢太子宜臼就被冊立為新的周天子,也就是後來的周平王,不過這個時候,周王室已經對諸侯們失去了約束力,沒人想搭理這個“共主”了。
基本從這個時候開始,春秋戰國時代就拉開了。
諸侯國之間互相征伐,周王室只能在一邊看著一個又一個諸侯國崛起稱霸,也就是後來的春秋五霸。
而後,東周末年轉入戰國時期,彼此征伐更是激烈,最後的故事大家都比較熟悉了,最終七個比較大的諸侯國脫穎而出被稱為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再往後,秦國崛起,為了抵抗秦國,當時的周天子周赧(nǎn)王聽信了楚孝烈王的建議,以自己周天子的身份,召集六國出兵攻打秦國,可惜六國各懷心思,最終聯合失敗。
在公元前256年,秦軍殺進周王室的地盤洛邑,將周朝最後一個天子周赧王所殺,至此,周朝徹底滅亡
今天抽空我們來聊聊周朝,相比於唐宋明清,周朝的確太過“遠古”,故而很多人都對周朝不甚瞭解,通常提及周朝,大家最先想到的,要麼是武王伐紂(封神演義),要麼就是東周末年的春秋戰國,而對於周朝中間發生了什麼,卻少有人知。
周朝不是一箇中央集權制的朝代,這也就決定了周天子和諸侯之間的關係是比較微妙的。
周朝早期,雖然被稱為朝代,其實嚴格意義上講就是一些比較大的部落而已。武王伐紂滅掉商朝之後,全天下的部落就都侍奉“周”這個部落為共主,原因很簡單啊,因為周部落實力最強,最得民心,所以這個名義上的“共主”就形成了後來延續將近八百年的周王朝。
那麼“共主”和諸侯想比,有哪些特權呢?
首先從禮節上,各個部落要沿用周部落的禮節了。然後呢,周王室可以決定諸侯的分封和地盤,也就是說,你想當諸侯,那得經過周王室的同意才行。同時,周王室有賞賜和徵用各個諸侯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權利,諸侯也要定期給周王室“送禮”,也就是納貢。遇到不聽話的諸侯,周王室可以釋出詔令打它或者滅了它。
當然了,除了這些之外,各個諸侯國基本都是非常獨立的存在,周王朝並不會干涉各個諸侯國的具體事宜,用一句話形容,只要你不找周王室的麻煩,定期給東西,隨叫隨到,周王室平時也完全不管你。
綜合來講,周王室是擁有話語權的,如果有諸侯國表示不服的話,周王室號召一下,就會有人前來幫忙攻打對方。
所以在這種情形下,沒人會出來挑釁周王室的權威,你一個人跳出來,周王室隨便一揮手,後面跟著十幾個、幾十個等著吃肉,瓜分你土地和財富的小弟,你怕不怕?
所以在這種情形下,周王室存在了很長一段時間。
我們再說周王室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敗的。
首先是戰亂,當時除了中原地區有各個諸侯國之外,邊境的絨狄部落也一直覬覦中原這塊肥沃的土地,所以彼此之間常年打仗,打仗就會消耗國力、人力和財力麼,周王室的實力就一點點被削弱了。
如果周王室一直都有明君壓陣,內部沒問題,專心對外,那也是沒問題的,可一旦自己也出了狀況,那就徹底麻煩了。
公元前781年,周幽王繼位,沒錯,就是烽火戲諸侯的那位,點了烽火臺,諸侯國以為是絨狄入侵,帶著兵來幫忙打仗,結果發現他是為了逗美女一樂,各個諸侯國自然是非常憤怒了。
如果說一個兩個諸侯國不敢有大動作的話,那要是大多數諸侯國都不再服從周王室調派的話,那周王室的話語權,基本就失去了作用。
後來,周幽王又為了寵信美人褒姒,廢掉了原皇后和太子宜臼,要立褒姒為皇后,褒姒的兒子伯服為太子,導火索終於出現了。
被廢除的太子宜臼跑到了諸侯國申國尋求幫助,因為當時周幽王已經引起了公憤,申候就聯合絨狄等一些勢力進攻周王室的地盤,最終周幽王被犬戎殺死,西周正式滅亡。
而後呢,那個廢太子宜臼就被冊立為新的周天子,也就是後來的周平王,不過這個時候,周王室已經對諸侯們失去了約束力,沒人想搭理這個“共主”了。
基本從這個時候開始,春秋戰國時代就拉開了。
諸侯國之間互相征伐,周王室只能在一邊看著一個又一個諸侯國崛起稱霸,也就是後來的春秋五霸。
而後,東周末年轉入戰國時期,彼此征伐更是激烈,最後的故事大家都比較熟悉了,最終七個比較大的諸侯國脫穎而出被稱為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再往後,秦國崛起,為了抵抗秦國,當時的周天子周赧(nǎn)王聽信了楚孝烈王的建議,以自己周天子的身份,召集六國出兵攻打秦國,可惜六國各懷心思,最終聯合失敗。
在公元前256年,秦軍殺進周王室的地盤洛邑,將周朝最後一個天子周赧王所殺,至此,周朝徹底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