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ukpst427

    據載:有一次,李白登上黃鶴樓,正想詠景抒懷,忽然發現牆上有一首崔顥題的詩。他吟罷不禁叫絕,自嘆不如,斷然放棄了做詩的念頭,“無作而去”。 李白是唐代的大詩人,其才華、成就和名氣都遠遠超過崔顥。但在黃鶴樓上,李白卻為何“無作而去”呢?

    記得毛澤東曾經說過:“人貴有自知之明”。當然,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的李白不可能說出這樣的警句名言,也不可能深刻地認識這一點,但他在實際行動上卻已經做到了這一點。

    黃鶴樓上,李白感到自己欲作的構思立意沒有超過崔顥,寫出來的東西會比崔詩遜色得多,甚至還會出劣品。既然如此,那就應當“無作而去”! 應該說,李白自嘆不如崔詩,其實未必不如。

    當時,他完全可以憑藉自己的浪漫主義的創作手法和精湛的創作藝術,寫出比崔詩還要美的一首黃鶴樓詩,再以他在詩壇上的地位和名氣而壓倒崔詩。然而,李白並沒有這樣做。同時,讀者不難想象:李白當時能夠對崔詩不禁叫絕,必定是仔細看了而且是細細品味了崔詩。作為一名才華橫溢、大名鼎鼎的大詩人,卻能潛心專注地讀一名“小詩人”的作品,其虛懷若谷、見賢不嫉的精神境界,確實是難能可貴的,也是值得今人所推崇和學習的。-------望採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年人最大的愚蠢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