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yfhjjkn
-
2 # 心手v相應
社會教育學也是一種交叉學科,介於社會學和教育學中間的學科,屬於中觀偏向於應用的範疇,在國外如歐洲和日本應用性較好,國內相對較為薄弱。
社會教育學(social pedagogy)是指以社會教育的觀點並採用社會學的原理、方法,研究探討教育的科學理論。主要研究社會教育的理論和實踐,包括歷史、現狀、發展趨勢,青年工作以及社會成員的教育特徵、內容、方法、機構,等等。其發展大體經過四個階段。(1)初建階段。工業革命使社會發生巨大變化,引起一系列社會問題,社會教育學遂應運而生。1835 年,狄斯特威格在《德國教師的引路者》一書中,第一次提出“社會教育”的概念。他就當時的公民教育、手工訓練、為童工與不幸兒童創辦社會教育機構(如實科學校)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了研究。其理論首先在德國法蘭克福應用和實施。隨後,德國的一批社會教育學家又從不同角度對社會教育進行探討和研究,使社會教育學成為與家庭教育學、學校教育學並列的新的教育學科。
-
3 # 使用者平安一生
教育社會學(sociology of education) 研究教育的社會性質、社會功能以及教育制度、教育組織、教育發展規律的一門社會學分支學科。
是教育、社會、人之間和教育內部各因素之間內在的本質的聯絡和關係,具有客觀性、必然性、穩定性、重複性。
學科]教育社會學名詞解釋:
以社會學的觀點和方法研究各種教育現象、教育問題,探索教育發展與社會進步內在規律的學科。
介於教育學與社會學之間的邊緣學科。
教育社會學的特點,一是以廣義的教育為研究物件,即不僅是學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二是從社會學的角度對待教育,把教育看作是社會大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看作是一種社會現象和社會過程。
由於教育活動中社會現象日趨複雜,各國學者都試圖建立起嚴密的教育社會學的學科體系,以適應教育實踐的需要。中國有的學者認為,可根據研究範圍的不同,建立學生社會學、教師社會學、教學社會學、教育知識社會學、教育制度社會學等分支。
教育社會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是:(1)社會結構與教育。將教育視為一種社會制度,主要研究教育制度與政治、經濟制度的關係,說明教育發展與經濟增長、政治安定及社會進步的內在規律。
(2)社會過程與教育。一方面要研究家庭、集體、學校的教育功能及其與社會的關係,以說明各類社會團體對於個人人格發展的影響及教育啟示,另方面要研究教師角色的內涵,教育職業的特點、地位以及學校擴充套件其社會功能的途徑,以說明教育對人的發展的作用。(3)社會變遷與教育。已形成3種觀點:認為教育是社會變遷的動因;認為教育是社會變遷的反映;認為教育既是一種社會變遷的動因,又是另一種社會變遷的潛在條件。(4)學校的社會結構及與社群的關係。
教育社會學作為一門學科,是西方學者建立的。
美國於1883年出版社會學家L·F·沃德(一譯華德)的《動態社會學》一書,闢有“教育與社會進步之關係”的章節,指出教育是改變社會的一個重要因素,並首先使用“教育社會學”這個術語。1899年,教育家、社會學家杜威著《學校與社會》出版,他主張教育社會化,認為學校制度的改變深受社會進化過程的影響,兒童學校生活應是自然、社會和個人三者的融合;教育的浪費在於學校與實際脫節。教育社會學的奠基人公認是法國社會學家和教育家迪爾凱姆(1858-1917)(舊譯涂爾幹)。他從1902年起在巴黎大學舉辦講座,研究和傳播有關教育社會學的理論。
1922年在他死後出版有《教育與社會》一書。他認為,教育就是系統地將年輕一代社會化,教育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把人從個體轉化為社會,透過這個過程把兒童與社會聯絡起來。
20世紀初,教育社會學進入擴充套件時期。美國大學在1907年始設定教育社會學的課程。1916年,杜威出版名著《民主主義與教育》。同年,大衛·斯奈頓在哥倫比亞大學設立教育社會學系。第一本正式用“教育社會學”書名作教科書的,是史密斯於1917年出版的《教育社會學概論》。1925年(一說1923年)美國教育社會學學會正式成立。
1927年,E·G·佩恩創辦了《教育社會學雜誌》。美國學者對教育社會學的日趨完善作出了貢獻。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教育社會學受到許多國家的重視。當今歐美教育社會學有三大流派:(1)功能主義學派(又稱結構功能主義學派)。它於50年代初產生於美國。基本理論特徵是:以積極的社會功能為基軸來探討教育現象。
代表人物有美國的柏森斯、克拉克、珀勒及霍普等人。(2)衝突論學派。產生於60年代末期。
共同的理論特徵是:以社會衝突為基本線索來考察教育現象。代表人物有美國的柯林斯、鮑爾斯、吉丁斯等人。(3)解釋論學派。
它是歐美學者對由現象學的知識社會學、符號互動論、民俗方法論等組成的社會學學術思潮的總稱。70年代初產生於英國。
基本理論特徵是:以對學校教育的實際內容與實際過程進行剖析為主要手段來解釋學生學業失敗的原因。
代表人物有英國的M·揚·貝恩斯坦、凱迪、沃茲、萊西以及美國的西科雷爾等人。
中國在建國前曾開設過以社會學為基礎的教育社會學課程。1931年雷通群著《教育社會學》一書出版後,曾被列入大學叢書(教本)。
70年代末期起,教育社會學重新受到重視。1981年12月,《教育研究》編輯部等單位召開座談會,探討建立中國特色的教育社會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