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巴黎凡爾賽宮鏡廳加冕為德意志帝國皇帝。此時,出現在世人面前的,是總面積達54萬平方公里的統一、雄厚的Continental強國。
(一) 一戰後的領土變遷
1919年,戰敗的德國被迫接受了屈辱、苛刻的《凡爾賽和約》,以喪失7.2萬平方公里的代價換來了短暫的休兵停戰。
1.東部
1)併入波蘭部分
a.波蘭走廊
為了使波蘭擺脫對德國的經濟依賴,增強其制衡德國的砝碼,巴黎和會決定給予波蘭出海口。由此,東普魯士和德國本土之間、沿維斯瓦河下游西岸劃出了一條寬約80公里的狹長地帶,波蘭獲取海上生命線的同時,德國領土也被分隔為東西互不相連的兩部分。
b.西普魯士和波茲南的絕大部分
1772年,普魯士參與瓜分波蘭,獲取西普魯士,使其波羅的海沿岸領土連成一片,面積也增加至19.5萬平方公里。1793年,第二次瓜分波蘭,將波茲南收入囊中。
c.若干上西里西亞
d.將維斯瓦河河口三角洲劃為國際聯盟保護下的“但澤自由市”(96%為德意志民族),其港口由波蘭海關管理,波蘭有權處理該市對外關係和保護其僑居公民。
2)承認捷克斯洛伐克獨立,將西里西亞南部的古赫魯欽地區(333平方公里)劃歸該國。
3)放棄默麥爾地區,暫由協約國共管,1923年合併於立陶宛。
1938年11月,德國向立陶宛發出強烈照會,要求將默麥爾地區交還,並且“絕對不能拖延時間”,否則將“以閃電般的速度採取行動”。面對德國的恐嚇,立陶宛政府被迫屈服。
2.北部
石勒蘇益格地區實行全民投票以決定其歸屬。
根據1920的投票結果,該地區北部歸屬丹麥,南部仍屬德國,基本是按民族構成分隔的。
3.西部
1)阿爾薩斯—洛林重歸法國(此時,其併入德國已將近50載)。
2)薩爾煤礦區由法國開採,其行政管轄權由國際聯盟代管15年,期滿後透過全民公投決定其歸屬(1935年1月,公民投票以90%以上的壓倒多數決定重歸德國)。
3)將歐塞、馬爾梅迪等小塊土地劃歸比利時。
德國西部重要的煤鐵運輸通道芬邦鐵路亦包括此列,由此一個有趣的現象產生了,德國在鐵路西側的5塊土地變成了飛地,它們的總面積不足25平方公里,極難察覺。
(二)二戰後的領土變遷
經過二十年的“休戰期”,第二次世界大戰“如約而至”。在初期的輝煌過後,與全世界為敵的德國不可避免的走向了失敗,損失了11.2萬平方公里國土的同時,又一次淪為了各個強國博弈的籌碼。
1.以尼斯河——奧得河——什切青為線重新劃分德國、波蘭邊界。如此,瀕臨波羅的海南岸的波美拉尼亞,土地肥沃、物產豐饒的西里西亞和延續三百餘載的東普魯士南部均併入波蘭版圖。
1)波美拉尼亞——1648年,由勃蘭登堡—普魯士選帝侯腓特烈·威廉兼併;
2)西里西亞——曾被譽為“奧地利王冠上的明珠”,18世紀40年代普魯士藉助奧地利大公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六世的繼任權之爭而摘取。
3)東普魯士——1618年勃蘭登堡公國以向波蘭稱臣納貢為代價而獲得。
2.東普魯士北部併入蘇聯,哥尼斯堡更名為加里寧格勒
1701年1月,腓特烈三世在哥尼斯堡加冕為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開啟了瘋狂擴張的時代。由此,哥尼斯堡可以稱得上是普魯士王國的誕生之地。
經過兩次世界大戰,德國共喪失了18.4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約佔其統一時Continental總面積的34%。
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巴黎凡爾賽宮鏡廳加冕為德意志帝國皇帝。此時,出現在世人面前的,是總面積達54萬平方公里的統一、雄厚的Continental強國。
(一) 一戰後的領土變遷
1919年,戰敗的德國被迫接受了屈辱、苛刻的《凡爾賽和約》,以喪失7.2萬平方公里的代價換來了短暫的休兵停戰。
1.東部
1)併入波蘭部分
a.波蘭走廊
為了使波蘭擺脫對德國的經濟依賴,增強其制衡德國的砝碼,巴黎和會決定給予波蘭出海口。由此,東普魯士和德國本土之間、沿維斯瓦河下游西岸劃出了一條寬約80公里的狹長地帶,波蘭獲取海上生命線的同時,德國領土也被分隔為東西互不相連的兩部分。
b.西普魯士和波茲南的絕大部分
1772年,普魯士參與瓜分波蘭,獲取西普魯士,使其波羅的海沿岸領土連成一片,面積也增加至19.5萬平方公里。1793年,第二次瓜分波蘭,將波茲南收入囊中。
c.若干上西里西亞
d.將維斯瓦河河口三角洲劃為國際聯盟保護下的“但澤自由市”(96%為德意志民族),其港口由波蘭海關管理,波蘭有權處理該市對外關係和保護其僑居公民。
2)承認捷克斯洛伐克獨立,將西里西亞南部的古赫魯欽地區(333平方公里)劃歸該國。
3)放棄默麥爾地區,暫由協約國共管,1923年合併於立陶宛。
1938年11月,德國向立陶宛發出強烈照會,要求將默麥爾地區交還,並且“絕對不能拖延時間”,否則將“以閃電般的速度採取行動”。面對德國的恐嚇,立陶宛政府被迫屈服。
2.北部
石勒蘇益格地區實行全民投票以決定其歸屬。
根據1920的投票結果,該地區北部歸屬丹麥,南部仍屬德國,基本是按民族構成分隔的。
3.西部
1)阿爾薩斯—洛林重歸法國(此時,其併入德國已將近50載)。
2)薩爾煤礦區由法國開採,其行政管轄權由國際聯盟代管15年,期滿後透過全民公投決定其歸屬(1935年1月,公民投票以90%以上的壓倒多數決定重歸德國)。
3)將歐塞、馬爾梅迪等小塊土地劃歸比利時。
德國西部重要的煤鐵運輸通道芬邦鐵路亦包括此列,由此一個有趣的現象產生了,德國在鐵路西側的5塊土地變成了飛地,它們的總面積不足25平方公里,極難察覺。
(二)二戰後的領土變遷
經過二十年的“休戰期”,第二次世界大戰“如約而至”。在初期的輝煌過後,與全世界為敵的德國不可避免的走向了失敗,損失了11.2萬平方公里國土的同時,又一次淪為了各個強國博弈的籌碼。
1.以尼斯河——奧得河——什切青為線重新劃分德國、波蘭邊界。如此,瀕臨波羅的海南岸的波美拉尼亞,土地肥沃、物產豐饒的西里西亞和延續三百餘載的東普魯士南部均併入波蘭版圖。
1)波美拉尼亞——1648年,由勃蘭登堡—普魯士選帝侯腓特烈·威廉兼併;
2)西里西亞——曾被譽為“奧地利王冠上的明珠”,18世紀40年代普魯士藉助奧地利大公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六世的繼任權之爭而摘取。
3)東普魯士——1618年勃蘭登堡公國以向波蘭稱臣納貢為代價而獲得。
2.東普魯士北部併入蘇聯,哥尼斯堡更名為加里寧格勒
1701年1月,腓特烈三世在哥尼斯堡加冕為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開啟了瘋狂擴張的時代。由此,哥尼斯堡可以稱得上是普魯士王國的誕生之地。
經過兩次世界大戰,德國共喪失了18.4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約佔其統一時Continental總面積的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