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沉的經遠

    這個問題有兩問,首先回答第一個問題,諸葛亮上朝要帶一百名侍衛這個說法是否屬實現在還有爭議。

    《晉書·桓溫傳》中曾經提到,太和六年(公元371年)十一月桓溫帶兵入朝,逼迫褚太后廢除了司馬奕的帝位,隨後擁立司馬昱為帝。司馬昱下詔按照當年諸葛亮的舊例,允許桓溫帶甲士百人入殿,並賞賜給他五千萬,絹二萬匹,布十萬匹。

    (恆)溫乃廢帝而立簡文帝。詔溫依諸葛亮故事,甲仗百人入殿,賜錢五千萬,絹二萬匹,布十萬匹。《晉書·恆溫傳》

    這裡需要說明的一點是,《三國志·諸葛亮傳》中只提到建興三年(公元225年)春,諸葛亮率軍南征時,劉禪下詔賞賜諸葛亮金鈇鉞一具,曲蓋一,前後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賁六十人。這裡“虎賁六十”不僅和“甲仗百人”數量不對,而且按照慣例,諸葛亮上朝的時候這虎賁六十人不能跟著進宮,只能在宮門外守候。

    所以諸葛亮可以帶百名侍衛入殿的說法在《三國志》中並沒有提及,僅僅是《晉書·桓溫傳》一家之言,是否屬實歷來頗有爭議,恐怕還有待更多史料才能確認真假。

    接著回答第二個問題,很多人可能第一眼看到諸葛亮帶甲士百人上朝,肯定會以為這是諸葛亮為了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害怕發生意外。但是諸葛亮一直掌握蜀漢軍政大權,朝堂上下對他也都非常敬服,根本不需要擔心會有意外發生。更何況如果劉禪或者誰真要發動宮廷政變,在朝堂之上靠區區百人根本左右不了局面,還是要看誰能掌握禁軍。所以實際上不管是“虎賁六十”還是“甲仗百人”,這個都只是劉禪賞賜給諸葛亮,用來彰顯地位的一種禮儀。

    我們都知道,在中國古代對於禮法非常重視,不僅君臣之間的儀仗有著區別,就是不同等級的官員之間也有不同,有些東西代表了相應的地位和權力,更是不能隨便亂用。而在上朝時,也有嚴格的禮儀要求,必須嚴格遵守。

    比如說官員在覲見天子的時候,要把佩劍解下,再脫掉鞋子彎著腰小步慢跑進去,參拜的時候太監還會說“某官某某某覲見”。而《世語》上更是提到,按照漢代舊制,三公覲見皇帝時,要用交戟叉頸向前。當初曹操去征討張繡前去覲見天子,就被侍衛用交戟叉頸,極為屈辱,曹操因此不再去朝見獻帝。

    舊制,三公領兵入見,皆交戟叉頸而前。初,公將討張繡,入覲天子,時始復此制。公自此不復朝見。《世語》

    不過如果一個大臣建立了特別大的功勳,那麼皇帝就會額外賞賜他規定外的儀仗和一些特權,以示他和別的臣子不一樣。

    比如說司馬遷在《史記》中就提到,劉邦開國以後論功行賞,定蕭何為首功,特許他“劍履上殿,入朝不趨”,也就是允許蕭何佩著劍穿著鞋上殿,而且不用彎腰小步慢跑進來。後來梁冀、曹真、曹爽、司馬昭等人,也都享受過這個待遇。

    而諸葛亮的“虎賁六十”或者“甲仗百人”也是一樣。一般大臣顯然不可能被皇帝賞賜侍衛,或者是帶著甲士上朝。劉禪讓諸葛亮有這個禮遇,意思就是他和普通臣子不一樣,用來彰顯諸葛亮的特殊地位。所以即使諸葛亮上朝要帶一百名侍衛這事屬實,也不是他害怕自己會發生意外,只是劉禪給予他的特別禮遇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金灶g9使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