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博凱犀
-
2 # 自由的創造者
單純從投資的角度來說是不划算的,因為這種保險的收益連銀行的存款利息都達不到(不要問為什麼,這裡也不解釋,如果這種保險收益超過銀行利息,銀行就不用開張了)。
但這種保險既然能夠存在,而且還有很多人買,就說明這種保險有存在的道理——那就是保險的本質,預防意外事情的發生。人活一輩子,絕大多數人不會一帆風順,總會有些意外發生。
以我自己買的保險來說吧,每年費用將近6000元,連續交15年,15年後一次返還本金,還能繼續享受保險內容。當初在買保險的時候我就知道這個不划算,誰也不知道15年後是什麼情況,就跟計劃生育一樣,當初有誰會想到現在會面臨沒人願意生孩子的情況?但我最終還是買了那個保險,主要考慮是1、我是家中的主要勞力,家中90%以上的收入是我個人的收入,所以,我一旦出問題,這個家就會陷入貧困。2、我們都是普通人,沒有富貴親戚朋友,在困難時想找個人幫忙都找不到。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世事難料,我怎麼也不會想到在買完保險後的2年,我就用上了。在買完保險後第三個年頭,我從高處墜落,全身十多處骨折當初,雖有醫保,但醫保只報了一部分,剩下的自費治療,全靠保險報銷。在接下來的三年中,我連續做了三次手術,多虧有保險在,否則,家中生活真不知道會面臨多大困難。
-
3 # 魯南趙公
這肯定是商業保險,購買商業保險一般情況下是不保險的,也是不怎麼划算的。你一年交1萬多,十年以後就是十幾萬。十年以後再返回你的本金,這叫零存整取。透過這十幾萬定期存款來給你計算的話,就按照當前的利率,到期每個月也有幾百塊錢的利息。你千算萬算,總是算不過他們的。雞毛出在雞身上,羊身上的那叫羊毛。
“買養老保險,一年交一萬多連續交十年”。
說明是買的是商業養老保險。
“50歲後可以拿全額並且每月可以收益幾百元錢”。
說明這種商業養老保險是:
“每年存一萬多,連續存十年,到50歲,每年存的一萬多,十年十多萬元錢,全額無利息返還。50歲以後每月收益幾百元錢”。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100%
大概每年存一萬,連續十年,年利率3.5%,自動轉存,複利計息。
利息大概在7萬元以上。
7萬元定期存款十年,利息大概為:
111800-70000=41800元。
以每月領取350元計算,
350×12×10=42000元,
所以這種商業養老保險,每年存一萬多,連續存十年,50歲返本,每月能領錢額<350元。
局外人怎麼算也算不過商業養老保險的精算師。
任何保險公司都不會做虧本的買賣。
你——50歲以後,所得到的收益,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決不會是“羊毛出在駱駝身上”。“駱駝身上的毛太多了,不會分攤到羊毛身上”。
另外一方面,保險公司會利用你的資金再投資到回報率更高的投資專案上,收益遠大於你50歲後每月的收益。
十年後物價水平會更高,而每月給你的幾百元錢是固定的,不會有漲幅。
十年後的幾百元錢就相當於現在的幾十元錢。
你的所謂收益也是從你的每年存一萬多,存十年後所得利息,保險公司再存款或者投資的收益的一部分每月支付你幾百元錢。
這裡的商業養老保險公司的精算師們,也會運用機率統計資料分析,人均壽命、物價漲幅、利用你的每月存一萬多塊錢,儲存十年的利息與再投資的收益,進行風險評估。
經過商業養老保險公司的精算師們風險評估後,才推出了此種險種。
究竟這種你的個人投資合不合適,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但是你有錢任性,誰人能擋之!
至於有些友友回答是繳納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或者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根據命題根本不存在。繳納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和繳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最低繳費15年,到達法定退休年齡,符合退休條件,才會領取養老金。因為十年後返本,很顯然是投資商業養老保險。
如果這筆投資繳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納十五年,每年按10000元繳納。
2022年4月繳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最高檔次由6000元/年,提高到10000元。
繳納十五年,費用總額為:
10000+200(政府補貼)=10200元
10200×15=15300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為:
153000/139=1100.719424≈1101元
基礎養老金按較中檔標準500元
60歲可以領取養老金為:
1601元/月;1601×12=19212元/年
回本週期為:
153000/19212=7.963772642≈8年
即理論上68歲收回本金。
與命題條件比較。
50歲每月收益350元
350×12×18=75600元。
注:18年為,50歲到68歲的年限。
繳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每月10000元,
60歲退休領養老金1601元/月;
19212元/年
75600/19212=3.9350406≈4年。
即72歲後,繳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領取的養老金是命題條件下月收益350元的1601/350=4.574285714≈4.6倍。
而且個人賬戶餘額有“人西去”繼承權。
所以,命題條件下,可以有其他選擇。
利弊自有定數,出資人自我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