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130056411449

    1古代人比較迷信,而且比較相信沒有理論依據的現象。鄭武公的老婆武姜只不過因為莊公出生時是腳先出來的就嫌棄他(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連名字都取得能讓你後悔出生在這個世界上。

    2《春秋》:鄭伯克段於鄢,段不弟,故不言弟,譏失教也。謂之鄭志。不言出奔,難之也。這段話說共段叔為奪君權造反,不像個弟弟;而鄭伯有想殺弟弟的意圖,說他心狠手辣。現在仍然有很多人認為鄭伯的行為過於毒辣。

    但 我對春秋的看法實在是不敢苟同,而且這種說法實在是過於迂腐。雖然鄭莊公確實有縱容自己的弟弟放錯然後在時機成熟的時候一舉講他殲滅的意圖,但是我認為他是被逼無奈的,這是權力鬥爭的規則。

    鄭莊公從小被他的奇葩媽媽各種冷眼相看,而他的弟弟也是各種被捧,都快上天了。鄭莊公好不容易熬到長大,繼承了君位(幸好他爸有點良心),終於可以雄起一把了,可是他媽還要求他把京邑這塊肥地分給他弟弟共段叔,此後共段叔也是各種擴張自己的勢力,最後起兵造反,鄭莊公還有的選嗎!!他有殺害弟弟的心,也確實是沒有辦法,因為在權力的鬥爭中,只能有一個人活下來。我懷疑編寫《春秋》的人可能不太懂得權力鬥爭的規則。

    3鄭莊公真的有實力,他之所以沒被他媽和他的弟弟搞死,他的實力佔了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這段話講述了莊公沒把兵家險要之地封給弟弟,而把京制封給他。可見他早就預料到他弟弟會造反了!!每當我讀到這句話的時候,我都會感慨:在權力鬥爭中,防人之心不可無啊,搞不好死的就是你自己!此外,我還經常想起萬曆的兒子朱常洛,為宮女所生而被萬曆和鄭貴妃各種歧視,讀書都比普通老百姓的孩子晚好幾年(在古代,讀書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萬曆在3歲時讀書就很NB了,十六歲的時候已經可以寫出大到一尺的字,而且寫的字不僅得到大臣們甚至得到了張居正的認可。)連刺殺他的人都是手持木棍的普通老百姓。好不容易繼位了,終於可以雄起一把了。可是鄭貴妃送給他幾個美女,(是夜,連幸數人)第二天直接萎了,此後又被中醫郎中(史書上很多人懷疑這個郎中是鄭貴妃派來的臥底)開了瀉藥,從此一蹶不振。英年早逝。從這個故事中不難看出鄭莊公如果不及時採取措施,他的下場可能會比朱常洛還慘!!!至少朱常洛獲得了滿朝大臣的支援。

    4在春秋時人的道德行為被視為很重要的評判標準。每當我看到鄭莊公對他的弟弟擴張行為各種縱容的時候,我都會想:你幹嘛不收拾他啊,這人要造反不是明顯的事嘛!後來我才懂了,如果你先出手收拾自己的弟弟的話,你必定會被扣上不仁義,殺害親兄弟的罪名;但是後出手的話,他可以為自己辯解:我是正當防衛!如此精打細算,不可不謂是政治老手啊!可是《春秋》仍譏諷他有殺害弟弟的心,我只想問一句:你是聖雄甘地嗎?

    5鄭莊公其實是有良心的一個人。他內心是很渴望母愛的(公曰:“爾有母遺,繄我獨無!”穎考叔曰:“敢問何謂也?”公語之故,且告之悔)他逼走自己的弟弟應該算是寬心了,要知道曹丕對待曹植是往死裡整,莊公僅僅是把他弟弟給逼走了。到後來他挖地道和母親相見的結局,實在是比大團圓的結局還要令人感動。

    6在古代如果想以一種比較好的方式來獲取名利的話,你得對準了君主的胃口(潁考叔為潁谷封人,聞之,有獻於公)首先莊公沒有殘害自己的母親,看出他對自己的母親是有憐憫之心的,穎考叔正是對此做出了正確的抉擇(穎考叔曰:“敢問何謂也?”公語之故,且告之悔。對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公從之。)告訴他挖地道見母親的辦法,解決了莊公的心病,此後一路高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明星基金為何都在加倉化工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