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渝農老楊

    我老婆就是這種。

    我與她結婚過後,我父母就督促我給岳父岳母喊爸媽。儘管起初給沒有血緣的男女這樣喊十分礙口難於啟齡,但試著喊了幾次,也就習慣成自然了。

    反觀我老婆:我父母當初,為她準備了足夠的喊爸媽的改口錢,可她每當有事要喊的時候,就是以嘻笑作代替。

    我父母倒設計較還是把“改口錢”給她了,可心裡最不平衡的卻是我:一邊對她警告:“你不給我的老人喊爸媽,我也就馬上把口改回來給你爸媽喊叔叔嬸嬸;一邊又過去幾次三番地給岳父岳母告狀。

    儘管老婆遭遇到她父母的狠狠批評,但對公婆的稱呼,最終還是定格在了“孩她爺爺”“孩她奶奶”上,整得我無計可施任其放任。

    但她對我父母的行為,卻是巴心巴肝:

    我是父母在大齡生的,我比我姐大十幾歲,我後面還有兩個弟妹,所以,老婆嫁過來的時候,我父母到五十歲了,而我一年四季又是在遠處的工地打工,操心家庭就甩給了老婆。

    一般來說,很少有兒媳婦給公婆洗補,我老婆卻做到了,引來人們的嘖嘖稱奇;

    我父母的牙口不好,老婆總是把肉燉炒得軟爛,素菜平常大多是黃豆豆腐玉米豆腐蘑玉豆腐之類,整得兩孩子很有意見;

    我們這裡女人不會下田吆牛掌犁,可老婆為使我父親再不下田,就逐漸地學會了犁田糊田梗捆挑稻穀草把,最後發展到挑抬120斤,走上下坡沒得問題;

    以前,因為我父母弱勢,來不來就被鄉鄰欺負,老婆嫁過來以後,那些女的還在含沙射影我母親,多次以後,老婆就直接與她們對罵,而且是次次罵贏。一個坐地馬還要一個嫁進來的女人撐腰,真的是感覺打了我們一家人的臉;

    那次,我母親看見我家半坡地的大黑桃樹結的成熟黑桃,被幾個人在打撿,就上去制止拖背篼。在雙方的對拖過程中,我母親卻被弄滾下了地坎。老婆跑起上去,就把母親背進那人家裡的床上,再去把村醫喊來醫傷,並吩呼我母親如此這般如何裝痛喊痛,結果搞得那家人去把支書村長評來,幫代那家人給我老婆說好話;

    我父母到了60歲,每人每個月有八十塊的社保,但每個季度,社保所要求本人親自去錄頭象,身份證人象合一,才能繼續領取下一個季度的。後來,父母的年紀越來越大越來越不方便走動,老婆就去把她舅子的車子喊來,直接把人拉到社保所門口,再一個一個地背扶上三樓,事完再一個一個地背扶下來,弄得不明就裡的人,還認為這女人還是這兩位老人的女兒。這事一直持續到我父母都過世完才算完畢;

    我么妹那次生日,我老婆把我父母帶過去吃生酒。我么妹嫌父母年紀大了形象邋遢不準上桌子。我老婆看見當場就來:“孩她爺孩她奶不聽她的,走桌子上位去坐起,您們髒得到女兒卻髒不到我!哼!”結果那些客人都說我么妹不對頭;

    還有那次,我二妹夫把二妹打了,老婆把我房族的叔侄弟兄喊去,捉住二妹夫準備一趟好打,哪知卻讓他給掙脫跑了。老婆說二妹:“去把換洗的衣服給我收起走,人弄回去嫁過就是,現在改革開放,女的嫁二次三次又不稀奇。”那邊的父母兄弟妯娌房族人立馬趕來,一些人代為陪禮道歉,一些人把我二妹夫挾持回來,命令他給孃家人一個一個地磕頭乞求原諒。直到本人向他舅母子在保證書上蓋了手印才作罷;

    我父母死了洗浴穿壽衣,把人抱起燒老胡子,這些本來是當女兒的活,可我姐妹卻最怕這些,於是人就去借故躲藏了,氣得老婆說:“怕個屁,我來!我各人的老人,保佑我後人有出息我就大賺了”;

    ……

    老婆對我父母好的例子,可以說是舉不勝舉。雖然嫁到我家門來,幾十年沒有喊過一聲“爸媽”,但卻是不喊爸媽更孝爸媽。

  • 2 # 冰淇林3

    見過,還親身體驗過,那個人就是我。

    我是1980年出生,我和我老公是大學“大班”(大班就是同一個系,在一起上公開課,比如德育課這些)的同學,透過一個老鄉才認識的。

    我家是農村的,而且是很偏遠的農村,家庭條件非常不好,讀書都是貸款讀的那種,我老公家也是農村的,但是是離街道很近的那種,他父親是教師,他母親過世了,他父親又重新找了個老伴。

    大學畢業後我去廣東一家外企上班,我老公(當時沒有結婚)也跟著去廣東,但是他卻沒有找到工作,混不下去就回老家了,回老家後他家人就把他安排在事業單位上班。

    我們經常電話聯絡,後來我回家來過年順便去他家看看他,他就不讓我去廣東了。

    後來我聽他的就沒有去廣東上班,畢竟我們是有感情的,我就留在他工作所在地尋找工作,在尋找工作期間,他家人覺得我就是我老公的累贅,很不受他家人待見。

    後來我努力看書考上公務員後,他家人才對我有所改觀(我老公倒是沒有嫌棄我,一直鼓勵我)。後來我和我老公結婚了,我平時都是喊他父母伯伯伯孃(他喊的是爸爸么娘),所以結婚後也沒有改口,好像習慣了吧!另外就是心裡有點牴觸情緒,覺得我沒有工作時你們把我當成累贅,現在我有工作了,我也不想去附和他們的心理,反正他們也不待見我,我為何還要“熱臉貼冷屁股”呢?

  • 3 # 指天椒老師

    必須見過。我們鄰校有位美術老師就是這樣一位大神,不單從未叫過公婆一聲“爸媽”,還從未回過公婆家,只因公婆是農村人。

    這位老師自恃條件好,孃家是鎮上的,而公婆是土裡土氣的農村人,又說著她聽不懂的壯話,她是真沒正眼瞧過。沒叫過公婆一聲“爸媽”,也從沒回過公婆家。都是老公帶著孩子回去看公婆或者公婆出農村來看看孩子孫子。一提到公婆她都是滿臉不屑。

    自然對老公也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處處要老公聽她話,擺明了就是瞧不起和存心欺負出身農村的老公。

    老公開始還是唯唯諾諾任她擺佈。慢慢地,在官場摸爬滾打的老公混出了一官半職。

    40歲左右,老公決絕地要離婚。女老師一下懵了,這是她從沒想過的事,想不到她老公敢這麼做。她堅決不離。

    老公從此不再回家,不和她共同生活,只和孩子聯絡。女老師不甘心也去跟蹤過,但一直查不到老公下了班後去哪住在哪。

    拖了幾年,女老師終於死心了。老公滿足了她苛刻的條件,相當於淨身出戶,房子現金孩子全歸女老師,兩人離婚。

    唉,人吶,複雜了生活。

  • 4 # 杜雨桓奶奶

    肯定有。我們小區裡就有一位年輕女人,女兒都六歲了,一直不喊公婆,甚至隨著孩子喊一聲爺爺奶奶都沒有。

    小區裡,帶孫輩的爺爺奶奶很多,孩子們在一旁玩耍,大人們就聚一起聊天,家長裡短,什麼都可以說,特別愛說的就是兒子媳婦。八卦,是每一個有人的地方最不可少的話題。

    其中有兩個年齡稍微大點的爺爺奶奶帶著孫女和我們在一起,聽大家都在說兒子媳婦,開始她還覺得不好意思說,後來可能是憋不住了,才道出來。

    原來,她媳婦結婚以來,一直不喊他們,甚至不怎麼理兒子,聽說,媳婦是相親認識的,開始覺得她兒子還可以,後來時間長了,有點不願意,可她肚子裡已經有了寶寶,加上年齡又大了,如果不要孩子,就可能以後難懷了,就這樣,她勉強自己結婚了。

    由於這婚結得不是很情願,婚後一直不喊公婆,直到女兒出生,都不曾喊一聲爺爺奶奶。回家就在自己的房裡待著,也不做家務,總之,除了和自己女兒玩以外,很少和家裡人說話,對老公也可有可無。

    聽這位大姐姐說完媳婦的情況,我們這些做奶奶的,也覺得太難了。既然婚姻是自己選擇的,尊重父母的同時,也是尊重自己,自己也在帶孩子,就不能為孩子做個榜樣,實在不好意思喊一聲公婆,就隨孩子喊一聲爺爺奶奶吧!

  • 5 # 浮光掠影ing

    太見過了,我身邊就有這樣的真實存在。而且是聚集性的存在。四位大姑姐,其中一位大姑姐結婚時就沒有公婆,其她三人對公婆從來不叫爸媽。她們都是60後,70後,那個年代雖然不實行要彩禮,但多多少少婆家人是會給一點的,但我家這幾位姑姐彩禮都不要。結婚後與婆家人也很少來往,有一點很相似,公公早早都走了。剩下的婆婆跟其他子女一起生活,或者獨居。

    二姑姐對寡居婆婆多多少少還是有點照顧的。但就是從沒叫過媽。

    三姑姐家境貧寒,多年受婆婆幫助,但也從來不叫媽。

    四姑姐雖然不對公婆叫爸媽,但是對待老人不錯。婆婆年老體弱,多次求醫問藥。都是四姑姐在忙前忙後。

    幾位姑姐對待公婆總體來說,都說得過去。她們都不把公婆稱作爸媽,完全是因為嘴怒。一時嘴怒無所謂,一輩子嘴怒,也真是一個勁兒啊!

  • 6 # 米小靜

    我弟媳婦(我老公弟弟的老婆)、妯娌就是這樣,記得前幾年我們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他倆來我們家,我想著人家年齡比我小,又是外地的又懷孕了,我還專門一早出去買菜,做了些口味偏清淡的,進門我和老公就主動迎上去熱情招待他倆,結果那女生悶著不開腔,從頭到尾聊天,都是老公弟弟在說話,讓人挺無語的,更別提叫人了!後面我問我婆婆,她小兒媳婦叫她嗎?我婆婆答非所問說他倆在一起有話說就行……他們一家在廣州我們一家在成都一年到頭也不一定能見一次,也無所謂。不過了我覺得做人有時候該有的禮節還是得有!

  • 7 # 蛻變16146616

    沒見過,但是這種情況應該還是比較少的吧,大部分人結了婚都會稱呼雙方父母為“爸媽”,這是對一個家庭的認可,對長輩的一種禮貌和尊重!

  • 8 # 二月的栗子

    母親單位一位阿姨的兒媳婦就是這樣,她和丈夫結婚已經二十多年了,從未對公婆以爸媽稱呼過,見面了就是叫叔叔、阿姨。

    以前聽母親講時就覺得特別奇葩,以為他們相處不愉快導致。母親說他們相處得非常好,只是因為當初結婚時公婆沒給女方改口費。

    當時那個阿姨家裡經濟條件不是特別好,就是簡單地辦了個婚禮,其它啥也沒給,就是這麼個原因。

    這個姑娘為人還算不錯,對公婆也還好,一家人平日裡也是和和美美的。只是這姑娘太認死理兒,覺得既然沒給改口費,她就不能改口叫爸媽,哪怕日後補上的也不行。

    而她的公婆也不是禮數特別多的人,雖說心裡多少會有些不舒服,必定人都是要面子的,讓外人看到兒媳婦嫁到家裡這麼長時間了,還是叔叔阿姨的叫著,總是讓外人浮想聯翩、說三道四也挺難堪的。

    但事已至此,也就只能這樣了。這也是我唯一知道不叫公婆爸媽的兒媳婦,覺得她也真是挺固執的,婚後和男方家人關係都還好,但還是固執己見,這個“坎”就過不去,做為我來說是不能理解的。

    但人的性格是千差萬別的,每個人的原則和底線是不盡相同的,她在意的我們未必介意,我們介意的或許她不在意。

  • 9 # 雲106478616

    我對公婆也是有意見,不愛理他們。不過俗話說,不看僧面看佛面。他們親孩子,再者好歹是自己丈夫的父母,喊聲爸媽又少不了一根頭髮,為這個生氣了划不來。不過我這些年比起剛結婚時,喊得不勤了。

  • 10 # 毛子881116

    我的親身經歷就是這樣的!我是65年的獨子,我當年追的女同學拒絕了我,我就就近找了一個,雙方父親都是鐵路工人,母親都是家屬,初中畢業時到我父親工作的車站玩,認識了她二哥、三哥,那時不知道他們有兩個妹妹,參加工作時,也分到了這個車站,一次我重慶的表妹、表弟來玩,想吃涼粉,我以前是不吃這個的,就拿了兩毛錢,帶著我們單身漢的大瓷碗去買一碗涼粉,那時是一毛錢一小碗,她妹在守攤,正要給我倒涼粉時,她媽看見了,忙說這是車站的職工,就重新給我颳了一洋瓷碗,我說要不了這麼多,她母親說沒事的,那一碗能頂攤上的四碗,我只有兩毛錢,說了一句謝謝!扔下兩毛錢就趕忙端著碗不好意思走了,回寢室吃飯,表妹弟都說好吃!叫我賞賞,卻是好吃!快四十年了,再也沒有吃過這麼好吃的涼粉了?沒多久我就到機關工作,接著提了幹,一次勞資叫我推薦一個女職工來打字我念著她兩個小時候認識,她母親的好就把她推薦來打字,跟本沒想過男女之間的事?後來追女同學失敗,在煩悶、苦惱和各種提親的壓力下,選擇了她,當時我母親是堅決反對,她也知道,86年我去讀大學,她也被調回車站,她怕我和她分手,就提出結婚,我也答應了,利用勞動節請了一個星期假回來辦了結婚證,第二年寒假回來發了糖,開學前帶她去旅遊了一圈,就算把婚結了,畢業後回來我才發現她從沒叫過我父母爸媽?我也懶得問?反正單位分的房,各住各的,過年過節吃頓飯,她上班時我就帶女兒回父母家吃飯,這幾十年來的婚姻就是這樣的吧?我想起一個說法,你追的人是前生你死時從你身邊路過看了一眼的人,你的情人是給你拿了一件衣服給你擋醜的人,你的妻子是給你挖坑埋你的人!哈哈哈!

  • 11 # 滄海一粟泰山

    確實有,因為我隔壁家就有,隔壁女鄰居婆婆家弟媳,從結婚到現在已經有16年了,從來沒有喊過婆婆一聲媽,都是喊哎,好像婆婆叫哎似的。

    當有人問起怎麼不改口時,女鄰居婆婆家弟媳說自己不會喊媽,結果在她家弟媳結婚一年後,弟媳家兒子才八個月時,弟媳孃家媽媽死了,是喝藥自殺了,從此以後,她就更不用喊媽了。

    人家婆婆說,她叫就叫、不叫拉倒、叫也不高、不叫也低,兒媳婦不叫我媽,這事很正常。不要因為一句話去見怪,這是因為,一,我沒生養人家,不是從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二,她就叫我一聲媽又如何,她有兒子今後也要當婆婆的,真是善良又通情達理的公婆。

    在我看來,婆婆總比外人好吧,出門見了外人,該叫叔叫叔,該叫姨叫姨,怎麼到了自家,不願意呢叫呢。

    孩子小的時候,她家婆婆還給看孩子,洗衣做飯收拾家務,都是帶錢補貼他們的小家,現在她家婆婆也老了,摔倒了幾次骨折了,住院後又送回老家去了。

    人沒有一樣的,人上一百,形形色色,隨她吧,誰也管不了。

  • 12 # 幸運星辰P

    弟媳婦從來不叫我婆婆一聲“媽”,叫不叫“爸”不知道,因為大家都沒在一起生活過,近三十年的時間,只有三兩次短暫的相處。

    93年春天,老公一個同學有事來家裡玩,這才知道小叔子要結婚了,可是卻沒有通知我們(後來才知道理由是怕我們花錢),連夜我們帶著孩子坐火車趕往那個城市,到了以後只看到公公,並沒有見到婆婆的影子,小叔子對我們的到來很開心,他說因為婆婆沒來,巧巧很不高興,這下大哥大嫂來了就好多了。

    小叔子頂替已經退休的公公,在這個城市裡上班,他的丈人家是在城中村,他給女兒在自家門前蓋了棟小樓,這個女婿基本就和上門婿無幾了。

    小叔子把大哥一家來的訊息,通知了他丈人,當天晚上他丈人就把我老公叫了過去,商談第二天婚禮事宜,說你父親不出一分錢彩禮,你母親又不露面,是極大的不應該,別說她是個退休教師,就是大學教授,兒子結婚不也得露面,你們家對這個兒媳婦太不當回事了,你是做大哥的,多少拿出點錢做做樣子,遮遮親友們的耳目,讓孃家人面子上過得去就行…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老公深深感到汗顏:父母禮數不周,做長子的替他們圓事吧。好在對方大度沒有過分刁難,只讓包了五百塊錢算作聘禮,過後公公說的一句話讓我目瞪口呆:你們要是不來,我一分錢都不給她,她也得照樣嫁過來…

    婚宴上公公依舊沒有出現,酒席上小叔子的同事竊竊私語:怎麼沒見志翔的家裡來人啊?一個聲音傳過來:他哥哥嫂子,還有一個表弟來了,就坐在你身後…

    後來我們才知道弟媳婦未婚先孕,小叔子是奉子成婚,難怪公婆如此沉得住氣,這話要是讓弟媳婦聽去,還不得氣吐血,我也是服了。

    第二年弟媳婦坐月子,婆婆不得不露面了,伺候了一個月,回來埋怨兒媳婦沒叫過她一聲“媽”,有事就叫孩子的奶奶,或者志翔媽,還有就是親家母有事無事揶揄她。對她的嘮叨我十分鄙夷:萬幸我孃家人是當地的,要是我肯定也不會管你叫媽。

    聰明人不犯錯則已,一犯就是大錯誤,自己種下的因果還不自知,打掉牙齒活血吞,這話絕對不應該再說出來。

  • 13 # 路人隨想123

    親戚家的兒媳就是這樣的人,不過也是可憐人,夫妻有了矛盾沒有一個人給她出頭,平時大家也當她是空氣,雖然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內心也好過不到哪裡去。

    親戚家兒子、兒媳都是體制內上班,女方年齡小一些,是獨生子女,她媽媽是家庭主婦不上班,爸爸也是體制內上班。

    父母關係也不好,她媽媽一天到晚很會念叨,反正她爸在家都待不住。

    然後,她媽每天都教她一些拿捏老公,拿捏婆家人的招數,一天到晚找老公吵架,逼他把工資卡上交,然後也不會打理家裡的事情,什麼都不管,還要求男方把婚前財產過戶到她名下。

    平時從來不叫公婆爸媽,想要錢就跟老公吵架,然後在公婆面前訴苦。逼公婆拿錢,自己從來不給公婆花錢,平時回去連水果都沒買過。

    時間長了,也沒人待見她。鬧過好多次離婚,每次正經要去辦的時候,又死活不去了,打著為孩子好的名義,就這麼拖著。

    本身又沒有什麼本事,工作也是沒什麼上進,工作上的事情也要老公出面擺平。

    最重要的是從來不反省,從來不認為自己有錯,沒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每次都聽他媽的話,要把老公、公婆的錢全拽手裡。

    她媽可能多年不工作,都是跟她爸伸手要錢,沒有安全感,現在就這麼教她女兒。一個沒文化的媽,再加一個沒腦子的女兒把家裡搞得雞飛狗跳。

    現在,兩人處於分居狀態,鬧騰了這麼多年,大家也看清她的真面目。除了小孩的事情平時也不來往。

    本來好好的一個家就這麼被作沒了。所以,好日子還是需要能力駕馭的。

  • 14 # 大耳朵Leo

    我就是這種人。

    還沒結婚的時候,見過幾次,都是叔叔阿姨的稱呼,結婚的時候,因為彩禮的事鬧了矛盾,幾乎要到分手的地步。他們家給2萬彩禮,別說我爸媽不同意,我自己都不同意,後來又加了3萬,也是不情不願,後來的我們自己出的。

    結婚的當天也沒搞,婚禮的司儀打了個岔,叫爸媽的環節就過去了。

    結婚以後在外面工作,懷孕以後在我家養胎,從來沒有來看過我,我也就算了,孩子生了第二天才來,當時孩子得了黃疸在保溫盒住著,全怪到我身上,吵了一架,不歡而散。

    後來孩子爺爺奶奶帶著,一身的毛病,我們讓帶過來一起住,生活習慣,教育觀念不同,反正就是我說什麼話,他們都跟我對著幹。

    孩子不服從管教,我稍一懲戒,她就把孩子護著,讓他壞毛病更難改掉。爆發了一次以後,就徹底激化了。

    他們回了老家再也沒來過,我也沒有給他們打過電話,更別提稱呼呢。

    每次過年回去一次,就跟應付差事一樣,他陪他的父母,親朋好友,打打麻將,敘敘舊,我基本上照看孩子,孩子睡了就玩手機。

    過了初三我就回孃家,想吃啥吃啥,想幹啥幹啥,我們家走親戚陪他,我也就懶得管他了。

    我覺得這樣挺好。

  • 15 # 北庭浢子

    必須見過,我朋友的弟媳婦就是這樣的,從娶進門沒有叫過一聲爸媽,而且過年也從來不去婆家。

    中午一大家人在幫著做飯,小迪呢一直一個人在房間裡,還不時地打電話讓我朋友弟弟進去。飯菜都端上桌了,她弟弟進去把小迪叫來吃飯。

    第二天我朋友的媽媽就問她第,談了多久了?女孩平時性格怎麼樣?是怎麼認識的?做什麼工作?我朋友她弟就說認識有半年了,同學介紹的,同一個學校不同班的,小迪現在還沒有工作在家。

    然後我朋友的媽媽就說:感覺女孩不好相處,不懂人情世故,人很冷淡,待人不親,也不喜歡孩子。

    但是接下來她弟的話,徹底讓我朋友的媽媽驚呆了。原來她弟有次和小迪吵完架,提出了性格不合,雙方冷靜下,然後小迪就說:“如果你和我分手,我就喝藥去死。”

    聽完可想而知,她媽媽更不同意了,從那兒以後,小迪再也沒有來過我朋友家,大家都以為倆人分手了。

    但是有一天她弟竟然拿出結婚證,宣佈她們已經領證三天了。

    這麼大的事,家裡根本接受不了,從此後關係更僵了,小迪一直都沒有找工作,也再沒有踏進她們家門一步,更沒有叫過一聲爸媽,後來生了孩子,婆婆要去看望,也堅決不讓去,現在孩子都兩歲了,每年過年都是他弟帶著孩子回來。

    不知道以後孩子長大了會有怎樣的反應?會以怎樣的方式來對待小迪。

  • 16 # 關中食者

    現實中我們的確見過結婚後從來不叫公婆的兒媳婦;不單是發生在農村,城市裡也照樣存在,這裡面還存在著哲學的淵源。

    有一位兒媳婦,在婚後幾十年都不叫公婆,後來自己的兒子結婚後,她的兒媳婦神似的也從來不叫她的尊稱,是遺傳還是報應,我寧願相信這就是因果報應。

    人常說:人在作天在看,三尺頭上有神靈;孝敬父母,孝敬公婆一樣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做為一個家庭,父慈子孝兒女賢德是家庭和睦的根本,也是家庭積聚福分的源泉。年輕一代的媳婦們不得不查。這裡同樣是哲學的範疇。

  • 17 # 金中港聯盟功勳主教練

    沒有見過。結婚以前我都是叫公公婆婆叔叔阿姨的,結婚以後叫爸媽的,吵架時候還是叫叔叔阿姨的

  • 18 # 誰又是誰的大可愛

    那必須有啊。說一個我們部門同事的情況。

    我們部門就有一個新婚妹子,她跟我們說她從不喊公婆一聲爸媽。

    妹子剛結婚半年,小兩口在深圳打工。其實也不跟公婆住在一塊,公婆在老家鄉下。

    但是每次她老公跟公婆影片,她都不參與,更不會主動叫一聲爸媽。

    話要說回到她的婚禮。農村的婚禮一般都是前後三天流水席,結束以後第二天,公婆要給改口費。

    然而第二天,妹子並沒有收到這個改口費,就被打哈哈過去了。問老公,老公覺得可能是忙婚禮忘記準備了,也不覺得是多大點事,叫妹子別多想。

    這妹子也沒吵沒鬧,採取的對策就是,老人家沒給改口費,她也就不改口喊人。所以結婚半年從沒喊過人。

    這叫什麼事啊?我覺得這老公作為中間人負有很大的責任,沒有及時做好溝通,這樣下去會影響家庭生活氛圍的。

    我也不懂為什麼那麼看重改口費?是看重這個錢呢還是看重這個儀式感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和老公婚姻七八年了,老公不愛我,我該怎麼辦?